《半生緣》原著裡顧母有多可惡?讓大女兒當舞女,把二女兒推火坑

2020-11-02 專注情感事兒

《半生緣》是一部帶有悲劇色彩的小說,它是張愛玲眾多小說中的一個,主要圍繞沈世鈞和顧曼楨的愛情悲劇展開,實際折射的卻是大時代下一群人的悲劇。

顧曼璐和顧曼楨是一對漂亮的姐妹花,家中一共有六個孩子,原本也過著愜意的日子,父親在書局工作,一家人這才能六安老家搬到繁華的大上海,收入雖不算多,但也足夠家用。

可是,父親死後,一切都變了,家裡失去了頂梁柱,一時間亂做了一套,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顧母扮演起了那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可惡角色。

01讓17歲的大女兒顧曼璐去歌舞廳當舞女

17歲,是一個女孩子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顧曼璐學習成績優異,本有著大好的前途,因為性格討喜又懂事,她被張豫瑾媽媽相中,兩家長輩就此訂下了親事。而顧曼璐和張豫瑾兩個人也十分相愛,曾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

但父親去世以後,家裡失去了頂梁柱,本該承擔起這個家庭重擔的顧母,也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女人,她每天就懂得哭泣,用眼淚來換取女兒的同情,根本從未想過靠自己的雙手為孩子們打拼出一片天地。

大女兒顧曼璐長相出眾,顧母便讓她去做了舞女。明面上,她拿出了一副老好人的做派,仿佛顧曼璐做舞女養家餬口是自願的,實際上,當顧曼璐與家裡人發生爭執時,她替自己爭辯:「你去做舞女又不是我逼你的!」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仿佛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難道生養6個孩子,不是你自願的?難道你不可能去幫人家縫縫補補,貼補家用?難道偏愛兒子,犧牲女兒,不是你的做派?

就連顧曼璐的婚姻,也被她利用,明明知道祝鴻才在鄉下還有一個老婆和女兒,明明知道女兒要去給人家做小妾,不但不反對,還覺得女兒就是配不上醫生張豫瑾,私自撮合二女兒曼楨和張豫瑾成婚,這樣的母親,真的是自私到家了。

02把二女兒顧曼楨推入火坑

顧母之所以選擇祝鴻才做自己的大女婿,正是看上了祝鴻才的家產,雖然祝鴻才算不是頂級的富豪,年齡也大,可是,他靠著偷偷摸摸的生意也攢下了不少財產。而且,祝鴻才還答應顧曼璐,婚後也會承擔起顧家老小的生活開支。

即使沒有祝太太的身份,即使犧牲了女兒的婚姻,那又算什麼?反正早在10年,決定讓顧曼璐去做舞女的時候,女兒的人生就已經毀了。

對於顧母而言,顧曼璐是家裡的「恥辱」,但她又離不開這個「恥辱」,畢竟,一家老小,還需要顧曼璐的幫扶。

把大女兒「吃幹抹淨」之後,顧母又把主意打到了二女兒身上。顧曼楨比顧曼璐多讀了幾年書,大學畢業的她,可以自由選擇更好的工作,對於另一半的要求,也就高了很多。

可是,顧母不知曉沈世鈞的家世,只以為他是南京小地方出來的窮學生,看不上他,明裡暗裡撮合顧曼楨和張豫瑾,甚至還對顧曼楨作家教的有錢男主人起了心思,想讓顧曼楨嫁給這個有錢的二婚男人,兩個人的年紀相差十分大,虧她也能想得出來。

當顧母得知顧曼楨被祝鴻才夫妻倆算計,失了貞潔之後,她二話不說,拿了大女兒給的錢財,迅速搬了家,還造謠曼楨嫁給了張豫瑾。如果說顧曼璐和祝鴻才是毀掉曼楨的幕後真兇,那麼,顧母就是最大的幫兇。

03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配得上「母親」二字

母親是女人們的專屬詞,可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夠配得上這兩個字。之前我曾寫過《天水圍的夜與霧》裡王曉玲的母親,為了能夠在村子裡炫耀,她讓14歲的女兒外出打工,從事sq行業。

看著女兒帶回了跟自己年齡相當的男朋友,她笑臉相迎,一臉諂媚,仿佛對方是家裡來的救世主一般,當女兒遭受了家暴之時,她勸女兒不要反抗,哪個男人不打女人?這太正常了,結果,女兒和外孫女都被殺害了。

犧牲了女兒的生命,換來的優越生活,她的下半輩子能過心安嗎?

同樣的問題,我也想問顧母一句,犧牲了兩個女兒的一生,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你的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

沒做母親之前,我是體會不到這種感受的,真正有了孩子之後,我才相信了那句母親真的可以為孩子豁出一切。換位思考,如果相同的處境,我會選擇犧牲自己,做苦力同樣也可以養家餬口,勉強度日。

作者:一朵

圖片:源自網絡

-END-

顧母是一個怎樣的人?一起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再看《半生緣》發現,自私又無能的顧太太,比顧曼璐還可恨
    而最近重溫《半生緣》卻發現,唯一比顧曼璐還要可恨的,竟然是她那自私又無能的顧太太!每次顧太太給人的感覺,都是一無能為力怯弱感,像極了《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的媽媽,總是不爭不搶,還有點偏心,親手將大女兒推進了火坑,可憐又可恨。
  • 紅樓夢和半生緣:兩位母親把女兒當搖錢樹,任由女兒被其姐夫蹂躪
    《紅樓夢》裡的尤老娘被許多人批判,為了生活得更舒適,她把兩個女兒當成了搖錢樹,任由女婿和外孫子欺辱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歷史有驚人的相似,小說裡也有驚人的相似。《半生緣》裡的顧太太比尤老娘更甚,為了自己和兒子,她同樣把女兒當成搖錢樹,親手毀掉了兩個女兒的終身幸福,她協助大女婿強暴、關押自己的二女兒。
  • 《半生緣》:從女兒身上吸血,被兒子兒媳厭棄,她才是最大的惡人
    根據張愛玲原著小說《十八春》改變的電視劇《半生緣》中,誰是最令人討厭的人呢?曼璐和祝鴻才一定榜上有名,兩人合謀坑害了曼楨,簡直毀了她的一生。一、軟弱無能:大女兒淪落風塵做舞女曼璐為何淪落風塵做了舞女?曼璐其實本也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兒,走上這條路實屬迫不得已,但從側面也可見顧太太的無能了——養活一大家子人的責任,本應該屬於她,最終竟然落到中學都沒有畢業的大女兒身上。但凡顧太太有些血性、有股拼勁兒,也都可以有別的活法,無非就是生活差些,或者離開繁華的大都市上海而已。
  • 《半生緣》原著曼楨的母親有多愛錢?她說一番話,暴露人性的貪婪
    曼璐是長姐,父親去世後,一家八口人等著吃飯,還有弟弟妹妹要上學,作為長姐,她的責任心非常重,不得已挑起家庭的重擔,選擇當舞女。曼璐的悲劇,是原生家庭逼的,如果說父親的死亡,是無可奈何,可來自母親的壓榨,卻透露著人性的貪婪。她的母親,在年富力強的年紀,並未出去謀過生活,卻指望大女兒來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作為父母,她很失職。
  • 《半生緣》:曼楨被強暴後,只愛錢的母親選擇見死不救,可悲可嘆
    一個母親如果為了撫養自己的兒女,走投無路下做了舞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然而自己什麼都不做,卻同意自己的未成年女兒去做舞女,顧母的心是冷的,冷到只考慮自己的體面,卻全然忘記了自己作為母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 《半生緣》大結局:自私又可恨的顧母,終於迎來了她的報應
    ,又撮合張豫瑾和二女兒《半生緣》裡最可恨的人物是哪一個?,人有禍兮旦福,顧父因病去世,剩餘一家七口人,如同溫室裡的花朵被搬到了室外,全無了應對之策。那時候的顧母,也就30來歲,如果她有犧牲自我的精神,辛苦操勞個兩三年,大女兒顧曼璐也就能大學畢業,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幫她貼補家用了。但是,顧母沒有,她拿出了可憐的扮相,讓大女兒去做了最下等的舞女。
  • 半生緣:曼璐曼楨的迫害者不是祝鴻才而是她媽,靠賣女兒過好日子
    家裡面的姐妹兄弟,除了曼楨是真的理解自己的姐姐是迫不得已才去做舞女的之外,其他人都瞧不起顧曼璐,對於這種狀況,顧太太是有很大的責任的。顧太太在家裡並沒有為顧曼璐正名,明明一家人都吸著大女兒的血過上了好日子,卻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 《半生緣》中顧曼璐為什麼會對妹妹下手?
    《半生緣》是張愛玲寫的一部小說,又被拍成電視劇,我們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大概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顧曼璐和顧曼楨是一對同胞姐妹。家中奶奶和母親都孀居在家,沒有什麼收入,全家老小7口難以維持生計。身為家長女的顧曼璐,正是青春。可是她沒有什麼文化,找份工作不容易。
  • 為家庭付出全部的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就像《半生緣》中的顧曼璐
    由張愛玲小說《十八春》改編的《半生緣》屢次被搬上熒幕,小時候顧曼楨被姐夫祝鴻才囚禁的鏡頭簡直就是童年陰影,那時都在譴責顧曼璐的狠心與自私,同情顧曼楨的不幸遭遇,長大後再看《半生緣》,才懂得&34;的道理,顧曼璐傷害自己的妹妹是事實,可顧曼璐早就被她的家人傷害過千萬遍
  • 《半生緣》,所謂的「媽媽為你好」,是子女的不幸
    今天是張愛玲的100周年誕辰,她的小說都透著悲涼,《半生緣》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顧太太讓曼璐委屈了 自從他們的父親去世後,曼璐就出去做舞女養家。曼璐是懂事的,中學也沒有畢業,但作為老大的她擔起了責任,養起了一家子。小說裡至始至終也沒有說到顧太太有去上工,用現在的詞語說應該就是全職媽媽,可是做全職媽媽也是要有本的,沒有本就委屈了孩子,特別是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的。
  • 半生緣:清純女學生淪為「生育工具」,為供養母親甘願嫁給強姦犯
    導語:初讀《半生緣》,只覺得曼楨和世鈞兩個人的緣分太淺,而且是情深而緣淺。明明兩情相悅,在那個封閉年代,一個是清純的女學生,一個是正直的知識分子,在兩方家長的默許下,本來可以走入婚姻殿堂,結果卻因為一個舞女姐姐,毀了一生的幸福!
  • 《半生緣》曼璐生病娘家人認為「財多」導致的,有種苦叫表面風光
    《半生緣》原著裡,曼璐嫁給祝鴻才時很窮,租住在客堂樓裡,顧母去看她,回來告訴曼楨,從話裡透露曼璐病得不輕,並且不是一種病,好幾種病一起發作。顧太太道:「說是胃病又發了,還有就是老毛病,筋骨痛。」她在黑暗的廚房裡又附耳輕輕向女兒說:「還不是從前幾次打胎,留下來的毛病。----咳!」
  • 《半生緣》扎心啟示錄:有愛情的窮人,不配結婚
    ​《半生緣》是一部讓人傷心的小說。世鈞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都是有情人,他們都是半生緣。乍一看,他們的愛情悲劇是原生家庭的鍋,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也是窮惹的禍。就拿世鈞曼楨來說,即便沒有祝鴻才作妖,曼璐不會推妹妹下水,兩人依舊會分手。為啥這樣說?簡單講,曼楨太窮,沈世鈞是個戰五渣。
  • 《半生緣》顧太太:有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冤家
    文‖南山風在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中,真心相愛的沈世鈞和顧曼楨並沒有實現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夢,沈世鈞無奈和翠芝步入了無愛的婚姻,而曼楨更是命運多舛,這罪魁禍首就是曼楨的母親和姐姐。可是,顧太太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曼璐推進了火坑。母親顧太太在家洗衣做飯照顧著一大家子。善良單純的曼楨愛母親和姐姐。曼楨沒有看不起姐姐,她比任何人都要理解姐姐,心疼姐姐。她工作後就希望姐姐不要過那種屈辱的日子,自己一個人身兼三職賺錢養家。甚至為了養家,當世鈞向她求婚時,她希望晚幾年結婚。世鈞和曼楨是真愛的,曼楨的母親和姐姐是知道的。
  • 張愛玲《半生緣》:這種性格的人,在愛情裡很容易吃虧,願你不是
    《半生緣》裡,其貌不揚的祝鴻才年紀不小,賺錢不多,卻覺得娶顧曼璐為妻是在抬舉她。明明那麼普通,他卻如此自信。張愛玲的初戀情人胡蘭成,無論是名氣還是口碑,都遠遠落在了張愛玲身後,卻還可以厚著臉皮在張愛玲面前耀武揚威。
  • 《半生緣》曼璐之所以害曼楨,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姐姐逼親妹妹與自己共侍一夫,這該是多自私的姐姐啊!犧牲妹妹成全自己,張愛玲把人性反覆在良心與道義上炙烤,釀出一場姐妹反目成仇的大劇!有了她曼璐墮落成風塵女子,才有她們一家老小的今天,難道不是嗎?父親去世,留下兩兒兩女和老母,祖孫三代有六張嘴要吃飯,這時最需要的是有一個能賺錢的,而這個責任應該是落到顧母肩膀上的,而不是大女兒曼璐。劇中沒有說是曼璐自己提出還是顧母提出,但就此我們可以看出顧母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自己不能養活一家人,就讓大女兒曼璐去承擔這份責任。
  • 親姐陷害,戀人拋棄《半生緣》顧曼楨:懂事的女孩往往傷的最深
    武志紅的回答直截了當:「有!」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生活長大的家,這個家庭是否正常直接決定了我們今後行為習慣、價值觀。縱觀整部《半生緣》,顧曼楨的人生悲劇的與她所身處的家庭息息相關。大女兒曼璐已經是墜入紅塵的一抹殘色,唯留曼幀這個出身清白的女兒可以指望嫁一個好人家,在這個亂世中讓顧家有一個依靠。
  • 半生緣 顧曼璐:一個倔強女子的自我沉淪史
    還記得半生緣裡的顧曼璐嗎?那個敏感 自卑 倔強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女子,在蔣勤勤的演繹下更加生動了起來,每逢看到她都給人一種撕心裂肺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 溢滿了她 整個的生命,暗嘆她的命運多舛,世事無情!顧曼璐出生在動蕩時期的舊上海,17歲以前,她的生活是美好的,有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兩小無猜 情投意合。
  • 《半生緣》:強暴曼楨的不是姐夫,是女人的嫉妒心
    《半生緣》裡,顧曼楨不但長相漂亮,更為寶貴的是她獨立能幹、自力更生。她是有才情的,在狹窄的小房間裡還擺放著高高的書架,一本本書籍是她的精神慰藉;她是熱情直爽的,面對心愛的沈世鈞,她主動織毛衣、織手套、主動合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是沉寂冷靜的,在面對姐夫一次次暗示時候,她「只靜靜地發出一股子冷氣來。」這些品質,讓顧曼楨成為男人們心儀的對象,也是曾經那個純情的顧曼璐的樣子。
  • 宿命——《半生緣》中所有女人褪不掉的人生底色
    所以既然已經有了子嗣,那便不如在這裡穩穩噹噹做自己的大太太,還可以留個貞節牌坊。在那個時代中,她亦是火眼金睛,看得清清楚楚。顧曼璐的父親不過是個教書先生,但是她的母親卻敢一直生,生完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還要生,直到自己的老公英年早逝。她不顧一切的生孩子為了什麼呢?為的就是綁住自己上半生和下半生的幸福。如果沒有曼璐父親早亡這檔子事,曼璐的母親大概率也會一輩子安安穩穩,過著所謂太太般的生活。不難看出顧太太這種靠老公以及母憑子貴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