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以上世紀90年代為背景,反思婚姻、親子、婆媳關係

2020-08-21 小海螺情影


《萬箭穿心》是2012年上映的國產電影,該電影根據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豆瓣評分8.6分,入圍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影片主要是圍繞90年代馬學武一家三口由單位分房搬進新房後而展開。體現了90年代,都市中小市民為生活奔波勞碌的的縮影,映射了現代社會婚姻、親子教育、婆媳關係等普遍現象。


馬學武出生於農村,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城裡,成了工廠車間主任。妻子李寶莉是城市戶口,沒有文化,性格強勢、倔強倨傲。

兩人的結合門不當戶不對,沒有共同語言缺少溝通交流,導致婚姻悲劇的發生。在馬學武出軌跳江自殺後,不向命運低頭的李寶莉用扁擔挑起全家人的生活,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她讓本來不待見的,曾是初中數學老師的婆婆在學習上輔導孩子,管理一家人的生活,自己只負責外出挑東西掙錢,每天把掙到的錢交到婆婆手裡。


兒子馬小寶學習成績非常優異,十年後的高考榜上有名,當旁人都在為李寶莉道賀時,她卻想到孩子上大學後所有的費用,於是更努力去挑扁擔挑起生活。在她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兒子馬小寶給她致命一擊,把親生母親趕出家門。

影片在晨曦中結束,卻意味深長。縱觀整個影片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思考。

婚姻:自我優越感的膨脹與自卑抗衡,最終兩敗俱傷


影片的開頭,我們看到李寶莉儼然一潑婦形象,嘴巴犀利、尖酸刻薄,對老公馬學武呵斥,跟搬家的工人討價還價絕不留情。導致搬家工人直接對著馬學武說:「看得出來,你在外頭啊,大小也是個幹部,但那又能怎麼樣呢,你被這樣一個女人管一輩子,真的挺可憐的。」


工人簡單的話語把馬學武說到尷尬地無地自容。在家裡活得沒有尊嚴的馬學武,越發自卑。久違的忍耐與容忍爆發而出,馬學武堅定地提出了離婚。

倆人的感情裂縫越來越深,倔強的李寶莉不同意離婚。在她看來,自己是城裡人,對閨蜜小景說:「可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也不少,這你知道,我選他個鄉下人,是他的福氣,他憑什麼不好好對我,還要我好好對他。」


李寶莉自我優越感的膨脹掩飾不了內心的自卑,她其實是90年代,都市打工者的一個縮影,雖然住在城裡,可沒有文化,下崗後在擁擠的街道深處賣襪子,內心倔強。


馬學武在家裡得不到尊重與溫暖,夫妻倆平時缺少溝通,最後馬學武選擇出軌背叛,被妻子揭發後,禍不單行,碰上下崗失業,內心的壓抑與自卑衝撞下,毅然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人都有兩面,一面是自尊,一面是自卑,這兩面永遠矛盾地存在人的心靈深處,人活著可以逃避許多東西,但是無法逃避自己。 李寶莉代表著沒有文化卻仗著自己是城市戶口而居高自傲卻又不得不向命運低頭抗爭的小市民


當婚姻中的尖酸刻薄和自卑夾在一起,不是成就彼此,而是越走越遠,兩敗俱傷。

親子:缺少陪伴與溝通,最終走向陌路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因為沒有文化,李寶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除了每天關心作業寫完了沒有之外,幾乎跟兒子沒有其他任何交流,對於兒子的成長,她不知道怎麼去關心。在影片中,李寶莉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起到任何輔導監督的作用。


兒子馬小寶的學習由父親馬學武到奶奶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李寶莉在家裡過於強勢,導致在馬學武跳江後,兒子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她,也導致內心壓抑,失去本該有的童年快樂,只有一味的埋頭苦學,用優越的成績掩蓋原生家庭環境留下的自卑。


在影片中,馬小寶一直是一個心事重重的孩子。李寶莉在最後收拾東西準備離家時,跟婆婆說:「我的孩子,好像從來沒像別人的孩子那樣,瘋啊、笑啊、玩啊,好像心裡壓了個事似的,不像個孩子。要是我走了以後,他能像別的孩子那樣高興那樣玩,叫我幹什麼都可以。」

作為一個母親,李寶莉是合格的。她努力挑扁擔,給孩子和婆婆創作了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


作為一個母親,李寶莉又是失敗的。她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她知道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卻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每天留給孩子的是一個早出晚歸的身影,以至於在馬小寶準備參加高考的前幾天,本想在家好好陪伴孩子,卻在婆婆的勸說下,你出去玩也行,出去打工也行,總之不要在家。


雖然李寶莉用瘦弱的肩膀挑起馬小寶的人生,但是是從馬學武跳江後,她和馬小寶間的心裡隔膜就永遠無法跨越。在兒子馬小寶的心裡,他覺得母親是欠他的,理所應當要承擔起他的全部生活費用。幼小的心靈埋下怨恨的種子,沒有感恩之心。


十年時間,馬小寶沒有反問爸爸的出軌,對家庭、對妻子不忠的原因,反倒是埋怨李寶莉害他沒有了爸爸。在他心裡,從未感謝母親十年來養育之恩,因此在高考成績出來後,親自把含辛茹苦的母親趕出家門。

早出晚歸的陌生身影和埋頭苦學的孩子,以及無法跨越的心理溝壑,讓這對本是血脈相連的母子關係形成陌路。


婆媳:守住房子,是兩個女人無聲的抗爭​


婆媳關係從古以來一直是最複雜的關係,影片《萬箭穿心》中,李寶莉和婆婆的關係一直水火不容。李寶莉把婆婆稱呼為鄉下人,婆婆說她沒文化。

李寶莉從外面回到樓下,剛好看見馬學武帶著婆婆走入電梯,自己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去叫婆婆,在電梯即將關上時,衝上去用腳把電梯門打開,一副厭煩的表情,轉身給老公和婆婆一個陌生又冷漠的背影。


彼此不待見,但源於馬學武突然跳江,小寶還小需要照顧,婆婆便名正言順的留下了照顧孫子。然而在婆婆的心裡,兒子跳江歸根到底是李寶莉造成的,因此婆婆說:「學武讓你嚷跳了江,難道你讓我們也去跳啊。」在觀眾的心裡,此時婆婆留下照顧孫子也是合乎情理。


影片中兩個女人交流最多的是關於馬小寶高考過後,婆婆讓李寶莉把房子過戶到馬小寶名下。婆婆撕下偽善的面具,步步緊逼,句句致命。

房子是底線,也是兩個人十年來無聲的抗爭。李寶莉的抗爭是馬學武跳江後,她意識到家裡的頂梁柱塌了,作為母親、作為兒媳,她不能向命運低聲下氣,是努力向生活抗爭,在她心裡早已默認婆婆進入自己的生活中,把每天掙到的錢如數交給婆婆。


而婆婆的抗爭終究是為出軌的兒子出氣。李寶莉只是婆婆養育馬小寶的一個籌碼,是房子的犧牲品。兩人的關係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濤洶湧,十年婆婆十年媳婦,在這裡淋漓盡致的揭露出人性的醜惡。


當婆媳關係,被房子和金錢的味道感染時,將會失去人情味,失去了溫度的婆媳,終究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萬箭穿心》中,李寶莉的生活階層映襯的是當下為家庭、為孩子努力掙錢的一個母親形象,她下崗時,依舊樂觀的在找工作,不向貧窮的生活低頭。面對馬學武跳江後,她沒有絕望倒下,而是槓起生活的重擔,用瘦弱的肩膀槓起家庭的全部,承受著生活中的三層苦。這是她前半生的不幸。


「還有大半輩子要過,先搬出來再說唄。」這是一個母親對生活的覺悟,是一個底層小市民不屈於生活的形象,也是一個女人面對被親人趕出家門後的自我覺醒。鹹也好,淡也好,縱使生活百般滋味,依舊努力向前,讓自己萬丈光芒。


電影的結局映襯當代家庭由缺乏溝通、理解、陪伴而導致親情的缺失,也反應人性的自私,不論

是婆婆、馬小寶還是李寶莉,他們都是這個時代貧窮的悲劇。

相關焦點

  • 《萬箭穿心》:婚姻是女人的修羅場,縱是萬箭穿心,也得抗住
    《萬箭穿心》就是方方的代表作,曾榮獲了第13屆百花獎優秀中篇小說獎。2012年,《萬箭穿心》被改編為同名電影,這部電影在豆瓣至今評分高達8.6分,是國產電影難得的8分以上的佳作。《萬箭穿心》的英譯名是《Feng Shui》——風水。在影片中,暗指房子的一種風水名稱,叫萬箭穿心;同時也暗指女主人公李寶莉的悲慘命運,如萬箭穿心。
  • 《萬箭穿心》:不求光芒萬丈,即便萬箭穿心,生活也要繼續
    》,就是一部以90年代武漢平民生活為背景的影片。》,為什麼會萬箭穿心?有一張刀子嘴的人,儘管有一顆豆腐心,總難免被萬箭穿心!而兩個完全不是一路的人生活在一起,想不萬箭穿心何其難!寶莉沒有文化,她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甚至直到馬學武自殺,她都不明白為什麼!馬學武講究的是書生的體面,他期待的寶莉應該是知書達禮,溫婉細膩,對他的博學懷有崇拜的小女人。
  • 《萬箭穿心》|即使生活給你以萬箭穿心,你也要回擊它以萬丈光芒
    電影《萬箭穿心》,雖然小眾,但口碑蠻好,改編自武漢籍作家方方的同名中篇小說,如果看電影版,更推薦看武漢方言版。電影講述的是一個90年代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武漢故事。主角李寶莉是一個性格潑辣的武漢女人,她的丈夫馬學武是一個國企的廠辦主任,一個懦弱的男人,兩人還有個上小學的兒子,叫小寶。李寶莉為人性格潑辣強勢,常常壓得丈夫喘不過氣來。
  • 《萬箭穿心》:丈夫跳江,母子決裂,她的中年婚姻讓人窒息
    》根據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出身底層的武漢婦女李寶莉,剛搬進新房想要開始新生活,卻遭遇接連打擊,痛苦與掙扎中,靠挑扁擔獨自撐起家庭的故事。自從搬進新家就接連遭遇變故,李寶莉閨蜜小景說這些都跟新房子的風水有關係,這個房子,恨不得七八條路扎過去,風水上叫「萬箭穿心」。
  • 一本犯罪小說《白夜行》,看清日本20世紀70-90年代的繁榮假相
    本書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在故事主線中大膽添加了真實的日本社會背景,這讓小說變得厚重感十足。而耐人尋味的是,這個背景線正好居於日本二戰後最「繁榮」的20年。日本在二戰戰敗後,藉助美國的幫扶,用了二十幾年就從一片廢墟中完成重建,到19世紀60時代末,經濟實力一躍成為遠東第一。極速的膨脹式發展,讓金錢至上的社會價值觀,瀰漫在社會各個角落。
  • 《萬箭穿心》:演的不是電影,而是不幸婚姻的真相
    爭論的背後,是人們對電影折射婚姻家庭悲劇的高度認同,用崔永元的話,這樣的電影不去看,那真是萬箭穿心了。離婚從來不是突然的,而是另一種隱忍的爆發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武漢。電影女主角叫李寶莉,一個普通的市井小販,是很多底層家庭婦女的縮影,性格潑辣直接,粗糙庸俗,沒讀過書。她的丈夫馬學武,上過大學,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性格內向寡言,懦弱膽小怕事。兩個人看似互補型的婚姻,其實埋藏了很多汙垢。
  • 《萬箭穿心》:一個中年女人的肩膀,到底能夠扛起多少生活的重量
    但是這都是現在的武漢,很難想像,在上個世紀末甚至是七八十年代,武漢還飽含著時代的縮影和標籤,街上有與菜販子討價還價的叫罵,也有扯皮糾纏的打架。而《萬箭穿心》這部電影正是描述的此時的武漢,男女主角操著不算標準的普通話,演繹著這齣由武漢女作家方方同名小說《萬箭穿心》改編的電影中的愛恨情仇。
  • 《萬箭穿心》:女人傾其所有卻遭老公背叛,妻子犯了致命的錯
    不久後,馬學武將鄉下老娘接過來,李寶莉雖然從未給過好臉色,但也知道終究不能和全家人為敵,雖然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但婆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影片最後,李寶莉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從那個令自己萬箭穿心的家裡搬了出來。
  • 精選好文:籠中月by島頔,港風文,90年代背景,年齡差20歲
    【婆婆文每日推薦】書評嬌軟萌妹子vs黑幫大佬,港風文,90年代背景,年齡差20歲。女主是青春貌美的大學生,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被關到jie毒所去了,一直跟著姑媽和表哥生活。偶然有天,女主跑進茶樓去找自家表哥,意外和男主邂逅。
  • 豆瓣評分8.6《萬箭穿心》:悲劇的背後,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萬箭穿心》於2012年上映,根據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一經上映包攬了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等獎項。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甚至評價它是《雷雨》之後最好的悲劇。電影主要講述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武漢,本地姑娘李寶莉漂亮潑辣,每天對鄉下出身、大學畢業的丈夫馬學武頤指氣使
  • 根據90年代真實事件改編!人血走私生意泛濫,導致全村人得怪病
    20世紀90年代,一個叫娘娘廟的村裡,人血走私生意泛濫。村裡一位小學老師老柱柱的兒子,叫趙齊全,是他帶領村民開始賣血,俗稱「血頭」。這個貧困年代,人們把錢看的比命重要。「血頭」為了節約成本,讓村民共用一個針頭來賣血。即使這樣村民們為了「賣血脫貧」仍然搶著去賣血。但他們不但沒有脫貧,反而都染上了一種叫「熱病"的怪病。
  • 首部反映工農兵大學生生活長篇小說《濯心年代》再版
    《濯心年代》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為背景,以中國北部城鄉為典型環境,講述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群體首屆「工農兵大學生」在命運沉浮中不忘初心,濯洗心靈,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殉身祖國和時代,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楊煥亭:「創作這部小說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特別是今天許多90
  • 《萬箭穿心》:錯配的婚姻影響有多大?
    錯配的性格註定不合適《萬箭穿心》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寶莉的閨蜜小景說,這是因為他們的房子被七八條馬路橫穿,在風水上叫萬箭穿心,所以寶莉只要還住在這兒,註定事事不順心。不及時止損只是錯上加錯這不正當的關係當然瞞不過寶莉,當她親眼看見丈夫挽著別的女人踏進旅館時,她驚慌失措,倒地痛哭。寶莉捂著臉哭得雙肩顫抖,她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從前口口聲聲說會對她好一輩子的男人,此刻正在背叛她。然而鑽心的疼痛並沒有讓她清醒,她還是想要守住家庭。寶莉報了警,他的工作沒了。
  • 方方小說改編:《萬箭穿心》第一主角為何是馬學武?
    只曉得在閨蜜小景面前哭哭啼啼,絲毫意識不到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有何過錯。顯然,婚姻生活的長期壓抑,令他絲毫感受不到自己作為一個丈夫的權威!只有「勇於」反抗,才能讓他活得不那麼窩囊。可惜,馬學武連出軌的活,也幹得很「窩囊」!他們被妻子以賣淫嫖娼的名義報警了,最後在廠裡當著領導面,李寶莉假裝寬容地「領走」了他。
  • 《萬箭穿心》:中年夫妻最忌諱的,就是撕下對方最後的「遮羞布」
    導言:《萬箭穿心》:中年夫妻最忌諱的,就是撕下對方最後的「遮羞布」。藝術來源於生活,王競的這部《萬箭穿心》以一個普通家庭的悲劇,將社會上許多人的婚姻狀態展現了出來。《萬箭穿心》講述的是一對平凡夫妻的悲劇生活,給我們以啟迪。婚姻本身應該是愛情的升華,生活會隨時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但劇中的主人公李寶莉與馬學武卻沒有敗在生活的苦難之上,而是將幸福的三口之家,毀在了自己的手裡。
  • 《隱秘的角落》|每個壞小孩都映射出一個家庭親子關係的不完美
    朱朝陽的家庭:父母婚姻破裂,奉獻犧牲型的母親給予懂事的朝陽一種無形的壓力。母親看似一切為兒子好。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孤獨和需求。家長們要知道「親子關係」的融洽,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和自由的前提下,讓孩子毫無負擔的感受愛這才是真正的愛。
  • 《萬箭穿心》:老實懦弱男一旦「渣」起來,會讓女人萬劫不復
    但高考結束,她等來的卻是小寶斷絕母子關係的絕情告白。這是影片《萬箭穿心》最讓女主絕望的致命一擊。>李寶莉的婚姻註定是場錯誤。隨後,馬學武在婚姻存續期間,出軌工廠的有夫之婦。李寶莉被親人傷得是萬箭穿心,但她依舊會說「還有半輩子要過,先搬出來再說吧」。
  • 李現演了方方寫的《萬箭穿心》,這部小說大家看過嗎?
    方方的《萬箭穿心》,當我看完之後,內心裡說不出來的憂傷。她要養活她的兒子,還有馬學武的父親母親,她為全家付出她想到她為全家付出了,應該是家裡的主人,但沒有想到,他們竟然過了三口人的日子,完全把李寶莉當做一個外人。
  • 又一新劇爆火,揭穿家庭真相:決定婆媳關係的除了,男人還有?
    情感專家塗磊說過:「人常說自古婆媳是天敵,我很是認同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好像沒有說全,在婆媳關係裡,男人無用,婆媳才是天敵。」婆媳衝突時,男人如果能站在中立的角度,客觀處理,好好協調兩個女人的關係,婆媳問題和婚姻衝突就會少很多
  • 口述:90年代婆媳、姑嫂大戰的愛恨情仇!都是貧窮惹的禍!
    她總是熟練的打開我家的大門,翻開灶爐裡媽媽為我們提前烤的紅薯,然後再看著我們津津有味的吃著,直到媽媽回來後她才離開。姑姑手也十分巧,她繡花那是一流,閒著沒事的時候她就用舊布做成鞋墊子,再在鞋墊子上,繡上花鳥和字。媽媽很忙,沒有時間陪我,每年同齡人有毽子踢著玩的時候我都是眼巴巴的看著。姑姑看我可憐就會用舊布為我縫製一個裝滿稻穀的布毽子。她還教我怎麼撿有用的石頭砸成圓石子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