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不想孤終老》| 人生的旅途需要放下才能前行

2020-10-30 非帥的雜貨鋪

《安德魯不想孤終老》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

今天,非帥要向諸位讀者推薦一部治癒小說《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這是由天蠍小豬贈送給我的。本沒有在意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小說,看完之後大為讚嘆,猶如跟著主人公進行了一場生命的旅程,當然這只是跟隨他走了一部分,剩下的還不曾得知。

前幾年有幾位遠房親戚相繼去世,或是病死,或是意外死亡,讓人唏噓不已,身後事要讓家裡人操持,真的是相當累人呀。沒有計劃的人生,太讓人困惑不解了。曾經有個念頭,如果我孤獨一人,在家突然死亡,沒人知曉,過了好久才被人發現,屍體已經腐敗不堪,想想都有點瘮人,如果家人看到我的屍體是如何不堪,會不會嚇個半死呢?不敢想像呀!

「安德魯才意識到,剛剛他哭不是為了艾倫,更不是為了貝麗爾,而是因為他看到了未來的自己:在他死後,在一間透風的教堂裡舉行的葬禮,無人參加,只有四處的牆壁來回應牧師敷衍了事的悼文。」

看來,我的想法居然跟主人公有很多契合點,真的是神同步呀!

作者簡介和內容介紹


看書的人


初看小說的標題,我就想,哎,這名叫安德魯的人是不是也碰到了孤獨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呢?這部小說的英文名是:HOW NOT TO DIE ALONE直譯就是如何不孤獨地去死。這直譯出來的小說名夠直接的,我又是一驚,這是教我們如何不孤獨地死去,難道是教我們如何在熱鬧中死去。好吧,以上算是我的自言自語吧。

小說作者理察·羅珀(Richard Roper)英國作家,編輯。從小酷愛閱讀,為人幽默風趣,極具魅力。現居倫敦。這部《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太牛叉了,居然還是他的處女作,一經發表就深受讀者喜愛;還獲得《紐約時報》《出版人周刊》等世界知名媒體及眾多暢銷書作家青睞。這就是天賦呀,一出手就是暢銷作,讓我等凡人望塵莫及。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42歲名叫安德魯的中年男人,他的工作是跟死亡打道,一年參加25場無人問津的葬禮,看到這個簡介,真為安德魯感到震驚,這25場無人問津的葬禮豈不是很無聊呢?

小說描繪了這位話語不多,是位兢兢業業工作的普通人。為那些孤獨死亡的人清理現場,是否有值錢的東西可以付那該死的喪葬費,然後再找找有沒有有關死者的親朋好友,好聯繫到他們,告訴他們死訊,然後讓他們一同參加葬禮。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都是安德魯獨自一人,默默參加了這些孤獨死者的葬禮。

其實我被小說的的一個重要情節吸引,欲罷不能,那就是安德魯其實是一個人住,他卻要編造出一個非常宏大的謊言,家裡有妻子,還有兩個孩子,他們生活在一起。我就納悶了,為什麼安德魯要編一個家庭,而且把每個人的細節都想好,而且是事無巨細都想到了。起先猜測是因為他看得別人有家庭,很羨慕他們,所以編造了自己也有家庭的謊言。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測,我想作者想表達的應該沒有像那樣膚淺,所以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看了下去。

接著,安德魯迎來了一位新同事,一名叫佩姬的已婚婦女。他們從陌生人開始慢慢變得熟稔起來,而且工作的時候相當的有默契。佩姬就像一位天使降臨人間,給安德魯帶來了歡樂,讓安德魯灰暗的世界瞬間亮堂了起來。從此,安德魯的生活也變得充滿生機。直到安德魯的姐姐——薩利的去世,刺激了安德魯,後面做出了猶如《電車男》(日本一部電視劇,講述宅男如何追究求美女的故事 )般的瘋狂舉動。

薩利幾乎貫穿小說始終,她會在每個月的固定時間,打電話給安德魯,經常是安德魯聽著,薩利一個人喋喋不休地講著話,偶爾還會說到安德魯的終身大事,讓他多去參加參加相親,找個女伴。這裡我又納悶了,為什麼安德魯的姐姐要每個月跟安德魯通話聊天,如此樂此不疲呢!小說的最後幾章揭開了答案,看完之後讓人心痛不已。

我的感想


人生的旅途只有放下了才能前行


看完整部小說,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託父母的功勞,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接著我們組成了家庭,就這麼生活下去。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90年代的下崗風潮,國企改制等等影響著每個人的家庭。我們的父母被這波改革浪潮波及到了。留職停薪、協交、買斷工齡,無數個家庭都被波及,天天都為生計而忙碌。這時候大家都是很忙碌,感覺不到孤獨,雖然大家的生活都過得比較苦。直到外公去世,小姨一家人陸續去世,我的二伯伯去世,我爸爸的一位遠房親戚去世,然後我的外婆也去世了,從小感受到的熱鬧隨著親人的一個個去世,讓我感覺那種悲涼油然而生。特別在小說中講到安德魯的姐姐——薩利去世了,他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也沒有了,他已經成為孤家寡人了,那種孤獨感猶如巨浪席捲而來。這麼看來,我們每個人終究要跟孤獨作伴,因為身邊的親人會一個個離世,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每個人都要走過生老病死,這一生。我們該怎麼辦呢?小說給出了一個答案,放下過去,擁抱未來,去認識其他人,去結交更多的人,讓他們成為你的夥伴,大家彼此信任,互相幫助,抱團取暖。可能以後大家熟悉的人住在一起生活,這可能是驅走孤獨最好的方法吧。

小說的結局給了我們大家希望,我們要擁抱這個世界,要互相信任,這才是最大的幸福。我們會孤獨終老嗎?我推薦各位讀者看看這部小說,看完之後一定能從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答案。當然,我的答案是,人生的旅途只有放下了才能前行。


本文由非帥原創,喜歡看書看劇的各位朋友,歡迎多多關注

編輯:非帥

圖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離開校園、進入社會,需要放下的六個「珍寶」
    但是,王后提醒公主,出嫁後要想幸福,就要放下三件最珍貴的「珍寶」,不能帶著這些「珍寶」去出嫁。「放下哪些珍寶?我的珍寶都珍貴呀?」公主不得其解,問王后。同樣,現代社會的年輕人,要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也需要放下幾件「珍寶」,輕裝前進,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否則,只有嘆息、怨恨和懊悔。至少,下面這幾件「珍寶」要儘早放下。
  • 《一個人的朝聖》:一場愛與生命的旅程,放下是最好的前行
    如果不是那封粉紅色的信,哈羅德的那個清晨一定和往常一樣平淡無奇,一如他65年來平淡無奇的人生。一切的故事從那封信開始。與其說是一個人的旅途,不如說是一場心靈的救贖,他走完了空間的路程,也完成了靈魂的救贖。
  • 小說《不完整的人生》序
    然而,想寫《不完整的人生》這本小說,於我有限的人生卻有著重大意義,很堅決地說,這是我在進行所有其他創作前,勢必要投入我最多心思、情感、眼淚、經歷、時間去完成的一份心血。我為自己取筆名「沉沉的蘋果」,因為我的人生雖不長,但經歷的事情卻是沉重的,於是希望這份沉重伴我們前行,淡然過好這一生。
  • 人生旅途,從多人到獨行,都有一個逃不開的結局
    《天涯雙探》第四本終於出來了,易廂泉和夏乾也終於又開始了自己新的旅途,只不過這個旅途,在我看來卻有一點點的艱難,因為他們兩終於不是在一起處理事情了。從小到大一起成長的經歷,讓易廂泉和夏乾成為了好朋友,而各種案件的發生,也在易廂泉和夏乾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結局。不得不說,在某些時刻裡,當我們習慣了和其他人一起處理事情的時候,徒留自己一個人會忽然有一種失落感。
  • 《人生海海》:人生是一片深海,生活只能破浪前行
    《被討厭的勇氣》裡說,幹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分割清楚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然後把別人的課題扔掉,這是減輕人生壓力,讓日子過得簡單的第一步。以前他為了守住這個文身,寧願一輩子不娶,寧願犯罪,寧願死,寧願當太監,而現在他放過了自己,放下了以前所有的隱忍和恥辱。卸掉了這些常年壓在他心裡的陰影,他活得開心極了,也難怪他越活越年輕,面色紅潤,白白胖胖,鶴髮童顏。
  • 小說《不完整的人生》序(上):寫作初衷
    然而,想寫《不完整的人生》這本小說,於我有限的人生卻有著重大意義,很堅決地說,這是我在進行所有其他創作前,勢必要投入我最多心思、情感、眼淚、經歷、時間去完成的一份心血。我為自己取筆名「沉沉的蘋果」,因為我的人生雖不長,但經歷的事情卻是沉重的,於是希望這份沉重伴我們前行,淡然過好這一生。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孤獨的背後,其實是等待愛
    直到有一天,殯儀館來了一位新同事,從此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道。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每個人都有感到孤獨的時候,也有因孤獨而感到苦惱的人,安德魯就是遊走於孤獨與現實之中,時而快樂時而痛苦。看完《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之後,我自己也思考了很多,得出結論,每個人都不喜歡孤獨,每一個孤獨的背後,其實都是在期待愛的到來。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 單身真的那麼可怕嗎?
    他總會想到,每個人在一生當中總會有那麼幾次小驚喜的時光,可在人生的終點,卻沒有人陪伴、沒有人知道自己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經歷過歡笑、痛苦、愛恨情仇,心就會像被撕裂開一般痛苦難耐。我覺得這是他作為社會人一方面的責任。當然他會想到,如果在自己的葬禮上,也希望能有個人見證,即使這個人不是熟悉了解自己的人。有這樣的同理心在,那麼這件事對於安德魯來說,則是那樣的迫切。
  • 《肖申克的救贖》:人生如逆旅,唯有奮力前行
    如今再次重溫,卻發現,除了美好的結局,影片也蘊含著不少人生哲理。 為什麼奧斯卡遺珠成為了難以超越的影史經典? 就是因為,整個故事始終在向我們訴說一個道理:人生如逆旅,唯有奮力前行。 有證言:鄰居聽到安迪的威脅,「你別想活著去雷諾市。」 手槍丟失:安迪把槍丟入河中,警察卻沒有打撈到。 安迪的自辯無效,被視為冷血無情的殺手。
  • 《血色浪漫》衝破現實桎梏的牢籠,才能追尋自由浪漫的人生
    故事講述的是一群大院子弟,少年時代中熱血迷茫無所畏懼,青年時代互相扶持攜手前行,中年的歲月洪流裡並肩作戰一往無前。我一度重讀翻過兩遍書,看過兩遍電視劇。敢於遵從內心,告別過去必然需要勇氣,遇見秦嶺,很大程度上,鍾躍民也遇見了靈魂深處的自己。與秦嶺的相處就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過程。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在抱著憨娃屍體的那一刻,對於鍾躍民來講愛恨別離早就不重要了。就像秦嶺說的那樣,保持著「在路上」的感覺。
  • 旅途上的愛情
    又說,常年在旅途上的人是不怕壞人的。見她對自己如此沒有警惕,離塵說,我身體不強壯,最多只能陪你二十分鐘。她疑惑地盯著傑,從離塵不懷好意的笑容裡領會到離塵下流的玩笑。於是她罵,下流!滾!離塵趕忙道歉。離塵意識到她和他的相似,都是身心皆在旅途上的人。
  • 《百年孤獨》最精彩的十句話,總有一句讓你看到自己的人生
    一、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人生是複雜的,有悲涼有無可奈何有熱血有冷漠。我們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卻無法決定很多事情,很多事並不抱有希望,卻偏偏讓我們看到奇蹟。
  • 在船尾放下紅綠紙制水燈順水漂流,叫做「度孤」,超度孤魂的意思
    有人在船尾放下紅綠紙制水燈,順水漂流,叫做「度孤」,即超度孤魂的意思。我們小孩子不管這些,只是注意皓月當空,環洞橋下那深色而又靜謐的河面,漂浮著三盞小燈,我們數著,數著。拍手聲,歡笑聲,在墨黑的夜色中,向四處散去。
  • 《靈劍山》王舞對大師兄是執念,回不去的感情,終究需要放下
    如果感情真的可以說放下就放下,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為情所困了。我們可以很「懂事」勸別人放下,卻往往勸不了自己。我們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更是最渺小的存在。有時候我們也會像傀儡一樣任它擺布,連情緒都不是自己的了。
  • 穆斯林的葬禮:執念太重悔恨越深,放下執念放過自己
    也許在當時卻是沒有的,一個女人為了家做出的抵抗,為家做出的努力,只想留住家而已。然而她卻沒有想過放下,放下執念,放過他人,也放過自己。在本書中追求事業的韓子奇,最終失去了所有,最愛的玉被搶,最愛的女兒不在,最初的家也早已沒有了暖意,還害了兒子妻子的一生,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
  • 毛姆《人生的枷鎖》:人生是一場多重枷鎖裹挾得艱難前行
    然而,一則是看到網上已有人使用過這句話,另一則是想找到一個更為妥帖地表達,最終決定用了現在這個標題。毛姆在《人生的枷鎖》這個標題上,同樣費了一番苦心,這在它的自序中有提到。原本發現艾塞亞的一句引語——「灰燼中之美」為本書的提名頗為貼切,可惜這一標題已被人採用了,只好另闢蹊徑。
  • 《人性的枷鎖》:人生需要情感的洗禮,才能覺知生命的意義
    趕上學制改革,他要讀5年才能才能畢業。在醫學院也結交了一些朋友,其中一個叫鄧斯福,他看上了一個餐館的侍者。她又瘦又高,貧乳窄臀,五官小巧,眼珠藍幽幽,貧血嚴重,兩片薄唇毫無血色,透明的皮膚下泛著血管的顏色。雖然幹的是粗活,但是她很寶貝自己的纖纖玉手。鄧斯福不敢向前搭話,便求救於菲利普。但她態度冷淡,卻對另一個長得像德國佬的男人熱情洋溢。
  • 《慶餘年》:升級打怪的人生到底有多艱難?
    《慶餘年》將近四百萬字,認真讀起來需要花很多時間,我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遍,也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 2、誰的人生,都不是撿來的 縱觀範閒的一生,除了在儋州港那幾年的平靜生活,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危險中度過。 甫一踏入京都,立刻是風起雲湧。 他想過平靜生活的願望徹底被打破,被逼迫一次,又一次的迎難而上。
  • 《娘娘腔的日記》:人生路漫漫,有朋友才不孤單
    縱然四人情路坎坷,生活中波折不斷,姐妹團們還是毅然攜手前行,一起抵抗人生的無常和風雨。Golf得知感染HIV病毒,不敢告訴媽媽,也是第一時間告訴了姐妹團,三人去醫院的路上越想越害怕 最後四人中三人求得圓滿,只剩Kim孤家寡人。
  • 《我將獨自前行》:感受孤獨,了悟生命
    《我將獨自前行》封面日本小說《我將獨自前行》是若竹千佐子的處女作,她作為一名普通日本女人,婚後便成為一名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我將獨自前行》一經問世便斬獲第54屆文藝賞,並獲第158屆「芥川龍之介獎」。《我將獨自前行》雖是一部小說,但讀來總讓人免不了在主人公桃子身上看到作者若竹千佐子的影子。小說描寫了桃子在老年喪夫後,從悲痛中品嘗孤獨,體悟人生,最終走出憂鬱狀態的故事。《我將獨自前行》有著日本文學獨有的特點,無論是人物還是環境的刻畫都非常細膩,含蓄中夾雜著矛盾,字裡行間透著淡淡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