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3)

2020-08-29 財經作家丁力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特區的騰飛故事,也是特區開拓者的命運故事……

接上篇……

突然,李瑞豐的腳被絆了一下,他近乎昏沉的大腦立刻重新興奮起來,使勁往前劃一下,腳尖往下面一點,著岸了!

雖然著岸了,但是他仍然在水裡,站不穩。

李瑞豐深吸一口氣,一面用手劃拉著,一面邁腳,終於,一步一步靠手腳並用走上了真正的岸。

李瑞豐忘記了疲勞,也能開口說話了。他一面把自行車內胎卸下,甩掉,一面熱情地跟岸上的人打招呼。

「同志,這裡是香港嗎?」李瑞豐問。

問完,就知道自己錯了。這裡是香港,怎麼能叫「同志」呢,應該喊「先生」才對呀。不,兩個人背著槍,不是軍人就是警察,還是應該叫「長官」。

李瑞豐已經徹底站在岸上了。

剛才在水裡,兩個「長官」的臉背著光,現在距離近了,他終於看清「長官」的臉。而且能看清「長官」的服裝和領章帽徽。這一看不要緊,李瑞豐「啊」的一聲還沒有喊出口,就倒地了。

李瑞豐不是被嚇倒的,他是被累倒的。本來他就支撐不住了,只因對美好前景的憧憬令他精神不倒,終於上了岸,沒想到迎面等的竟然是內地這邊的邊防哨兵。在看清楚對方身份的那一剎那,李瑞豐轟然倒下了。

醒來之後李瑞豐才知道,他到達的地方是叫赤灣。

赤灣?連蛇口都沒有到?遊了這麼長時間,從天一黑就下水,一直遊到下半夜,還曾經擔心遊錯方向遊到公海去了呢,怎麼僅僅是遊到赤灣?

李瑞豐傻了。

不過,也沒全傻,他很快反應過來,堅決不承認自己是偷渡,只說是遊泳。

但不管是遊泳還是偷渡,處理結果都是遣送。遣送回去他也死不承認,天天喊冤枉,說他明明是遊泳,卻被當作偷渡遣送回來了,太冤枉。

他還振振有辭:遊泳犯法嗎?憑什麼被遣送。

李瑞豐心裡有自己的「原則」——平常能不說謊儘量不要說謊,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說謊的時候堅決說謊,現在是他堅決說謊的特殊情況,所以,即便是他姐姐私下問他,他也一口咬定自己是被冤枉的,說自己在深圳沒有找到工作,鬱悶,就想到大海裡暢遊一下,沒想到被人當成偷渡者抓起來了,實在冤枉。

最後,冤枉也好不冤枉也罷,國家開放了,不搞階級鬥爭,即使是真偷渡,也無非是想生活過得好一點,並不是「叛國投敵」,所以沒過多久,李瑞豐獲得自由。

李瑞豐第二次來深圳做了更加充分準備。

他認為原先的計劃沒錯,只是犯了兩個小錯誤。

一是選擇的下水地點太遠,其實只要找一個沒有邊防哨兵的地方趁天黑下水就行,不必跑那麼遠。第二是不該太得意,不能枕在備用內胎上啃著甘蔗一路仰遊,應該先確定方向,還要不斷地回頭校正方向。他相信這次一定成功。

車到達深圳火車站,傻了。

李瑞豐正好看見一大批人從香港那邊被遣送回來。

獲悉,香港那邊政策突然變了,由原來歡迎這邊的人過去,變成一過去就抓住遣送回來。

既然去了就被遣送回來,那麼他還費那麼大勁偷渡幹什麼?

李瑞豐像是當頭挨了一悶棍,等緩過勁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天意,天意不讓他去香港。

第二個想到的是不回去了,無論如何也不回那個小山溝了,也沒有臉再回去了。

上次來的時候,他偷了媽媽箱子底下的金項鍊做盤纏,這次來的時候,媽媽箱子底下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讓他偷了,他去找到姐姐。

自從遠房親戚送給媽媽那個大項鍊之後,媽媽就把姐夫家當初作為結婚彩禮的小金項鍊戴在了姐姐的脖子上,這次李瑞豐找到姐姐,姐二話沒說,把自己頸子上的項鍊摘下來,放在李瑞豐的手掌心裡,再把他的手指彎回去,幫他握緊。李瑞豐懂事之後再沒掉過眼淚,但這一次掉了眼淚。

他對姐說:我一定還你一個大的。

姐沒問李瑞豐又跑到深圳幹什麼,李瑞豐主動對姐說了,但沒有說是為了偷渡去香港,而是說去深圳找工作。

無意中說的話最靈驗,現在他真的不能去香港了,可又不願意回去,只能留在深圳,在深圳做什麼?當然只能找工作。

才僅僅幾個月,深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瑞豐想,香港不過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既然蒼天不讓我去香港,那麼我就留在深圳,只要好好做,照樣能發財,給姐姐買一根大大的金項鍊。

李瑞豐傻傻地看著火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發現最多的是兩類人。

一類是從內地來找工作的,大部分灰頭土臉,過得還不如他好,另一類是從香港過來的,衣著光鮮,神採飛揚,個個都與李國榮一個樣。

他忽然明白國家為什麼要在深圳建設特區了,原來這裡是兩個世界的接觸點呀。

既如此,就一定有發財的機會。李瑞豐當即做出決定:留在這裡!就在這人流不息的地方尋找自己發財的機會!

李瑞豐開始找工作。

他沒有隨那些北方人一起去工廠找工作。

那不是他的選擇。他來深圳不是找口飯吃這麼簡單,他是想發大財的,既然想發大財,就不能隨大溜到工廠。

如果他去工廠打工,肯定比那些從北方過來的人更具有優勢,因為當時深圳有一個政策,本省人優先,但李瑞豐沒有去享受這個優先,寧可選擇一條相對艱難的路。

確實艱難。他在火車站廣場晃蕩了幾天,毫無收穫。

這裡沒有工廠,除了髮廊就是餐館,除了餐館就是所謂的精品屋。

李瑞豐去髮廊找工作,髮廊老闆問他是不是理髮師傅,李瑞豐搖頭,說不是,老闆說那我就沒有辦法了,因為你既做不了洗頭妹也做不了按摩小姐,至於按摩先生,我們這裡暫時還沒有開展這項業務,對不起了。

李瑞豐去餐館,餐館問他是不是廚房大佬,李瑞豐仍然搖頭,說不是,餐館老闆說你到別處看看吧,我們這裡服務員都是女孩,大小夥子端茶倒水,客人覺得不自在,影響我生意。李瑞豐去所謂的精品屋,別人還以為他是買東西的,很熱情,知道他打算找工作後,老闆娘以為他有神經病,說我們這裡主要賣化妝品和裝飾品,年輕漂亮的女孩本身就是活廣告,你一個大小夥子杵在這裡,女人照個鏡子都不方便,不是妨礙我生意嘛。

李瑞豐知道在火車站很難立足了,退而求其次,往裡面稍微退一點點,退到東門。

這裡也很熱鬧。由於離羅湖關口近,來內地的香港人喜歡在這裡消費,內地來深圳出差或觀光的人也往往選擇這裡購買東西帶回去。

對香港人來說,這裡的消費比香港便宜,對內地人來說,這裡能買到比內地更時尚更新潮的東西,關鍵是離香港近,感覺從這裡買的東西與在香港買的差不多了,所以,東門一帶雖然人流量不比火車站大,但凡是逛這裡的人都是打算消費的,而不是路過的,因此,從商業發展的角度看,東門甚至比火車站更好。

但正因為更好,所以工作並不比火車站廣場好找。

李瑞豐在火車站廣場找工作時候遇到的問題,在東門一帶同樣存在。有那麼兩天,李瑞豐已經打算打退堂鼓了,想著生存第一,實在不行就隨大溜去工廠先打工算了,等打工積攢了一些錢,再回到這裡求發展。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中……敬請繼續關注……)

丁力的作品大多以深圳為背景,緊貼現實。更難得的是,他能把枯燥的題材寫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長篇小說幾乎本本暢銷。

——陳建功

丁力的小說栩栩如生地描摹出當代都市社會光怪陸離的浮世繪,可貴的是他一直對筆下形形色色的商場人物保持著一種平等、深切的人文關懷……

——莫言

看了丁力的小說,我覺得文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宏大敘事。丁力建構了另外一種文學宏大敘事——以經濟活動為背景的財經小說、商場小說。我覺得未來文學很可能就發生在丁力這樣的自由作家那裡。

——孟繁華

相關焦點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5)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8)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6)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12)
    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特區的騰飛故事,也是特區開拓者的命運故事……十二 麥建新的工廠佔整棟標準廠房的一層。絕大部分用作車間,一小部分被隔成寫字樓。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8)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6)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2)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2)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1)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郭良原:《開始——我的前六十年》第九章 南下深圳(下)
    (下)第五節 父親守護在一堆廢紙殼和塑料品前,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守護著戰利品一樣;夕陽下,父親瘦弱的身影像刀一樣扎進我的心裡;當父親被推出手術室時,我的腿一軟,差點倒在地上我把父親接到了身邊。(左)、作者(中)、王亞明(右)即便如此,與新詩相關的一切活動我一概謝絕參加。
  • 深圳是新城,也是故鄉——讀《叉仔——與深圳一起成長》
    、股票、清水河爆炸……這些極具特色或記憶的詞彙映入眼帘時,你一定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講述深圳故事的書籍。但是小說並不以宏大敘事直擊這些大事件,大事件只是它的背景與底色,小說關注的始終是底層,是個人,著眼於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以豐富的細節和有溫度的情感,藉助歷史,描寫了普通人對這些大事件的記憶和認知,講述了普通人所理解的他們親身經歷的深圳歷史變遷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深圳不僅僅是一座新的奇蹟之城,也是很多人記憶裡的那個故鄉。
  • 在深圳遇到難忘的豔.福(真實)
    >道來,都是親身經歷……04年的時候,來深圳已經半年多了,跳槽到了一家日本公司,公司在深圳福田保稅區,所以我就租房住在了福田沙尾,深圳著名的2.奶村,曉.姐村。故事從此開始……網吧老闆是湖北人,一共四口,夫妻兩人,兒子,還有妻子的老爸,本故事女主角是網吧老闆娘。因為天天去這個網吧,跟他們一家四口都混的很熟了,網吧老闆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男人,經常喝了酒跟他老婆吵架,玩通宵的時候,我碰到好幾次。
  • 卑微的青春在深圳呼嘯而過(12)
    由四部短篇組成,我只看了其中的《走過花季雨季》,講了初三(8)班一群中學生的故事,非常精彩。中午就這樣伴著校園文學溜走了。 下午睡覺,每次醒來都滿身大汗,極不舒服。自從來到深圳,身體就沒健康過! 晚上H非讓我幫她給家裡寫信,上次已經幫她寫過一封了。現在我既不想給家裡寫信,也不想打電話。別人打電話回家,大人告訴她們別急著往家裡寄錢,先把需要的東西買齊。而我娘呢?
  • 在深圳,你還要繼續努力!
    每次去深圳的感覺都不一樣,深圳給我的感覺節奏特別快,在早高峰和晚高峰隨處可以看見年輕人在焦急的奔跑,有的急著趕公交和地鐵,有的忙著推銷和倒賣。(一)T,80後,2003年來深圳,初中畢業,因為不喜歡學習,初中畢業在家呆了幾個月就跟著別人來到深圳,一直在這個城市打拼。
  • 《叉仔——與深圳一起成長》出版,獻禮特區成立40周年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獻禮圖書《叉仔——與深圳一起成長》日前有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黎明傾情創作。這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深圳一個普通孩子叉仔親歷深圳成立經濟特區後20年間發展變遷的故事。
  • 《深圳,水深深幾許?魚大大幾何?》個人自傳第二章
    一位負債數千萬的艱苦創業者自傳《我的生命註定不服輸》第二章 絕望中巧遇貴人我的終點是深圳,因為聽說在深圳才有我的老鄉,找工作可能更容易。羊城離我的目的地還很遙遠,一番打探之後明白此處離深圳還需要25元的路程。而我全部身家是三十元,面對殘酷的現實我開始哆嗦,想到去了深圳剩下五元錢會不會被餓死,更想到口袋這三十元錢是全家的救命錢,媽媽會多麼傷心,自己走了她又有多麼擔心?
  • 深圳,我又回來了
    「我要在深圳的中心上班!」她也踩著高跟鞋,穿著套裝,抱著簡歷滿頭大汗擠進了招聘會。她笑容燦爛,順利地被招進了排隊最長的一家公司。她給媽媽打電話,說起來依然是鬥志昂揚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在CBD!就是深圳的中心!」
  •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寫的都很現實嗎?看看深圳網友怎麼說
    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地名用的是真實的,時代背景用的是真實的,甚至故事情節也是有原型的。在現在的人看來,書中看似寫的荒誕,悲觀,消極,但事實上,這些事情發生在深圳一點都不出奇。前段時間寫了關於這本書的書評,有很多深圳的網友留言了。都在反映,這本書寫得很真實。比如有位先生說:這本書我05年在深圳的一個書店買的,當時讀了很震驚,寫得太好了,虛幻的情節展現的卻是真實的深圳。後來又讀了幾遍。
  •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選擇了南下深圳當「拓荒牛」
    1981年在全兵種開展「學硬骨頭六連創一流連隊」活動中,我們連以無人可比的吊裝單元層和高效優質的突出貢獻,被冶金指揮部(軍級)命名為「一流吊裝連」榮譽稱號,年終總結時我又被支隊(師級)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不是褻瀆愛情,只是出賣靈魂
    這是網絡文學剛剛興起的時代,由創作了暢銷網文《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的作者慕容雪村,在另一部僅有12萬字的小說中留下的片段,這部作品叫做《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改編成《相愛十年》時,鄧超曾經拒絕出演這部影視劇,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個作品太灰色。」是的,它真實地讓人心生畏懼,它骯髒地讓人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