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結束後,諸葛亮明知關羽最念舊情,為何還派他守華容道?

2020-09-06 張建華說歷史

三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始終有熱度的話題。在那樣的的亂世下,天下英雄紛紛湧現了出來。不論是勇冠三軍的猛將,還是羽扇綸巾的謀士,他們的超凡能力都讓我們嘖嘖稱奇,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精彩的時代。

不過想必大多數人了解這段歷史靠的並不是正史,而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雖然小說當中很多事情並不是事實,但是其中隱藏的智慧權謀和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也是《三國演義》能夠一直被後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看過《三國演義》 的讀者一定會對赤壁大戰印象十分深刻吧。這是改變了三國歷史走向的一場著名的戰役,經過了諸葛亮和周瑜的撮合,劉備和孫權的聯軍一舉打敗了曹軍,開闢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不過在曹操敗退的路上也出現了一些經典的場面。這裡面最出名的就是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念及舊情放了他一馬。這也是關羽一直遭受後人詬病的一件事情。許多人認為他的性格優柔寡斷,有婦人之仁。如果當初他能夠殺掉曹操的話,以後三國的格局可就被徹底改變了。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算無遺策的諸葛亮明明知道關羽最念舊情,在華容道這樣的情況下,關羽一定是下不了狠手的,那諸葛亮為何還派他守華容道?

其實,諸葛亮這樣安排的背後,有著更深遠的政治考慮。

首先,諸葛亮考慮到了赤壁大戰後三國面臨的整體局勢

就算是關羽真的不念舊情然後一刀斬了曹操,劉備也未必能夠輕易地染指魏地。曹魏整體的根基尚在,整個北方的大片地區依舊是由曹魏集團所掌控。再加上曹操的子嗣非常多,曹丕、曹植等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說就算曹魏集團的現任領導人曹操死於華容道,其實也不會對曹魏集團的根基造成太大的損傷。而且一旦劉備進軍北上的話,東吳孫權也不會放手不管。吳魏兩面出擊的話,劉備勢必難以分出抗衡孫權的力量。畢竟此時的劉備還是三國當中實力最弱的一方。

其次,也是考慮到了三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曹操一旦死在蜀國人的手裡,蜀國必然就和魏國結下了血海深仇。就像關羽被呂蒙梟首然後劉備興兵伐吳一樣,看似情比金堅的聯盟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牢不可破。一旦關羽殺死了曹操,曹軍必將和蜀國結下血海深仇。在曹軍的猛烈攻勢下,蜀國和東吳的關係也會遭受考驗。

當時的劉備集團雖然已經有了些家底,但是還根本和另外兩國相抗衡的實力,那麼之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就非常難以預料了。而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之前給劉備做的計劃便是穩定根基並割據一方,然後「靜待天下生變」,再揮師北上聯吳伐魏。

此時的劉備集團顯然還沒有站穩腳跟,天下的形勢變化很快,可是諸葛亮不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

最後,諸葛亮還可以徹底讓關羽對他服從。

諸葛亮的智慧是不用我們去質疑的,但是作為「空降」到劉備身邊的謀士,一出場就獨受主公的信任和器重。這讓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的關羽和張飛感到十分的不滿。兩個人也經常在許多場合故意讓諸葛亮難堪。

雖然後來諸葛亮屢出奇謀,在他們的面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可是關羽性情十分高傲,從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就可以感受到。此時的關羽心裡對於諸葛亮一定是不屑的。

也許正是這樣,諸葛亮才故意派義薄雲天的關羽出面放了曹操一馬。


事後,在《三國演義》中記載,關羽放走曹操後確實也是羞愧難當,看到諸葛亮之後,忍不住自殺謝罪。最後還是靠劉備和張飛求情,諸葛亮這才賣個人情,留了關羽一條命。在這樣的情形下,關羽很有一種「撿回一條命」的感覺,自然是發自內心願意聽從諸葛亮的號令。綜合來看,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華容道,關羽卻放過了曹操,這件事情看似可惜,但是背後的綜合考量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小說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故意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一面。畢竟正是這種未卜先知的預測能力和對人心的精準把握更加顯示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這也是很多人最佩服諸葛亮的原因所在。

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張建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將諸葛亮神話?赤壁之戰諸葛亮在打醬油,卻得後人歌頌
    諸葛亮劇照而要說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最神的一次,那肯定就是赤壁之戰了!草船借箭、借東風、華容道抓曹操,完全就是心理學家、氣象學家集一身的存在,可以說強的一塌糊塗!但是這終究是小說裡的情節,真正的歷史諸葛亮並沒有這一系列的騷操作,整個赤壁之戰完全都在打醬油!
  • 關羽如果在華容道結束曹操,劉備是否有機會取代曹操成為第一主角
    一聽到大哥劉備的下落,頭也不回的離去,過5關還順便斬了曹操手下6名大將。關羽越想越覺得過意不去,把心一橫,大刀一揮,罷了,眾將士聽令,讓出路來!曹操一聽,雙眼閃爍著淚光,腳也不跛了,連忙健步如飛,加速通過華容道。
  • 三國馬後炮,關羽篇「玄鐵說」
    那接下來說說他的義,關羽自踏入社會後就一直跟著劉備混,但是劉備這個人啊,一生坎坷,他前期打仗的時候,有個毛病,就是老喜歡加槓桿,一波流,然後沒人守家,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他的家被偷了不下三次。家丟了後,他沒辦法,只好去投靠別人,像我們現在罵呂布是三姓家奴的小人,其實你知道劉備投靠過多少人嗎?
  • 從「陰謀論」角度看《三國演義》最強謀士排名,諸葛亮僅排第四
    然而他對當時政治卻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謀士,並表示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得天下。事實上,諸葛亮很清楚他只能幫助劉備促成「三國鼎立」,而無法實現一統中原。水鏡先生與諸葛亮熟識,平時必然不少討論天下大事與格局走向,對諸葛亮的大勢分析定是瞭然於胸。那為何司馬徽明知諸葛亮無法幫助劉備取得天下霸業,卻還要幫助劉備獲得諸葛亮呢?因為他在等待一個時機!
  • 三國志11:這三對惺惺相惜的宿敵,相愛相殺甚至還互送禮物?
    後來曹操赤壁之戰大敗,退走華容道時,劉皇叔也是派遣了受曹操大恩的關羽鎮守此道,最後也是放走了曹操,這對亂世梟雄,相愛相殺,傳為千古佳話。諸葛亮施展空城計那回,司馬懿明知是計,卻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害怕失去孔明這一對手後自己會遭殃,諸葛亮逃過一劫,卻也幫助司馬懿在朝中樹立威望。
  • 諸葛亮欺他,劉備騙他,關羽瞧不起他,可他才是三國最有本事的人
    《三國演義》為許多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披上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秘外衣,這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諸葛亮了。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謂是獨得作者恩寵,羅貫中費盡筆墨將其塑造成了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神級別的人物。在作者的刻意美化之下,他成為了三國之中數一數二的厲害人物。
  • 三國演義中關羽難道真的是被神化了?孫權給出了答案
    從此,關羽稱之為武聖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三國演義: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關羽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 「斬顏良誅文丑」 「刮骨療毒」 「千裡走單騎」 「水淹七軍」等等事跡,顯示關羽是個讀書識禮,武藝超群,有膽有識,智中有義,是真正的君子。
  • 三國演義死的最可惜, 最慘的三個人、一個能救蜀、一個能興魏!
    關二爺是三國裡頗具爭論的人物,他武功高強,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他重情重義,華容道義釋曹操,終身效忠劉備;但他也狂妄自大,單刀赴會藐視江東豪傑,刮骨療傷要顯擺,最終大意失荊州。關羽的死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他不死荊州就不會失,那麼張飛也不會死,劉備也不會死,諸葛亮北伐必定成功,三國歷史改變,所以關羽死得非常可惜。
  • 諸葛亮和徐庶都是軍師,為何關張對他們態度截然不同,他如何破局
    我們從書中看徐庶的出身,就知道徐庶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他倒是一個俠客之流的人。徐庶年幼學劍,長大後為人出頭報仇殺人,被官府抓獲。在被同夥救出後,經過生死考驗的徐庶才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學得了一身的本事。這種人,雖然有著文士的外表,而實際內心還是俠客的內心。
  •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死了,為什麼就沒人看了
    讓喜歡「劉粉」們最鼓舞的是劉曹關中之戰楊修之死的那會兒 ,劉家人馬軍容齊整,猛將如虎,在軍師諸葛亮的英明領導下,打的曹軍丟盔卸甲,潰不成軍,連門牙都丟了兩個。如果是個舞臺,估計會有無數人歡呼,鼓掌,因為喜歡曹操的人確實不多。所以,關羽死後,《三國演義》不想看很正常,首先關羽的死給讀者造成的心理衝擊還未平復,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考驗讀者的心理承受極限。
  • 呂蒙偷襲荊州,劉備因何不增兵救援關羽?原因與《隆中對》有關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損失慘重,他留曹仁據守襄樊,自己率殘部退回北方,長期無力南下。隨著來自中原軍事壓力的減輕,孫權和劉備之間的裂隙逐漸加大。建安二十年,孫權派呂蒙率軍佔領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荊州南三郡),劉備則出川順流東下襲奪公安、益陽,驅逐呂蒙,復奪荊州。四年後,在地緣政治並未發生顯著變化,荊州依然孤懸於西川之外,關羽為什麼敢於孤軍深入,貿然向曹魏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呢?
  • 真假諸葛亮!假諸葛赤壁成真神,真諸葛赤壁當雞肋
    而此前投靠劉表的劉備被逼無奈只得讓關羽帶兵五千固守夏口,而自己則和諸葛亮隨劉表嫡子劉琦一道,前往江夏商議對策。曹操納降荊州、劉備逃亡江夏則拉開了赤壁之戰的序幕。而在主公劉備身處存亡之際的危難關頭,《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則開啟了他的一系列騷操作,不但成功讓劉備及其勢力轉危為安,而且還讓自己就此踏上了神壇。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成神之路大致是用以下騷操作鋪就的:第一步,哄騙老實人。
  • 《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忽悠瘸的魯肅,為何正史中深得孫權信任
    劉備因為關羽?張飛而打下了未來蜀漢基礎,魯肅則因周瑜,而有機會攪動了三國的風雲。在周瑜借走了魯肅的一倉糧食後,和同齡人小霸王孫策搭上了關係,並於公元198年正式前去投靠,而魯肅因為也不想跟著「冢中枯骨」打工,於是也跟隨周瑜同去。而袁術因為捨不得魯肅,還曾派兵阻攔,但是魯肅用高超的箭法,震懾了追兵,最終從容而去,這一去,正如雄鷹展翅,龍遊大海。
  • 《三國演義》最被低估的名將,正史中他不亞諸葛亮,遠勝司馬懿。
    至於說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要麼虛構,要麼張冠李戴。這樣的案例太多,舉不勝舉,不過這也符合小說的本質。曹操看人的眼光是三國時期最準的。沒有之一。他臨終前交代曹丕,司馬懿「鷹眼狼顧」,不可賦予兵權。意思是讓司馬懿當個參謀就夠了,別讓他有兵權,否則對我曹氏家族不利。其次,曹丕時期(司馬懿就是打醬油的),拜曹真為鎮西將軍,都督雍州和涼州諸軍事,進封東鄉侯,屢立有戰功,升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 小說:穿越回赤壁之戰後,他將曹操帶到華容道,卻被關羽斬落馬下
    「現在好了,曹操撞上了關羽,如你所願了?」我沒好氣地道。「我也不是故意想讓他碰上關羽!」郝思嘉抗議,「我本來只是想讓他們繞個大圈子,多走點冤枉路嘛,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在明天早上六點脫身!誰知道那麼巧,正撞到關羽的槍口上!」「那現在怎麼辦?」「曹操自身難保,哪裡還管得了我們?我看也快天亮了,我們隨時就可以回到2046年。」
  • 三國蜀中上將關羽大勝無數,為何突然兵敗身死,只因一句粗鄙之言
    ,曹操十分的想要招攬關羽,所以對其十分的禮遇,封賞也是不斷,但是關羽仍然不為所動,得知劉備消息後,毅然而往,甚至過五關斬六將,殺了曹操幾員大將,對劉備之忠心可謂之大,也因此後世被歷代皇帝冊封並逐漸神話,成為與孔子齊名的武聖人。
  • 三國故事之關羽的民間傳說
    除了這些宏偉壯觀的關公像,其實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許多關羽關二爺的傳說,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關二爺的傳說。(這個轉折是不是有點生硬了?)關羽文武雙全,忠勇無敵,一直廣受後世追捧,人們不僅建廟來祭祀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公顯聖的傳說,甚至還被羅貫中寫進了《三國演義》裡面,最精彩的莫過於以下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