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狼來了」——遙遠的故事

2020-09-03 雲卜南遠景

原創 朱寶慶

小時候喜歡聽故事。入睡前和睡醒後,在熱被窩裡,總要求老人給自己講故事。老人們沒有多少文化,是編不出故事來的,只好講他們自己經歷的事情給我聽。這些故事中,留在我腦海底層,幾十年後還能浮現出來的,許多是關於狼的故事。

我的家鄉董志原,是黃土高原最大最厚的一塊塬面。周圍溝豁參差,村舍零落。董志原的中心西峰鎮,是慶陽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了。在解放前以至解放後的五十年代,夜間還有狼進城上街,翻牆入戶,偷襲豬圈雞籠,甚或傷害兒童。俗語說:「太陽落,狼出窩。」說狼是「鐵頭,帚尾,麻竿腿。」說「見狼輦(追)三步,見蛇退三步。」制止小兒啼哭,就說:「再哭狼來了!」把被狼咬傷的娃娃叫「狼剩飯」。總之,狼已進入了鄉間的「俗語詞典」。

聽二姑給我說,那年臘月二十三買了一扇豬肉 ,放在窯洞門側窗臺下面的架板上。夜裡姑姑聽見窗外有動靜,就從闌幹(火炕與鍋灶之間約尺餘寬高的長臺子)上將清油燈移到窗臺上,燭光透過玻璃照到院裡,只見一隻大狼突地跳轉身,翻過院牆逃走了。大人們起來拉開門,掌燈觀察,那扇豬肉已被撕下架板,啃食狼藉。院牆有七八尺高,狼竟能翻進來。

父親說,有一次天不亮,社裡的牛車出城往地裡送肥。走到專署後門那裡,前面路旁蹲著一隻狼。牛車接近時,狼就往前跑一段,然後又蹲到路邊。待車接近,再跑一段,與車拉開距離,還蹲路邊。反覆再三,車夫與送糞人疑惑不解。移時,從城裡又跑出一隻狼,從車旁突閃而過,追上前蹲之狼。兩狼始疾馳入野,消失在晨霧中。原來它們昨夜結伴進城,要一起返回。

有一次去路家堡姨奶家,主人拿出狼肉招待我們。我嘗了一口,酸腥,並不好吃。但捉狼的故事讓我興奮。聽說村裡人在野外放羊,突然躥出一隻高大的狼,用頭將一隻羊頂下壕溝,緊接著跳下去即吸血吞肉。待村民們趕到,那狼已吃撐到走不動路的程度。膽大者便用繩索將狼牽回村裡,拴在樹下,供鄉親們圍觀。有人說「把狼殺了吃肉」,那狼便垂頭喪氣,恐懼發抖。有人說「這狼可憐,放走算啦」,那狼突然就來了精神,左右張望。好像他能從人們的表情舉動中感知到自己的命運。後來這狼自然是殺羊者抵命,沒有逃脫被村民分食的下場。

在部隊,一起入伍的戰友給我講了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天麻麻亮,他起床上學,剛走出自家的地坑院(一種在平地上向下挖一四方深坑,然後在四側挖掘窯洞的住宅),就與一隻狼迎面相遇。相視片刻,他側步移入路旁的耕地,狼也緩步接近他,準備猛撲過來。他本能地拋起剛翻過的鬆軟的泥土以自衛,狼也向側旁移動以避開他拋起的泥土。他再轉身向狼拋土,狼再側移。如此以他為軸心,狼圍著他轉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旭光照射,遠處有了人的喊叫聲,狼才撤退。類似的故事,姑姑也給我講過一個。清晨,一婦女抱著嬰兒,拿著菜刀到地裡割韭菜,與狼相遇。情急,將孩子夾於襠中,雙手握刀,向著狼上下掄砍。狼立於前,相視不動。等到人來狼去,襠裡的嬰兒已經被她砍死。這故事不知真假,但一定是有來源的。

關於狼,印象最深的,是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的一篇關於我家鄉的紀實短文《郭興堂打狼記》。1958年,西峰鎮彭原公社有一對七旬夫婦,他們18歲的獨生女兒被狼咬死。老兩口找到公社領導,哭得死去活來。為此,公社社長郭興堂組織了民兵打狼隊,搜遍溝壑,入洞抓狼。打狼隊在實踐中發現,一旦進入狼窩,所有的大狼都不敢傷人,只有小狼崽才會本能地咬人。他們準備了三種工具:鐵絲籠嘴、旱菸鍋和繩索。找到狼洞後,以手電筒照明,手執鐵叉為前鋒,魚貫而入。手電光前,老狼們在穴掌中來迴轉圈,渾身顫抖,遺屎撒尿,沒有一隻敢攻擊人。打狼隊員先用燒紅的煙鍋頭在狼鼻子上敲一下,接著用鐵絲籠嘴把狼嘴套上,再用繩索系住狼脖子。就這樣,將狼一隻一隻地牽出洞外。用這種辦法先後消滅了98隻狼,根除了彭原的狼患。我在教學中還用這個事例給學員講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靠近子午嶺的正寧縣,聽說直到1966年還有狼在夜晚進城上街。太陽落山,街上的店鋪就關門閉窗了。

西峰鎮後來改為西峰市,現在又改為西峰區。董志原已成為長慶油田的重要產油區。隨著人口的增加與經濟的發展,狼已近於絕跡,成為保護動物。狼的故事,已成為人們遙遠的記憶。9

相關焦點

  • 「再哭狼來了!」——遠去的故事
    小時候喜歡聽故事。入睡前和睡醒後,在熱被窩裡,總要求老人給自己講故事。老人們沒有多少文化,是編不出故事來的,只好講他們自己經歷的事情給我聽。這些故事中,留在我腦海底層,幾十年後還能浮現出來的,許多是關於狼的故事。我的家鄉董志原,是黃土高原最大最厚的一塊塬面。
  • 敘說並小議故事《狼來了》
    小時候最早聽父母講的故事就是:狼來了。話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10來歲的樣子隨幾個同樣大小的孩子一起上山放羊。每天大家一起把羊趕到有青草的地方,就去玩遊戲去了,什麼捉迷藏啊,丟石子啊,挖山洞啊,找鳥蛋啊,抓野兔啊,都玩過了,玩膩了。
  • 狼來了,狼來了!小學生能念懂的故事,學霸苟晶是怎麼念「歪」的
    我從一個小學生都能聽懂的小故事《狼來了》說起,從中,我們也許能有所洞悉、找出自稱學霸的苟且是如何一步一步將這個故事念「歪」的。一、故事新編:《狼來了之苟晶放羊》一天,放羊娃苟晶在山上放羊,看見遠處來了一群狼,她嚇壞了,急忙大聲向山下的老鄉們呼救
  • 狼來了的故事 伊索寓言 兒童睡前故事大全
    我改編的伊索寓言:狼來了的故事。從前,有個孩子,他家有一群羊,每天媽媽都讓他把羊趕到山上去吃草。媽媽對他說:「山上有狼,如果看到狼,就馬上跑下山,跟山下的農夫鄰居們求救,他們會幫忙的。」孩子答應了。狼來了!"農夫們正在耕田,一聽狼來了,趕緊拿起鋤頭跑上山去,準備打狼。到了山上一看,只有羊在安靜地吃草,哪裡有狼呀?於是農夫們問孩子:」狼在哪裡呢?「孩子笑得在草地上打滾,說:」我是騙你們的,根本沒有狼!你們上當了,好玩!「農夫們很生氣地走了。又過了幾天,孩子又覺得很無聊,就想:」我再和農夫們開開玩笑。
  • 狼來了的故事(原創)
    狼來了的故事是這樣的,我小學課文就有,可能現在的小學課文裡沒有了。放羊娃無聊,對山下大喊「狼來了」。村民們聽到求救聲,帶人上山打狼救人,結果發現是放羊娃騙人。第二次,村民又發現自己被愚弄。第三次,狼真的來了,放羊娃又喊「狼來了」,村民聽到求救,以為又是愚弄眾人,沒有理會,後來發現放羊娃被狼咬死。這個寓言是一個關於作死的故事。然而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於狼來了的故事,畫餅充飢。作為「放羊娃」,不作不死。不亂開玩笑,成年人很少開玩笑的。
  • 於凡諾說:狼來了的故事在繼續
    這個問題就是,假如你是一個放羊娃,你如何能在自己的羊群不被狼吃掉了情況下,繼續狼來了的故事?說狼來了的放羊娃說謊本來錯了,難道還要繼續錯下去?」他笑著說,「假設無關道德,你說說看。畢竟,誰說在我們的社會,沒有這種人,說不定還很需要呢?」
  • 故事:川普就是獅子,執法者就是狼,羊就是美國普通大眾
    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塊美洲大陸,上面住著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狼和羊。狼答:「打的就是你不帶口罩的!」 於是乎,第二天,羊乖乖地戴上了口罩,又碰到了羊,狼還是二話不說,直接上去就揍羊一巴掌。 羊氣憤地問:「為什麼還揍我?」。狼說,「打的就是你戴口罩的!」就這樣,狼見著羊,不管是戴口罩還是不帶口罩,上去就是一巴掌,絲毫不講道理。羊決定組隊去找獅子告狀,狀告狼蠻橫無理,欺壓善良。
  • 兩隻狼的故事
    ,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兩隻狼的故事。"哪只狼贏了?"老切諾基簡單地回答。"只要你餵得對,他們都會贏。""你看,如果我餓死一隻狼,另一隻狼就會力量不平衡。比如說,如果我選擇只餵養光明的狼,陰影的狼就會變得飢餓和怨恨。它會躲在各個角落裡,等我的防禦力下降,然後再發動攻擊。
  • 通人性的狼
    對狼的認識,我想大多數人是從外婆的故事中聽來的,第一感覺是害怕,第二是狼的聰明靈性。「再哭,狼就來了」是大多數鄉下外婆故事的開頭,也是孩童對於狼產生恐懼的源頭。記得小時候父親給生產隊餵養牲口,晚上就住在牲口棚裡,冬天父親帶著我和弟弟一起住在那裡,睡在燒的熱乎乎的土炕上,感覺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家裡因為缺少柴火,母親和姐姐只能睡在冰冷的炕上。
  • 獵人與狼的故事,《"狼"來報恩》
    一天夜裡獵人正在睡夢中,就聽到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瓢潑大雨傾瀉而來,正在這時他聽到撓門的相聲,衣服沒的穿就趕緊開門,門打開的一剎那,狼撲了進來,獵人高興壞了,把狼抱在懷裡不肯鬆手,狼可不幹了,對他又咬又拽,拽著他往外走,不走就咬他,外面已經下雨了,獵人不走,老狼把他闖了個大跟頭,他爬起來,想打小狼,自己想,我把你養大,你不報恩,還這樣對我,抄了一個棍子就打了小狼,
  • 重溫《狼來了》故事一一"老了不靠兒女''
    《狼來了》的故事所有人都讀過,當小孩前兩次虛喊狼來了,人們信以為真,大家都來幫忙,可不見狼影。當真狼來了,小孩喊破喉嚨無人應。中年父母在喊,"老了不靠兒女",自己靠自己,自己手裡有錢,有房養老。當兒女們關心,孝敬他們時,他們會拒絕,因為自己身體好,自己能照顧自己。兒女們感覺父母身體棒,各自忙生活。
  • 故事:狼(拍案驚奇)
    我們家和一隻狼的故事發生在父親整整找了一個夏天,都沒有找到,便以為它不會再來了。就在他這樣想的時候,那隻母狼又出現了,這次又咬死了十幾隻羊。此後,母狼每年都要來兩次, 每次都要咬死我家十幾隻羊。父親想盡了一切辦法:養牧羊犬、下狼夾、投毒餌、設陷阱,但是它從不上鉤。父親終於一籌莫展了。轉折出現在一個灰暗的夏天。
  • 一隻狡猾的狼(故事)
    在我的故鄉,至今流傳著一隻狼叼走小孩的故事。在舊時的農村,製做麵粉用的是石磨,推石磨來磨麵粉,條件好些的家庭用的是驢、騾,而條件差的家庭就只能用人來推了。麵粉是天天需要的,因為人要天天吃飯呀,因而推磨就成了舊時農村的一項繁重的體力活了。農閒時推石磨一般由家中男人來完成,而到了農忙時,男人需耕田種地,推石磨就只能落在了女人身上。
  • 青梅竹馬的狼和羊 兒童睡前故事 童話
    說著小綿羊就講起小羊的故事來。很久以前,有一天,有隻小羊出生了。在同一天,有隻小狼也出生了。其他狼說:「我們早就聽說你和小羊做朋友的事了!作為一隻狼,你不吃羊,還和羊做朋友,還改吃草和青菜,這簡直是我們狼城的恥辱,現在讓我們吃了它,教你學習做一隻狼!」說著它們就向小羊撲過來,小狼拉著小羊拼命地跑,來到一座橋,小狼對小羊說:」你快跑,我來擋住它們!
  • 故事,張三老虎嘴裡救蛇,狼來了,蛇口卻咬張三腿
    下面給大家講的故事,就是動物畜生裡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張三是個爹不疼媽不愛的張老么。都說百姓愛么兒。全因張三眼睛有些問題,看人是斜著去的。故受到了鄙視。張三眼前好像出現了成群的狼。他抬眼一看,好在只有一頭狼,還是血跡斑斑的狼。張三撐著樹幹站起來,狼撲了過來,他頭一仰,往後邊的懸崖倒去。就這時,他看見自己救下的蛇一口咬到自己的腿上,然後自己就被懸掛在那裡。
  • 故事:張三老虎嘴裡救蛇,狼來了,蛇口卻咬張三腿
    下面給大家講的故事,就是動物畜生裡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張三是個爹不疼媽不愛的張老么。都說百姓愛么兒。全因張三眼睛有些問題,看人是斜著去的。故受到了鄙視。張三眼前好像出現了成群的狼。他抬眼一看,好在只有一頭狼,還是血跡斑斑的狼。張三撐著樹幹站起來,狼撲了過來,他頭一仰,往後邊的懸崖倒去。就這時,他看見自己救下的蛇一口咬到自己的腿上,然後自己就被懸掛在那裡。
  • 狼與牧羊人的故事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狼老老實實地跟隨著羊群,一點壞事也沒幹。牧羊人回來,看見羊群被咬死了,十分後悔,並說道:「我真活該,我為什麼把羊群託付給狼呢?」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這不,今天竟然把羊群交給自己看守,放心地去城裡辦事了……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先吃只羊解解饞,之後再把那群羊解決掉
  • 與狼有關的故事
    聽老人們說,剛解放的時候更遠一點的山裡還見過華南虎、金錢豹,很小的時候就常聽老人們說起老虎和豹子的故事,當然說的最多的是狼和狐狸還有黃鼠狼的故事,那時候狐狸在村人心目中是很神秘又帶著「大仙」形象的東西,都說絕對不能得罪。像狼、豺狗、獾、狐狸和野貓、野豬等等野生動物都是很普遍的。
  • 賈說 | 喊狼來的人走了
    李文亮醫生千古我們從小都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狼來了」裡的小孩只是一個討人厭的熊孩子,為了引起大人的關注而誇大莫須有的信息引起恐慌,結果大人們發現小孩撒謊,根本就沒有狼來,三番五次之後,喊狼來了的小孩失去了信用,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小孩再喊叫,大家也都不相信他,於是小孩被吃,村子受到了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
  • 《一起同過窗》之畢十三:狼來了
    當然,朵喵今天要和你們說的不是這個故事,而是畢十三版本的「狼來了」。一向話多的皓哥一看見畢十三回來就忙找話題,奈何畢十三一向不愛說話,面對皓哥的無聊,他開啟了第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從前有個放羊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就對村民大喊狼來了,村民們發現沒有狼;結果第二、三天,他又對村民們大喊狼來了,村民們還是發現沒有狼;第四天他又大喊狼來了,村民們沒有理他,結果狼真的來了並把他給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