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演的不是電影,而是不幸婚姻的真相

2020-09-27 溪下不語

電影《萬箭穿心》是導演王競根據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

從2012年上映到現在,依然可以引起強烈熱議和爭論。

爭論的背後,是人們對電影折射婚姻家庭悲劇的高度認同,用崔永元的話,這樣的電影不去看,那真是萬箭穿心了。

這部電影的爭議點在於,它用非常真實的場景和暗灰色的色調背景,把一個女人面對一個完整的家到支離破碎再到重建失敗的過程抽絲剝繭的表達出來。

有時候我們都在想婚姻家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結婚前,兩個熱戀中的人,眼裡只有對方的好看不到別的,總是覺得和對方結婚整個人生都圓滿了。等到真正成家結婚了,才發現婚姻才是一個大坑,想要真正的圓滿是特別難的。

最後,經過婚姻的一番教育,我們坦然地與家庭和解,成了一個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的懂愛之人。

值得慶幸的是,時光改變了我們的容顏,即使有萬把箭刺穿我們的心,卻也沒消磨我們的愛人的能力。

離婚從來不是突然的,而是另一種隱忍的爆發

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武漢。

電影女主角叫李寶莉,一個普通的市井小販,是很多底層家庭婦女的縮影,性格潑辣直接,粗糙庸俗,沒讀過書。

她的丈夫馬學武,上過大學,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性格內向寡言,懦弱膽小怕事。

兩個人看似互補型的婚姻,其實埋藏了很多汙垢。

電影一開始就是家家都會碰到的問題——搬家,本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因為搬家工人臨時要求加錢,導致錙銖必較的李寶莉心生不滿,一張大嗓門全是數落人的話,除了抱怨就是撒潑。

作為丈夫的馬學武,則是選擇沉默不語的態度,和兒子坐在房間一角默默地收拾自己的東西,偶爾探出頭看看外頭的動靜。

從搬家開始到搬到新家,李寶莉指責完工人後發現丈夫居然給工人發煙,立馬當著一群工人的面,把丈夫馬學武給數落了一頓,活幹成這樣還給他們抽菸。

連工人都忍不住同情他,和他說:「我們雖然出勞力,做粗活,但屋裡的老婆還是賢惠的,活得比你自在。你在外面大小是個幹部,可是當了幹部又怎麼樣?被這樣的女人罩一輩子,比條狗都可憐。「

這樣的場合讓他人公開看自己丈夫笑話,顯然是不顧及丈夫的面子,李寶莉在婚姻關係的溝通上,太過於自我,忽視了婚姻裡夫妻關係最基本的相互維護和體面。

當沉默的人不再沉默的時候,說出來的話都讓人難以置信。新家剛搬好,馬學武就和李寶莉提出了離婚,李寶莉當然是不同意的。

面對婚姻家庭的突然破碎,她始終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反而在丈夫馬學武身上找答案,事情的走向也從馬學武出軌開始改變了。

充滿語言暴力和冷暴力的婚姻家庭,悲劇是必然的

婚姻的難處在於我們是和對方的優點談戀愛,卻和他的缺點生活在一起。所有婚前想忽視的問題,在婚後一定會被放大雙倍。

兩個人失去了對彼此間的欣賞,留給整個家庭的也只有滿滿的負能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變成引火線。在他們兩個人的眼裡,在家裡已經看不到任何美好,李寶莉只有蠻力的強勢和撒豆子一樣的嘮叨潑辣,作為丈夫的馬學武已經放棄抵抗。

同時馬學武的出軌也顯得合情合理,在家裡找不到作為男人的尊嚴和被崇拜感,但是在外面可以,特別是對方還是一個身材姣好,溫柔的小女人,馬學武一說話,立馬一副崇拜臉。

這個時候的馬學武簡直是判若兩人,幽默玩笑話一句接著一句。原來沒有人天生沉默不愛說話,只是沒碰對人而已。

但是這段婚外情沒發展多久就被李寶莉發現了,還是她自己報的警,最後還當作沒事人一樣假裝大度的原諒了自己的丈夫,這也成了馬學武跳江的引子。丈夫深知自己犯了錯,整個人卻也越來越沒精神,整個家都是壓抑的,喘口大氣都是艱難的,仿佛有一團烏雲籠罩。

沒有人喜歡被一直打擊,特別是男人。但是從小受龍蛇混雜市井薰陶的李寶莉並沒有這種覺悟,有時候甚至覺得她其實並不是很愛她的丈夫,畢竟在發現丈夫出軌後,閨蜜來吃飯還不忘含沙射影的諷刺一下丈夫。

這頓諷刺連閨蜜都聽不下去了,直接說,你這樣說馬學武太過分了,他要出軌也是你推過去的。結果,李寶莉第一反應是說,當初她年輕的時候長得漂亮,追她的人很多,但是她卻嫁給了鄉下人的馬學武,因為馬學武和她媽發過誓會一輩子對她好。

很多女人就是這樣,一旦陷入愛情的眩暈裡,最喜歡聽男人的甜言蜜語和發誓。她們享受這種被誇贊,被重視的感覺。卻忘了有些話聽聽就好,況且人生際遇有多種變化,誰也摸不清未來的走向。

所以,其實這場婚姻從一開始就不是純粹的,是不平等的。她從始至終都看不起自己丈夫是個鄉下人,只是因為發誓會對她好。而作為丈夫的馬學武當初也是貪圖李寶莉的城市身份和長得好,而現在呢,內心深處對李寶莉其實更多的還是嫌棄,嫌棄她的言語粗鄙,嫌棄她的斤斤計較,嫌棄她沒讀過書。

最後,這個懦弱的男人在得知自己被抓是自己的妻子報的警,同時還收到下崗通知的雙重打擊之下選擇了逃離,逃離的辦法就是——跳江。

看到這裡,真的是又因必有果。面對一個家,一段婚姻,他們兩個人就像各過各的,明明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好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最終讓悲劇上演。

其實,現實生活中,太多不幸婚姻的誕生都有語言暴力和冷暴力的成分。

「良言一語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暴力和冷暴力看似沒有家庭暴力來的血腥,但其實比家庭暴力更折磨人,它是一點點的摧殘雙方的精神和對婚姻的意志力。

最擅長語言暴力的就是李寶莉,從影片最開始到馬學武跳江,李寶莉從來沒有誇過他,甚至一句好話都沒有,李寶莉活得太糙,以至於忽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枕邊人想要什麼。

而面對妻子的語言暴力,馬學武的反擊則是家庭溝通裡最致命的冷暴力。無論你說什麼,他都選擇性的裝聾作啞,明知道婚姻家庭出現裂痕,不積極去溝通,反而迴避問題,造成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深。其實沒有天生好強的女人,如果有人護著,站出來保護自己,誰又願意去做那站街的潑婦呢。

家,從來都是講愛的地方,它不是充刺著謾罵的菜市場,也不是大道理一堆的學校。它是讓人一想起就覺得很溫暖,很有安全感的地方,不是一座冰冷的牢籠。

失去丈夫的李寶莉真正頓悟的時候,是從兒子不認她開始。

即使被傷的傷痕累累,依然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在經歷丈夫出軌,跳江之後,李寶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小寶身上,但是長期生活在壓抑環境裡的小寶性格也變得沉默寡言,內心深處已經否定了自己的母親。

無論李寶莉在外做苦力有多辛苦,他一概不管,甚至在自己成為高考狀元之後,直接和自己的母親對峙,把母親趕出了家門。

也是在被兒子趕出家門的那一晚,有一群和她兒子一樣大的少年們,他們正在慶祝自己高中生涯的結束。當她幫他們拍照,看著那群少年明媚的笑臉,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兒子好像從來沒有那麼開心無憂無慮的笑過。

一個人坐在江邊的那一晚,她徹底的和自己,和過去和解了。

要是自己之前和馬學武的婚姻是錯誤的,孩子也覺得是錯的,那就接受這份錯誤,不再執著和自己過不去,為難自己,還遭人嫌棄。

所以,李寶莉回到家,自己收拾好東西,離開了那個她為之辛勞了大半輩子的家。而自發來接她的是和她一樣有著市井氣息的建建,這個一直都在默默照顧李寶莉的男人,是李寶莉後半生的堅實後盾。

建建和李寶莉有著相同的成長環境,而且他是一個很有擔當的男人,他不會嫌棄李寶莉的粗鄙,他對她只有無盡的心疼和憐惜。而李寶莉本身適合的也是這種罵罵咧咧不講體面的底層生活。

李寶莉很幸運,即使遇到過不幸的婚姻,還被父子兩傷害,但她還有更懂她的建建,兩個人在一起更多的是輕鬆。同時,已到中年的李寶莉也收起了年輕時的鋒芒,多了份溫和,說話也不咄咄逼人。

這也是這部劇要給觀眾傳達的婚姻啟示。

沒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一對夫妻懷著對婚姻的無比美好憧憬走入婚姻的殿堂,可最終他們卻失望了,於是,他們責怪婚姻,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其實真正要怪的是他們自己。

我們要接受自己婚姻裡的不幸,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結婚,有問題是正常的。要是兩個人不再有愛,家也沒有家該有的溫情,就好好和自己的過去和解,不能太過執著於內心的不甘。感情,從來都是強求不來的。

同時,當遇到自己真正對的那個人,也依然要留一份愛人的能力去重新開始。就像李寶莉說的一樣,你們說是萬箭穿心,我偏說這是萬丈光芒。


作者:溪下不語,一個內心溫暖,不斷努力碼字傳遞愛和美好的90s表達者...

相關焦點

  • 《萬箭穿心》:婚姻是女人的修羅場,縱是萬箭穿心,也得抗住
    《萬箭穿心》就是方方的代表作,曾榮獲了第13屆百花獎優秀中篇小說獎。2012年,《萬箭穿心》被改編為同名電影,這部電影在豆瓣至今評分高達8.6分,是國產電影難得的8分以上的佳作。《萬箭穿心》的英譯名是《Feng Shui》——風水。在影片中,暗指房子的一種風水名稱,叫萬箭穿心;同時也暗指女主人公李寶莉的悲慘命運,如萬箭穿心。
  • 《萬箭穿心》:中年夫妻最大的悲劇不是出軌,而是彼此嫌棄
    《萬箭穿心》,內心仿佛有一千斤重的鐵塊壓著,難受到令人窒息。這也許是觀看好電影需要承受的副作用。畢竟真實的世界,本來就不美。而這部婚姻的慘劇,演繹得不僅是真實,簡直是觸目驚心。李寶莉跟坐地起價的搬家工人吵起來,認為他們不講原則,欺負自己,馬學武聽到自己老婆驚天動地的大嗓門後,不是選擇站在統一戰線來「對付」工人,或從中協調,而是匆匆瞄了一眼後,趕緊躲回屋裡去。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工人如何「坑」自家的搬家費,而是老婆在外人面前扯著嗓子和一幫大男人吵架,實在有失面子。
  • 《萬箭穿心》:一個中年女人的肩膀,到底能夠扛起多少生活的重量
    而《萬箭穿心》這部電影正是描述的此時的武漢,男女主角操著不算標準的普通話,演繹著這齣由武漢女作家方方同名小說《萬箭穿心》改編的電影中的愛恨情仇。生活給予她的第一次重擊,是婚姻不幸電影開始,一陣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嘈雜聲中,女主角李寶莉登場,她是個粗魯得近乎有些愚蠢的女人,一點沒有那股子溫柔理解的性格,站在自己喬遷的新居中,為了工人臨時的加價破口大罵。
  • 《萬箭穿心》|即使生活給你以萬箭穿心,你也要回擊它以萬丈光芒
    而在電影中,李寶莉的閨蜜小景把李寶莉的一切不幸都是從歸結於新房的風水不好,並稱之為「萬箭穿心」。但是個性倔強的李寶莉不信這個邪,不信所謂的風水,雖然搬進這個新房後她的生活的確像撞了邪一樣處處不順。發生的一切好像都是李寶莉自作自受,如果不是她打電話報警捉姦,她的丈夫馬學武可能也不會丟了主任的職位,最後還落到下崗,最終覺得這樣的生活沒什麼意思而自殺。
  • 《萬箭穿心》:女人,千萬不要活成李寶莉
    看完電影《萬箭穿心》,我相信沒有哪個人不會有「萬箭穿心」的痛感。電影改編自武漢女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講訴了武漢女人李寶莉在丈夫馬學武投江自殺後,以一己之力挑起養家的重擔。十年後,兒子高考金榜題名,就在李寶莉最欣喜的時候,兒子卻給了她當頭一棒:和她斷絕母子關係。
  • 《萬箭穿心》影評:你們不懂「萬箭穿心」的真正含義
    「萬箭穿心」這個詞來源於小景的話。但你們仔細看看當時的情景:一艘船上,看著剛喪夫難受的寶莉對天問到:剛搬了新房子,日子就要好了,為什麼要投江?她無法明白,是的。這時小景說,你的房子格局萬箭穿心。將一切罪惡歸結為牽強附會的迷信。用精神鴉片安慰了寶莉。然後姐妹就此別過。小景說出了電影的題目,所以小景其實是整部電影中最關鍵的一個人。
  • 《萬箭穿心》李寶莉: 她的苦命也許從婚姻的一開始就註定
    在一個沒有半點溫度的婚姻裡溺水掙扎,她真的很厲害,也讓人心疼的想掉淚!真想告訴她,遇到這樣的婚姻,為什麼學不會及時止損,何必苦撐下去?所幸後來她選擇了離開,邁進新的生活,至少暫時對她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李寶莉的悲劇其實從婚姻的一開始就註定了......
  • 《萬箭穿心》:以上世紀90年代為背景,反思婚姻、親子、婆媳關係
    《萬箭穿心》是2012年上映的國產電影,該電影根據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豆瓣評分8.6體現了90年代,都市中小市民為生活奔波勞碌的的縮影,映射了現代社會婚姻、親子教育、婆媳關係等普遍現象。馬學武出生於農村,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城裡,成了工廠車間主任。妻子李寶莉是城市戶口,沒有文化,性格強勢、倔強倨傲。
  • 《萬箭穿心》:錯配的婚姻影響有多大?
    錯配的性格註定不合適《萬箭穿心》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一開始,就傳來李寶莉罵罵咧咧的聲音。擔任廠辦主任的丈夫馬學武分到了單位的房子,李寶莉終於結束了住公房的生活。本是歡喜的日子,卻因為搬家工人坐地起價,李寶莉敞開了嗓子爭得面紅耳赤。她轉頭張望丈夫,嚇得馬學武趕緊把頭縮回了屋裡。不一會兒,馬學武下樓客氣得給工人遞煙,又招呼兒子去買汽水。這時候李寶莉突然衝出來,大聲咒罵著一把奪過煙。
  • 《萬箭穿心》是部好電影!
    《萬箭穿心》是方方寫的中篇小說。,當時我對電影李寶莉這個武漢女人表現出來的倔犟、刀子嘴豆腐心,以及因無知形成愚昧的性格特點,深有感觸。當然,演員顏丙燕對李寶莉的這些性格特點把握得非常好,似乎顏丙燕就是李寶莉,可她不是武漢女人。方方能夠寫出這種現實題材的作品,必定是基於她對武漢人事有深刻認識,這也讓我想起同樣以武漢底層人物為創作背景的《生活秀》,它是湖北人池莉寫的一部小說,也被改編成電影。《萬箭穿心》與《生活秀》似有相同之處,但這兩部小說我都沒看過,只看過以它們改編的電影。
  • 《萬箭穿心》:丈夫跳江,母子決裂,她的中年婚姻讓人窒息
    自從搬進新家就接連遭遇變故,李寶莉閨蜜小景說這些都跟新房子的風水有關係,這個房子,恨不得七八條路扎過去,風水上叫「萬箭穿心」。飾演李寶莉的演員顏丙燕說,生活被擠到谷底,依照我的慣性思維,李寶莉應該是哭天搶地、糾纏不清的,但結果卻是,她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最簡便的方式
  • 電影《活著》反映的不是好死不如賴活著,而是「笑著活下去!」
    電影《活著》是根據餘華同名小說改編,張藝謀執導,葛優和鞏俐主演的一部電影。這部影片被譽為一部活生生的中國當代野史,名副其實。餘華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影片中,很多人都在福貴的身上尋求著活著的意義,同情他的遭遇和悲慘的境遇,而他的女人家珍,同樣也令人動容,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中國女人對於「活著」的理解。通觀整部影片,對於這裡的富貴來說,活著是充滿希望的。
  • 方方小說改編:《萬箭穿心》第一主角為何是馬學武?
    作者|電影夫人(頭條號籤約作者)夫人今天要說的,是2012年的電影《萬箭穿心》。被稱為是「年度國產片的扛鼎之作」。著名社會學、性學研究專家李銀河認為這是:《雷雨》之後,(中國)最好的一個悲劇。無論原著還是電影,看過的朋友都會認為,李寶莉毫無疑問是第一主角。
  • 《萬箭穿心》:不求光芒萬丈,即便萬箭穿心,生活也要繼續
    《萬箭穿心》,為什麼會萬箭穿心?有一張刀子嘴的人,儘管有一顆豆腐心,總難免被萬箭穿心!而兩個完全不是一路的人生活在一起,想不萬箭穿心何其難!寶莉沒有文化,她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甚至直到馬學武自殺,她都不明白為什麼!馬學武講究的是書生的體面,他期待的寶莉應該是知書達禮,溫婉細膩,對他的博學懷有崇拜的小女人。
  • 豆瓣評分8.6《萬箭穿心》:悲劇的背後,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萬箭穿心》於2012年上映,根據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一經上映包攬了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等獎項。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甚至評價它是《雷雨》之後最好的悲劇。 婚姻中的愛情,很可能隨著雙方的經濟實力和社會階級此消彼長,而扁擔甚至消失殆盡。李寶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的閨蜜卻很清楚,所以當她聽到舉報者是李寶莉的時候,閨蜜的反應沒有那麼驚慌,因為她知道:在那個節骨眼上是李寶莉依賴馬學武,一旦馬學武發現真相,李寶莉一無所有。
  • 《萬箭穿心》:中年夫妻最忌諱的,就是撕下對方最後的「遮羞布」
    導言:《萬箭穿心》:中年夫妻最忌諱的,就是撕下對方最後的「遮羞布」。藝術來源於生活,王競的這部《萬箭穿心》以一個普通家庭的悲劇,將社會上許多人的婚姻狀態展現了出來。《萬箭穿心》講述的是一對平凡夫妻的悲劇生活,給我們以啟迪。婚姻本身應該是愛情的升華,生活會隨時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但劇中的主人公李寶莉與馬學武卻沒有敗在生活的苦難之上,而是將幸福的三口之家,毀在了自己的手裡。
  • 《布穀鳥的蛋是誰的》|在溫情抉擇的背後,看三種不幸的婚姻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不是古語裡說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而是心意相通,縱使他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是她可以訴說,他可以傾聽。既是要攜手至老,那就用交流代替沉默,用溫暖代替眼淚,用擁抱代替安慰。鳥越克哉不是一個大惡之人,他只是個糊塗的父親,他最終讓兒子失去了唯一的父親。在婚姻裡,他不是好丈夫;在父子關係中,他也不是明智的父親,但他算得上是一個好父親。因為,他最後對柚木說,天賦的遺傳就是布穀鳥的蛋,他未經伸吾的允許就將蛋放進了伸吾的體內。這枚蛋不屬於別人,只屬於伸吾。他請求柚木,讓伸吾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 幸福的婚姻靠兩人經營,不幸的婚姻也一定不是一人所致
    每一對情侶都曾因彼此身上的閃光點彼此欣賞,每一場婚姻都是奔著白頭偕老而結合。然而有的婚姻經過歲月的洗禮,兩個人愈加親密,而有的婚姻卻讓原本最親密的兩人漸行漸遠,甚至水火不容。紅樓夢裡的王熙鳳和賈鏈的婚姻走到最後令無數人嘆息,也讓很多人在他們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
  • 婚姻中最大的絆腳石,不是金錢,不是出軌,而是信任
    在那樣的情況下,美貌不是她可以藉以利用的武器,反倒可能會給她帶來無妄之災。翠蓮知道了真相,卻也無可奈何。一天,金翠蓮想起了去世的母親,年邁的父親,和自己不幸的遭遇,不知不覺在酒樓哭了起來。金翠蓮的兩段婚姻,就像是兩面鏡子,照出了婚姻的真諦:
  • 《萬箭穿心》:生活的所有不堪,全都因為你從來沒把自己當回事
    這是作家方方小說《萬箭穿心》中,主人公李寶莉對自己閨蜜小景說的話,也恰恰折射出現實婚姻中很多女性的那種恐慌無助的心理。小說《萬箭穿心》描寫了一個居住在武漢的女子李寶莉的悽苦生活。女主人公李寶莉的生活真實的存在於我們左右,她處處隱忍,不管生活多麼刁難她,也從沒有真正為自己考慮過,在她經歷了一系列生活的苦難之後,方才明白什麼才是自己該擁有的。那麼,是什麼讓她的生活萬箭穿心一般苦不堪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