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8)

2020-10-03 財經作家丁力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特區的騰飛故事,也是特區開拓者的命運故事……

《深圳故事-城中村》(8)

大佬張匆匆忙忙找到賀曙光,很生氣。賀曙光問怎麼了。他罵,先罵吃裡扒外,然後又罵上當了。賀曙光勸他不要急,慢慢說。

大佬張喝了一通水,總算把情緒穩定下來,說旺仔吃裡扒外,邱國強他們一下子租那麼多的廠房並不是自己用,而是轉手高價對外
出租。

賀曙光跟著大佬張來到工業區,見門口紅旗招展,像慶典。走近一看,是邱國強旺仔他們在搞招租,價格提高不少。

邱國強心虛,賠著笑臉,又是敬煙又說軟話,說他們當初考慮不周,一下子租了這麼多廠房,現在香港總部那邊投資戰略有調整,暫時不能過來開廠,本想把廠房退給你們的,但我們主席說了,做生意一定要講信譽,既然已經籤了合同,那麼就一定要按合同辦事,即使吃虧了,也不能違反合同。

大佬張聽出話裡有刺,賀曙光說:「是要按合同辦。但這裡是整個工業區的大門口,我並沒有把整個工業區都承包給你們吧?你們佔著工業區的大門口是依哪個合同呢?」

工業區剛投入使用,立刻暴露出問題。只有廠房沒有宿舍。整個工業區工人加管理人員好幾千,沒有配套的宿舍住在哪裡?

現蓋肯定不行。沒錢,沒地方,也沒時間。

麥建新就地取材,廠房一半生產,另一半住人。還有公司租賃了整棟廠房,乾脆騰出一層當員工宿舍。更有企業在樓頂上臨時搭建鐵皮房充當宿舍。但這些都不是長久辦法,消防隱患大。

陸續有人來村裡要求租房,但村民不答應。羅沙村沒這個規矩。自己的家,為了幾個錢就讓外人住進來,男男女女成何體統?怕被人笑話。

賀曙光認為鼓勵村民出租房屋是最可行並且立竿見影的辦法。以前這裡屬邊防,不允許社員這麼做,如今改革開放了,深圳成立特區,外來人口一下子比中國任何地方都密集,村民對外出租房屋成了客觀需要。

賀曙光決定以身作則。

他先找麥建新,因為是朋友,說起來方便。

賀曙光說你一個香港老闆,跟員工一起住在廠房裡不合適,到我家裡吧。

麥建新問:你家裡有多餘的房子?

賀曙光說有,說他和老婆住在兒子的外公家,自己家房子空著呢。

「太好了!」麥建新說,「那你乾脆全部租給我吧。」

賀曙光的行為轟動全村。村民都跑來看新鮮,看村裡對這件事情的態度。那天七叔公也特意早早地趕到賀曙光家,雖然沒有動手,也沒說話,就那麼站著,也等於向村民宣布:這樣做是可以的。第二天就掀起了搬家高潮。村民仿佛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一戶帶頭,其他人跟進。

員工宿舍解決後,麥氏企業迅速擴大。

賀曙光問他怎麼一下子增加這麼多?麥建新說不擴大不行呀,這邊的人工資只有香港十分之一,裝配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所以找他裝配的港商特別多。

麥建新給賀曙光舉例。說他從香港帶過來這兩個師傅,一個人的工資差不多相當這邊二十名工人。

賀曙光問,為什麼不換成內地工人?

麥建新說不行,他們的作用內地人暫時取代不了。這兩個師傅一個幫他管QC,負責質量檢驗,另一個管培訓,每到一批貨都由他把裝配流程畫出來,把工人分組,排成生產線,再培訓每組甚至每個工人做什麼,怎麼做,這樣才不會亂,也才最有效率。

「三十幾個工人的時候,這兩個師傅少不了,一百個工人的時候,兩個師傅也夠。你說,利潤率是不是大了?」

晚上賀曙光跟戚福珍談心,說麥建新也沒上過大學,為什麼懂那麼多?因為環境造就人。以前我們是農村,那邊是香港,接觸經濟活動的機會不一樣,見識就不同。

第二天,戚福珍到工廠看了。晚上回來說,中學政治課上講工人階級最有組織紀律性,當時不理解,難道我們農民就沒有組織性紀律性嗎?現在與工人一比較,服了。沒有組織紀律性不行呀,即便像麥建新這樣的小廠,工人不是被有效地組織和分工,工廠就運轉不下去,而農民不然,一個生產隊可以種田,一個家庭也可以種田,一個人也照樣可以種田,不需要組織和分工就照樣能完成整個生產過程。

戚福珍想出去上班。

賀曙光理解。高中畢業生年紀輕輕的,總不能當家庭婦女一輩子。出去見識一下好。他甚至想動員村裡婦女全部都到工業區上班。賀曙光對七叔公談了想法。

七叔公畢竟是支書,天天看報,他說是,上面已經說了農村城市化的問題,城市化的關鍵是人的城市化,我們這樣做與上面的精神一致。不過,具體到戚福珍出去工作的問題上,七叔公不贊成,強調不要一刀切,身體不好的,懷孕的,正在哺乳的,就不一定去。

戚福珍說不礙事,早上餵飽了走,中午回來還能喂,中途小傢伙餓了,餵點牛奶就是。

「反正我的奶水不夠,」戚福珍說,「就是一天到晚在家裡,小傢伙也要補充牛奶。」

麥建新聽說戚福珍要去上班,說:「我缺一個報關員,讓你太太參加海關培訓,做報關員吧。」

「行嗎?」賀曙光問。

麥建新說高中生就行。培訓之後不僅可以幫他的工廠報關,還可以幫許多工廠報關。

賀曙光查找有關報關員方面的資料。

他記得見過這類資料。皇鳳崗工業區投入使用之後,特區有關部門經常讓他去開會,每次開會都要發一些資料。

果然找到一本小冊子,上面專門介紹「三來一補」企業。以前他並沒有認真看,今天看了才知道,所謂「三來一補」指香港那邊的公司以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及補償貿易在內地這邊創辦的企業,麥建新的裝配廠是最典型的「三來一補」企業。由於補償貿易的關係,企業都要有一個報關員,每次貨物的進出都要向海關申報,由海關審查後放行。否則,進出物品一本糊塗帳,變相走私了。

賀曙光把小冊子給戚福珍看,福珍當即產生興趣。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中……敬請繼續關注……)

丁力的作品大多以深圳為背景,緊貼現實。更難得的是,他能把枯燥的題材寫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長篇小說幾乎本本暢銷。

——陳建功

丁力的小說栩栩如生地描摹出當代都市社會光怪陸離的浮世繪,可貴的是他一直對筆下形形色色的商場人物保持著一種平等、深切的人文關懷……

——莫言

看了丁力的小說,我覺得文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宏大敘事。丁力建構了另外一種文學宏大敘事——以經濟活動為背景的財經小說、商場小說。我覺得未來文學很可能就發生在丁力這樣的自由作家那裡。

——孟繁華

相關焦點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6)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2)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五章《城中村》(12)
    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特區的騰飛故事,也是特區開拓者的命運故事……十二 麥建新的工廠佔整棟標準廠房的一層。絕大部分用作車間,一小部分被隔成寫字樓。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8)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3)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三章《深圳野史》(5)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6)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2)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丁力作品《深圳故事》連載:第四章《天花板》(1)
    導讀:深圳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特區騰飛,承載親歷者命運。作者經歷豐富,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並將許多真實事例寫成了一系列「深圳故事」。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章的五個故事,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獨特側面。
  • 城中村的陌生男人帶我去了他家:他忐忑不安,我也提防
    電視和報紙中可沒少刊登和播報城中村的新聞:雜、亂,各種陷阱把陌生人騙到家中,搶劫、綁架、殺人越貨。我確實有些後怕:為一塊合頁,自己怎麼就把安全和生命,無端端交付給一位遊走在城中村的陌生人呢?當然,我也不知道這位老師傅,會不會也和我一樣,也揣測求助焊接合頁的人的心思,後悔自己剛剛做的決定——他也一樣,把自己的安全和生命交付給了一位陌生人。
  • 卑微的青春在深圳呼嘯而過(12)
    由四部短篇組成,我只看了其中的《走過花季雨季》,講了初三(8)班一群中學生的故事,非常精彩。中午就這樣伴著校園文學溜走了。 下午睡覺,每次醒來都滿身大汗,極不舒服。自從來到深圳,身體就沒健康過! 晚上H非讓我幫她給家裡寫信,上次已經幫她寫過一封了。現在我既不想給家裡寫信,也不想打電話。別人打電話回家,大人告訴她們別急著往家裡寄錢,先把需要的東西買齊。而我娘呢?
  • 《大周仙吏》,一部水準很高的仙俠套路爽文(第五期)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本期給大家安利一部來自大神級作者榮小榮的最新網文——《大周仙吏》。因為本書才開始連載沒多久,所以目前才連載至第96章,25萬字以及16.6萬的推薦量。故事講述了原本疾病纏身的男主,在生命走到盡頭後意外的穿越到了一個名為大周的時代,而且在這個世界
  • 五本都市連載小說,二百萬字以上,竟然評分9.5超過第一序列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五本都市連載小說,既有美食又有美女,都是二百萬字以上,有兩本進入尾聲,即將完本,已肥可宰。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遠離書荒,我是每天為您推書的笨菊子。現在已經是榮耀三星作品,各種書評也反應了,這是一部前期稍微平淡,但是後面又熱血又激情的小說(曾經把讀者看哭了),現在兩百多萬字了,已肥可宰。
  • 《聖墟》八月更新8章,讀者: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謎底揭開
    今天推薦《聖墟》八月更新8章,讀者: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謎底揭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從2016年11月連載至今,《聖墟》馬上就四年了,而字數堪堪564萬,八月份更新更是僅僅只有8章,誰能想到《《聖墟》老早就進入後期,但是隨著後期故事劇情的展開,我們發現,不僅前面的坑沒有填,新坑還越來越多了,謎團是越來越大。因此讀者也在擔憂結尾收不住填不了坑,最後造成一個爛尾的局面。有無數書友都在討論著一些劇情,比如三人組是否救了石昊以及仙帝是否殺死在未成長起來之時?楚風到底長得像誰?等等,一些坑屬實越挖越大。
  • 一個人在深圳租房8年,這個故事告訴你深圳必須努力
    我和小羽拉著黑色的行李箱,結伴來到咕咕冒著熱氣的深圳。兩個單身的姑娘,沒有太多積蓄,只好租住在蔡屋圍那壓抑逼仄的城中村裡。小小的幾十平方米,雜亂無序地擺放了數張高低鐵床,目之所見,處處是灰塵與蟑螂。後來,小羽考上了東莞的公務員,她離開深圳之後,我一人無力承擔小公寓的租金,就搬到了景新花園,認識了郭嘉、仙德瑞拉、王婆和滅霸。這段舊時光,讓我至今都念念不忘,我們五個人住一起,雖有點擁擠、不搭調,但是又十分和諧,充滿人情味。
  • 郭良原:《開始——我的前六十年》第九章 南下深圳(下)
    (下)第五節 父親守護在一堆廢紙殼和塑料品前,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守護著戰利品一樣;夕陽下,父親瘦弱的身影像刀一樣扎進我的心裡;當父親被推出手術室時,我的腿一軟,差點倒在地上我把父親接到了身邊。(左)、作者(中)、王亞明(右)即便如此,與新詩相關的一切活動我一概謝絕參加。
  • 授權連載《生活在火熱激情裡》8 日本天野醫生詮釋「醫道」
    如果對本書籍中文翻譯內容等有任何意見、建議,需要紙質版(圖書免費,郵寄費自理)請聯繫擔任此次翻譯並從事赴日醫療等服務的合同會社小江戸倶楽部ヘルスツーリズム(中文∶合同會社小江戸俱樂部健康旅遊公司)。特別授權「浩說東瀛」公眾號和頭條號連載本書全部內容。
  • 平凡的山裡人(連載8)
    平凡的山裡人(連載8)文龍抬腿往前走去,寶慶隨後也跟了過去。走著走著,寶慶突然說:「大哥,這是去哪啊,從這邊走才能上山啊。」「你不是怕冷嗎?不上山了,到村口的山水溝看看去。」文龍一邊回答,一邊繼續向村口走去。
  • 這8本一直在巔峰,從未被超越的網絡小說你看了幾本?
    資料顯示,《詭秘之主》在連載期間推薦票超過3000萬張,評論超450萬條,成為評論數最多的男生作品。本書不僅在國內受歡迎,在海外同樣深受歡迎,其英文版在webnovel平臺點擊突破2000萬,推薦榜男性向小說第一,評分高達4.8(5分制)。
  • 「長篇小說連載」柴米河的春天(上)第8章 畢業前夕
    第8章上世紀九十年初的南京校園詩人,有作品發表在《文學縱橫》、《中華文學》、《雨花》、《深圳詩歌》、巜長江詩歌報》等刊物,出版詩合集《萬物生長》、《飛花集》、《心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