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頭的故事(20)

2020-10-10 宋志山3

從前,有一家生了個兒子,夫妻倆視如珍寶。孩子一天天長大了,有一天孩子到鄰居家玩,見人家一個縫衣針挺精緻,就偷偷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看到那精緻的縫衣針喜出望外,誇了誇兒子就收到了針線箥羅裡。沒想到第二天,兒子又拿回了一團線給母親,母親很高興的說:「兒子真有用,媽媽的線正好快用完了。」

見母親高興,兒子就不斷地往家裡偷東西,今天一個瓜,明天兩個棗……

兒子漸漸大了,偷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偷回一隻雞,母親就燉雞給兒子吃,偷回一頭羊,母親就煮羊肉犒勞兒子,兒子偷東西被抓了,母親就賠人家錢,替兒子求饒。即便這樣,母親也從來沒有責備過兒子……

兒子長大了,成了好逸惡勞的盜賊,一次他竄到官衙的庫房裡盜庫銀被抓了,被判了死刑。押上刑場的時候,兒子提了個要求,要見見母親。當母親抱著兒子痛哭的時候,兒子要母親餵他一口奶,母親答應了,母親的奶頭剛送到兒子面前,只見兒子上去一口咬掉了母親的奶頭,哭嚎著說:「娘啊!兒子的今天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相關焦點

  • 小毛頭的故事(22)
    大哥笑了笑風趣地說:「我外出呀,那是早晨吃了個雞(飢),中午吃了個鵝(餓),晚上才吃了個飽啊。」晚上弟弟媳婦對丈夫說:「你看大哥的穿戴,再看看你的衣服。你聽聽大哥吃的是雞,是鵝,我們整天吃的是粗茶淡飯,這太不公平了吧!明天我們去跟大哥說,讓他在家裡看作坊,你出去進貨。」
  • 小毛頭的故事(19)
    我沒見過爺爺,爺爺的故事都是從父親那裡聽到的。爺爺是一個廚師,他愛動腦愛琢磨,一生琢磨出好多菜品。有一回和別人打賭,他愣是用豆腐一種主料,做出了二十幾道色香味各異的一桌菜……他有時間就到食客中嘮嗑,特別愛聽食客們談到天南地北的美食。有一次,他聽一食客說油炸粉條,他的靈感一下子被激發出來,經過幾番實驗調整,一道新菜品——「銀絲菜」被列到飯莊的菜單上。
  • 小毛頭的故事(11)
    大概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遼南一個小鎮有一個飯館,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飯館裡。這些天比較冷,飯館裡沒有客人,掌柜的正坐在櫃檯後面打瞌睡,就見門外來了個討飯的,沒有客人,自然不會有殘湯剩飯。掌柜的衝後廚喊:「宋師傅,給弄碗豆腐渣吃吧。」宋師傅,就是我的爺爺,他是這個飯店裡的廚師。他來這個飯店學徒三年,由於勤奮好學,又愛動腦,進步很快,如今已經是飯館的廚師。
  • 「監獄」的真實記錄(20)
    今天「監獄」系列更新第(20)章了,對我來說應該也算是一個小裡程碑了吧。估算了一下寫了也有兩萬多字了。不但鍛鍊了我的文筆,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同和喜歡,真的非常高興。我會努力寫的越來越好的。如果是新朋友第一次看我的作品,還是建議你們從(1)開始閱讀,或許你會喜歡,也同時會見證我成長的過程。好了接下來和我走進那個有些神秘的地方「監獄」吧。
  • 小毛頭的故事(14)
  • 小毛頭的故事(6)
  • 小毛頭的故事(18)
  • 小毛頭的故事(7)
  • 小毛頭的故事(15)
  • 小毛頭的故事(9)
  • 小毛頭的故事(16)
  • 小毛頭的故事(13)
  • 小毛頭的故事(8)
  • 小毛頭的故事(21)
  • 小毛頭的故事(10)
  • 小毛頭的故事(12)
  • 澳門故事H(11)
    故事回到我們主角強哥這裡,因為大家對心理側寫師這個神秘職業比較感興趣,原本只寫了兩篇後來加到了5篇。(不好意思,怠慢了我們的主角)話說強哥倆兄弟經常在新濠影匯和巴黎人這兩個地方玩,倆個地方只隔著一條馬路,在新濠天地贏了點就轉戰巴黎人,巴黎人贏了點錢又轉戰回新濠天地。
  • 受歡迎的20本宮鬥(後宮)文,都是完結文。
    根據姐妹們留言整理的20本宮鬥(後宮)文,都是完結文。爭寵這技能》7《胡善圍》8《蔣貴妃傳》9《後宮升級記》10《清穿日常》11《進擊的寵妃》12《娘娘她總是不上進》13《繼後守則》14《宮略》15《妃常難搞》16《滕寵》17《謝家皇后》18《尚宮》19《皇瓜》20
  • 王老師的故事(三)
    ,這些故事饒有趣味,可讀性強,尤其故事下面的後記或點評,可謂畫龍點睛,既揭示了所述故事的主題,又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 王老師的故事(三)文/王靜江王老師就解了「趙就是煩燥,錢就是賤骨頭,孫就是酸溜溜,李就是修理一頓,周就是走來走去,吳就是糊裡糊塗,鄭(繁體字:奠加耳朵旁)這個字比較複雜,就是在耳朵邊說要死了,因為棺材頭寫著的奠字表示死了,王就是我王老師。」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徐理高站起來說:「老師我能倒過來解。」得到老師的同意,他大聲地解:「王老師,快死了、糊裡糊塗、走來走去、拉來修理一頓,酸溜溜的賤骨頭、煩燥。」
  • 王老師的故事(四)
    ,這些故事饒有趣味,可讀性強,尤其故事下面的後記或點評,可謂畫龍點睛,既揭示了所述故事的主題,又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 王老師的故事(四)文/王靜江有一次一位同僚出差去福建,從北京沿大運河坐船到杭州,再沿錢江往上到最後一個碼頭清湖時,船家告訴他,這裡是江山縣的地界,從這裡走旱路(坐轎)去福建(林則徐日記裡有此記載)。於是他想起這是毛尚書的家鄉。這樣在福建返回時,他特地到江山縣城拜訪了縣老爺。 因為從沒有京官到過江山,江山的縣官受寵若驚,盛情接待,請了若干江山文人士紳作陪。飯後送至碼頭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