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連城

2020-09-05 非傳統匠人


作者:蒲松齡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卷三《連城》

晉寧縣有一個姓喬的書生,少年時就很有才氣,但二十多歲了,依舊窮困潦倒。喬生為人正直,他有一個好朋友,姓顧,早年就死了,喬生經常接濟他的妻子兒女。本縣縣令因為喬生的文章寫得好,對他很器重。後來,縣令死在任上,家口滯留晉寧,無法返回故鄉。喬生變賣了自己的家產,買了棺樞,往返兩千多裡,把縣令的遺體連同他的家人一起送回了家鄉。因為這件事,當時的文人們更加尊重喬生,但喬生卻因此更加貧窮了。

當時,一個姓史的舉人有個女兒叫連城,一精一於刺繡,又知書達禮,史舉人非常一寵一 愛她。一次,史舉人拿出一幅女兒繡的「倦繡圖」,徵求年輕書生就圖題詩,意思是要藉此選個有才學的好女婿。喬生也作了一首詩獻上,這首詩說:「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又題了一首詩,專贊這幅圖繡得一精一妙:「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聖明。」連城見到這兩首詩,非常喜歡,便對著父親誇獎喬生的才華。但父親嫌喬生太貧窮,不願找這麼個女婿。此後,連城逢人就誇喬生,又派了個老一媽一子,假借父親的名義贈給喬生一些銀兩,作為他讀書的費用。喬生感嘆地說:「連城真是我的知己啊!」對她一往情深,如饑似渴地想念她。

不久,連城跟一個名叫王化成的鹽商的兒子訂了親,喬生才開始絕望起來。但仍然夢魂縈繞,無時無刻不想著連城。不長時間,連城便生了重病,臥床 不起。有個從西域來的和尚,自稱能治好她的病,但必需一錢男子胸上的肉搗碎了配藥。史舉人派人去告訴王化成。王化成笑著說:「傻老頭!想叫我剜心頭肉嗎?」把派去的人又打發回來。史舉人便對人說:「誰願從自己身上割下肉救我女兒,我便把女兒嫁給他!」喬生聽說,立即趕到史家,自己掏出把刀子,從胸上一刀割下片肉,一交一 給了和尚。鮮血染紅了喬生的衣服,和尚忙給他敷上刀傷藥才止住了血。和尚用喬生的肉和了三個藥丸,給連城分三天服下,病果然好了。史舉人便想履行諾言,把連城嫁給喬生。先去通知王化成,王化成大怒,要告狀打官司。史舉人害怕,便擺下宴席,將喬生請來,然後取出一千兩銀子,放在桌子上,說:「辜負了您的大恩大德,就用這些銀子報答您吧!」並對喬生講了毀約的緣由。喬生生氣地說:「我所以不吝惜心頭肉,不過是為了報答知已罷了,難道我是賣肉的嗎?」說完,拂袖而去。連城聽說後,心裡很不忍,託老一媽一子去勸慰他。並說:「以他的才華,不會久處人下的,何愁天下沒有美一女 ?我近來做的夢都不吉利,三年內必死,不必跟別人爭我這個泉下之鬼了!」喬生告訴老一媽一子說:「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我報答她不是為了她生得漂亮。我真怕連城未必真知我的心,如果真知,就是做不成夫妻又有何妨呢?」老一媽一子忙替連城表白了她的一片真情。喬生說:「果然這樣,我們相逢時,她若為我笑一笑,我就死而無憾了!」

老一媽一子回去不幾天,喬生偶然出去,正好遇上連城從叔家回來。喬生看著她,連城也看見了他。只見她秋波送情,微微地啟齒一笑。喬生大喜。說:「連城真是我的知心人!」過了不久,王鹽商家來到史家商議連城的婚期。連城聽說後又病了,幾個月便死了。喬生前去弔唁,痛哭一場,也死了過去,史家把他抬回家中。

喬生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也沒感到有什麼難過。一個人出了村,還想著再見見連城。遠遠望見有條南北大路,路上的行人像螞蟻一樣擁擠。他也走了過去,混雜在人群裡。一會兒,進入一座衙門,正碰上他過去的好朋友顧生。顧生看見他,驚訝地問:「你怎麼來了!」說著,就拉著喬生的手,要送他回去。喬生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說:「我的心事還沒了!」顧生便說:「我在這裡掌管典籍,很受上司信任。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一定盡力!」喬生便向他打聽連城在哪兒。顧生領著他串了很多地方,最後才發現連城和一個穿自衣服的女郎,眼淚婆娑地坐在一條走廊的一角。連城看見喬生,急忙起身,像是喜出望外,略問了問他是怎麼來的。喬生說:「你死了,我怎敢偷生世上!」連城聽了,哭著說:「我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你還不唾棄我,又以身殉死幹什麼!我今生今世不能跟你了,來生我一定嫁給你!」喬生回頭告訴顧生說:「你有事就忙去吧,我覺得死了很快樂,不想再活了。只想麻煩你代為訪查一下連城託生到什麼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顧生答應著走了。

這時,那白衣女郎問連城喬生是什麼人。連城便向她講述了往事。女郎聽了像壓抑不住心中的悲傷。連城告訴喬生說:「這姑娘與我同姓,小名叫賓一娘一,是長沙史太守的女兒。我們一路同來,處得很親密。」喬生打量了打量賓一娘一,見她哀傷悽惋的樣子,十分惹人憐愛。正想再問什麼,顧生已返了回來,向喬生慶賀說:「我給你辦妥了,就讓小娘子跟你一起還一陽一復生,好不好?」兩人聽了,都很喜歡。正想拜別顧生,賓一娘一大哭著說:「姐姐走了,我去哪裡?懇求您可憐可憐,救救我,我就是給您當僕人也願意!」連城心裡難過,想不出辦法,就和喬生商量,喬生轉而哀求顧生幫忙。顧生很為難,一口咬定說不好辦。喬生執意懇求,顧生才無可奈何地說:「我去一胡一 亂試試看吧!」去了有一頓飯的工夫,便回來了,連連擺手說:「怎麼樣!我實在無能為力了!」賓一娘一聽說,哀哀地啼哭著,依在連城的胳膊下戀戀不捨,恐怕她馬上就走了。三人相對無語,一籌莫展。再看看賓一娘一那愁苦悽傷的樣子,真讓人心裡發酸。顧生奮然而起,說:「你們帶賓一娘一一起走吧。真有罪責,我豁上這條命一人承擔了!」賓一娘一聽了才高興起來,跟著喬生一塊出去。喬生擔心她一人去長沙路太遠,又沒有伴。賓一娘一說:「我想跟你們走,不願回去了!」喬生說:「你太傻了!不回去,見不著你的一屍一身,怎麼能還一陽一呢?以後我們到了湖南,你不躲著我們,我們就很榮幸了!」正好有兩個老婆婆拿著勾牒要去長沙勾人,喬生便把賓一娘一託付給她們,然後灑淚而別。

路上,連城走不動,走一裡多路就得歇息歇息。共歇了十多次,才看見本村的莊門。連城說:「還一陽一後恐怕我們的事又有反覆。請你先去我家,索要我的遺體,然後我在你家重生,我父親應當不會再反悔了!」喬生認為很對,兩人便先去喬生家。連城戰戰兢兢地像走不動了,喬生站住,等著她。連城說:「我走到這裡,禁不住渾身發抖,六神無主,真擔心我們的心願實現不了!我們還得再好好商量商量,不然,我們活了後,可就又身不由己了!」兩人相互攙扶著,進入一間廂房中,過了很久,誰也沒說話。連城忽然笑著說:「你厭惡我嗎?」喬生驚訝地詢問這是什麼意思。連城害羞地說:「恐怕我們的事不成,那時就太辜負你了!請讓我先以鬼身報答你吧!」喬生大喜,兩人極盡歡愛。因為不敢急忙還生,兩人徘徊不決,在廂房中一直呆了三天。連城說:「俗話說:『醜媳婦終得見公婆』。老是在這裡憂愁擔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催促喬生快去還一陽一。喬生一走到靈堂,猛然甦醒過來。家人非常驚異,給他喝了些湯水。喬生便派人去請史舉人來,請求得到連城的一屍一身,說自己能讓她復一活。史舉人一大喜,聽從了他的話。剛把連城抬進喬生家,一看,連城果然也已活了。連城告訴父親說:「女兒已把自己許給喬郎了,再沒回去的道理。父親如不允,我只有再死!」

史舉人回了家,便派了一奴一婢去喬家供女兒使喚。王化成聽說後立即寫了狀子告到官府。官府受了王家的賄賂,將連城又判給了王化成。喬生憤懣不堪,直想死去,但終究還是無可奈何。連城到了王家,氣憤憤地不吃飯,只求快死。看屋裡沒人,便把帶子懸到房梁上上了吊,被人救下後。隔了一天,病得越重,眼看就要死了。王化成害怕,把她送回了一娘一家。史舉人又把她抬到喬生家。王化成聽說後,也沒有辦法,只得作罷了。

連城病好後,常常思念賓一娘一。想派個人捎信去,就便探望她。因為路太遠,很難前去。一天,家人忽然進來稟報說:「門外來了好些車馬。」喬生夫婦迎出屋門一看,見賓一娘一已在院子裡了。三人相見,悲喜一交一 集。史太守親自把女兒送來了。喬生將他請進屋裡,史太守說:「我女兒多虧你才能復生,她立誓不嫁別人,現在我聽從了她的意願!」喬生忙叩頭拜謝。史舉人也來了,還跟史太守敘上了同宗。

喬生名年,字大年。

相關焦點

  • 從電影《美人皮》看蒲松齡《聊齋志異》影視改編作品的共性
    ——郭沫若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我國清代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其文學成就在中國志怪小說中首屈一指。蒲松齡先生創造了一個鬼妖幽冥的世界,以波詭奇絕的想像和充滿詩意的語言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和四大名著相比,《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篇幅短小卻不失精煉,文中塑造的各色人物性格鮮明,形象飽滿,情節一波三折,建構完整,這使得其多次被搬上大屏幕。
  • 聊齋志異光影中的《美人皮》:鬼怪陸離中流淌著人性光輝
    《美人皮》取自《聊齋志異·連城》,書寫了喬生與連城歷盡磨難卻始終深厚純淨的愛情,哪怕人間與地獄的隔閡,哪怕生離死別的痛楚,都無法磨滅兩個凡人俗胎的忠貞之愛,最終如願共度人間盛景。《美人皮》對原著改動很大,於人物設計和故事脈絡之間添加了許多枝節與玄幻,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滿,場景更加震撼,脈絡更加繁茂,觀來一是多了十分過癮,多了八分震撼,多了六分感動,多了三分誘惑。
  • 聊齋《連城》:後現代版《牡丹亭》,告訴你愛情世界的3個秘密
    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連城》,顯然受到了湯顯祖《牡丹亭》的影響,它講述了喬生與連城,這一對佳侶,生死與共、歷經磨難的故事。他們的愛情,至熱,至潔,至美,至誠,數百年後讀之仍然令人動容。1986年18歲的陳紅飾演了《聊齋》中的連城,留下了「一笑傾城,二笑傾國」的美譽。
  • 《聊齋志異》喬生娶兩妻,《美人皮》兩女人卻反目,古今情感對比
    而在《聊齋志異.連城》中的喬生,雖然也愛著連城。《聊齋志異古今情感觀《聊齋志異然而,從現代如此文明的情感觀裡,如果按《聊齋志異
  • 聊齋志異101冊版連環畫前60回索引
    聊齋志異11-羅剎海市https://mp.weixin.qq.com/s/Vz5VO_sWI6Zumtpf-UPA7A聊齋志異12-阿英https://mp.weixin.qq.com/s/wQu1gfSJ-XDsUoPq-3lrXA聊齋志異13-姐妹易嫁https://mp.weixin.qq.com/s/lOz1VuJMJBhq
  • 透過《聊齋志異》來看蒲松齡對美好人生的幻想
    短篇小說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成就最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蒲松齡出生在世代書香的家庭,19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秀才,但是後來一直屢試不第,到了72歲的時候被破格提拔為貢生。這樣坎坷的命運,使他認識到了科舉考試的弊端和腐敗,對落榜士子的痛苦心情有了深切的體驗,也是《聊齋志異》中批判科舉制度的重要思想來源。蒲松齡從40歲的時候開始,在本縣畢際有家裡當私塾老師,直到71歲才退休。
  • 兒時閨蜜大作戰,為了書生喬俊昱,連城和賓娘竟不惜互換美人皮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可謂是現代電視劇最中意取材的古代書籍之一。這不,最近於7月17日上映的《美人皮》正是改編自《聊齋志異·連城》。解圍之後,連城認出賓娘,二人相認。其實,人類賓娘早就被殺害了,貓妖不過是借用了她的身體罷了。此時一旁的喬俊昱則和連城四目相對,怕是來了一個一見鍾情。
  • 上映3天評分斷崖式下跌,聊齋新作為何再難成為經典
    蒲松齡喜好收集編寫奇聞異事,這對於要入仕的他來說可謂是不務正業,好友的勸阻他也只當是耳旁風,年至花甲的他方才擱筆,創造出了花費他大半生時間的《聊齋志異》。 作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聊齋志異》談狐寫鬼,思緒天馬行空,但思維的跨度不受年代的限制,眾多導演看中了《聊齋》中很多優秀的故事,他們剔除填充,創造出了自己心裡的那本「聊齋」。
  • 《聊齋奇女子》《美人皮》以及蒲松齡原著連城篇的對比
    蒲松齡先生筆下的《聊齋志異》絕對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寶庫,那些充滿了奇幻想像力的「神狐鬼精魅」故事,歷年來養活了不少影視作品。原著中的寥寥幾筆,描繪了古人心中怪力亂神的奇幻世界,但是要把這些故事改編好,搬上熒幕,卻沒有那麼簡單。
  • 《麥肯錫高效閱讀》|讀《聊齋》看《美人皮》,透過妖心讀人心
    最近電影《美人皮》上映,影片內容根據《聊齋志異 連城》改編。劇中,貓妖因被喬生所救,心生愛慕。而喬生因與史家姑娘連城彼此傾心,一再拒絕貓妖。貓妖為得到喬生的愛,而心生怨念,與連城換皮,卻仍不得喬生所愛。最後,用自己千年的修為,換回喬生與連城的命,自己做回了一隻小貓。
  • 聊齋IP《美人皮》:貓妖竟是憑空捏造,蒲松齡看了也會落淚
    雖是一部聊齋IP,但電影人物在《聊齋志異·連城》的基礎上有了不小的改動,成功與否還需對比來看。他瞧不起窮光蛋喬生,私自把貌美多才的女兒連城許配給知府之子,只為了自己日後的仕途通達。哪怕連城再三反對,病臥榻中也不能阻攔史舉人的執意。更無情的是,當喬生割下胸前肉治好連城的病後,史舉人竟向女兒隱瞞此事,以此讓女兒斷了對喬生的念想,好成就仕途姻緣。女兒的幸福並不比自己的仕途重要,這樣的情節把史舉人攀附權貴、自私自利的性格刻畫到了極致。
  • 仙狐緣講述聊齋故事之十四:連城
    聊齋故事:連城老媽子回去不幾天,喬生偶然出去,正好遇上連城從叔家回來。喬生看著她,連城也看見了他。說:「連城真是我的知心人!」過了不久,王鹽商家來到史家商議連城的婚期。連城聽說後又病了,幾個月便死了。喬生前去弔唁,痛哭一場,也死了過去,史家把他抬回家中。
  • 《聊齋》裡的情慾:是人是鬼,為情而生,為情而亡,為情而癲狂
    異史氏曰:一笑之知,許之以身這是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連城》中的評語,翻譯過來是「嫣然一笑的相知,於是以身相許」,這大概就是鬼怪版的一見鍾情吧!圖片來源網絡情是《聊齋》裡繞不開的一個主題,小說集裡花了很多篇幅來寫人鬼之戀
  • 《聊齋志異》中最具現代意義女子:未婚生子,砍下仇人頭顱後消失
    《聊齋志異》中有很多的女性形象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恐怕古人多半要從這本書裡尋找了聊齋裡記錄了500多篇光怪陸離的故事其中有100多個人物形象,而女性形象佔到了一半以上可見當年聊齋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女子形象例如,楚楚動人的連城,長得美若天仙,還喜歡詩詞歌賦,讓喬生為之神魂顛倒,不惜割肉為她治病,連城死後,喬生也隨之殉情,真是可悲可嘆的愛情。
  • 楊冪都演不好的《聊齋》,就這麼輕易被這位網紅超越了?
    它被大眾津津樂道家喻戶曉,卻很少有導演把它拍成電影,它劇情跌宕、情節刺激,卻經常被大眾遺忘丟在歷史的塵埃裡,它就是經典名著《聊齋志異》。其實這應該是中國鬼怪小說的巔峰,作者蒲松齡,在當時黑暗的時代,利用鬼怪傳說針砭時弊、用一個個經典的形象、一曲曲離殤的悲歌,造就了中國鬼怪小說的集大成者。
  • 《聊齋志異》――蒲松齡最愛的女兒
    今天的文化小知識去哪學呢,就是我們的《聊齋志異》 了, 說起 《聊齋志異》大家是不是覺著很熟悉呢,尤其是我們的山東的朋友們還會帶有滿滿的親切感呢,因為由《聊齋志異》改編同名系列電視劇可是陪不少人度過了很長一段美好的時光呢,對於我來說就是童年的時光了(新版的聊齋),好,小小的玩笑,因為這劇不止我們山東人看嘛
  • 《美人皮》再現聊齋故事,傳統文化IP 改編的「平衡之術」
    以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為例,作為一部描寫民間傳奇的小說,主要描寫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自影視技術成熟以來,也成為了影視改編的大戶,如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中國香港導演李翰祥拍攝,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成為一代人的回憶,「聶小倩」的故事也衍生出多個版本。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黑獸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楊千總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