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特區的騰飛故事,也是特區開拓者的命運故事……
接上篇……
突然,李瑞豐的腳被絆了一下,他近乎昏沉的大腦立刻重新興奮起來,使勁往前劃一下,腳尖往下面一點,著岸了!
雖然著岸了,但是他仍然在水裡,站不穩。
李瑞豐深吸一口氣,一面用手劃拉著,一面邁腳,終於,一步一步靠手腳並用走上了真正的岸。
李瑞豐忘記了疲勞,也能開口說話了。他一面把自行車內胎卸下,甩掉,一面熱情地跟岸上的人打招呼。
「同志,這裡是香港嗎?」李瑞豐問。
問完,就知道自己錯了。這裡是香港,怎麼能叫「同志」呢,應該喊「先生」才對呀。不,兩個人背著槍,不是軍人就是警察,還是應該叫「長官」。
李瑞豐已經徹底站在岸上了。
剛才在水裡,兩個「長官」的臉背著光,現在距離近了,他終於看清「長官」的臉。而且能看清「長官」的服裝和領章帽徽。這一看不要緊,李瑞豐「啊」的一聲還沒有喊出口,就倒地了。
李瑞豐不是被嚇倒的,他是被累倒的。本來他就支撐不住了,只因對美好前景的憧憬令他精神不倒,終於上了岸,沒想到迎面等的竟然是內地這邊的邊防哨兵。在看清楚對方身份的那一剎那,李瑞豐轟然倒下了。
醒來之後李瑞豐才知道,他到達的地方是叫赤灣。
赤灣?連蛇口都沒有到?遊了這麼長時間,從天一黑就下水,一直遊到下半夜,還曾經擔心遊錯方向遊到公海去了呢,怎麼僅僅是遊到赤灣?
李瑞豐傻了。
不過,也沒全傻,他很快反應過來,堅決不承認自己是偷渡,只說是遊泳。
但不管是遊泳還是偷渡,處理結果都是遣送。遣送回去他也死不承認,天天喊冤枉,說他明明是遊泳,卻被當作偷渡遣送回來了,太冤枉。
他還振振有辭:遊泳犯法嗎?憑什麼被遣送。
李瑞豐心裡有自己的「原則」——平常能不說謊儘量不要說謊,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說謊的時候堅決說謊,現在是他堅決說謊的特殊情況,所以,即便是他姐姐私下問他,他也一口咬定自己是被冤枉的,說自己在深圳沒有找到工作,鬱悶,就想到大海裡暢遊一下,沒想到被人當成偷渡者抓起來了,實在冤枉。
最後,冤枉也好不冤枉也罷,國家開放了,不搞階級鬥爭,即使是真偷渡,也無非是想生活過得好一點,並不是「叛國投敵」,所以沒過多久,李瑞豐獲得自由。
李瑞豐第二次來深圳做了更加充分準備。
他認為原先的計劃沒錯,只是犯了兩個小錯誤。
一是選擇的下水地點太遠,其實只要找一個沒有邊防哨兵的地方趁天黑下水就行,不必跑那麼遠。第二是不該太得意,不能枕在備用內胎上啃著甘蔗一路仰遊,應該先確定方向,還要不斷地回頭校正方向。他相信這次一定成功。
車到達深圳火車站,傻了。
李瑞豐正好看見一大批人從香港那邊被遣送回來。
獲悉,香港那邊政策突然變了,由原來歡迎這邊的人過去,變成一過去就抓住遣送回來。
既然去了就被遣送回來,那麼他還費那麼大勁偷渡幹什麼?
李瑞豐像是當頭挨了一悶棍,等緩過勁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天意,天意不讓他去香港。
第二個想到的是不回去了,無論如何也不回那個小山溝了,也沒有臉再回去了。
上次來的時候,他偷了媽媽箱子底下的金項鍊做盤纏,這次來的時候,媽媽箱子底下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讓他偷了,他去找到姐姐。
自從遠房親戚送給媽媽那個大項鍊之後,媽媽就把姐夫家當初作為結婚彩禮的小金項鍊戴在了姐姐的脖子上,這次李瑞豐找到姐姐,姐二話沒說,把自己頸子上的項鍊摘下來,放在李瑞豐的手掌心裡,再把他的手指彎回去,幫他握緊。李瑞豐懂事之後再沒掉過眼淚,但這一次掉了眼淚。
他對姐說:我一定還你一個大的。
姐沒問李瑞豐又跑到深圳幹什麼,李瑞豐主動對姐說了,但沒有說是為了偷渡去香港,而是說去深圳找工作。
無意中說的話最靈驗,現在他真的不能去香港了,可又不願意回去,只能留在深圳,在深圳做什麼?當然只能找工作。
才僅僅幾個月,深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瑞豐想,香港不過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既然蒼天不讓我去香港,那麼我就留在深圳,只要好好做,照樣能發財,給姐姐買一根大大的金項鍊。
李瑞豐傻傻地看著火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發現最多的是兩類人。
一類是從內地來找工作的,大部分灰頭土臉,過得還不如他好,另一類是從香港過來的,衣著光鮮,神採飛揚,個個都與李國榮一個樣。
他忽然明白國家為什麼要在深圳建設特區了,原來這裡是兩個世界的接觸點呀。
既如此,就一定有發財的機會。李瑞豐當即做出決定:留在這裡!就在這人流不息的地方尋找自己發財的機會!
李瑞豐開始找工作。
他沒有隨那些北方人一起去工廠找工作。
那不是他的選擇。他來深圳不是找口飯吃這麼簡單,他是想發大財的,既然想發大財,就不能隨大溜到工廠。
如果他去工廠打工,肯定比那些從北方過來的人更具有優勢,因為當時深圳有一個政策,本省人優先,但李瑞豐沒有去享受這個優先,寧可選擇一條相對艱難的路。
確實艱難。他在火車站廣場晃蕩了幾天,毫無收穫。
這裡沒有工廠,除了髮廊就是餐館,除了餐館就是所謂的精品屋。
李瑞豐去髮廊找工作,髮廊老闆問他是不是理髮師傅,李瑞豐搖頭,說不是,老闆說那我就沒有辦法了,因為你既做不了洗頭妹也做不了按摩小姐,至於按摩先生,我們這裡暫時還沒有開展這項業務,對不起了。
李瑞豐去餐館,餐館問他是不是廚房大佬,李瑞豐仍然搖頭,說不是,餐館老闆說你到別處看看吧,我們這裡服務員都是女孩,大小夥子端茶倒水,客人覺得不自在,影響我生意。李瑞豐去所謂的精品屋,別人還以為他是買東西的,很熱情,知道他打算找工作後,老闆娘以為他有神經病,說我們這裡主要賣化妝品和裝飾品,年輕漂亮的女孩本身就是活廣告,你一個大小夥子杵在這裡,女人照個鏡子都不方便,不是妨礙我生意嘛。
李瑞豐知道在火車站很難立足了,退而求其次,往裡面稍微退一點點,退到東門。
這裡也很熱鬧。由於離羅湖關口近,來內地的香港人喜歡在這裡消費,內地來深圳出差或觀光的人也往往選擇這裡購買東西帶回去。
對香港人來說,這裡的消費比香港便宜,對內地人來說,這裡能買到比內地更時尚更新潮的東西,關鍵是離香港近,感覺從這裡買的東西與在香港買的差不多了,所以,東門一帶雖然人流量不比火車站大,但凡是逛這裡的人都是打算消費的,而不是路過的,因此,從商業發展的角度看,東門甚至比火車站更好。
但正因為更好,所以工作並不比火車站廣場好找。
李瑞豐在火車站廣場找工作時候遇到的問題,在東門一帶同樣存在。有那麼兩天,李瑞豐已經打算打退堂鼓了,想著生存第一,實在不行就隨大溜去工廠先打工算了,等打工積攢了一些錢,再回到這裡求發展。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中……敬請繼續關注……)
丁力的作品大多以深圳為背景,緊貼現實。更難得的是,他能把枯燥的題材寫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長篇小說幾乎本本暢銷。
——陳建功
丁力的小說栩栩如生地描摹出當代都市社會光怪陸離的浮世繪,可貴的是他一直對筆下形形色色的商場人物保持著一種平等、深切的人文關懷……
——莫言
看了丁力的小說,我覺得文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宏大敘事。丁力建構了另外一種文學宏大敘事——以經濟活動為背景的財經小說、商場小說。我覺得未來文學很可能就發生在丁力這樣的自由作家那裡。
——孟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