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富裕的今天,要是沒有一點追求,活著就是沒有意義的,如同行屍走肉。在兵荒馬亂的時代裡,活著比登天還困難,各種疾病,各種天災,各種禍不單行,都可能讓你隨時喪命,影片《活著》就很好詮釋了活著的意義。
影片是根據一本小說改編的,講述了四十年代地主家少爺福貴坎坷的一生,福貴含著金鑰匙出生,視賭如命,他自認為家底厚實,於是一整夜一整夜在賭房裡過日子,直到把家底敗光,親爹被氣死,妻子帶著女兒離開,福貴一無所有,才徹底清醒。
倘若心裡不夠強大的人,早就以死謝罪了,可是福貴沒有,他還是好端端活著,儘管家裡已經揭不開鍋,福貴拿自己的本領來賺錢,雖然一無是處,可皮影戲還是自己的拿手戲,福貴拿著皮影箱子到處賣唱賺錢,又遇上了國民黨,被抓去充軍。
能夠在戰爭中保全自己性命的,少之又少,福貴膽小怕事,看到一堆堆的死人堆,他慶幸自己不是其中的一個,他憑藉頑強的意志力回到家中,自己的母親卻去世了,對福貴來說,這是一個打擊,而自己女兒也成了啞巴,更是一個大打擊,生活就是這樣,當你順風順水的時候,它總能如猛虎般給你一個大大的傷害,然後告訴你,這才是生活。
福貴回到家裡,生活並沒有就此好轉,兒子被車碾死了,女兒也在生孩子時大出血死掉,這一打擊足以摧毀一個人的鬥志,可為什麼沒有摧毀福貴的鬥志呢?因為經過種種困難的他,覺得自己的命是撿來的,從戰場能夠安然無恙就是上天對自己的饋贈。
福貴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他不是地主,沒有當官,在那個年代裡,活著就是自己最大的意願。
更別說有能力去攪動風雲,卑微的生命,就像路邊的小草,很可能下一秒就會消失不見,福貴只是兵荒馬亂下極力自救的小人物,他們就是風中搖曳的沙塵,沒有選擇權利,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命喪黃泉。
在那個背景下,謹小慎微是他們的日常,外面發生的一切好像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又有很大的關係,福貴一家住在巷子裡,四面都是牆,就像一個牢籠把他們困在裡面,外界的消息由其他人來傳達,這樣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極其滿足的。
因為他們還活著,慶幸自己還活著。而處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則認為活著的意義是就要為自己的生命尋找一點希望,一個夢想,並為之奮鬥,以及如何把生命活得更加精彩,這些才是我們的追求,可是在四十年代中,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的。
有句話這樣說:有的人活著,可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是他還活著。
這句話雖然看著只能形容現代人的生活,細細一品,也很適合兵荒馬亂的時代,活著的人繼續活著,可是唯獨沒有自己的想法,隨波逐流,只要活著就好,而有的人已經是死人了,卻有一片丹心照玉壺的俠肝氣膽,令人敬佩。
活著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對於每個年代來說也不同,對於福貴來說,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對於我們來說,活著是奮鬥、拼搏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