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深宅內院,女人爭寵,揭開了人性隱藏的醜陋一面

2020-11-04 木槿木木

一本好書,不一定是黃金屋,但它可以是一列火車,至少帶給你一次奔馳的機會,看看別處的風景。---蘇童

蘇童的短篇小說裡,《妻妾成群》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蘇童通過對舊時代女性的描寫,勾畫出了一個又一個細膩又獨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一部《妻妾成群》寫就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反映的是舊年代女人的真實現狀。

這部《妻妾成群》曾被改編成張藝謀導演的電視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表面是在寫宅院內女人的恩怨情仇,實際也道盡了在舊的制度壓迫下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妻妾成群》講的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主人公頌蓮本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小姐,在那個年代受過新式教育。可一場意外卻打破了這個家的安寧,父親生意破產後割腕自殺。19歲的頌蓮不得不輟學回家。繼母問她,她是寧願嫁人還是去做工。

她沒有猶豫,一句嫁人,而且要嫁給有錢人,就讓自己的命運定格在了19歲那年。繼母說,嫁給有錢人只能做妾,可有些倔強又帶點賭氣意味的她似乎並不在乎。

也許自父親死後,頌蓮就斷掉了心中的念想,她那未經世事的腦袋裡,也許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她希望能通過嫁人來改變命運,因此,她選擇了嫁給剛過50歲的陳老爺子做四姨太。可事與願違,從最初備受寵愛到遭受冷落,這個過程只用了很短的一個時間。

嫁入陳家前,頌蓮身上有著一種讓人迷戀的美,作者蘇童用了一段來描寫當時陳老爺與頌蓮相見時的場景,

「那天外面下著雨,陳佐千隔窗守望外面細雨濛濛的街道,心情又新奇又溫馨,這是他前三次婚姻中從來未有的。頌蓮打著一頂細花綢傘姍姍而來,陳佐千就開心地笑了。」

看完這段話,突然覺得,這不太像老頭見了年輕女孩的場景,反而像兩個年輕人相識的場景。頌蓮雖然大學還未畢業,可身心早已比其他女孩更成熟。

對於年過50的陳家老爺來說,這樣一個有著新鮮感、又年輕的女孩,自然是有著極大吸引力的,因此剛進陳家的頌蓮備受寵愛。

可陳老爺有四個妻妾,頌蓮一進門受寵愛,有心計的女人自然會把她當作一根刺。頌蓮內心本就單純,因此對這其中的勾心鬥角多少帶著茫然與不知。

然而,父親遺物的丟失,卻揭開了這宅院背後女人的心思。因為認識了老爺的兒子飛浦,頌蓮第一次感受到了宅門背後的暖意,後又看到飛浦吹簫的場景,讓頌蓮心中突然燃起了對愛的渴望與憧憬。

頌蓮也想起了父親留給她的遺物-簫,可等到她去找時,發現簫丟失了。自然而然她想到自己的丫頭雁兒身上,因為平時跟雁兒相處得不大好,因此總覺得是她拿了。

簫沒找到,頌蓮反而發現了二姨太的秘密,在雁兒的皮箱內藏了二姨太做的小人,身上刻著頌蓮的名字。平日裡素來對她不錯的二姨太,原來是一個表面善良,內心黑暗的人。這不得不讓頌蓮拿二姨太和其他兩位太太相比,原來最黑暗的人藏在最深處。

而頌蓮的簫,此時早已被老爺燒掉,也正因此兩人之間起了隔閡。

在一次打牌時,頌蓮無意看到老爺的三姨太梅珊跟醫生在一起的一幕後,她似乎突然對愛和婚姻有了些許覺悟。

在這深宅內,不管多麼熱鬧,頌蓮都感到恐懼與孤獨,老爺的疏遠也讓她漸漸意識到了內心潛藏的對愛的渴望。

她知道,在這裡唯一有些懂她的人是飛浦,可他們是不可能的,飛浦的躲避與無奈,更讓她陷入了失落。

梅珊告訴頌蓮,還是早點給老爺生個娃,這樣她的命運也許會稍微好些。否則,過兩年,老爺失去了新鮮感,還是會接著娶妾生子,而她最終也會跟老爺的幾個姨太太一樣,遭受冷落,孤獨終老。

可命運往往不是她想決定就能決定的,老爺畢竟已經老了,在有些事上就算有心也無力了。再加上兩人之間因為種種原因,隔閡漸漸加深,老爺對她也早已有了意見。

三姨太梅珊與醫生的事情敗露了,在這座宅子,女人的命運似乎是註定了的,偷人後面對的既是沉井。看著梅珊被抬進枯井,看著那個寧願丟掉生命,也要快活的梅珊,頌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她心底清楚,如若她不懷孕,如若老爺一直這樣冷落她,她的結局也許也會如此。那一夜,頌蓮瘋了。

女人爭寵,看似不錯的宅院內,藏著多少女人的悲哀。頌蓮瘋了,梅珊的死給了她沉重的打擊,也讓她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作者蘇童用「瘋」來定格頌蓮的一生,其實也是他不願看到的,但那個年代,除了瘋,頌蓮沒有別的選擇,她反抗不了,更無力反抗,唯有瘋才能讓她不用活得清醒。

《妻妾成群》-一部女性的悲哀史,也啟發了我們對於人性的思考‍

在這部小說內,人性的黑暗與醜陋面透露在日常的細節中,那個曾不懂世事,活潑又有著些倔強的女孩,最後也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其實,如若頌蓮選擇一個普通人家,也許她的命運也不會如此悽慘。在金錢以及所謂愛的迷惑下,人性的弱點被展露得一覽無餘。

如今看來,這其中女性的悲劇,除了無奈,也是自我選擇的悲劇。在那個年代,男人象徵著的是權勢與尊嚴,而女人往往都成為了附屬品。她們渴望愛,渴望溫暖,卻又無能為力,或麻木、或走向毀滅。

一部《妻妾成群》,有人從中看到舊時代下女性的悲哀,有人從中看到無愛婚姻的悲劇,有人看到了人在面對死亡的恐懼,有人看到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也有人從中看到了選擇的重要。你呢?從中又看到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妻妾成群》:夜晚點燈去哪個夫人房間?封建社會婦女的悲哀
    《妻妾成群》講述的是四個女人同侍一夫的故事,她們明爭暗鬥、爭風吃醋,最後都沒有逃過命運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殘酷。整個故事都圍繞頌蓮展開, 從她進入陳家備受恩寵,到最後被冷落而瘋掉,無不體現出舊社會女性的地位低下,只能靠取悅男人而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只能依附於男人。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本書的作者蘇童是當代著名作家,迄今已發表作品百餘萬字,代表作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等等,《妻妾成群》是他的成名作。在這樣一個妻妾成群的大家庭中,缺少親人之間應有的關愛,只是每天明爭暗鬥的爭寵。作為陳家絕對權利象徵的陳佐千,只把他的妻妾當成洩慾和生孩子的工具。誰惹他不開心,他就可以「冷落」誰。而妻妾們為了取悅陳佐千,使盡招數,即便自己受盡委屈也只能憋在心裡,無人能訴說。長期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壞境裡,梅珊的內心是孤獨的。
  • 《妻妾成群》‖女人為何為難女人——解讀封建社會的女人
    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發表於《收穫》1989年第六期,之後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蘇童,原名童忠貴,1963年1月出生於蘇州市,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 《妻妾成群》:靠男人的女人,下場都很慘
    前幾天,有同事問我最近在看什麼書,我說:《妻妾成群》。問我的是位男同事,他的反應特別有意思:妻妾成群?這可是我的夢想啊,可惜生不逢時,沒機會了。部門一個小姐姐,聽完是另一個反應:是不是古代霸總文啊,男主像韋小寶那樣,身邊各種鶯鶯燕燕,各種爭寵?不得不說,《妻妾成群》這個小說名起得很成功,男人聽完瞬間有了憧憬,女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 「侯門一入深如海」4個女人的悲歡離合|蘇童《妻妾成群》
    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人,最真實、最醜陋、最陰險、最狡猾的一面統統暴露無遺。蘇童的《妻妾成群》,言明封建家庭的黑暗,書寫舊時代女性的悲哀,家不是家,人似非人。
  • 豆瓣8.2分《妻妾成群》:大宅門裡的女性悲劇
    讀蘇童的《妻妾成群》的確讓人感受到平鋪直敘又撲面而來的冷靜,以及用女性為第一視角所看見的在封建社會男權主義下的社會問題,而蘇童又另闢蹊徑的表達出對女性的傷害不僅僅是傳統禮教的束縛,更有甚者或許是人性、女性本身。
  • 《妻妾成群》:藏於高牆深院的勾心鬥角,揭露赤裸裸的人性和欲望
    「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蘇童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句話倒不是對女人的性別歧視,而是時代背景下的衍生物。中國擁有上下數千年歷史,可女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男人的附庸品,被關在高牆深院之中。
  • 《妻妾成群》:19歲女學生自願嫁給半百老頭,失去的只有青春?
    取得了如此多成就的一部影片,其最初來源是年僅26歲的蘇童寫下的一部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南方大宅院裡,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之間的故事,明爭暗鬥,此起彼伏,故事十分精彩絕倫。2018年,《妻妾成群》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 《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風格和藝術特徵
    這一點,在作品《妻妾成群》中頗為明顯。大太太的冷淡漠然,二太太的面慈心狠,三太太的潑辣狠勁,頌蓮的果敢倔強,都在作品《妻妾成群》中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即使在《米》中,原本卑微如螻蟻一般的五龍,雖然起初唯唯諾諾,但實際上胸有城府,也是有著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特點的。所以說,蘇童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韻味,無法被其他的形象所掩埋或者是覆蓋。
  • 妻妾成群:19歲四姨太一夜失寵,連張藝謀都不敢拍,其實大有深意
    他以超乎女人的細膩筆觸給我們刻畫了一個年僅19歲的大學生頌蓮悲悽的妾侍生涯。小說中,50歲的富商陳佐千娶了四個女人作為太太,其中剛娶不久的美嬌妾頌蓮,她學識不淺、樣貌清純,本來可以寵冠內宅。可她偏偏孤傲不遜,不甘寂寞且又渴望自由,最終只能在眾多妾侍的爭寵中瘋癲痴狂。
  • 《妻妾成群》:頌蓮的悲劇是新思想與封建思想碰撞的產物
    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蘇童《妻妾成群》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蘇童,曾寫過一部作品叫《妻妾成群》。小說主要講述了在舊社會時期,有一個叫頌蓮的女大學生,在家境落魄後,被迫中斷學業,然後選擇嫁給了一個50歲的富家老爺做妾。
  • 蘇童《妻妾成群》:一夫多妻,花式宅鬥,男女最終的結局是被掏空
    蘇童的《妻妾成群》,從書名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寫舊時女人的小說。1991年由張藝謀和鞏俐黃金搭檔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後,轟動了國內國際影壇。2018年,《妻妾成群》又入選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原著和電影的雙重成就,讓《妻妾成群》一直停留在大眾的視野,魅力不減當年。
  • 電影《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他不需要音效畫面來讓你顫抖,他只需要在你面前剝開人性的一角,壓抑絕望就會像一塊巨石壓在心頭。對人性的關懷探討始終是拉斯·馮·特裡爾導演(Lans Von Trier)電影中表現的主題,本片更是在探討人性善惡的分歧上達到了一種酣暢淋漓的極致快感。
  • 這部電影《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他不需要音效畫面來讓你顫抖,他只需要在你面前剝開人性的一角,壓抑絕望就會像一塊巨石壓在心頭。對人性的關懷探討始終是拉斯·馮·特裡爾導演(Lans Von Trier)電影中表現的主題,本片更是在探討人性善惡的分歧上達到了一種酣暢淋漓的極致快感。
  • 蘇童之妻妾成群:頌蓮從清純大學生變成女瘋子的過程淺析
    蘇童的創作風格變化挺大的,由先鋒派轉變為傳統風格分水嶺的,可以說就是這部讓他一舉成名的《妻妾成群》。當然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藝謀把這部中篇小說改為「大紅燈籠高高掛」,搬上銀屏,並獲得威尼斯電影大獎。
  • 《妻妾成群》:女人最難走的路,是捷徑
    作家蘇童的名篇《妻妾成群》,講述了19歲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生意失敗而自殺,導致她沒了經濟來源,在繼母給出工作和嫁人這兩條路中,她選了嫁人,並自願嫁到有錢人家做妾,她以四太太的身份進入陳府,僅一年時間,就從一個青春靚麗的大學生,被壓抑的陳府生活逼成瘋子的悲劇故事。
  • 《妻妾成群》:淺析女主頌蓮悲劇人生的三大原因及命運走向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的中篇小說。這個小說講述了19歲的頌蓮,她讀過一年大學,受過新時代教育,但因父親生意失敗自殺後,生活遭到改變。繼母讓她在打工和嫁人中選擇,她選擇了嫁給年長自己30多歲的陳佐千為妾。她自小沒受過苦,她希望自己能過著一種無憂無愁的生活。
  • 豆瓣8.2《妻妾成群》:一切的痛苦與恐懼,皆源於看不清自己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通過描寫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嫁入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表面看,這是一個一夫多妻的故事,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
  • 《妻妾成群》頌蓮:女人靠男人養的日子,靠不住
    擁有漂亮的臉蛋,是不是意味著女人有更多的選擇權?長得好看的女生,是不是更受生活優待?顯然不是。《妻妾成群》裡的頌蓮擁有姣好的面容,但她的婚姻之路,她的人生都籠罩著悲劇色彩,命運並沒有因為她長得好看而優待她。頌蓮的悲劇,歸根結底是她放棄了努力,走了大多數女人都會走的道路。
  • 男主千千萬,我為啥只能接受韋小寶妻妾成群?
    所以韋小寶把漂亮女人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他看女人也是這樣的——這姑娘可比麗春院的姑娘們漂亮多了!我得搞到手!所以韋小寶的老婆們基本都不是心甘情願水到渠成的愛情,而是無所不用其極得到的肉體。其次,韋小寶雖然妻妾成群,但對他真心的並不多,可以說只有雙兒。原著中這樣寫過——韋小寶想著如果自己自殺,自己的7個老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相陪,「雙兒是一定陪的,公主是一定恕不奉陪的,其餘5個,多半要擲擲骰子,再定死活……」最後,韋小寶並非良配。金庸小說中的男主很多,你會想嫁給蕭峰嫁給郭靖嫁給楊過,一般人都不會想嫁給韋小寶,因為這個人真的不是好丈夫好父親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