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IP《美人皮》:貓妖竟是憑空捏造,蒲松齡看了也會落淚

2020-09-03 富議

懸疑奇幻愛情電影《美人皮》近日在網絡熱播。雖是一部聊齋IP,但電影人物在《聊齋志異·連城》的基礎上有了不小的改動,成功與否還需對比來看。

其中最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改編便是史舉人和賓娘

接下來,本文將通過「電影人物vs原著人物」、「改編意圖」以及「改編總述」三方面來講。

一、連城之父——史舉人

  • 史舉人兩面觀

電影中的史舉人是一個攀附權貴之人。

他瞧不起窮光蛋喬生,私自把貌美多才的女兒連城許配給知府之子,只為了自己日後的仕途通達。哪怕連城再三反對,病臥榻中也不能阻攔史舉人的執意。更無情的是,當喬生割下胸前肉治好連城的病後,史舉人竟向女兒隱瞞此事,以此讓女兒斷了對喬生的念想,好成就仕途姻緣。

女兒的幸福並不比自己的仕途重要,這樣的情節把史舉人攀附權貴、自私自利的性格刻畫到了極致。

蒲老先生筆下的史舉人嫌貧愛富,但更多了點人味兒。

原著裡史舉人嫌棄喬生貧窮,於是為了錢財把女兒許給了鹽商之子,同樣是不顧女兒的幸福,只顧自私自利。

但當喬生割下胸前肉治好連城後,史舉人卻拿出銀子並對喬生說下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重負大德,請以相報。意思大概是:我們辜負了你喬生的大恩大德,給你這些銀子作為回報吧。

雖然仍舊是執意為了自己的小算盤而嫁女,但比之電影,原著的史舉人好像又有點良心,多了點人味兒。

  • 改編意圖

對比原著,電影版的改編實際上把史舉人寫的更簡單、更偏執了,但卻很好地承擔了一個反面配角的任務。

史舉人就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家長代表,他人物性格的單一就是簡單地為了讓人批判。同時,史舉人的存在也是為連城—喬生的愛設置障礙,是不可或缺的反面配角,既然是配角,這樣的單一性格能做到不搶戲、有襯託也就達到目的了。

二、連城的心機閨蜜——賓娘

  • 賓娘兩面觀

電影裡的賓娘是個詭計多端的貓妖。換成人身接近喬生、哄騙閨蜜換臉、同閨蜜搶男友私奔,這人物要是放到現代劇裡,簡直是妥妥的心機婊。

原著中,賓娘是長沙史太守之女。連城得知自己要嫁給鹽商之子後,抑鬱而死,喬生也追隨她去了。死後的喬生在尋找連城時,看到連城正和一個白衣女子在一起,此人正是賓娘。

此時喬生與連城定下了愛的誓言,賓娘受連城與喬生的愛感動,願意追隨他二人而去。喬生託好友顧生復陽,並帶上了賓娘一同復生。

復生後經過了一番波折,連城終於嫁給喬生。後來,賓娘自長沙趕來,自說:非喬生不嫁。隨後,一同進入喬生家門。

  • 改編意圖

賓娘的改編最為明顯,把原著中的人物改編成貓妖,把原著裡性格單純的賓娘改編的極具心機。

這樣的改編讓賓娘的人物感更加立體,充滿了戲劇衝突。改編後的賓娘成為了連城—喬生愛的犧牲品,不過也正是因為她追愛的不擇手段才襯託出了一份相知真愛的可貴。

三、改編總述

將文學作品搬上大銀幕必須經過不同程度的改編,這是文字作品和影視劇的區別使然。但改編也應該有限度,並忠於原著。

忠於原著的改編並非要一絲不苟地讓人物形象、情節不變,而是要忠於文字的精神內核。

原著《聊齋志異·連城》最後寫道:一笑之知,許之以身。四海之內,能遇到一個因一笑便知己之人,能以身相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賓娘復生後千裡追愛,喬生和連城為了追愛不惜赴死,是真愛的寫照。

電影《美人皮》中,連城為了追愛「傻」到要換臉私奔,喬生為了救心愛之人寧願挖去心頭肉,賓娘雖然不擇手段,但同樣是為了自己心之所向的真愛。

《美人皮》是一份很好的改編答卷,從《美人皮》中讀出的精神內核正是《聊齋志異·連城》要傳達給我們的——愛,是要我們勇敢追尋的!


如果您也看了這部電影,如果您也想看這部電影,如果您也偶有感觸,歡迎點讚、評論。

我是 如果方便,點個關注吧,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從電影《美人皮》看蒲松齡《聊齋志異》影視改編作品的共性
    近期,由韓棟、張予曦、王藝瞳主演的電影《美人皮》上映,11個小時破千萬點擊量,掀起了一批聊齋IP解讀熱。如今的《美人皮》雖然不是畫皮,但卻有著換皮的橋段,它與《畫皮》一樣,都是在講述愛情與皮囊的關係。
  • 《聊齋奇女子》《美人皮》以及蒲松齡原著連城篇的對比
    蒲松齡先生筆下的《聊齋志異》絕對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寶庫,那些充滿了奇幻想像力的「神狐鬼精魅」故事,歷年來養活了不少影視作品。原著中的寥寥幾筆,描繪了古人心中怪力亂神的奇幻世界,但是要把這些故事改編好,搬上熒幕,卻沒有那麼簡單。
  • 《美人皮》:愛的最懵懂的貓妖,竟是全片中真正擁有愛情的人
    蒲松齡這個老爺子,放到今天,其實算是腦洞很大的一份子了,明明一窮二白,但他的腦洞,卻異常豐富多彩。尤其是關於愛情這個部分,他的筆下,有不少的窮書生跟富家小姐,相知相許,相愛相守的美好故事。不過,蒲松齡筆下的愛情,終究美化了一些,包裹在一些神鬼志怪,跨物種的愛情表象中,裡面的故事,經過一次次的改編,慢慢地也變得不一樣了
  • 《美人皮》再現聊齋故事,傳統文化IP 改編的「平衡之術」
    以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為例,作為一部描寫民間傳奇的小說,主要描寫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自影視技術成熟以來,也成為了影視改編的大戶,如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中國香港導演李翰祥拍攝,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成為一代人的回憶,「聶小倩」的故事也衍生出多個版本。
  • 貓妖化人愛上窮書生,為得真心不惜換皮囊,電影美人皮的3層隱喻
    換了一身皮囊後的貓妖1、蒲松齡原著改編,講述愛而不得的人妖殊途根據蒲松齡原著《聊齋志異·連城》篇改編而成的電影《美人皮》,是由麥貫之導演雖然1640年6月5日出身的蒲松齡,已經用全書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短篇小說,證明了自己「雙子座宅男」對包羅萬象的事物永無休止的好奇心,也證明了自己的創作能力,但他筆下的「女妖+書生」CP,大多有「一男雙美、娶妻納妾」的固定設定。
  • 《麥肯錫高效閱讀》|讀《聊齋》看《美人皮》,透過妖心讀人心
    最近電影《美人皮》上映,影片內容根據《聊齋志異 連城》改編。劇中,貓妖因被喬生所救,心生愛慕。而喬生因與史家姑娘連城彼此傾心,一再拒絕貓妖。貓妖為得到喬生的愛,而心生怨念,與連城換皮,卻仍不得喬生所愛。最後,用自己千年的修為,換回喬生與連城的命,自己做回了一隻小貓。
  • 從聊齋《王六郎》到電影《美人皮》,在虛幻作品裡尋找現實
    作者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功名不成,以給人當塾師為生,嘗遍人間辛辣白眼。在《王六郎》文末,蒲松齡曾感慨道「今日車中貴介,寧復識戴笠人哉」,結合書中許漁人不遠千裡看望王六郎,歸來時羊角風徘徊身側十餘裡,或許就是蒲松齡在書中尋找的人生補償吧。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更多的只是滿足自己欲望而已;而《美人皮》中的貓妖借人的軀體生存,吸食人的精元以增強功力,更多的目的是報仇。再從善惡這點來分析,《畫皮》中的鬼怪殺人,全然不分善惡;只要受到美色的誘惑都是該死之人;而《美人皮》中的貓妖是帶有善良的,她所殺之人,大部分算不得什麼良善之輩。 不過《美人皮》中臨近結尾時,連城與賓娘互換皮囊後,連城被誤殺的情形與電影《畫皮》中的那場誤殺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其引出的結果都是男主角的反思和深情。
  • 聊齋電影《美人皮》貓妖和美人換臉:女人的相貌對男人有多重要?
    《聊齋志異》作為一部有關狐妖鬼怪的小說集,一向為人們津津樂道。裡面的作品改編的最出名的有《倩女幽魂》和《畫皮》等,而由其中《連城》改編的電影《美人皮》,近日已在網絡平臺播出。《美人皮》中的角色主要分為三類:貓妖、喬生、紈絝子弟王化成。
  • 兩段感情、三種命運,《美人皮》故事背後的深刻人性命題
    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美人皮》這部電影,簡單的故事背後,卻藏著怎樣動人的情感線和惹人深思的人性。03.人性命題蒲松齡筆下的聊齋故事,向來離不開「純真愛情、美醜對照、勇敢鬥爭」三大主題,《聊齋志異·連城》和由它改編而來的《美人皮》也不例外。
  • 真假閨蜜,說變臉就變臉,網絡大電影《美人皮》好看的皮囊不值得
    2020年,蒲松齡筆下的奇女子與妖魅再次被捧上銀屏,《聊齋志異之連城》化身《美人皮》,上演打臉式真假閨蜜,說變臉就變臉,網絡大電影《美人皮》好看的皮囊不值得。圖| 《美人皮》官方電影海報在原著《聊齋志異之連城》裡面並沒有史家小姐史連城與英短藍貓妖即冒牌
  • 聊齋志異光影中的《美人皮》:鬼怪陸離中流淌著人性光輝
    電影《美人皮》就在玄幻敘事中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著實佩服蒲松齡老先生的述事手法,以鬼怪表達人性,昭示了人世間無論如何荒誕卻終究要歸於正途的深刻道理。或許,這也是懷才不遇的老先生內心的一種體悟和期望。《美人皮》取自《聊齋志異·連城》,書寫了喬生與連城歷盡磨難卻始終深厚純淨的愛情,哪怕人間與地獄的隔閡,哪怕生離死別的痛楚,都無法磨滅兩個凡人俗胎的忠貞之愛,最終如願共度人間盛景。《美人皮》對原著改動很大,於人物設計和故事脈絡之間添加了許多枝節與玄幻,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滿,場景更加震撼,脈絡更加繁茂,觀來一是多了十分過癮,多了八分震撼,多了六分感動,多了三分誘惑。
  • 《美人皮》:貓妖色誘書生,竟不敵美人一個眼神,4次相救終成空
    電影《美人皮》根據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連城》改編。結局既不同於原著一女侍二夫的大圓滿,亦不同於劇版二女犧牲男主獨活的可悲。《美人皮》的劇情結局都略顯老套。「好人幸福,妖受懲罰」,這樣一個看似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結局,卻讓人看完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 上映3天評分斷崖式下跌,聊齋新作為何再難成為經典
    而最近剛出了一部網絡大電影《美人皮》,本以為是《畫皮》的又一版,看完才發現,》改編自《聊齋志異·連城》,而蒲松齡在這一篇中主要表達的思想是:士為知己者死。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符合現代人的觀念,《美人皮》的劇情從一開始就有所變化。 賓娘以貓妖的身份出現,她攝人精魄,被攝之人會變成一具乾屍,而原本在地府當差的顧生也變成了捉妖師顧仕傑,他們因為父輩們的恩怨一直相恨相殺。
  • 《美人皮》,賓娘自毀千年修為只為成全才子佳人,真的不值得
    美人皮下藏貓妖,貪戀喬生醉今宵,愛恨糾葛似尖刀,天道無情玉香消。在昨天,我去欣賞了這部脫胎於《聊齋·連城篇》的網絡大電影《美人皮》,這部電影通過對男女主角敢愛敢恨的性格刻畫,將「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的愛情真諦又一次詮釋的淋漓盡致!
  • 兒時閨蜜大作戰,為了書生喬俊昱,連城和賓娘竟不惜互換美人皮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可謂是現代電視劇最中意取材的古代書籍之一。這不,最近於7月17日上映的《美人皮》正是改編自《聊齋志異·連城》。奈何貓妖修行不夠,於是被顧仕傑擊落山崖,化身為一隻受傷嚴重的貓。
  • 我只為一人牽動了心弦——夜觀《美人皮》有感
    大半夜的看妖邪之電影,原本是需要點勇氣的。看了簡介:《美人皮》由蒲松齡原著《聊齋志異.連城》篇改編,因為正好有騰訊視頻VⅠP資格,索性認真的看完,寫點感想與友友們分享!幸好女子乃貓妖所化,正準備尋人吸取精血,使點小法術就把惡人們搞定了!由於喬生心存善念,得遇美人,且美人投懷送抱,不為所動。故而得其好感,成為了結伴同行的友人!
  • 「她」時代的女色正劇《美人皮》:身、技、裝
    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也是經常被改編、搬演成戲曲、影視劇。現在,很多的鬼片劇本,深受《聊齋志異》的影響,比如,何處安放游離了道德的身體?夜間投宿,於是遇到了妖豔的女鬼。聊齋鬼故事中,《畫皮》應該是最有名的了。
  • 《美人皮》"士為知己者死",論貓妖追愛,愛是基於內在還是外在?
    《美人皮》改編自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之連城》,影片講述了賓娘本是一隻山野間求仙的貓妖,卻因為兄長與道士顧仕傑的妹妹相愛貓妖賓娘在花街柳巷找到王化成,詢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得到連城,而王化成的回答也更讓她堅信了男人都是看臉的,認為男人娶美女除了滿足自己也能讓自己很有面子。連城和喬生相約在出嫁當天私奔,貓妖賓娘一邊將兩人私奔的計劃告知王化成,一邊說服連城與她換臉,替連城嫁給王化成,成全她與喬生。
  • 《聊齋志異》喬生娶兩妻,《美人皮》兩女人卻反目,古今情感對比
    張愛玲男主設定大不同在《美人皮》中,喬生的設定是一個特別專情的人。貓妖賓娘根本無需設計換臉,直接讓喬生接納自己,成為他的小妾就可以了。有人會說,喬生估計會不願意。錯了!所以,美人皮裡的貓妖才會設計,想當愛情裡的那個唯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