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盧二舅,北海道人

2020-09-05 滄海一粟247791399

盧二舅

從前有姓盧、姓李的兩個人隱居在太白山。一邊讀書,一邊練習吐納呼吸的道術,人們管姓盧的人叫盧二舅。一天,李生對盧二舅說:「我忍受不了這種孤獨和辛苦,要到外邊去走走。」說完決然離去。

李生後來當了官,手下的小吏欺下瞞上,使官庫虧空了幾萬貫。李生被罷官,貧窮的沒路費回家鄉。某次路過揚州阿使橋,遇到一個穿布衣草鞋的人,原來是盧二舅。李生很同情他,盧二舅卻說:「貧賤對我來說算的了什麼?再看看你,罷官欠債,和囚徒有什麼兩樣?還有臉來同情我?」李生道歉,二舅笑著說:「我住的離這不遠,明天來接你去做客。」

第二天早晨,一個牽馬的僕人來說:「二舅派我來請郎君。」上了馬,很快過了城南幾十裡,看到路旁有個紅色大門。

盧二舅出來迎接,容光煥發,穿著嶄新的道袍,男女僕人幾十個,和昨天橋下的樣子完全不同。院子裡奇花異草,好比仙境。開宴後,山珍海味。到了晚上,二舅又把李生請到亭子裡喝酒,並說到:「給你找個陪酒人,她很擅長彈奏箜篌。」

不一會兒,來了一個抱著箜篌的美麗女子,唱歌也很好聽。李生看到箜篌上寫著一行紅色的字:「天際識歸舟,雲間辨江樹。」

喝完酒,盧二舅問李生,你願意娶這個女子嗎?李生說:「現在的窘狀,不敢奢望。」盧二舅說:「這件事交給我辦。」又問:「你欠了多少官錢?」李生回答兩萬。盧二舅送給他一根拐杖說:「拿著它到波斯商人的店鋪換錢。從此學道吧,不要再耽誤自己了。」

天亮時,盧二舅把李生送出門,騎上來時的那匹馬回了城。到了波斯人的店鋪,店主看到拐杖驚奇的說:「這是盧二舅的拐杖,怎麼到了你手裡?」然後,給李生拿了足夠的錢。

李生當年去了汴州,行軍陸長源把女兒嫁給他。結婚後,看到妻子很像盧二舅家彈箜篌的女子。而且妻子帶來箜篌上也有那兩句詩。李生就說了在盧二舅家喝酒的事。妻子說:「我的確做過一個夢,和你說的一樣。」李生驚嘆不已,再到那裡尋找,卻只有荒草叢生,沒有了亭臺樓閣。

盧二舅雖然沒明確給李生說媒,但已經把紅線悄悄拴到他們夫妻的腳上了。神仙從來不騙人。


【原文】昔有盧、李二生,隱居太白山讀書,兼習吐納導引之術。一旦,李生告歸,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跡江湖。」訣別而去。

  後李生知橘子園,人吏隱欺,欠折官錢數萬貫,羈縻不得東歸,貧甚。偶過揚州阿使橋,逢一人草屩布衫,視之乃盧生。生昔號二舅。李生與語,哀其襤褸。盧生大罵曰:「我貧賤何畏?公不作好,棄身凡弊之所,又有欠負,身被囚拘,尚有面目相見乎!」李生厚謝。二舅笑曰:「居處不遠,明日即將奉迎。」

至旦,果有一僕者馳駿足來,云:「二舅遣迎郎君。」既去,馬疾如風。過城南數十裡,路側朱門斜開,二舅出迎。星冠霞帔,容貌光澤,侍婢數十人,與橋下儀狀全別。邀李生中堂宴饌,名花異木,若在雲霄。既夜,引李生入北亭命酌,曰:「兼與公求得佐酒者,頗善箜篌。」須臾,紅燭引一女子至,容色極豔,新聲甚嘉。李生視箜篌上有朱字一行云:「天際識歸舟,雲間辨江樹。」酒罷,二舅曰:「願作婚姻否?」李生曰:「某安敢!」二舅許為成之。又曰:「公所欠官錢多少?」曰:「二萬貫。」乃與一拄杖曰:「將此于波斯店取錢。可從此學道,無自穢也。」

  才曉,前馬至。二舅令李生去,送出門。波斯見拄杖,驚曰:「此盧二舅拄杖,何以得之?」依言付錢,遂得無事。其年往汴州,行軍陸長源以女嫁之。既婚,頗類盧二舅北亭子所睹者。復解箜篌,果有朱書字。視之,「天際」之詩兩句也。李生具說揚州城南盧二舅亭中筵宴之事,妻曰:「少年兄弟戲書此。昨夢使者雲仙官追,一如公所言也。」李生嘆訝。卻尋二舅之居,惟見荒草,不復睹亭臺矣。

  二舅曾未顯然作伐,然陰以紅絲系足矣。神仙從無誑語。


北海道人

北海營陵有個道士,能讓人和死者相見。同郡某人妻子去世幾年了,聽說道士的名氣後前去拜訪,哀求道:「能讓我見見亡故的妻子,死而無憾。」道士說:「可以,但聽到鼓聲,就得趕緊離開。」然後告訴了他相見的方法。

某人見到亡妻,悲喜交加,聊了好久,聽到鼓聲不得不分開。出門時,亡妻用力拉著他的衣服不捨得分離,衣襟被扯掉了一塊。

一年多後,這個人也死了,家人給他夫妻合葬,打開墳墓,看到那片衣襟在他妻子的棺材蓋下。

【原文】北海營陵有道人,能令人與已死人相見。其同郡人婦死已數年,聞而往見之曰:「願令我一見亡婦,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見之。若聞鼓聲,即出勿留。」乃語其相見之術。於是與婦言語,悲喜恩情如生。良久,聞鼓聲琅琅,不能得往。當出戶時,奄忽執其衣裾,戶開,掣絕而去。至後歲餘,此人身亡。室家葬之,開冢,見婦棺蓋下有衣裾。

相關焦點

  • 故事:二舅家的女兒
    合著上一輩人的經驗,二舅將掙錢的這些訣竅教給表姐。「女孩子家,學點手藝,是好的」二舅笑眯眯的在心裡打著算盤。這次,表姐與二舅起了爭執。「我想出去看看,外面機會那麼多!」表姐扒拉那一碗飯,怯怯的說,碗底早已經空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飯。她眼睛直盯著二舅,好像二舅臉上能看出答案一樣。
  • 故事:我的二舅,是個沒用的男人
    母親每次回娘家,來時都會說,你二舅太不像話了,每天穿的衣帽整齊,平時油瓶倒了都不扶,懶得出奇,家裡的啥活都是你二舅媽一個人幹,天長日久,肯定會出問題。母親、大舅和小姨也多次規勸二舅,要好好過日子,但二舅依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誰說都沒用。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過去有個叫管輅的人,他有法術,願意幫助別人。某年的六月中旬,管輅路過平原,看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在路邊地裡割麥子。他嘆息著走過去,青年人問道:「您為什麼嘆息?」管輅沒有沒有回答,卻反問到:「你叫什麼名字?」青年回答自己叫趙彥子。管輅說:「我嘆息是可憐你年紀輕輕就要死了,時間在明天午時。」彥子說:「您是管輅先生嗎?」得到確定回答後,彥子跪地求他救自己。
  • 故事:鄉村裡,想要再婚的二舅
    文:蔣雪芹圖:來自網絡二舅媽去年過世,二舅想再婚,三個兒子各自成家,表嫂們過日子比王熙鳳還精明,早已不需要他了。二舅多才多藝,吹拉彈唱均在行,年輕那會兒,在一個黃昏橋頭,他就是用二胡勾去了二舅媽的心。二舅是落魄的財主,在村裡人中間,猶有餘威。二舅自從送走舅媽,就和兒子分了家,每日三酒三菜,若是不寂寞,小日子過得倒頗為滋潤。二舅想找老伴的消息不脛而走。大表嫂冷笑不語;二表嫂私底下罵,不要臉的老東西淨想快活;三表嫂識倆字,學古人調侃:西北望,射天狼,老夫聊發少年狂。二舅雖然是沒文化的土包子,但氣度胸懷,卻堪比聯合國秘書長。
  • 我的二舅:一個老實人絕望的一生
    媽媽年輕時頗有幾分迷信,老是喜歡講一些半真半假的迷信故事。說起父親的生母,她說是因為墳前撒尿,尿到閻王爺的豆腐攤子,所以被閻王帶走了。說起二舅,她說二舅做工回家的路上被水鬼拉做替身,淹死了。那時候的我正在上小學,相信科學,充滿了質疑精神,對這些故事自然不大相信。不過老媽的故事,梗概固然非常魔幻,卻充滿了細節的真實。她繪聲繪色地講起二舅如何被人誣陷偷竊,被罰到窯上做苦工。外婆知道到窯上做工強度大,去借錢買糧食,做麵疙瘩,讓他吃飽一點。二舅沉默地吃完早飯,到窯上幹活,晚上卻再也沒有回家。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鍾子慕,江神魚頭,螻蛄
    鍾子慕因為看到了大風大浪而高興,彈琴一曲,宮商角徵(古代音節名稱)互相交錯,如珍珠落入玉盤,清澈的琴聲讓一船的人都定定出神,忘了身在波濤之上。接著又看到船邊有條小魚探出頭來。撈上來後,是一條金色小鯉魚,眼睛上還有一條金線。鍾子慕非常喜歡,把小魚養在盆子裡,放在桌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地祇夫人
    當時有個名醫王彥伯,非常有名,一般人根本請不動。盧佩天天去請,半年多,王彥伯才答應來看病。盧家人都非常高興,拿來錢財感謝。女子說:「沒有完全治好,還需要吃一副藥,不但根除頑疾,還能延年益壽。」盧母說:「我一個要死的人,蒙你再生之德,不知道怎麼報答!」女子說:「只要不嫌棄,讓我做您的兒媳婦就很好了,不敢自以為功。」盧母說:「我兒子做你的奴僕都願意,何況是其他的呢!」女子跪下行禮,然後讓小丫環在梳妝盒裡取出一塊藥,調好後給盧母服下。剛入口,就感覺疼痛消失。
  • 二舅的葬禮
    二舅母在我們農村來說也是個「利練」人,有次給小舅家的表哥和我一人給了一頂舊帽子,給表哥的是一頂皮帽,給我的卻是戴不出去的布藝的虎頭帽,為此我耿耿於懷了很久。後來上學、工作、面見得少了。後來,我妹結婚了,第一個春節走親戚,我去了二舅在街道二樓的房子,一間小房子,掛著油黑的厚門帘,房子漆黑一片,雜亂無章,舊木桌上擺著掰成幾半的幹饅頭,陽臺上排放著做飯的家什。放下禮當走的時候二舅追了出來,硬給妹妹給了一百塊錢! 又過了幾年,二舅病了,再見面的時候在乙康。心臟病需要做搭橋手術,醫院讓家屬籤字,二舅育有一兒一女,卻喊不來家屬籤字,最後二舅兄妹五個人籤字了,聽說父子間有矛盾。
  • 標題:我的二舅
    我要寫的人是我的二舅。我能記事的時候,好像七八歲了,那時姥姥家有三間大瓦房。二舅、小姨還沒結婚,二舅自己住一間屋子。只記得,二舅的房間裡有錄音機,他的幾個朋友經常聚在一起,打撲克、喝酒、跳舞。那時姥姥家沒有電視,二舅有時會帶我和弟弟去朋友家看電視。
  • 綽號「趙二萬」的二舅
    由於二舅聰明腦子活,很快就被大家推舉為村子的銷售員,負責給村子跑業務。這回,充分發揮了二舅的特長。二舅走南闖北,見識越來越廣,又加上他那好爽的性格,朋友大有遍天下的場景。隨之而來,村子的小作坊產品供不應求。隨之,村裡大傢伙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村子年年被鄉裡縣裡評委先進村莊。二舅也年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各種各樣的榮譽。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當然,這個故事延伸到現實,即是告訴我們,儘管當今現代化社會,我們信奉唯物主義。但對於鬼神,特別是對於自己未知的人或者事,都無外乎要有一點最起碼的敬重。人與人相處,哪怕是開玩笑也不能開的太過,彼此尊重,才能走的更遠。
  • 我的大舅二舅
    我的外公外婆有五個孩子,三女兩男,我媽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妹妹下面又有兩個弟弟,也就是我的大舅和二舅!大舅家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現在日子過的還算可以,孩子們小時候大舅和大舅媽也受了不少罪,那個年代家裡地少,大舅和舅媽開著車收糧食,每天收兩車,大舅長的人高馬大,幹出力的活還感覺吃力,舅媽人本身長的都瘦小,再加上幹出力的活,看著更可憐,累的又黑又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潮神撮合
    水性好的人爭著下水去救。只見紫衫黃裙在水裡漂蕩,眾人打撈上來。原來是順娘和樂和面對面抱在一起,拉不開,呼喊也不見甦醒。一對多情的人,如果沒有潮神撮合保佑,思念到死也不能在一起。【原文】南宋時,臨安錢塘門外樂翁,衣冠之族。因家替,乃於錢塘門外開雜貨鋪。有子名和,幼年寄養於永清巷舅家。舅之鄰喜將士,有女名順娘,少和一歲。二人因同館就學。學中戲云:「喜樂和順,合是天緣。」二人聞之,遂私約為夫婦。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張某更加迷惑不解,就打聽這是什麼神,回答說:「這是嚴嵩門下的班頭牛二太爺。」張某大怒,說:「嚴賊當年私賣官爵,陷害忠良,就是這樣的人助紂為虐。連嚴嵩在史書上都是壞名聲,這樣的奴才怎麼成了神?」上前想要打神像的耳光。眾信徒大驚,把他拽下來,說到:「你瘋了?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一家人打麻將,二舅突然倒地,一年裡一直黴運纏身!
    大學同學講述他家的一件故事,很多他家的親戚都說,你一個大學生為啥還相信封建迷信,包括他二舅也經常說他,可是直到有一次,他二舅再沒說過他,我們用他的口吻說那是在正月時發生的,當時我和我家裡人打麻將,二舅大舅三姨還有我媽,我打我媽給我看牌,我對面是我二舅,我爸呢去鄰居家喝酒了,我們打了差不多兩圈的時候,我媽就看見我二舅眼神不對勁,輪到我二舅揭牌的時候,我二舅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要知道人如果在倒地的時候是潛意識會保護自己頭部,可是我二舅就像木板掉地上一樣,倒下後就開始磨牙,我們過去看,他的眼神只看一眼,我就頭皮發麻,太怕人了,我扭過頭不敢看
  • 大舅,三舅的故事
    和家裡的聯繫一般很少,幾年回來一次,我姥爺姥姥終年臥床需要照顧都是我三舅在照顧,我二舅偶爾幫助一下。姥爺姥姥去世後大舅回來的更少了。 前幾年農村要城鎮化改造需要拆遷,農民都忙著加蓋房子,三舅和二舅都自己蓋了房子,老宅有三間瓦房,我三舅也加蓋了一下。
  • 我的二舅—生活只是如此
    二舅生於五十年代初,家裡窮的叮噹響,外公外婆忙於生活,外婆是性情冷漠的人,和誰都不算親近,也不偏心某個孩子。即使在這樣的窘境下,聽媽媽講,二舅打小在家裡還是不受特別待見,髒活累活都由著他幹,成為兄弟姐妹的撒包,不是挨打的包,而是犯錯後的擋箭牌。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補江總白猿傳》誕生於初唐之際,儘管藝術手法還不夠成熟,但通篇的神秘感卻讓人饒有興趣,故事講述大將軍歐陽和的妻子被白雲給擄走,歐陽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山林中的一個石洞裡。找回了奄奄一息的妻子。,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這個人是鎮江人,生於貧寒之家,自幼失去父親,母親帶著他乞討。到了七八歲就每天跪在大街上討飯養活母親,一定得母親吃飽自己才敢吃飯,這樣過了七八年。等到他母親不能行走,又背著母親乞討十多年。後來他母親病死,這人討來一領蘆席簡單安葬,然後投江而死。他的一生專門行孝,沒有別的想法。百善孝為先,這麼下等的人卻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難道還不足以感動神明嗎?」正說話間,忽然紅光閃耀,彩雲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