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塞的四嬸

2020-08-30 煙臺晚風

四嬸小四叔七歲,雖然四嬸農村婦女,粗拉拉的不事裝扮,四叔總是處處讓著她。我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不長,每次回家在他們身上總有一些重大事情發生。比如唯一的兒子考上大學了,畢業了,縣城裡找了份教師的工作,又比如傻小子苦追上一個長相俊美的護士,接著四嬸的孫女出生了....歲月在這些故事裡輪迴,我也沒有意識到,我們,包括四叔和四嬸他們也都老了。

四叔年輕時候有力氣,懷有一身打石頭的手藝。我家的倆只豬槽子就是四叔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四叔愛喝酒,得了喝酒的機會就面紅耳赤喝醉了他。這個缺點衝淡了他長期建立起來的勤勞形象,四嬸常罵他,嗷嗷的。四叔不還嘴。還笑嘻嘻的說,仗著比我小欺負我,讓她罵去,也罵不壞。四嬸的罵沒有對手自然聲息就弱了下來。圍觀的人反觀自己的老婆年齡沒有差距這麼小的,有的還女大三抱金磚,一顆勸架的心居然被一把狗糧擊退,悻悻然的打道回府。

我的母親與他們緊密聯繫,所以這些大小事情幾乎沒漏過我的耳朵。我不嫌棄他們的瑣碎,倒是感慨,日子不就是這樣吵吵鬧鬧的過去了嗎。

誰都會以為這些平樸的日子會天長地久,誰也沒有認真去思索過分開與永別的不同。然而去年秋天的時候,四叔突然就走了。他的肺一直不好呼吸有些困難,也惜錢如命不舍的去看醫生。四叔常開玩笑,他可能要早走,他走了這麼小的媳婦怎麼辦。而彼時,四叔已七十,他的小媳婦也六十有四。

四叔最後一次劇烈的咳嗽後,四嬸說打電話給兒子,四叔阻止了說他正上課不能打擾孩子。四嬸叫了村頭的計程車拉著他往城裡跑,半路上,四叔在他愛了一生的小媳婦懷裡去了。

四嬸開始表現的很堅強,甚至對前去料理後事的人微笑道謝。我從來不認為這種現象代表著沒有悲傷,相反,我不敢直視四嬸的眼睛,笑容背後的巨大悲慟已經擊的她搖搖欲墜有些站立不穩。那天繞到四叔家院門外,生前四叔為她砍好摞好的柴火整整齊齊鋪了好幾丈,幾乎將院牆包圍,夠四嬸生火用幾十年了。

村裡有初三拜娘家人的習俗。我和愛人以及妹妹一家去村西頭給四嬸拜年。春聯紅豔豔的貼著,我們去推門,門從裡面別著,一副拒人的姿態。我們又敲打,搖撼了幾次,門裡依舊沒有生息。四嬸家的院門與裡屋並不遙遠,門口路過的人咳一聲都聞的清晰,怎麼可能沒有反映呢。

四叔走了倆年了,四嬸不怎麼說起四叔。別人也不敢提,一提她就一臉淚。城裡的兒子家也不去,拖也拖不走,她獨自守著諾大的四間瓦房,空落落的院子,平常不與人交集。就像這大過年的,明知孩子們要去拜年,閉門不開。

回來跟父親母親說起,他們也是一聲嘆息。

相關焦點

  • 四嬸的訣別
    四嬸走的時候63歲。年青時四嬸大眼高鼻梁,身材高挑豐滿,在70年代農村,絕對是美女。四叔高大英俊,兩人特般配。他倆有2個特帥的兒子,可惜小兒子有癲癇病。婚後,四嬸有點好逸惡勞,每到農忙,總是和四叔吵架,然後藉機回娘家,雙搶農活都是他們的大嫂我媽幫忙完成。四叔脾氣暴躁,與四嬸經常打架,一次戰後,四嬸從娘家搬來救兵把四叔肋骨打斷了,四叔一氣之下就離了婚。
  • 前院的三嬸
    前院的三嬸兒又生了,家裡沒得半點喜氣,偶有稀落的人聲,冷冷清清,奶奶放下手裡的水瓢,望了一眼:「看來又是個女孩了」,三嬸兒已經生了3個女兒了,這是第四胎!三嬸兒不是我本家的,只是村裡依著輩分喊三叔三嬸。隔天,三嬸兒婆婆就在院子裡罵開了:「掃把星,盡帶些賠錢貨來,早知道你這麼沒用,當初我兒子就是打一輩子光棍兒,也不要你……」。
  • 故事:四嬸去城裡侍候兒媳坐月子,三周後突然很想回鄉下老家
    王四嬸可不懂丁克是啥玩意兒,她就知道,女人結了婚就得生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一個要生,一個不想生,一老一少倆女人倆明裡暗裡沒少較勁,如果不是兒子在中間和稀泥,婆媳倆非老死不相往來不可。言外之意,嫌棄王四嬸窮。去年,兒子考了研,又考了公務員,還換了工作,工資比以前上了不止一個臺階。這回,兒媳婦樂壞了,主動要生個孩子,再不提丁克這茬兒了。這不,還沒到一年,大孫子就來報導了。
  • 張嬸,吃飯了嗎?
    從我家下山,穿過阡陌螺旋的稻田,再翻過山脊就是8隊的張嬸家了。家有兩兒,大的叫金寶,小的叫銀寶。金寶很少碰到,一直在外務工,銀寶長我5歲,平時放牛沒少在一起,所以還算熟絡。張嬸家有2間屋,對著山脊的是住房,地勢稍高,門前有塊水泥壩。壩子邊沿立了四根松柱作支撐,頂上鋪了厚厚的柴草遮雨,這是一個牛圈。
  • 八嬸不在了
    接了個電話,說,八嬸不在了,便放下手頭的事,和幾個兄弟一起趕過去。剛過75歲的八嬸是個苦命人。少時家窮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奇怪,可八叔去世的早,撇下年幼的兩女一兒,卻讓天地落淚。那是公元1979年秋,身患肺結核的八叔,由庫區城下村遷移至閆幢高朵綿羊坡僅三年便撒手而去,年僅36歲。
  • 微小說:三叔三嬸
    大疆媳婦一咬牙,「不行你去找找三嬸?」大疆抬頭看了她一眼,馬上又低下了頭,好像一頭剛戰敗了的獅子,有氣無力的樣子。三嬸比三叔大一歲,長得五大三粗,像個男人一樣強壯,嗓門也洪亮,雖沒讀過多少書,卻是個精打細算的精明人。想起三嬸那如鷹般犀利的眼神,大疆搖了搖頭,「能借給嗎?雖然三叔和咱家關係很好,可錢都在三嬸手裡,三叔說了也不算啊!」「你不去試試怎麼知道?」
  • 三嬸的寬恕(民間故事)
    三嬸答道:「嗯,是不錯,看看這車上的小物件。」說著,她拔下電動車的鑰匙串來,那上面繫著一個鴛鴦荷包,繡得很精緻。   三嬸似乎動了心,讓年輕人在院裡等著,她自己走到裡屋去拿錢。年輕人左等右等不見三嬸出來,又不好意思進屋去催促。
  • 根發叔和秀英嬸
    秀英嬸還得去幹活,一雙兒女要吃要喝,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屋漏偏遭連夜雨,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家裡有好幾個地方漏水,家裡的盆,缽都用上了。天一晴,秀英嬸便讓兒子扶好梯子,慢慢地想從梯子上爬上屋頂,把碎了壞瓦換上新瓦,根發叔從地裡回來看見了,悶聲說到我來,爬上屋頂把瓦換上新的了。志強連聲說謝謝根發叔,根發叔摸摸志強的頭回家去了。
  • 胖嬸和賽西施
    胖嬸和賽西施☉羅兵兵北望村坐落於河西鎮偏南一隅,因被大山阻隔,落後貧困。巴掌大的村莊,以胖嬸和賽西施為樂器,彈奏出一首首鄉村交響樂。在大家眼裡, 胖嬸,勤勞,憨厚,為人本分,與人為善,勤儉持家;胖嬸的男人黑叔,皮膚黝黑,吃苦耐勞,踏實肯幹。
  • 三青年玷汙了「三嬸」,為何卻成了三叔結義兄弟?莫言:因為口哨
    當得知三叔能吹四個八度時,三青年驚嘆道:天哪!神人也!三叔和三個城裡流氓青年,從最初的敵對,到後來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再到結義兄弟,正是因為共同的藝術愛好:口哨。楊結巴能唱,四個小弟能吹,幾人一直鬧到太陽落山,才散去。他們是懂音樂的人,我覺得懂音樂的人大多數都是感情豐富、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即便後來我知道他們做過壞事,也沒有改變我對他們的良好印象。
  • 小說:三叔到底是怎麼換回房子和三嬸的?
    「當年前三嬸讓你去要錢的時候,你為啥沒要呢?」我困惑道。「你以為叔不想要?」三叔哼了一聲,敲著我的腦袋生疼生疼的。「你不知道,當初我去要錢的時候,我的朋友已經很不好了,癌症晚期,身邊只有一個女兒,就是你的三嬸,那時候你三嬸才將將十九歲。」
  • 為此,么嬸哭得泣不成聲
    那時的么嬸,嫁給么叔的時候,娘家還有寡母,四個弟妹中,最大的弟弟才十七歲,最小的妹妹才三四歲。么嬸娘家的條件,講真,一般人都怕,不管誰娶了她,那就是精準扶貧啊。么嬸有多勤快能幹,大家都有目共睹;她的弟弟妹妹也很勤快,學習也好。他們放學放假回來了,不是打柴,就是幫忙做飯或是做這做那,漸漸的,大家都誇么嬸娘家的弟弟妹妹會做人,以後不管在哪裡,幹什麼,都不會太差的。
  • 故事:三嬸兒要帳(小小說)
    今日頭條原創作者:釋懷故事三嬸兒把侄子劉笑告了,理由很簡單:因為現在是劉笑自己給他爺爺養老。「大人,前些日子,俺那短命的男人病死了,俺公爹四個兒子就剩老二了,劉笑是俺二伯的兒子,他便把他爺爺接回家去養著。」
  • 雀兒嬸,一生只有唯一一張一寸的黑白照片,這成為她的遺像。
    雀兒嬸的臉型是方形的,臉色粉嘟嘟紅撲撲的自然美,臉蛋一邊一個深深的酒窩,真真正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無雕飾。說雀兒嬸是天仙一點不過分。這是雀兒嬸剛嫁我們村時的形象。新媳婦呀!什麼都是香的,不是有這樣的四香說辭嘛:雞的骨頭羊的髓,黎明的瞌睡新媳婦的嘴。雀兒嬸穿戴打扮這樣時興時髦,鶴立雞群一樣,因為她是縣城人。那時,城鄉差別大的去了。
  • 幫兒子兒媳帶孩子上初中後,三叔三嬸回老家了
    我族裡的三嬸今年近八十了,現在和三叔在老家的舊房子養老。他們之前一直在縣城給小兒子帶孩子,孩子是留守兒童,因為小兒子夫妻長年在廣州開服裝檔口。剛嫁過來的兒媳婦說,媽,以後你就跟著我,有我一碗粥,我就給你半碗吃這話是三嬸重複複述的,為什麼會有這句話?
  • 從不信因果的小嬸,晚年偏癱,眼歪嘴斜,口水直流
    叫她一聲「小嬸」心裡真的很討厭她,我不是心狠的人。只是見識過曾經潑辣,打罵公婆,丟了芝麻都罵上幾天的悍婦。小嬸兒子被人誘惑參與賭博,借了高利貸逃到外地,不敢回家。 斷斷幾年時間,曾經兇悍霸道的小嬸,疾病纏身,在也沒有了當年的威風,見人都躲著走。人啊!一輩子還是做個好人吧。
  • 從百萬富翁到一貧如洗,講一講我家的四叔(四)
    某一次,趕完集市,生意不是很好,四叔冷著臉,沒說什麼話,和四嬸匆匆趕回來把四嬸嚇得半死,這種突發意外,四嬸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最後在路人的幫助下才送進了醫院。四叔昏迷了一夜,醫生給他做了檢查,一下子也看不出來是什麼病症。四叔醒來後,跟沒事人一樣,他不記得自己犯病,只覺得像是睡了一覺。還埋怨四嬸小題大做,瞎操心。四嬸怎麼勸他都不聽,無奈之下只得出院。時隔半年,四叔又一次發病,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直接昏倒在地。
  • 合浦方言故事之四:走向迷失的關愛
    ,你最好送滴過富嗨村頭十一嬸。」九嬤白了自己女兒一眼。「為密低?」三姐問。老人動了動嘴皮,卻不說話。「亞乃,你要注意豉家身體,我買滴鈣粉嗨你。」第三天四貓到了。「你噎有。。。,你最好送滴過富嗨村頭十一嬸。」九嬤重複了昨天話句。第四天,五娃拎著蜂膠進來:」我買滴低你吃,你問問醫生漢漢得吃某脹,知吃禾!「」你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