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淺析女主頌蓮悲劇人生的三大原因及命運走向

2020-09-03 樂從心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的中篇小說。這個小說講述了19歲的頌蓮,她讀過一年大學,受過新時代教育,但因父親生意失敗自殺後,生活遭到改變。繼母讓她在打工和嫁人中選擇,她選擇了嫁給年長自己30多歲的陳佐千為妾。

她自小沒受過苦,她希望自己能過著一種無憂無愁的生活。如果選擇了工作,她怕自己熬不住;她覺得自己年輕貌美就是資本,所以她為自己走向了一條物質上富裕的道路。

只是,她並不知道,自己所以為的無憂生活,到頭來只是一場噩夢。一年不到的時間,頌蓮就從一個青春靚麗的美少女,變成了大家庭中的犧牲品,並最終精神崩潰,變成了別人口中的「瘋子」。

那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頌蓮是怎樣一步步在現實中沉淪,最終精神崩潰的。在我看來,可以從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自我性格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造成她悲慘命運的原因。在文章最後一部分,我會結合頌蓮的人生經歷來分析下如果她想改變命運需要怎麼做,即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啟示與思考。

01、社會環境:男權主義社會,女人依附於男人生存,頌蓮的沉淪就是從加入陳家開始

先來說說小說中頌蓮所處的社會環境:

頌蓮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她雖然只上了一年大學,但也是一個受過「五四」新思想沐浴的女青年。

她原本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惜父親茶廠倒閉割腕自殺,她無法再念書。

當繼母讓她在做工和嫁人兩條路上選擇時,她淡然地回答說當然是嫁人。但是她不願意嫁到一般人家,繼母告訴她嫁到有錢人家只能是做妾。這時頌蓮冷笑一聲說:「名份是什麼?名份是我這樣的人考慮的嗎?」

陳佐千第一次看頌蓮的時候,她閉門不見,只從門裡扔出一句話,要在西餐社見面。陳佐千想頌蓮與一般傳統女性是不同的。果然,當頌蓮打著細花綢傘,清純漂亮地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在他看來,頌蓮是特別的。

「她輕聲對陳佐千說,給我要一盒蛋糕好吧。看著蠟燭亮起小小的火苗,頌蓮的臉在燭光裡變得玲瓏剔透,長長地籲了口氣,噗地把蠟燭吹滅。陳佐千聽見她說,提前過生日吧,十九歲過完了。 」

頌蓮思想上接受新觀念,行動上卻完全背離。她選擇嫁入陳家的時候,就踏上了自我毀滅的旅程。第一次見面提前過生日,就是她對未來美好理想的終結儀式。

但,陳佐千卻是不折不扣堅守舊禮教的封建男人。他曾說:「休想,女人永遠爬不到男人的頭上來。」

頌蓮的命運還是被男尊女卑的思想所毒害,把自己處於一個沒有獨立地位的社會環境中。在經濟上,她需要依靠陳佐千,只能選擇順從。這正是頌蓮走向深淵的開始。

02、家庭環境:大家庭裡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頌蓮為了爭寵也只能開始曲意逢迎

19歲的頌蓮穿著白衣黑裙,留著齊耳短髮。她的臉是圓圓的,不施脂粉,只是有些蒼白。她只拿了一隻藤條箱子,就來到了陳家。在秋日的陽光下,她身影單薄,感覺像紙人一樣的的呆板。

家裡的女傭看見了她的模樣,細細打量一翻後,就相互使了個眼色,笑了起來,認為她是陳家不知哪裡來的窮親戚。頌蓮看到後心中不滿,覺得傭人竟然看不起自己。

她說,「你傻笑什麼,還不去把水潑掉?」雁兒仍然笑著, 「你是誰呀,這麼厲害?」頌蓮揉了雁兒一把,拎起藤條箱子離開井邊,走了幾步她回 過頭,說,「我是誰?你們遲早要知道的。」

在陳家,連傭人都是懂得察言觀色的,見面識人,看出這個人是富貴還是貧賤。可惜,這個時候的頌蓮多少有些心高氣傲,她還不懂陳府這個封建大家庭裡的生存規則。

頌蓮第一次見到大太太毓如時,她的態度是不在乎,甚至是不屑的。她挽著陳佐千的手臂說:「一百歲了吧,這麼老」。她覺得自己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毓如只是一個又老又醜的失寵婦人,藉此來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當她見到面善心辣的二太太時,因為對方的熱情接待很快地就改口喊卓雲姐姐,頌蓮還是有些不經世事,不懂得人情世故。

後來,頌蓮知道了二太太的心狠手辣,可也難拿她的痛處。她不屑於像對方一樣用陰謀詭計,但她不願意吞下這口氣,反擊的手段很直接,可明顯帶著孩子氣,乘著卓雲來找她理頭髮,就把她的耳朵給剪了個大口子。

頌蓮在陳佐千的寵愛下,越來越乖張。因為燒樹葉的事情而和大太太撕破臉皮。當大太太罵道:「你以為自己在陳家算個什麼東西呢?」頌蓮聽到這樣話後,一下子洩了氣。她一向看不起的大太太,也絕非善類。

頌蓮慢慢就意識到,在陳家的女人都是在夾縫裡求生存。她本質上就是一個女學生,她有著年輕女人的天真,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頌蓮這個「新女性」變了。她所接受的新觀念在陳家都給她否定了,為了生存,她只能與其他女人爭寵,求得一席之地。學著討好逢迎男人,成為了曾經自己最不屑的,會爭風吃醋的女人。在求愛面前,她最終選擇了屈服。

03、自我性格:頌蓮敏感而自卑,逐漸失去自我,走向妥協

頌蓮是在傍晚時分由四個鄉下轎夫抬進陳家花園西側後門的。而她入門,原配太太毓如竟然渾然不知。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出身低微,自己難免會有一些自卑。

不過,剛成為陳四太太的她還是清高孤傲的,憑著自己的姿色,得到了陳佐千的寵愛。但她渴望一份專屬的呵護與關愛,在這個家庭裡,這個男人身上,她是不可能得到的。

於是她的身段越來越低,自己物化了自己,成熟世故得可怕。她去逢迎,她去爭取,但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陳佐千的壽宴上感覺自己被輕視,就耍性子遠離,後來想到這對她的生活是有害無益的,最後她還是去了。可是所有人都已入席,根本沒有人等她。頌蓮知道自己惹惱了陳佐千,她想著補救的辦法,她應該讓他們看到她在老爺面前的特殊地位。

頌蓮突然對著陳佐千莞爾一笑,她說:「老爺,今天是你的吉辰良日,我積蓄不多,送不出金戒指皮大衣,我再補送老爺一份禮吧。」原來頌蓮說的禮物,就是抱住他的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這個舉動讓陳佐千滿臉通紅,一手把頌蓮推開,跟她說,自己放尊重一點。頌蓮沒有想到自己的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下讓她的地位更加難堪。

當梅珊被揭發出軌而被丟進古井,讓頌蓮的內心漸變脆弱。等待著被救贖,和對死亡的恐懼矛盾地折磨著她,讓她性格變得扭曲。

頌蓮妄圖通過嫁給陳佐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上演了一場如同飛蛾撲火般的「壯烈之舉」。可讓人無法想像的是,經歷了一系列的事後,她徹底放棄反抗。她終於被馴養,被同化,她身體裡面原來所有關於少女的真善美,完全被驅逐乾淨。她已經變成了一個自己陌生的自己。

正是由於社會環境、身處陳府這樣的大家庭中,加上頌蓮的性格弱點,一步步把她推向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04、基於《妻妾成群》中頌蓮的命運,淺談幾點頌蓮想擺脫宿命的幾點思考,也就是她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的現實思考與意義

頌蓮生活的環境早已離我們遠去,但同樣能夠影射在現代生活中的女人身上,給予我們深思。如今社會上也不乏如頌蓮般的女性,那麼她們需要如何做才能改變命運呢?下面三點是我的思考:

①擺脫依附心理,將自己和男人擺在同等的位置

頌蓮在家裡的時候,父親是家裡的經濟來源,那個時候她的生活依賴於父親的營生。父親在水池邊輕生後,她非常冷靜,一點也哭不出來。那個水池好幾天都沒人用,可她依然在水池邊,一遍遍地梳洗頭髮。她很實際,父親死後,她需要重新為自己的生活做好安排。

於是,她選擇了能帶給她富裕生活的陳佐千。在她的內心,完全明白做妾對自己來說是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她將失去自己應有的尊嚴和被尊重。但她從沒想過靠自己雙手去做工賺錢,她為了自己追求的物質生活,衣食有靠,便輕易放棄了她這種新女性的尊嚴,主動選擇傳統舊式的三妻四妾婚姻。

頌蓮嫁到陳家與錢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她一開始就與陳佐千處於不平等地位,在生存上她需要依附陳佐千,因此她需要鞏固自己在陳家的地位,不惜以「床上的機敏」博取陳佐千的歡心。

俄國作家卡拉姆辛說:

寧可靠自己的力氣吃飯,別白白拿別人什麼。

她會為了得寵漸漸放棄了尊嚴,像狗一樣搖尾乞憐,乞求陳佐千的寵愛。她的新思想被消耗殆盡,代替的是卑微,甚至是醉酒後,「勾住陳佐千的脖子說,老爺今晚陪陪我,我沒人疼,老爺疼疼我吧。」

當一個女人選擇依附於男人,她便心甘情願成為了男人的附屬品。她成了大太太口中的「你算個什麼東西」,在家裡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也對生活失去了熱情,成為了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②思想獨立,要樹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頌蓮在嫁入陳家的初時,她還是會不斷地爭取得到屬於新女性所該有的自主和獨立性。

例如,當陳佐千拿走了她行李箱裡的一支蕭,她便拒絕了他的床事要求。後來,陳佐千因自身原因,在床笫之事上向她提出過分要求時,頌蓮依然是拒絕的。

但她為了堅守這樣的尊嚴背後,卻是她一步步失寵的原因。長期在一個封建大家庭裡浸淫,她的思想慢慢變了,她不明白女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她所接觸的新觀念在陳家都給她否定了,她最終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觀,捨棄了獨立與信念,服從於陳佐千的威嚴和侮辱。

時代在變,人在變,但如今社會依然不乏如頌蓮一般的女性存在。她們以為順服男人,就能過上好日子,其實是大錯特錯了。

就如我們所熟知的董卿,不管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口就能成詩,或是在《朗讀者》中,與各行各業的人談話,無不流露著她身為女性獨立的思想。她正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獨立的女性,可以過得如此美好。

馬伊琍在經歷離婚事件後,說道:

「我覺得獨立是最好的教養、我們每個人都只有成為獨立的個體時、才能和別人合作。不管是工作關係也好還是親密關係、一定是這樣的。一個不獨立的人很難將一段關係維持的很好,因為你在中間會喪失自我。」

③不斷完善自我人格,提升自己才能勢均力敵

不用一年光陰,陳佐千就娶了第五位太太文竹。那個時候,頌蓮經常在紫藤架下枯坐,有時候繞著廢井一圈一圈地轉,對著井說話。

文竹看她清秀乾淨的樣子不像是瘋子,就問傭人她是誰?人家告訴她,那是原先的四太太,腦子不正常的。文竹奇怪,說她對著井說什麼呢?人家就複述頌蓮的話說,我不跳,我不跳。頌蓮說她不跳井。

頌蓮以為可以憑藉自己的年輕漂亮,獲得男人的青睞,可以走向一條幸福生活的捷徑。但是,經歷了才會明白,靠山山倒,靠人人倒。男人可以無情,可以見異思遷,對自己厭煩後還會再去找下一個。而自己只能在孤獨無依中度過餘生。

結語:

頌蓮為了追求物質生活的安逸,放棄了「新思想」女性本該擁有的獨立、自強。她對年過50的陳佐千投懷送抱,並為了爭奪男人的寵愛,不惜放下自己的尊嚴,卑微地活在男人的威嚴下。但這種畸形的愛並沒有讓她感到幸福,反而讓內心倍感孤獨。在一個封建主義的男權家庭中,她內心殘存的「新文化」始終與這個陳腐的家庭格格不入,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她渴望被救贖,卻只能一次又一次被無情的封建主義壓制,最終徹底崩潰,導致了精神失常。

《妻妾成群》看完,既讓人覺得悲憤,又讓人感到絕望。悲憤在於正是這種封建的男尊女卑主義,把一個個女人變成了男人的附屬品,她們沒有了自己,只是形同軀殼般活著。絕望又在於如頌蓮般受過高等教育,本應有自己的人生觀,卻選擇了依附男人,甘願接受不平等的婚姻關係。小說中女主的經歷,也充分反應出女性在婚姻角逐中的艱辛。

相關焦點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本書的作者蘇童是當代著名作家,迄今已發表作品百餘萬字,代表作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等等,《妻妾成群》是他的成名作。其中,三太太梅珊的身上具有與眾不同的一面,她是一位具有反叛意識的女性,為追求自身的快樂,反抗封建道德的常規,直至走向毀滅。 那我今天來分析分析梅珊命運悲劇的形象,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缺失需要來解讀梅珊命運悲劇走向,和促使她一步步走向滅亡道路的原因。
  • 《妻妾成群》:頌蓮的悲劇是新思想與封建思想碰撞的產物
    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蘇童《妻妾成群》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蘇童,曾寫過一部作品叫《妻妾成群》。小說主要講述了在舊社會時期,有一個叫頌蓮的女大學生,在家境落魄後,被迫中斷學業,然後選擇嫁給了一個50歲的富家老爺做妾。
  • 四太太頌蓮:時代的產物還是命運的悲劇
    蘇童先生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裡,刻畫了民國時代,一個典型的後宅大院的複雜生活。小說的主角頌蓮,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女學生,遭遇家庭變故後,嫁給了年過五旬的地主陳老爺。從踏進陳府起,她便不自覺的捲入深深的後宅宮心計,從最初的不屑那些下作的手段,到不甘心被冷落,到後面的麻木不仁,再到最後的發瘋,她悲劇的人生讓人可憐又可嘆。故事的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正值時代新舊交替,人們的思想也正被新舊觀念所衝擊。
  • 豆瓣8.2分《妻妾成群》:大宅門裡的女性悲劇
    這部作品主要描述了一個「受到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去世家道中落而資源嫁到高牆深院秩序井然的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又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再現了封建禮教吞噬人性的恐怖景象。
  • 《妻妾成群》頌蓮:女人靠男人養的日子,靠不住
    《妻妾成群》裡的頌蓮擁有姣好的面容,但她的婚姻之路,她的人生都籠罩著悲劇色彩,命運並沒有因為她長得好看而優待她。頌蓮的悲劇,歸根結底是她放棄了努力,走了大多數女人都會走的道路。頌蓮果斷的選擇了嫁人,嫁個有錢的人家,哪怕做小妾也無所謂。頌蓮的選擇,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一個從小依靠父親撫養的女孩,面對人生變故的時候,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嫁人。那個年代做工太苦,況且頌蓮生的細皮嫩肉吃不了那樣的苦。嫁人比做工輕鬆多了。繼母嫁了父親,不說生活多麼輕鬆,至少在父親破產之前生活都是無憂的。自己有貌有樣,又何必去吃生活的苦。
  • 《妻妾成群》:深宅內院,女人爭寵,揭開了人性隱藏的醜陋一面
    ---蘇童蘇童的短篇小說裡,《妻妾成群》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蘇童通過對舊時代女性的描寫,勾畫出了一個又一個細膩又獨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一部《妻妾成群》寫就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反映的是舊年代女人的真實現狀。
  • 《妻妾成群》:19歲女學生自願嫁給半百老頭,失去的只有青春?
    從女學生到四姨太19歲的頌蓮生的一幅清秀模樣,本該在大學裡接受新式教育的她正面臨人生的轉折點。由《妻妾成群》改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五太太劇照經歷了這一切之後,頌蓮瘋了,陳佐千娶了五太太入府。故事至此戛然而止,頌蓮的悲劇,三太太的悲劇和陳家長子飛浦的悲劇都十分觸目驚心。回顧這些隕落生命的過往,無不是帶著朝氣與希望來到這世上,但在陳宅的陰雲壓抑之下,她們活出了最讓人心痛的結局。有人說,這是活在男權社會裡所有女性的悲哀,頌蓮當時如果繼續打工上學就不會落得此下場。但筆者想說,這世上根本不存在「如果」二字。
  • 《妻妾成群》‖女人為何為難女人——解讀封建社會的女人
    代表作包括《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曾獲得曼氏亞洲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榮譽。以主人公頌蓮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進陳家大院,解讀封建制度中女性的悲慘命運。封建社會「男權」的代表——陳佐千男主人公陳老爺陳佐千,是陳家上下都敬畏的一家之主,卻渾身散發著衰弱、無能的氣息,五十掛零,已經身體乾瘦、緊繃如弓,透出暮年人的光景,卻對性事表現出驚人的執著,以娶妻的方式滿足生理欲求。
  • 妻妾成群:19歲四姨太一夜失寵,連張藝謀都不敢拍,其實大有深意
    作者蘇童曾說,《妻妾成群》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舊時代女性故事」,或者是「一夫多妻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痛苦和恐懼」的故事。而在電影中,張藝謀將頌蓮的「痛苦和恐懼」轉化為封建男權至高無上對女性的戕害。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張藝謀將頌蓮的失寵演繹為利用「假懷孕」挽留陳佐千,事情敗露慘遭封燈冷落。實際上,在小說中並沒有「假懷孕」這一說。在原著《妻妾成群》,頌蓮一年內跌落寵妾神壇,直接原因是50歲的陳佐千因四個太太,身子骨承受不住,早早就衰竭冷淡。
  • 《妻妾成群》:靠男人的女人,下場都很慘
    前幾天,有同事問我最近在看什麼書,我說:《妻妾成群》。問我的是位男同事,他的反應特別有意思:妻妾成群?這可是我的夢想啊,可惜生不逢時,沒機會了。部門一個小姐姐,聽完是另一個反應:是不是古代霸總文啊,男主像韋小寶那樣,身邊各種鶯鶯燕燕,各種爭寵?不得不說,《妻妾成群》這個小說名起得很成功,男人聽完瞬間有了憧憬,女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 蘇童《妻妾成群》:一夫多妻,花式宅鬥,男女最終的結局是被掏空
    蘇童的《妻妾成群》,從書名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寫舊時女人的小說。1991年由張藝謀和鞏俐黃金搭檔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後,轟動了國內國際影壇。2018年,《妻妾成群》又入選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原著和電影的雙重成就,讓《妻妾成群》一直停留在大眾的視野,魅力不減當年。
  • 《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風格和藝術特徵
    這一點,在作品《妻妾成群》中頗為明顯。大太太的冷淡漠然,二太太的面慈心狠,三太太的潑辣狠勁,頌蓮的果敢倔強,都在作品《妻妾成群》中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即使在《米》中,原本卑微如螻蟻一般的五龍,雖然起初唯唯諾諾,但實際上胸有城府,也是有著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特點的。所以說,蘇童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韻味,無法被其他的形象所掩埋或者是覆蓋。
  • 《妻妾成群》:女人最難走的路,是捷徑
    作家蘇童的名篇《妻妾成群》,講述了19歲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生意失敗而自殺,導致她沒了經濟來源,在繼母給出工作和嫁人這兩條路中,她選了嫁人,並自願嫁到有錢人家做妾,她以四太太的身份進入陳府,僅一年時間,就從一個青春靚麗的大學生,被壓抑的陳府生活逼成瘋子的悲劇故事。
  • 蘇童之妻妾成群:頌蓮從清純大學生變成女瘋子的過程淺析
    蘇童的創作風格變化挺大的,由先鋒派轉變為傳統風格分水嶺的,可以說就是這部讓他一舉成名的《妻妾成群》。當然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藝謀把這部中篇小說改為「大紅燈籠高高掛」,搬上銀屏,並獲得威尼斯電影大獎。
  • 《妻妾成群》:藏於高牆深院的勾心鬥角,揭露赤裸裸的人性和欲望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蘇童便在《妻妾成群》裡刻畫了一群困囿於高牆深院的女性,她們形象各異卻各有各的悲哀,通過她們的命運走向,揭露了封建禮教吞噬人性的黑暗本質。小說講述的是19歲女大學生頌蓮,因家道中落,自願委身嫁給50歲高齡的陳佐千當四姨太,從此陷入內宅明爭暗鬥的風波裡,最終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結局。
  • 「侯門一入深如海」4個女人的悲歡離合|蘇童《妻妾成群》
    、悲劇人生、悲情寂寥。蘇童的《妻妾成群》,言明封建家庭的黑暗,書寫舊時代女性的悲哀,家不是家,人似非人。>書籍封皮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的著名小說《妻妾成群代表作品:《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碧奴》《黃雀記》《米》《菩薩蠻》《蛇為什麼會飛》《武則天》《我的帝王生涯》等。蘇童擅長運用兒童視角尋找世間至真之事和至純之情,喜歡藉助女性視角抒發絕望悲苦和沉重無奈。
  • 《妻妾成群》:夜晚點燈去哪個夫人房間?封建社會婦女的悲哀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著小說是蘇童筆下的《妻妾成群》,這部小說描寫的十分細膩,從第三者的視角對女主角頌蓮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妻妾成群》講述的是四個女人同侍一夫的故事,她們明爭暗鬥、爭風吃醋,最後都沒有逃過命運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殘酷。整個故事都圍繞頌蓮展開, 從她進入陳家備受恩寵,到最後被冷落而瘋掉,無不體現出舊社會女性的地位低下,只能靠取悅男人而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只能依附於男人。
  • 《妻妾成群》:家丁殺害三姨太,少女大吼「殺人」,眾人冷眼旁觀
    這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蘇童的經典小說《妻妾成群》中的一個片段,描寫了頌蓮誘惑飛浦時的場景。頌蓮是故事的主角,飛浦則是老地主陳佐千的兒子。到了半夜,頌蓮被窗外雜沓的腳步聲吵醒,她從窗戶往外看,發現堵著嘴的梅珊被幾個家丁綁著抬到了井邊。那口井是個死人井,照顧她的宋大媽跟她說過,以前有兩個姨太太死在了那口井裡,而原因都是有外遇。
  • 豆瓣8.2《妻妾成群》:一切的痛苦與恐懼,皆源於看不清自己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通過描寫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嫁入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表面看,這是一個一夫多妻的故事,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