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百姓奇談,走街串巷賣貨郎,「小姐你要買胭脂嗎?」(下)

2020-09-05 路醬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路醬,賣貨郎故事的後續,來看!

這真是……賣貨郎一下子跳起來對著那個人說:「你笑什麼笑,有什麼好笑的啊?你倒是說給我聽……」第二個聽字還沒有說出來,忽然想到自己擔子裡的胭脂,趕緊扭頭看,卻只見碎了一地的瓷片和星星點點的烈火一般的紅胭脂。

賣貨郎心裡難受極了。

哎呀這可怎麼辦……姑娘這次恐怕是用不得了,都怪那人!賣貨郎眉毛皺得緊緊的,什麼也不說,就是站在那,看著一地的碎瓷片。

那人這次也不笑了,深衣巷靜的可怕。

許久,賣貨郎把那些碎片收起來,用汗巾包了揣在了懷裡,挑起擔子一聲不吭地往前走。

「碎了也沒關係……」那人忽然開口。

「你還說!」賣貨郎兇狠地扭頭。

「那個薄瓷盒,你是想給緋衣的吧?就是那個老愛穿緋紅深衣的姑娘。」

「……」他怎麼知道的?

「我是她的兄長,緋衣昨日嫁去了京城。她託我給你帶句話,她對你並無情意,還望你早日覓得賢妻。」

「……哦。」

那些話就像是一盆冰水,把賣貨郎心中的火澆的一乾二淨不剩一點火星。他默默轉身,恍惚著繼續往前走去。

本來麼,自己又傻又窮,哪裡會有姑娘喜歡自己呢?那個姑娘那麼乾淨那麼討人喜歡,從自己這裡買東西都像是委屈了她,自己怎麼敢有娶她為妻的心思?那位兄長也真是的……自己明明就……沒有……

「等等」,那人又叫住了他,「聽緋衣說你似是很喜歡這巷子裡的水,她託我給你帶最後一碗。想必你走了這麼長時間的路,也口渴了罷?」

「哦……」賣貨郎渾渾噩噩地接過,仰頭喝下,這水可真甜啊……他抬頭看那個人,視線漸漸模糊,咦?他怎麼好像哭了一樣?

……

再醒來的時候,賣貨郎發現自己睡在一個長滿青苔的巷子裡。

奇怪,這是哪裡?

他看了看四周厚實的青苔和高大的磚牆,怪陰森的。

別是撞了鬼……

賣貨郎心裡想著自己是怎麼到了這麼一個詭異的地方,一路跑神,竟沒有摔跤。再一個恍惚,已經出了深衣巷。他看了看昏暗的日頭,這是巳時麼?

正要轉彎時,他依稀聽到巷子裡傳來幽怨的歌聲:

「深衣巷深呦,深衣巷窄啊,深衣巷人穿深衣呦……」

賣貨郎腦海裡突然閃現出一張雪白的臉……他張張嘴,沒說出什麼。再往後腦一摸,那裡早已經掛滿了冷汗。

完。

文/暮時薄雪

這裡路醬,喜歡請關注哦!

(圖源網絡/水印,侵刪)

相關焦點

  • 尋常百姓奇談,走街串巷賣貨郎,「小姐你要買胭脂嗎?」(上)
    大家好,這裡路醬,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賣貨郎的故事。「深衣巷深呦,深衣巷窄啊,深衣巷人穿深衣呦……」正是江南煙雨的時節,細雨微微,賣貨郎挑著擔子慢慢地走在深衣巷,沿巷叫賣,賣些姑娘們喜歡的小玩意兒。巷子裡潮的很,有的青石板上生了滑溜溜的青苔。反正前後都不見人影,賣貨郎仔細瞧著腳下,生怕一個不小心摔了擔子。
  • 舅舅短暫的賣貨郎生涯(小小說)
    因為舅舅,他們太熟悉了,三十年前,舅舅走村串戶,為他們服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萬萬沒有想到,三十年後,那個看著和大家沒有什麼不同的賣貨郎,竟然當上了我們這個擁有五百多萬人口的大市父母官——人民政府代理市長。上世紀九十年代,舅舅經歷了一段短暫的賣貨郎生涯。
  • 「興平故事會」子孝村的貨郎要慫沒蛋 背個搭搭亂串
    文/楊明輝圖/網絡說起生意五花八門,除非你不做,那有失傳的可能。但是在南市鎮子孝村有樁富了幾代人,能是家家過好年的百年生意即將失傳——它就是年前賣調料(也叫賣調合)。我們的祖先從清朝初(約一百五年左右)就開始做這樁生意。那時祖輩們在每年種罷麥子,就開始準備收購原料。他們三五人一搭幫,推著獨輪車(一種木製的前頭小後頭大,手推處有搭帶的車子),走甘肅到平涼,闖渭南到韓城。總之那兒有調料就到那裡去,行程十幾天或一月採購回大香,小香,桂皮,花椒,草叩,紅叩,丁香,乾薑,良姜,畢卜,孜然等等十幾樣產品。
  • 宜昌的楊柳樹巷,100多年前故事至今流芳百世
    明末清初,位於宜昌古城的大南門(今解放路附近)一帶,有一條巷子叫做楊柳樹巷,巷子不大,居然也分了三條,在這條不大的巷子裡,發生過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流傳至今。據說在明崇禎初年,有一位姓張的商人從陝西來到古夷陵城(今宜昌城)經商。
  • 很多人都知道馬毛了,驢毛了,有人見過「人毛了」是什麼樣子嗎?
    百姓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大都是貨郎推車挑擔走村串屯供應,貨品多是些針頭線腦、木梳頭夾,綾子頭繩,火柴菸捲,頭油雪花膏,糖球花生米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 這天,屯裡來了一個貨郎,他一搖貨郎鼓,這屯子的大娘嬸子,大姑娘小媳婦,丫頭小子毛孩子,就都圍上前挑選可用的貨物。有錢的就用錢買,沒錢的用雞蛋糧食等物品等價兌換。
  • 貨郎夜宿平頂山神廟(民間傳說)
    正月十五,遊鄉貨郎走到後郭家溝平頂山頂上天黑了,歇進平頂山神廟裡。貨郎挑放在山神爺供桌前,人歇到東邊側窯裡。剛睡下,有人進來了,貨郎認識,是高舉那邊山神廟裡的山神爺,高舉那邊山神廟山神爺給平頂山廟神爺說:「哥哥,今黑了,後郭家溝唱小戲哩,咱去看戲吧。」廟裡山神爺說:「你去吧,我去不了了,屋裡來客了。」
  • 郭樸贈扇——安陽仁義巷敘說不一樣的故事
    郭永福闖下大禍,自知理虧,又曉得哥哥向來辦事公正威嚴,執法如山,一定難逃毒打;二來不知王三成是死是活,萬一把他打死,命案也得追究。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於是連夜隻身逃往異地他鄉藏匿——他渡過黃河逃到蘭考縣黃渡湖藏身,也不敢回家。那時沒有監控,也沒有追索系統,跑了跑了,也就不了了之,在那裡落地生根了。後來娶妻落戶到蘭考縣南丈鄉(南彰鎮)王茂店。從此在那裡繁衍子孫至今。
  • 懸疑故事:你敢許願嗎
    「沒錯,有的時候為了辦成事就點要不擇手段,為此也丟了不少人。也不得不丟這個人,沒有什麼事是不可以的,我這也是一步一步闖出來的,人得走一步,說一步,何況我還有能力還貸,不行,我不能申請破產。」拉爾夫語氣堅決略有些無奈。查爾斯在一旁搖搖頭也表示無奈,「好吧,既然你態度堅決要還清貸款,那也只能賣你自己的私有財產了,譬如說,名表、字畫、房產、汽車之類的。」
  • 鐵路街發小(四)
    剛子像長輩似的訓斥道,已經二十好幾了,老大不小,該處個,搞對象要趁早。有嘴說我,你不也光棍兒一個嗎。剛子雙手搭我肩膀說,你老實,不像我能撩騷,我不缺女人。他貼耳說了女方。我立刻急眼,有點過了吧!她不是早成你「目標」了嗎?小英,鐵路街社會主義大院晚會樣板戲女主角,長得好看能歌善舞。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今天村裡人有人結婚,農村結婚很是隆重,要坐轎子,吹喇叭,莊裡鄉親都去幫忙,幾乎半村的人都去看,看娘家陪送什麼東西,都要議論一番,陪送多的,很是叫人羨慕。 老奶借著喜氣,今晚就給大家講個貨郎配姻緣的故事,沈莊有個姓沈的後生,職業就是每天挑著貨郎擔,走鄉串巷,拿著貨郎不停的搖動,鐺鐺,鐺鐺,嘴裡不停的說著,哪家娘們的頭髮,不用的鐵鉤,廢棄的鐵鍋,拿來換針線了。貨郎來的來的時候,總引起村的娘們的圍觀,梳頭的,梳下的長髮,團成團,用來換針線。娘們總和沈貨郎開玩笑,貨郎給你找個媳婦吧,貨郎總搖頭,還真有熱心的娘們給他牽線,但總沒成。
  • 故事:骷髏報恩 賣貨郎走山路遇見白骨 強忍害怕掩埋後得善報
    付其善是一個挑著擔子走家串戶的賣貨郎,雖然生活貧苦,但他常做善事,遇見年邁的孤寡老人時常接濟。這天,他在幾個山村賣光了貨高興地往家趕,只是誤了時辰天色漸晚。幸好這晚月明星稀,付其善借著月光在山間小道前行。正走著,忽然發現路邊不遠草叢裡有一堆東西,在月光下泛著灰白色的光,付其善放下擔子小心翼翼走過去查看。
  • 溫州佛教傳奇故事~~吳德賣俏遇蛇精
    吳德家住在溫州,他做賣俏生意。什麼是賣俏生意呢?賣俏是溫州話,就是貨郎擔的意思。賣的是胭脂、花粉、手巾、梳子、針頭線腦、鞋面布等等婦女們所用的小百貨。阿妹兒戴紅花,阿姐兒搽粉白,阿媽買鞋面布做新鞋,阿婆買粉要一斤搽起白,說的大家哈哈笑,用這些風俏的話招客做生意,這就是從前賣俏客的本事。卻說這吳德生得一表人才,品貌好,又會講又會賣俏。他天光早到南塘茶院寺趁河鰻溜小蓬船到茶山賣俏,因茶山地方大,有前村、後村,還有大羅山。大羅山中村莊多,今天趁船到茶山可一直賣俏到大羅山,在山中可做半個多月生意,賺來銀子好快樂!
  • 《浮生六記》,尋常百姓家的神仙眷侶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是,對作者沈三白和妻子陳芸二人平凡又幸福的婚姻生活的點滴記錄,給我們展開一幅尋常百姓家的絕美愛情故事。覺得她才思俊秀,又擔心寫出這樣的詩句,恐怕不是很有福氣的人,心裡就始終放不下她,久久不能釋懷,就跟母親說:「如果您要為兒子擇妻,兒子是非淑珍姐姐不娶。」母親也特別喜歡芸溫柔賢淑的性情,於是便取下手上的戒指,作為訂禮,和芸的母親商定了這門親事。由此可見,他的痴情也非同一般。最痴情的他遇到最聰慧的她,的確是一樁天造地設的好因緣。
  • 小說:於內人(連載第51)
    敲門剛進到他的辦公室,他就立刻從椅子上站起來,快步走到我面前用雙手緊握著我的手:是小丈(張)老師吧,歡硬(迎)來初中工作,膩(你)先坐坐,稍衛(微)等一下。說完就閃身出去了,過了一會兒領著一個人回來:小丈(張)啊,這是教務處旺(王)主任,旺(王)主任現在叫(教)兩個拜(班)兒數血(學),忙不過來,這學氣(期)膩(你)就暫是(時)替他上一個拜(班)兒,待會膩(你)跟著旺(王)主任去,讓榻(他)給膩(你)碩碩(說說)進度,明天就正式上拜(班)兒。夏校長口中的旺主任,就是教務處主任王憲亮,教七年級兩個班的數學。
  • 陳情令196:忘羨逛街,因為太寵魏嬰,藍湛被人當成賣貨郎
    (蘇小妹/文)這兩天有個可愛的小夥伴,和小蘇說了很多關於忘羨的看法。各種天馬行空的好點子,那一個接一個的往外蹦,讓小蘇特別佩服。小蘇會從中挑選一些特別好的點子來和大家分享,謝謝我們想像力豐富又聰明的小夥伴呀。我們這次來說一說忘羨逛街的故事吧,據說不少小夥伴也很想看呢。
  • 挑山的男人——貨郎之志(36)
    如今又有了兩擔種的田(約12畝),好日子開始有了盼頭。「三十畝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多少貧苦農民一輩子的夢想呀!弟弟的個子又長高了,敦敦實實的,田裡的活幹的一點不比哥哥差。今年還在山裡打了很多的毛慄子,炒熟了裝滿了家裡的柜子,弟弟說將來挑擔子帶著路上吃,扛餓。
  • 《水滸傳》中底層百姓生活到底如何,看何九叔生活狀態就知道了
    當讀《水滸傳》讀到攻打方臘的章節時,有多少讀者會暗自神傷,因為在那幾章裡,梁山好漢像下餃子一般的陣亡隕落,讓人心痛。然而如果翻到前面一些章節細看,會發現死去的好漢就算不是死有餘辜,也能稱得上是罪有應得,實際上沒什麼好可惜的。為何這樣說呢,《水滸傳》前半部分整體是在展現諸多好漢的英勇事跡,然而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當時社會的混亂和普通百姓的悲慘生活。
  • 衙役賣畫(民間故事)
    等了數日,仍不見有衙役回衙站堂,蘇東坡覺得裡面大有文章,就把班頭喚到書房,要他不要隱瞞,實話實說。班頭見敷衍不過去了,就把根底兒抖了出來。原來,衙役們不光嫌肚皮餓,還抱怨蘇老爺管得太嚴,撈不到一點外快,連買雙鞋的錢都要自己掏腰包。還說前任老爺對他們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們能撈就撈,不撈白不撈。
  • 故事:幫丈夫掙下偌大家業後,他提和離「我要娶能生兒子的女人」
    大雨淅瀝,雨水下的桐花鎮顯得格外靜默,落在石板街上的雨水沿著街間的溝壑匯入桐花河,河裡的小魚在這些水流附近歡快地暢遊。鎮上的孩子們把竹簍放在水流附近,希望雨停的時候能有一兩條誤入竹簍的小魚。桐花鎮是一座水鎮,沿河而建,鎮上的百姓沿水而生,沿河而居,百年皆是如此。
  • 故事:民國瀘州賣貨郎張得勝,為省錢夜宿鄉村野店,結果半夜遇險
    這當中有一種挑擔子賣各種各樣的雜貨,叫做賣貨郎,從古到今,很多地方都有。當年瀘州走各鄉鎮的挑擔子的賣貨郎也不少。因為每個地方的趕場天不一樣,有的一四七,有的二五十,總之只要這個地方鄉鎮多,場口足,人氣旺,天天都有趕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