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再見,保安老張

2020-08-20 最後一支多巴胺

作者:多巴胺 配圖:《我不是藥神》

有多少人像保安老張一樣,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做完胃鏡後,小兒子便將老張帶回了家。

雖然做胃鏡檢查的過程並不長,又是無痛胃鏡,但是老張依舊覺得更加疲憊不堪了,甚至覺得有些頭暈眼花。

所以,當小兒子說要帶他回家休息,留在大兒子等報告的時候,老張並沒有任何懷疑。

事實上,兩個兒子早就知道了結果,只是還瞞著老張自己罷了。

「催催醫生,早點發報告,知道了什麼病才好用藥嘛!」離開醫院前,老張還在叮囑著大兒子。


1


其實老張的年紀並不大,僅僅64歲罷了。

在現代這個社會裡,老張雖然年過花甲,但64歲卻並不是一個高齡的狀態,對於那些動輒九十多歲甚至百歲老人來說,他還很年輕。

老張有兩個兒子,老大已經成家立業,小兒子尚未娶親,最大的孫子也已經十一歲了。

徵地拆遷之後,不能伺候莊稼的老張跟著村裡人一起幹了保安。

用老張的話說:「我是閒不住的人,更何況每個月還能賺點生活費。你要是讓我整天待在家裡,肯定是要憋死的。」

大約半年前,老張突然開始出現上腹痛。

但這種上腹痛並不明顯,甚至不會影響工作吃飯,而且持續時間也很短暫。

老張並沒有在意,也沒有告訴家人。

直到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客人。

從客人的口中,老張的妻子才意識到老張近期明顯消瘦。

意識到老張明顯消瘦後,兩個兒子都要求老張到醫院檢查檢查。

可是老張卻並不同意,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並沒有任何不舒服。

而家屬們在提了幾次後也不了了之,事後大兒子說:「那個時候我們以為會不會是糖尿病的原因,從來沒有想過會是這個病。」

原來家屬們也只是想當然的認為老張消瘦的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在老張幾次拒絕檢查後便再也沒有堅持要求去醫院了。

但是,在老張的體內正在發生著巨變。

某天中午,正在值班的老張突發上腹痛,並且持續不緩解。

被送進本地的另外一家醫院後,老張才告訴醫生,雖然自己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明顯的肚子痛,但近半個月的時間內自己解出的都是黑便。

很明顯,日益消瘦卻精神很好的老張存在著消化道出血。

問題的關鍵是:導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什麼?是消化性潰瘍,還是消化道腫瘤,又或者是其它原因?

接診醫生很快為老張安排了一些常規檢查,而檢查結果卻不僅提示著老張存在貧血、而且腹部CT也提示著胃壁增厚、賁門部佔位。

一個可怕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那就是:「胃癌」。


2


「當時我還不相信,我家父親平日裡什麼都是好好的,連感冒也沒有,怎麼會是胃癌?XX醫院會不會是搞錯了?」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並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他們帶著老張又去了另外一家醫院,並在門診做了電子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做的很順利,結果卻不理想,並且很快便打破了兄弟兩人心中僅存的幻想。

因為很快胃鏡室的醫生便悄悄將兄弟兩人拉到了一邊,告訴了他們老張的胃部高度考慮胃癌。

事實上,雖然病理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從經驗上來看,「胃癌」已經十之八九了。

雖然難以接受,但是兄弟兩人很快便做出了決定,要求醫生:「一定不能讓他自己知道。」

就這樣,兄弟兩人做了分工,大兒子等著檢查報告單,小兒子先行將老張帶回了家。

當天晚上,老張家整夜亮著燈。

兄弟兩人商量之後,給老張的答案是胃潰瘍、胃出血。

為了防止媽媽露出馬腳,他們同樣向媽媽隱瞞了實情。

做完胃鏡的第二天,老張便被安排住進了病房。

平日裡極少到醫院裡看病的老張對醫院裡的一切有著天生反感或不安的心理,住院還沒有幾天便鬧著要出院回家。

有很多病人都會有著這樣的心理,有的人是因為擔心花費,有的人是因為自欺欺人擔心自己的病情被發現。



雖然老張有些不配合治療,但在兩個兒子的勸說下好歹勉強接受了現實。

大兒子將近四十歲,皮膚黝黑、舉止幹練。小兒子不到三十歲,尚未成家,有些慌張失措。

完善檢查,評估結束之後,老張被安排了手術。

這讓老張很難理解,胃潰瘍不是輸液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需要開刀手術?

老張的疑慮很正常,因為和他住在同一個病房裡的病人都先後接受了手術治療。

對於一個平日裡身體健康的人來說,自己的身體突然需要開刀手術,自己看見聽見的幾乎都是這樣的病人,除非是智力有問題,否則又怎麼會不起疑心?

面對老張的疑問,兩個兒子又打起了馬虎眼,老張再也沒有提起這個問題了。

手術後,老張又經歷了五次化療和長期的中藥治療。

身體日益虛弱的老張,再也沒有能夠回到自己保安的崗位上。

他不僅賺不到工資來補貼家用,而且花費了許多的錢來治病,只能將自己的身體交給了醫院和病床。


3


五天前,深夜十一點多鐘。

在突然大量嘔血四十分鐘後,一家人將老張送進了急診搶救室。

老張還沒有被推進急診搶救室,大兒子便悄悄拉住了我的衣角,示意有話要對我說。

「怎麼了?」

大兒子悄悄地說:「我父親是胃癌晚期,你不要告訴他。」

「病人自己不知道?」

大兒子有些疑慮的說道:「他應該心中明白,我們從來沒有說過,他要是不問,你就不要說了吧。」

「知道了,我不會說的,要說的話我也會讓你自己來說的。」

那個時候我根本不會告訴老張胃癌的事實,因為大量嘔血後的老張已經處於休克狀態,甚至難以溝通了。

被推進急診搶救室裡的老張血壓僅有70/34mmHg,心率更是高達140次/分。

很明顯,生命體徵並不穩定的老張已經因為消化道出血而命懸一線了。

而,此刻,距離老張做完電子胃鏡檢查已經過去了16個月。

急診搶救室裡,我一邊為老張補液糾正休克對症治療,一邊翻開了老張近期的檢查治療情況。

事實上,老張一周前剛從一家腫瘤專科醫院出院。出院前的檢查提示著,老張的胃癌已經完全處於失控狀態,肝臟多發轉移、腹膜後轉移、腰椎轉移......

&34;小兒子開始慌張起來。

「醫生從來沒有告訴過會出血呀。」面對突如其來的嘔血,大兒子也開始有些慌張起來。

說實話,面對一位胃癌晚期病人,我不太相信之前的醫生沒有交代過病人有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胃癌晚期的老張已經處於了風雨飄泊之中,生命之燈隨時隨地都會熄滅。

「如果出血止不住的話,隨時隨地都會死亡。」

我給出的答案並非危言聳聽,病人已經循環衰竭,有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有沒有腫瘤破裂出血都不得而知。


4


治療後,老張的血壓沒有進一步下降,神志也有所好轉。

雖然依舊沒有力氣開口說話,但他卻已經能夠努力抬起手指示意了。

老張再也沒有力氣詢問自己患了什麼病,或者他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吧。

兩個兒子達成了一致意見:放棄任何有創搶救措施,繼續輸液治療。

但是,老張的妻子的確有著不同的意見。

始終沒有人明確對老張說出胃癌的事實,但幾個月前兩個兒子便已經向老張的妻子說出了事實。

兩個兒子短暫的離開了急診室,老張的妻子找到了我:「大夫,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回去?」

這個問題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絲波瀾,原來她還不知道兩個兒子達成的要求:「放棄創傷性搶救,輸液對症治療,直到心跳呼吸停止。」

「我已經和你家孩子說好了,你在和他們商量商量。」擔心家屬們之間沒有溝通到位,我只能婉拒了她的要求。

她有些恍然的喃喃自語著:「我怕他回不了家就走了。」



天還沒有亮,急診室又迎來了短暫的寧靜。

一陣哭聲卻隱隱從門外傳來,和連接在老張身上的心電監護儀發出的報警聲一起傳入了我的耳朵。

沒過一會,兩個兒子又找到了我:「我們要回去了。」

就這樣,胃癌晚期的保安老張又要被家屬帶回了家。

「我覺得是時候告訴他實情了,也許他會有些話要說,有些事情也是要安排的。」

臨行前,我忍不住這樣交代了老張的兩個兒子。

再見,保安老張!


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一點!

您還可以閱讀:

相關焦點

  • 保安老張軼事
    老張應聘當上了某小區的保安。上崗沒幾天,老張就把小區的車型、車牌一一登記在冊,張師傅、王阿姨、王老闆、趙經理都能隨口叫來,頗受小區居民喜歡。每天早上,老張就像檢閱官一樣,站在門口,看著住戶一個個開車出去,揮手、微笑,在他看來,幹保安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
  • 詭事:保安
    不知道睡了多久,老張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還躺在自己保安室的小屋裡。口有點渴,老張躺在床上意識還有點渙散,突然他想起來什麼似的,猛的起床,衝到了門口。老張站在原地不敢動了,回頭望向保安室扭頭再看看大樓,自己好像夾在中間兩邊都過不去,嘴裡念叨著阿彌陀佛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救救我,眼睛一閉然後撒丫子就跑。也不知道是哪位神仙顯了靈,老張一路小跑進了大樓。
  • 有感於老張的退休
    實際上老張已經60歲零5個月了,因為帶畢業班班主任的緣故,晚退了半年。退休手續應該會從到年初就辦理了,這半年估計會按照臨時聘用教師發放工資。平時哪個人怕累不想幹班主任,校長就說:「你看人家老張!」。最後時刻,老張的高級6檔工資被校長解決了。老張是個老牌中師生,書法功底了得,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他認真,較真,認死理。眼鏡架在鼻尖上,是個從鏡框上邊看人的老學究。
  • 我認識的老張
    據老張講,他家家境還算殷實,老伴兒跟著女兒生活。兒女都已成家,在家閒著無聊。於是他就出來,租房收廢品。他說,自己還不算太老,每天早出晚歸的,雖然辛苦,但不想拖累兒女。就這樣和老張慢慢的熟識了。每老張來時,也許是出於同情趕到飯時母親總會留他吃飯。或是因了鄉人善良的拘謹?也或許盛情難卻?抑或是母親的真誠勾起來他一個漂泊異鄉之人的思鄉心緒或者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起初,他不肯,後來也就接受了。
  • 老張的故事之十元人民幣
    百姓說的故事儘是人間平凡的事,看見了便順了人情,沒看見就煙雲一番,吐一口青煙,悠哉悠哉……今我講的也是百姓的事,老張的事。,想著老張的老婆便在客廳對老張說道:「老張同志,明兒你老朋友韓老師要過來跟你下棋,眼下家裡的沒什麼東西可招待的,要不你去超市買幾個西瓜啊。」
  • 老張,老張
    桂英和老張是當年在雲南當支邊知青時認識的,返城後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桂英分在了紡織廠,老馬去了機械廠。在老張眼裡,桂英有雙靈巧的手,尤其擅長刺繡,繡出的鳳凰活靈活現的,好像一不留神就會飛走一樣。老張記得,當年他們結婚的時候,桂英親手繡過一對帶鴛鴦圖案的枕頭。那枕頭上的鴛鴦,每一片羽毛都清晰可見,手摸上去,層次分明,栩栩如生。
  • 農民工上銀行轉帳匯款,保安一再阻攔,真相後愣在了原地
    老張就是萬千農民工裡的一員,常年在工地上打工掙錢,他有個兒子在大學,老張很自豪,因為自己學歷低,村裡面大學生也少但最近兒子給老張打了個電話說自己急需5000塊錢,讓老張轉到同學的帳號上,老張很疼愛兒子,簡單問了一下原因,便答應給兒子轉過去。老張換了身衣服便趕到縣裡的銀行,準備去轉帳,但老張文化水平有限,不識字,不會在ATM機上操作,只能去櫃檯辦理,他剛走入大廳,便被保安攔住,老張以為自己沒排隊,沒取號,正想解釋結果就被保安推出了大廳。
  • 老張的一生
    現在我爸去哪都帶著他的弟弟,生怕他吃不著飯,我在西安安家後,在老張的努力下,他自己做了小區的清潔工,也把他的弟弟也帶了過來,這樣他才放心,剛開始我很反對他的到來,可是在老張的堅持下,最後留了下來,我跟老婆後來也沒在說什麼,畢竟他跟我也有血緣關係,由於我的房子小,住不下,在外面給他租了一單間,安頓下來了。 老張跟我媽是初中,高中同學,最後他們走到了一起。
  • 我、老張和燒餅
    老張出場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故事大意是說一位妻子要出門,給懶丈夫套了一個餅在脖子上,等回來時,發現丈夫把嘴巴前面的那一塊餅吃完後,因為懶得轉動餅被活活餓死了直到參加工作後,才從同事老張那裡得知這個故事起源於浙江縉雲,故事中的餅也是有名的縉雲燒餅。
  • 老實人老張
    經過兩年的治療,老張的病治好了,只是不能做特別勞累的活。但是老張的父親累倒了,身體越來越不好。等到老張25歲的時候,老張的父親終於熬不住了,肝病去世了。幸好各個兄弟姐妹也長大了,都能獨立了。這十幾年給老張給老張的父親看病,可以說是讓家裡負債纍纍。而老張不能幹重活,掙錢少,這一切又壓在兩個弟弟身上了。別人家都住上了樓房,就剩下他們家還住著瓦房。
  • 修鞋的老張
    我家橋頭有一個修鞋師傅,人都叫他老張。長得不算高,中等身材,臉圓圓的,泛著略微帶點紫褐色的光。一年到頭都穿著洗得有點發白的工作服,半舊的運動鞋。無論晴天還是雨天,他都雷打不動的端坐在橋頭,等來修鞋,修拉鏈的人。 一般我們小區的人,哪家孩子的鞋壞了,無論運動鞋,皮靴,拖鞋,都拿去叫老張修。這要經了老張的手,眨眼功夫就為你修好,連一點破綻有時都看不出來。
  • 老張又住院了
    老張心臟病復發又住院了,這事不知道怎樣傳到了發小嚴明耳朵裡,嚴明打來電話問候,說了許多許多安慰的話,還說等老張出院了一定要登門看望,並且要約倆朋友好好的喝一喝,敘敘舊,嚴明自己說他請客,誰也不許和他搶,他現在不是過去的他了。老張出院好些日子了,也沒見嚴明再打來電話。過了兩個多月,嚴明突然打電話要來看老張。
  • 老張的羊群
    老張今年五十九歲,是地地道道的農村漢子。一張國字臉被太陽曬得黝黑,濃密的雙眉看得出是個長壽的人,因為兩側分別有兩根眉毛,長得很長很長,老張從來不讓人剪。眼角上的一道道皺紋,自然地展示著這些年曆經的滄桑。老張很愛笑,笑起來就會露出幾顆鑲上去的銀色的牙。滿臉的絡腮鬍茬,還有那兩條又直又長的腿,越發顯得有男人的味兒。
  • 風物故事丨小區保安花800元給嶽父買了套房
    聽了老趙的故事,我發現自己不光輸給同齡人,還輸給了農村人。老趙是小區年齡最大的保安,今年57,跟著小兒子從甘肅兩當來到西安。兒子在西安交大讀大三,他當保安也有兩個年頭。跟他聊天很輕鬆,這個人心態很好,不矜不誇,做事認真,深受業主喜歡。問他的經歷,聊農村生活,他都娓娓道來,有時候會帶點情緒,高興或者遺憾,主要體現在語速上,偶爾夾雜他憨厚的笑聲。
  • 老張請客(幽默故事)
    廁所內實在是無處下腳了,「頭」們便聚在一起研究,最終決定交給鄰近的菜農老張管理,全年的糞肥歸老張所有,分文不取,且每月補貼一百八十元辛苦費,唯一的要求是保持好清潔衛生。這樣一來,大家無不拍手稱讚領導的英明偉大。
  • 單位的老張
    其實老張是有學問的,他是一所中學的教務處主任,由於犯了一些問題就主動辭職了。教育界是待不下去了,就來到製造企業工作。 老張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工作一天也沒有絲毫的怠惰,深得老闆的賞識。但年齡大了,他本人也不願意到辦公室幹個閒職,喜歡一直忙忙碌碌這種工作狀態。
  • 小小說:老張請客
    老張,最近局裡要評選科技成果獎,你認真準備一下,很快發正式通知。」這是農業局辦公室楊主任打給他在基層工作的同學老張的電話。  「我……我哪有什麼科技成果呀?」老張吞吞吐吐地說。  「科技研究探索的論文也算,你認真寫一寫,弄個獲獎證書評職稱可以加分的。」  老張聽到這個消息,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皺起了眉頭:自己平平庸庸,哪來的什麼科技成果啊?
  • 故事:村頭老張愛貪小便宜,最後導致眾叛親離
    姐夫對老張很是欣慰,房子能蓋起來,也少不了姐夫的幫忙。人是真的會變的,就拿老張隔壁王大嬸來說,老張修房子時,經常給老張家送菜,只要是她家有的都會給他家送,還經常幫老張媳婦打下手,可就是這短短的幾年,他們兩家已經很少有來往了,同村的人總會閒言幾句,說老張沒有良心,當初王大嬸是怎麼幫他的,逢年過節的連個禮物都捨不得買。對就是捨不得,有錢之後,他們家就有很多捨不得了,並且還犯上了貪小便宜。
  • 劉維祥|媒人老張
    劉芳回家大鬧了一場,念及年幼兒子,不捨得離婚,只得去姑姑家哭訴,順帶著把老張夫婦埋怨了一番。老張妻子氣得牙根疼,發誓不再讓老張說媒。但老張不聽妻子的,他不怕媳婦,雖然他在兩口子打仗中不佔上風。老張妻子長得五大三粗的,有力氣,幹起來農活虎虎生風。老張在單位上班,終日閒散,捂出一身細皮嫩肉,手無縛雞之力。因此,幾次近身肉搏戰,老張均被媳婦牢牢壓在身下,飽受一頓老拳。
  • 老張借錢買石頭和朋友鬧翻了,朋友:管你買什麼東西,還錢就是了
    老張說,老王你真是我肚裡的蛔蟲,我就是買石頭錢不夠缺6000元,我知道你老傢伙會借個我的,你錢借個我是咱倆關係鐵,你還管我借錢是不是買石頭,你還怕我借錢不還?兩個月以後還你,我兩個月退休工資夠還你了!老王把錢借給了老張,老張心滿意足地捧回了自己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