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頭的故事(7)

2020-10-10 宋志山3

從前有一戶人家以勤儉聞名,老家主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勤土生金」。老家主除了要求家人勤儉節約外,還要求家人出去幹活回來都要擔一擔土留作墊豬圈、牛圈用。日子長了,家裡的院外就堆起大大的一個土堆。

一天,一位風水師路過這家時,看到大土堆就站住了,他反覆端詳大土堆,又繞著土堆轉了幾圈,而後來到門前要求見一見家主。

老家主接待了來人,通過交談得知風水師要買他家的土堆,並表示這些土他不會帶走,還願意出高價。怎奈老家主就是不答應,那個風水師只好搖著頭戀戀不捨的離開了。

見風水師走了,老家主把家人召集到一起說:「風水師要花大價錢買我們家的土堆,這土堆裡一定有蹊蹺,我們今天就動手挖開土堆看個究竟。」家人一起動手幹了起來。

土堆挖開了,一枚金燦燦的大元寶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這就應了老家主常說的那句話「人勤土生金」吶!

相關焦點

  • 小毛頭的故事(22)
    大哥笑了笑風趣地說:「我外出呀,那是早晨吃了個雞(飢),中午吃了個鵝(餓),晚上才吃了個飽啊。」晚上弟弟媳婦對丈夫說:「你看大哥的穿戴,再看看你的衣服。你聽聽大哥吃的是雞,是鵝,我們整天吃的是粗茶淡飯,這太不公平了吧!明天我們去跟大哥說,讓他在家裡看作坊,你出去進貨。」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圖片來源網絡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書生奇遇記(7)
    書生奇遇記(7)一天晚上,一位書生肩扛著一根木柱子在天上飛,書生突然想起:木柱子代表金錢,如果把木柱子搬到自己家中,那麼就發財了。剛想到這裡就飛不動了,只能步走,可是到家還有幾十裡路,走上太勞累了,只好把木柱子扔掉,這樣又身輕如鵝毛般飛走了。
  • 小毛頭的故事(19)
    我沒見過爺爺,爺爺的故事都是從父親那裡聽到的。爺爺是一個廚師,他愛動腦愛琢磨,一生琢磨出好多菜品。有一回和別人打賭,他愣是用豆腐一種主料,做出了二十幾道色香味各異的一桌菜……他有時間就到食客中嘮嗑,特別愛聽食客們談到天南地北的美食。有一次,他聽一食客說油炸粉條,他的靈感一下子被激發出來,經過幾番實驗調整,一道新菜品——「銀絲菜」被列到飯莊的菜單上。
  • 小毛頭的故事(11)
    大概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遼南一個小鎮有一個飯館,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飯館裡。這些天比較冷,飯館裡沒有客人,掌柜的正坐在櫃檯後面打瞌睡,就見門外來了個討飯的,沒有客人,自然不會有殘湯剩飯。掌柜的衝後廚喊:「宋師傅,給弄碗豆腐渣吃吧。」宋師傅,就是我的爺爺,他是這個飯店裡的廚師。他來這個飯店學徒三年,由於勤奮好學,又愛動腦,進步很快,如今已經是飯館的廚師。
  • 心雨無痕(7)當代孟姜女
    奶奶成天以淚洗面,經常在我面前唉聲嘆氣,「你爺(方言,我們那管爸叫爺)去興莊電灌站罰苦工抬石頭去了,也不知累成什麼樣了?有沒有挨打?」我作為一個孩子,只會默默無語。從多年後父親給我的回憶中得知,他當年被「發配」到興莊電灌站工地接受勞動「改造」,在帶隊幹部和民工的監督下和工地民工同吃一鍋飯,同住草地鋪,只是他的地鋪是打在一塊大青石頭上,白天幹活一同拌水泥、抬石頭。
  • 小毛頭的故事(14)
  • 小毛頭的故事(6)
  • 小毛頭的故事(18)
  • 小毛頭的故事(15)
  • 小毛頭的故事(9)
  • 小毛頭的故事(16)
  • 小毛頭的故事(13)
  • 小毛頭的故事(20)
  • 小毛頭的故事(8)
  • 小毛頭的故事(21)
  • 小毛頭的故事(10)
  • 小毛頭的故事(12)
  • 「黑道」江湖記實錄(7)
    感謝朋友們繼續閱讀我的「黑道」江湖系列,現在已經更新到第(7)章,我寫的「監獄」系列也已經更新到第(18)章。如果是第一次閱讀我作品的朋友建議從(1)讀起,或許你會喜歡。好了接下來和我一起走進那個年代「黑道」江湖的血雨腥風吧!今天咱們來講一個東北某市著名的大哥「W」的成名史。「W」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時已經開始小有名氣。
  • 富春四小三(7)班張俊煜《第一次冼衣服》
    第一次冼衣First time clothes富春四小三(7)班 張俊煜星期五,我來到到陽臺上,讓媽媽教我如何洗衣服 小作者簡介 我叫張俊煜,來自富春四小三(7)班,現任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