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伯伯和姑姑們都不理癱瘓的爺爺,農村男孩扛起了照顧爺爺的重任

2020-12-04 表妹小奕

那年我剛剛上大學,我爺爺晚上起床摔了一跤,那年他84歲。本來身體就有各種小毛病,這下可好了,這一摔身體各種毛病都出來了,還癱瘓了半邊身體。這下真的是三天倆頭去醫院,縣城,市裡的醫院經常去的,一住最少也得大半個月。他血管還經常堵塞,腦細胞還死了一半以上,天天亂喊亂叫,連我們都不認識了,拉屎拉尿這種就不說了,老五和我叔整整照顧了三年多,特別是老五基本是寸不離身。

我們平日放假回家也是幫忙著換洗褲子,幫忙洗澡的,照顧了三年多快四年,最後去世了,每天伺候的好好的。他只能吃少油少鹽的東西,不合他口味的他不吃,對吃要求很高。在吃這一點上,腦子特別靈活。要吃手工做的包子,要吃甜食,要喝糖水,反正想一出是一出,大家也基本滿足他的需求。

為了方便他排便,每天都會另外給他吃香蕉或者紅薯。不順他的意就是不吃,跟小孩一樣,還說我們虐待他,真的是哭笑不得。[笑哭]白天,我們放粵劇碟給他聽,他超級喜歡。他也經常亂叫,脾氣不好,也罵人。家裡備了兩張拉屎凳,輪椅。每天早上和晚上,我叔和我們老五就幫忙扶著走一段路,推著他沿著路散步。拉屎拉尿就立馬給他洗澡,每天硬要他刷牙。衛生方面搞的不錯,身上也沒什麼怪味,更不會有什麼爛肉這種的。

老五那時候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他也不想去讀中專,就在家代替爸媽照顧爺爺了。晚上老五就摟著爺爺睡,怕他有什麼問題。十幾歲的小夥子,一點也不嫌棄老人家。爺爺拉屎拉尿,立馬利索的給換洗,他也不嫌棄,其他兄弟姐妹包括姑姑她們都捂著嘴嫌棄的不行。我們有五個堂姐妹,7個堂兄弟。講真心話,爺爺這麼多子孫後代只有老五最孝順了。那三年多時間了,基本都是老五和我叔照顧的。

沒辦法,自己的親人,能怎麼辦。一個伯父不理,另外一個伯父在外地,我爸媽忙著打工掙生活費,三個姑姑更靠不上,基本不來看的,偶爾來看爺爺,都說要看好日子才來的,氣死了。那時候我剛上大學,老四讀高中,底下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上面的哥哥姐姐,嫁人的嫁人,不理的不理。放假回家,有時候叔有事外出,回家看到老五小小的身軀抱著爺爺去洗澡,換洗衣物,都難受的不行,但是真的沒辦法。。

那時候,我就經常買東西寄回家給老五吃,都是吃貨,那時候能吃到零食他就特別開心了。偶爾,我還給錢他,讓他跟村裡的小孩騎車出去玩。村裡的小孩經常去叫他出去玩,他眼裡經常露出羨慕的目光,但是最終還是搖頭拒絕了。沒辦法,有時候叔去幹活,拉屎拉尿,我抱不動爺爺,所以他基本不能走遠的。

雖然照顧病人真的超級辛苦的 ,但是每次放假回去還能看到爺爺,也挺好的,說實話村裡像爺爺這種情況的老人可能不到一年就去世了。錢和照顧人的精力耐心,根本就沒幾個人有,而且那幾年我們真的花了好多錢。

爺爺以前讀過中專,家裡人省吃儉用供他讀書的,也是以前鎮上的紅人,很多人都認識。只可惜,他自己的孩子沒一個能讀書的。爺爺教了一輩子的書,有很多學生,出街他的學生看到他都牽著他去吃粉或者吃飯的。一輩子與人為善,非常的善良。而且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很淳樸的,翻開他以前的書籍和筆記,上面很多思想匯報,學雷鋒思想,助人為樂等等的,那個年代的人真的很質樸了。

爺爺十幾歲就結婚生子了,現在最大的伯父也70幾歲了。印象中,爺爺從來沒有跟奶奶吵過架,兩人和和氣氣的,不會像我爸媽那樣,年輕時經常幹架,老了也經常拌嘴。奶奶沒什麼文化,一輩子就只知道為子女忙碌。但是,即使兩人的文化水平差距大,相處的也很好。

但是爺爺也一直都很偏心的,他喜歡讀書好的孩子。他對我,我們老四還有最小的老七特別好,我們老五,老六,堂妹們以及上面的哥哥姐姐就很普通了。不過,那時候大家都很小,也不怎麼在意這個。

關注小奕,更多精彩等你來,小奕給講述生活中的各種家加裡短!!!!!

相關焦點

  • 黃爺爺說,我在農村更舒服;城裡的兒女們卻問,我們的面子呢?
    後來的幾個兒女們一開始有點戰戰兢兢,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看黃爺爺待他們很好,慢慢就肯叫「伯伯」(在我的老家,就是爸爸的意思)了。黃爺爺有把子好力氣,頭腦也靈活,和半路老婆一起居然把六個兒女都送去讀了書,這六個孩子讀完書以後都進了城,在城裡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幾十年彈指之間就過去了,老伴在黃爺爺七十多歲的時候去世,黃爺爺一個人待在老家,又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
  • 爺爺的存摺陪我去高考
    冬天的農村夜很長很長,聽著爸媽窸窸窣窣的穿衣聲我很不情願的掙了下眼,窗外的天黑洞洞的什麼也看不見,媽幾點了?睡吧,你再睡會!媽媽說:我給你做點吃的。姑姑們至今都埋怨爺爺說他太偏心,那個年代窮,重男輕女的厲害,沒有男孩家裡就會矮半截,奶奶前前後後生了四個女兒,背地裡被人家指指點點:看來老王家要斷後了,再生也是賠錢貨……隨著爸爸呱呱墜地家裡有了幸福的雲彩,爺爺奶奶只記住爸爸的生日時辰,四個姑姑至今都不知到自己的生日,只是大概知道是幾月出生的。
  • 懷念我敬愛的爺爺
    爺爺生於1942年,他是家裡的老二,一輩子沒讀過書,錯失了很多次走出農村的機會,當兵名額讓給了我三爺,讀書機會讓給了我大爺,從13歲起就開始肩負起家庭的重擔。我大爺上完學,在甘肅吃上了公家飯,我爺爺在家裡照顧一家老小。結婚後養育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給他們成家立業,照顧他們的子女。在我三歲時,我的父母出外務工,我就在爺爺家生活著。
  • 爺爺和奶奶們的風花雪月之四——我爺爺是個大右派
    我印象中的爺爺是比較慈祥,奶奶則要厲害多了。我有點記事的時候,就聽到我奶奶經常訓我爺爺,我爺爺就經常搬著小凳子坐在院裡,笑咪咪的也不回嘴,我有時問我媽,我爺爺怎麼這樣怕我奶奶啊,我媽告訴我你爺爺才不怕你奶呢,年輕時在我們這裡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呢,後來從我媽和我爸和我叔叔們的口中了解了我爺爺和我奶奶的一些事。
  • 永遠懷念我敬愛的爺爺
    我大爺上完學,在甘肅吃上了公家飯,我爺爺在家裡照顧一家老小。結婚後養育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給他們成家立業,照顧他們的子女。在我三歲時,我的父母出外務工,我就在爺爺家生活著。我姑也因為在外打工,把她的孩子也放到了我爺爺家,最多的時候家裡有六個小孩。每逢趕集,爺爺用架子車把我們拉著去集市上,給我們買好吃的,那時候我最愛吃街道的炒牛雜,2毛錢一碗,爺爺每次都讓我吃個飽。
  • 我爺爺,一個孤獨農村小乾巴老頭,卻是進京受毛主席接見的勞模
    他和奶奶分住在兩間房裡,正好是院子的東西兩頭,誰也不理誰,一個院子像是完全陌生的兩家人。我們回老家,總是和奶奶住在正房裡,爺爺則在東頭的舊火房(廚房)連著的儲物間裡住著。我們來了,他也頂多從那屋裡出來,老遠地望上一眼,表示自己知道了這事,又逕自回屋了。整日裡,爺爺好像除了躺在床上,就是蹲在場院外的崖邊邊上曬著太陽,眺望與我們一河之隔的北半邊的村子。
  • 故事:我鄉下的爺爺和外爺爺
    外爺爺脾氣剛硬,成家後對子女管束很嚴格,有自己的一套家法,違反家法的孩子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外爺爺能吃苦耐勞,而且以身作則,領著全家上上下下齊心協力過日子,一輩子為兒女付出,像只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沒有閒著的時候。
  • 「憶我的爺爺和奶奶」
    今年是我爺爺去世六十周年和奶奶逝世三十四周年。爺爺是在上世紀一九六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國家困難時期。因得浮腫病而逝世,他享年七十四歲。那時他可算得上是一位長壽老人了。在農村上七十多歲的老人少之有少。在鄉下沒有幾位可有這麼的高齡。那年我才十四歲,與我爺爺相差六十年。剛好一個甲子。爺爺是一個勤勞把節,忠厚老實,生活節儉的老農民。我三歲起就跟爺爺兩人睡。
  • 孫子入獄7年,農村爺爺經常給他寄錢,他出獄才知爺爺已去世7年
    他的身世十分悽苦,出生後不久父母相繼患病離開了人世,父母的離世給了奶奶很大的打擊,奶奶因此一病不起,癱瘓在床,爺爺成了家裡的頂梁柱。爺爺對阿軍十分疼愛,他對孫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老人希望阿軍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但孫兒活潑貪玩,只勉強撐到了初三畢業,再也無心念書了。孫子初三畢業後待在家裡沒事幹,老人託村裡人帶他出去打工,那一年阿軍只有16歲。
  • 孫子入獄7年,農村爺爺經常給他寄錢,他出獄後才知道爺爺已去世多年
    他的身世十分悽苦,出生後不久父母相繼患病離開了人世,父母的離世給了奶奶很大的打擊,奶奶因此一病不起,癱瘓在床,爺爺成了家裡的頂梁柱。爺爺對阿軍十分疼愛,他對孫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老人希望阿軍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但孫兒活潑貪玩,只勉強撐到了初三畢業,再也無心念書了。孫子初三畢業後待在家裡沒事幹,老人託村裡人帶他出去打工,那一年阿軍只有16歲。
  • 為天堂裡的爺爺奶奶點亮一盞燈
    父親,叔叔們都在床前,我擠了進去,伸著腦袋看進去半關的蚊帳。只見爺爺像往日睡覺的樣子,嘴巴微張,腿還弓著,躺在床上。當時看了,我心底一沉,記得我沒有哭,只是難過。那時候初中生的我,對於親人的離去似懂非懂。但是,爺爺的死很安詳,讓我來不及悲傷。
  • 故事:大伯不是爺爺的兒子,但爺爺依然把大伯當親兒子疼
    整個村裡因為王大爺家兒女們先造謠,搞得我們全家人烏煙瘴氣,但是我們其他人都裝著聽不見,因為要顧及大伯的感受。有天伯娘和我媽去田邊散步,突然有幾個老婆子扯著嗓子喊,那家人都說你家男人是你婆婆和他們爸爸生的野種,你不知道嗎?你肚裡的娃也跟著是啦,一個一說完,其他幾個人跟著哈哈大笑。
  • 爺爺奶奶的愛情。
    這是爺爺常常得意的給我講的故事。每次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爺爺總是眉飛色舞,一臉的自豪。我還沒出生,爺爺的雙目就失明了,奶奶的腰也已駝成了90度,以是,奶奶就在家侍候爺爺,全家人就靠爸爸微薄的工資和媽媽拼命的掙工分餬口,日子過得有了上頓沒下頓的。
  • 故事:爺爺一直不喜歡大伯,爺爺走後,奶奶說出了真相
    大家看吶,那個野種居然有自己的娃娃了,這個娃娃是不是也像他一樣,是不是連自己的親爹都不知道呀。整個村裡因為王大爺家兒女們先造謠,搞得我們全家人烏煙瘴氣,但是我們其他人都裝著聽不見,因為要顧及大伯的感受。有天伯娘和我媽去田邊散步,突然有幾個老婆子扯著嗓子喊,那家人都說你家男人是你婆婆和他們爸爸生的野種,你不知道嗎?
  • 奶奶是個童養媳,幼年喪父因幾鬥米嫁給爺爺的她,有愛半生都幸福
    割豬草,燒火做飯,是奶奶和二奶奶每天的任務,男人們下地幹活,女人們在家料理家務,男人們回家洗臉洗手,女人們擺上碗筷,一家人禿嚕禿嚕喝上幾碗稀飯嚼上幾口鹹菜,每個人臉上都是滿足,轉眼之間,奶奶18歲了,18歲到了嫁人的年齡啊,太爺爺給她和爺爺操持婚禮,舉行儀式,奶奶從童養媳正式成了爺爺的妻子。爺爺雖然是那種不怎麼解風情的男孩子,但是對奶奶從不發脾氣,也沒說過什麼重話,也開始知道心疼奶奶,不讓她敢太重的活,小兩口雖然不說如膠似漆但也過的溫馨。20歲那年奶奶生下一個男孩,有了孩子家裡就更熱鬧一些了,日子雖然清苦,但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幸福。
  • 爺爺們(1)
    可那次我把夾雞蛋的饃給爺爺送進去,爺爺沒有像前面一樣拿起來吃,而是擺手讓我把饃拿出去,我看見爺爺雙眼都是眼淚,嚇得我趕緊就拿著饃饃出來了,給媽媽說,「媽,媽,我爺叫喚呢,我看見流眼淚了」我媽也眼睛潮潮的對我說,你把饃放到那,你吃了上學去,我不敢問我媽,心裡害怕極了,那個時候還小,不知道發生了啥事。只是這個謎底在近三十多年後才揭開!
  • 我的親人們——爺爺
    爺 爺成都七中高三一班 彭家齊我的爺爺是遺腹子,還未出生時,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因為販貨的船遇到風暴沉了,本來曾祖父的水性是很好的,但為了搶救船艙裡的鴉片,所以和船一起沉入長江底了。爺爺的母親,也就是我的曾祖母,獨自將爺爺生下來,為了保護爺爺和家產,曾祖母雖然是一個小腳女人,但養成了堅強兇猛的性格,既抽菸又喝酒。
  • 漂亮姑姑們,長者的故事
    爺爺奶奶有一子三女,即父親有一個姐姐二個妹妹。不敢說三個姑姑是傾國傾城,卻也都算得上是美女一枚。她們分別嫁給了國軍軍官、共軍軍官、資本家的兒子,因而每個人的命運,無不列印著時代變遷的烙印。爺爺家的家庭氛圍確實有點兒不一般。聽說,爺爺曾經是當地商家說一不二的會長,和日本人談判的首席代表,為談判喝過辣椒水……據說,爺爺口才好,會算盤,一度被推崇為民間法官之稱,經常說和各種糾紛問題。
  • 爺爺和他的萍
    於是很多人都來找他寫春聯。對方只要帶來紙便可以了,筆墨和內容都是馬老師自己準備。而奶奶則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典型農村婦女,手工活很是嫻熟。所以每年除夕我家的炮聲總是顯得那麼孤單落寞,因為別人家早都噼裡啪啦放完了。當然我家的晚飯幾乎也都是最後一家吃的。為什麼呢?因為那個人人稱讚的馬老師就是我的爺爺呀。
  • 故事:父母身亡,三歲女孩被爺爺帶走,村民:你爺爺死了三十年
    她的父母親,在一夜之間,全部都去世了,只留下小欣一人存活在世間,成為了一個孤兒。父母的死,才三歲的小欣,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她只是單純地認為,父母親睡著了,為什麼一直不醒,即便是她餓了,餓得大聲哭,他們也不理她。她很傷心、很難過,是不是自己不聽話,所以父母親這才不願意醒過來,不想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