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半生緣》:相戀14年,為何只換來一句「我們回不去了」

2020-11-01 葉宛清

小飯館裡,曼幀用顫抖的聲音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可不是回不去了麼?14年的光景,多少人事的變遷!再次重逢,卻也只能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這便是張愛玲長篇小說《半生緣》中男女主人公的結局。沈世鈞本與顧曼楨相愛,卻娶了嫂嫂的表妹石翠芝,顧曼幀也被迫嫁給了姐夫祝鴻才。最終導致沈顧兩人的感情無疾而終。

十幾年的光陰在張愛玲的筆下一晃就過去了,悲歡離合情未了,回首已是半生緣。

01、曼幀和世鈞的相識相知

沈世鈞在好友淑惠的介紹下結識了同在一個廠上班的女孩顧曼幀。三人經常一起吃飯,彼此熟絡起來。曼幀單純直爽的性格讓世鈞頗有好感。

他們一起到郊外拍照遊玩時,曼幀丟了一隻手套。世鈞下班後冒雨給尋了來,第二天中午交還給曼幀。曼幀卻不由得紅了臉。少女心開始萌動了。

曼幀原本是最怕跟人提起她家裡的事情的。但那天他們兩人第一次單獨吃飯的時候,曼幀主動跟世鈞講起了她家裡的情形。原來她自小就沒了父親,一大家子人全靠姐姐做舞女來養活。

在曼幀心理,世鈞同別人已是兩樣。家裡書桌的玻璃底下壓著幾張遊玩時拍的照片,其中有她和淑惠的合照以及淑惠的單照,唯有世鈞的一張給單獨收藏起來。

廠裡管庶務的葉先生做壽,世鈞原本是沒打算去的,覺得「這種事情實在無聊」。後因想到曼幀會去,才又僱車趕了過去。一種朦朧的情愫在他們之間蔓延開來。

02、別的都可以等待,唯有愛情等不了


世鈞在淑惠的陪同下回南京看望父母,雖去了不過就三天時間,世鈞就迫不及待想要見到曼幀。到上海下了火車,世鈞不先跟淑惠回家,直接上了到廠裡的公車。在車站焦急地等待曼幀的出現。

他跟曼幀道「我有話跟你說。」「我有好些話跟你說」。言語雖然有些含蓄,但也是一種表白,恰好曼幀也能讀懂。

曼幀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還做了幾份兼職。世鈞覺得白天表白得不夠清楚,晚上送曼幀去做家教的路上,再次表白,也依舊是含糊的,但這一次曼幀給了他明顯的回應,他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他原本打算在咖啡館裡等曼幀做完家教再一起回去的, 然而沉浸在愛情裡他是那樣快樂,快樂到不能融入到人群中去。他只能在寒冷的街頭等待。

後來,他和她談到結婚。一向獨立自主的曼幀不想靠家裡幫忙,也不願自己的家庭拖累到世鈞,讓他再等一等。他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亦是在等待中度過的,就像星期六期盼星期天一樣。只是沒想到他們的星期天卻一直沒能到來。

她不知道感情這樣東西是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箱裡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持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

愛情越是等待得長久,不確定的因素也會越來越多。不是所有愛情都能經得起馬拉松式的長跑。哪怕兩個人曾經是這麼的相愛。

03、不對稱的信息,時空的阻隔

故事轉折是從家庭的變故開始的。世鈞的父親病重,他辭職回南京繼承他父親的家業。世鈞邀請淑惠和曼幀到南京玩,他父親因認識曼幀做舞女的姐姐曼璐,對曼幀也起了嫌惡之心。

那年頭所謂的大家庭就那樣,自己在外頭怎麼玩可以,但決不會允許兒子做有辱門楣的事。所以當世鈞的母親跟他說起他父親說曼幀長得像個舞女的時候,他直接就否認曼幀有姐姐的事實。

他把這些都告訴了曼幀,並拿錢給曼幀,希望他搬家。姐姐為家庭付出這麼多,曼幀自然是不願意這麼做的。兩人爭吵一番,不歡而散。

後因曼幀的姐姐生病,她和母親前去探望。不曾想這一去,竟是進了魔爪的牢籠。曼璐為了挽回名存實亡的婚姻,出賣了自己的妹妹。串通好讓自己的丈夫鴻才去欺佔曼幀,並把曼幀囚禁家中。

世鈞和曼幀的信件被曼幀的母親和姐姐扣留,兩人完完全全失去了聯繫。曼幀在祝家苦苦等待世鈞的營救,而世鈞得到的消息卻是曼幀已和醫生張豫瑾結婚並且離開。

不對稱的信息來源把兩個相愛的人生生分離。而世鈞在得知曼幀結婚後只顧傷心,不去探究其真實性,其實是對他們愛情的不負責。

感情受挫的世鈞選擇和從小一起長大的翠芝結婚。曼幀懷孕了,後又因難產進了醫院,好不容易從醫院逃出去,卻又聽聞世鈞結婚的消息。此後她便沒再去找過世鈞。

女性和命運一直是張愛玲所擅長的主題,她用細膩的筆觸,訴說著年輕男女的悲歡離合。張愛玲筆下的愛情雖算不上轟轟烈烈,卻讓人感覺是那樣的清新淳樸。

後來曼璐去世,曼幀顧念自己的孩子,又回到祝家,嫁給了祝鴻才。沒有愛情的婚姻是痛苦難耐的,最終曼幀選擇了離婚。


世鈞和曼幀再次重逢已經是14年後。一同進飯館敘舊,曼幀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又問他過得是否幸福。世鈞沉默好一陣才回復,說他只要她幸福。

當曼幀平淡地把這些年來的遭遇說給世鈞時,世鈞當下就打算拋開一切同曼幀在一起,被曼幀勸住。

他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今天老是那麼迷惘,他是跟時間在掙扎。

有些感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回不去了,只能做最後的訣別。任誰怎樣也跨不過時間的鴻溝,去續一場穿越時空的愛戀。

相關焦點

  • 《半生緣》: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可是從另一方面觀看,女人恨起一個人來,倒比男人持久得多。」這番說辭我是認可的。所有的人都沒能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半生緣就真的只是半生緣,那藕斷絲連的不了情最終只能被時間湮沒!他們相隔十四年再見的時候,曼楨對世鈞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 張愛玲《半生緣》:什麼樣的人會和不愛的人結婚?讀懂後眼眶溼潤
    眾說紛紜,卻沒有人提到是因為愛情,似乎大多數人已經默認,張愛玲選擇了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尤其是《半生緣》的男人們和女人們,他們年輕過,用力地愛過,等到了一定年紀後,他們都結婚了,而身邊的人,也已經換了。《半生緣》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對姐妹,兩對有情人的故事。
  • 《半生緣》:張愛玲通過它,把通俗小說升華到了高雅深沉的程序!
    《半生緣》:張愛玲通過它,把通俗小說升華到了高雅深沉的程序!十幾年後過去,曾經那麼情深義重的戀人在紅塵深處重逢,整個世界已是滄海桑田,各自的生活也已是時過境遷了幾回。多想重新回到從前,可是時間無法倒帶,就像曼楨那一句嘆息:「世鈞,我們回不去了。」看似平常的言語,聽來,卻讓人同樣感到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憾恨。
  • 張愛玲《半生緣》: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最好的方式只有這一種
    張愛玲《半生緣》這一生,我們會和很多人擦肩,也會和些許人相遇張愛玲和胡蘭成分手時,用30萬劃上了句點,真的是不愛了嗎?不,更多的是覺得不值得了吧。不得不承認,對於那些回不去的、改變不了的、無法繼續的,不如早早別過,重新開始,如此一來,才能放下所有的痴纏和妄想,過好平凡普通的餘生。
  • 《半生緣》:「再也回不去了」?這是分手男女最好的結局
    與張愛玲初次遇見,那是在大學一年級。先是《金鎖記》然後就是《紅玫瑰與白玫瑰》,至於《半生緣》——我是花了大半天看完的小說。然後望著漆黑的夜空,久久回不了神。兜兜轉轉,這就是半生緣。即便見面,結果還是「再也回不去了」?
  • 張愛玲如果看了《情深緣起》會氣死嗎?
    撐到最後一集(48),終於念了那句核心臺詞「我們回不去了1980年代張愛玲在大陸再度紅極一時,桑弧被問及她時也只說「並無交情」,這是兩人的心照,都不想拿對方來標榜自己,也都不願給對方惹麻煩。但我相信張愛玲曾在私人信件裡有更多提及桑弧的地方,因為看到宋淇寫了這一句:「此信內容,關於……和桑弧事都不足為外人道。當然你也沒有別人可說。」
  • 《半生緣》∶愛情的浪漫敗於婚姻的現實,傾心相戀不抵半生情緣
    逃出後,她換了住宿和工作地方,最後還是讓母親和姐姐找到了。姐姐死後,曼楨放心不下孩子,偷偷去看榮寶,感覺孩子沒有媽很可憐,加上聽說世鈞結婚的消息,曼楨答應了和祝鴻才結婚。曼楨後來遇到了豫瑾,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豫瑾,豫瑾對於她的遭遇是如此的心痛。他原本也曾喜歡過曼楨,在他家住過一段時間,向曼楨表白後遭拒。後來回鄉下結婚了。
  • 《傾城之戀》《半生緣》到《第一爐香》:張愛玲,許鞍華的情意結
    在那個年代,她選擇孤身去到香港。即便,前頭未必有幸福等著她。之後,範柳原愛理不理的死樣讓她非常氣憤。於是,直接跑回上海。她在賭,賭這個男人不會捨得她。結果,贏了。》,即便有過幾個版本的《半生緣》——我最喜歡的還是黎明版的沈世鈞、吳倩蓮版的顧曼楨。
  • 《半生緣》:祝鴻才真的是拆散世鈞和曼楨的"罪魁禍首"嗎?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14年後的顧曼楨和沈世鈞再次相見的時候,許多話都已經到了嘴邊但各自已經成家生兒育女,一切已經來不及了。這是張愛玲的第1部長篇小說《半生緣》裡的臺詞。,這一別就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一對家人就這樣活活的被拆散,在見面的時候已經是14年後,滄海桑田,往事不在。
  • 淺析《半生緣》,曼楨與世均的錯過,告訴我們一個扎心的真相
    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 -----《半生緣》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半生緣》,改編成了電視劇。很多人看完都會同情曼楨的遭遇,也會譴責曼璐的自私與狠毒。但是,我卻只記住了大結局的最後一句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 從張愛玲經典中走出的傾世魅影,為什麼《半生緣》會成為熒幕經典
    《半生緣》。這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1997年,由許鞍華執導的電影版《半生緣》登上熒幕。男主人公沈世鈞由黎明飾演,而女主顧曼楨由吳倩蓮出演,梅豔芳扮演顧曼璐,葛優則飾演祝鴻才,黃磊扮演許淑惠,吳辰君飾演石翠芝,王志文則扮演張豫瑾。
  • 張愛玲《半生緣》:感情裡有三大遺憾,恭喜那些一條不佔的人
    張愛玲《半生緣》年輕的時候不懂這就是感情裡的三大遺憾:錯過了最愛的人;和不愛的人結婚;明明有婚姻,卻寂寞得像極了單身。總得來說,這也是張愛玲《半生緣》裡所體現的東西,當半生的緣分成為此生的羈絆,縱使活得安穩,也依然覺得充滿了缺憾。
  • 張愛玲《半生緣》: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最好的結果只有一種
    張愛玲《半生緣》根據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所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張愛玲的這部《半生緣》,講了兩個關於錯過的故事,年少時都覺得充滿了遺憾曼禎痛不欲生,誓死不從,可最後還是一步步被陷害,險些毀掉了自己的人生。在這期間,支撐曼禎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沈世鈞很有可能還在等著自己,可是她錯了。在自己最痛苦的那幾年裡,沈世鈞和一個名叫翠芝的女人結婚了。
  • 《半生緣》告訴我們的三個道理,值得我們知道,讓你我受益無窮
    故事的結局,顧曼楨牽著榮寶,沈世均和石翠芝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曾經相戀的二人擦肩而過,無奈地一笑,匆匆離去,終究是回不去了。《半生緣》是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悽涼是這部劇的主題,感覺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幸福的,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酸楚。都有自己不如意的事情。為什麼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呢?重溫《半生緣》,我明白了三個道理。
  • 親姐姐陷害妹妹借腹生子,情節太離奇,《半生緣》為何不狗血
    她向親媽顧太太傾訴苦悶,沒啥作為的顧太太有了當精神導師的靈感,指出兩人婚姻不幸福的根源是曼璐沒兒子。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有個兒子就好了!這要是從前就好辦了,太太做主給老爺弄個人,借別人的肚子養個孩子。這話我知道你又聽不進。
  • 張愛玲《半生緣》:這種性格的人,在愛情裡很容易吃虧,願你不是
    《半生緣》裡,其貌不揚的祝鴻才年紀不小,賺錢不多,卻覺得娶顧曼璐為妻是在抬舉她。明明那麼普通,他卻如此自信。張愛玲的初戀情人胡蘭成,無論是名氣還是口碑,都遠遠落在了張愛玲身後,卻還可以厚著臉皮在張愛玲面前耀武揚威。
  • 《情深緣起》:當張愛玲作品刻上瓊瑤印記
    這所作所為,的確是勇敢了些,也有了男人的擔當,但就是全身上下的細胞再不是屬於張愛玲的沈世鈞。那個陽光的、隱忍的、倔強的顧曼楨,竟在劇中固執得惹人生厭,成了三句話不離說教,以「伶牙利嘴」之力指點他人江山的聖母。
  • 《半生緣》是什麼導致相愛的兩個人曼楨和世鈞,再也回不去了?
    時隔許多年,兩人再度相遇,物是人非,一切都太晚了,曼楨對世鈞說:「我們回不去了。」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半生緣》,講述了在民國時期的舊上海,世鈞和曼楨是同事,成為了一對情侶。曼楨一氣之下脫下世鈞送給她的戒指,世鈞懷疑曼楨對自己的愛,賭氣把戒指丟進紙簍裡,揚長而去。
  • 《半生緣》: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
    二十五年後,張愛玲更加深諳這個道理。可無數次的偶然瞥見,也沒換來一次相識。1950年,張愛玲以「梁京」的筆名發表小說《十八春》。1968年,張愛玲把《十八春》最後的大團圓結局,改成了悲劇,並且更名為《半生緣》。
  • 重溫《半生緣》發現,張豫津半生坎坷錯過顧曼璐,大結局最圓滿
    文/羅小可一直覺得,張愛玲原著小說《半生緣》中顧曼璐最後黑化,很大程度是因為初戀男友張豫瑾。在原著張愛玲的小說下,是這樣描寫這段情愫的:「他坐在屋子裡,看到曼楨款款走進來,喊了一聲「瑾哥哥」,就好像時光穿梭一樣,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曼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