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蒲松齡駐店(小故事)

2020-10-17 半島文學

蒲松齡趕考來到濟南城裡,住在大明湖邊兒上的一家客棧裡。開店的是老夫妻兩個,另外僱了個十七八歲的店小二和個中年廚師。

這一天,店裡只住了蒲松齡一人。吃過晚飯後,蒲松齡坐在房間裡想:看書吧,走了一天路覺得很累。睡覺吧,看看天還早。這時,他想到院子裡散散步,一出房門,見店小二站在大門口看來往的行人。他過去把店小二約到自己的房間裡去拉閒話兒解悶兒。

在閒拉中,蒲松齡察覺到店小二非常聰明、就對他說:「我看你很聰明,今個兒晚上咱倆猜謎玩兒怎麼樣?

店小二一聽說要 和他猜謎、很高興地說:「請蒲先生出謎面吧。」

蒲松齡低頭沉思了片刻,說:「一個毛員外,喝水不吃菜,送客幹裡遠,不出大門外。」

店小二聽後接連眨巴了幾下眼皮,說:「你的謎底是毛筆。」

蒲松齡說:「猜對了。你的謎呢?

店小二想了想說:「橋上有水橋下空,一輪明月在當中,文武百言去見駕,皇上見了打一躬。」

蒲松齡聽了暗吃了一驚,心想:小家秋真不簡單,隨即說道:「你的謎底是臉盆架。」店小二說:「蒲先生也猜對了。」

因為店裡客大少,廚師也沒事兒幹,飯後也到院子裡散步。他聽到蒲松齡往的房間裡有人說話,忙過去一看,店小二正在和蒲松齡猜謎。他也來了雅興,說:「我也有一謎,說出來你們倆猜猜」便吟道:「大尾巴,鐵腦袋,大板牙齒真是快,從來不見它喝水,只吃魚肉和青菜。"

蒲松齡和店小二聽了後沒費多大勁就異口同聲地說出了謎底。廚師笑著說:「都猜對了。」

這是個什麼物件呢?看官,您猜吧

作者:陳作詩

相關焦點

  • 蒲松齡的故事(一)畢氏家族發祥地
    小時候茶餘飯後就聽老人說過畢氏家族與蒲松齡的故事,只是一知半解,朦朦朧朧好奇的感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從淄川西關到王村這一片土地為淄川縣西北鄉的一部分,歸淄川管轄。我老家就是淄川西關的,蒲松齡是淄川洪山蒲家莊人,在王村畢家坐館教書三十多年,教書之餘,博覽群書,寫出聊齋志異,成就一代文學大師。萬家村的故事。萬家村背靠白雲山,南面是泰沂山脈,中間是平原,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村東面有白泥河,西邊有萬安溪,玉清河,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按古代的住宅文化風水學而論是一塊風水寶地。
  • 故事:蒲松齡的傳說·新編·(二十)文曲星勇救同學
    他上前稽首:「小老兒姓張,江西人氏。今雲遊至貴寶地,得遇先生,能否賜一餐齋飯?」李梅喜出望外。他昨夜夢見祖宗託夢說,有個江西來的道士,明日要經過淄川,請他一定在門外小心等候,切記切記!進得院來,李梅把張道士讓到西客房,吩咐下人做了一桌豐富的素齋,恭敬的親自作陪。張道士告訴李梅,40年前,他雲遊四方的時候,偶染風寒,病勢沉重。
  • 聊齋裡的故事,何嘗不是你我的夢!我們又何嘗不是蒲松齡!
    )聊齋地府娘娘落魄的書生,遇到知心的地府娘娘錦瑟,雖為鬼怪,卻比人更有人情!:聊齋地府娘娘劇照圖)聊齋田七郎黑暗的官府,俠義的劍客田七郎!(配圖:聊齋書痴)蒲松齡的一生,又何嘗不讓你我共鳴!滿腹經綸,卻不能一展才華。世界那麼大,我卻不能出去看看。有多少個夜晚,我看著聊齋。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三)·【狐仙白蘇蘇】·中
    蒲松齡話音未落,門外響起了輕輕的叩門聲。蘇蘇和蒲松齡嚇了一跳。他們不知道敲門者是好是壞,是人是妖。蒲松齡定了定神,說了聲請進。房門被輕輕地推開,走進來一個五短身材、手拿拐棍的老頭兒。這老頭可有意思,全身的衣服包括拐棍都是烏黑烏黑的,頭髮和鬍子卻雪白雪白。他朝蒲松齡做了個揖:「小神見過文曲星。」又朝蘇蘇拱了拱手:「見過狐仙蘇蘇姑娘。」蒲松齡有點懵。
  •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是什麼樣的人呢
    (一)早年經歷蒲松齡是清朝非常出名的小說家,他寫了很多的文言文的小說,還有很多文言文的小說集,比如《聊齋志異》。公元1640年的時候,在山東淄川的一家人院子裡,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那個時候,誰也想不到,這個小孩子的一生會有多麼的不容易,也沒人能夠想到,在這個院子裡出生的這個小孩子,會成為以後的文學領域的聖手,也就是世界上寫短篇小說領域裡邊最厲害的。
  • 蒲松齡文言文短篇小說《犬奸》,直抵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墮落
    生活在清朝初年,籍貫為山東淄博的蒲松齡(1640年——1715年)以一部《聊齋志異》名揚天下,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說之王」,在國內外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聊齋志異》共收錄蒲松齡創作的各類題材的小說近500篇,全部採用言簡意賅的文言文寫成,其中,鬼怪狐仙故事佔了相當大比例,每個故事篇幅雖小,但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極高,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凝注了作者強烈的批判精神,通過講述「人鬼情未了」式的離奇故事,或者是來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是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或者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體現一種追求自由光明的精神。
  • 蒲松齡《鳳陽士人》裡面的「麗人」到底是誰?
    《聊齋志異》中的《鳳陽士人》便是一篇這樣的故事,故事很有意思,但是真正去看過書的卻沒有多少人。蒲松齡寫夢的故事很多,大概有60來篇左右,但是在這個故事中蒲松齡創造性的設定了三人同夢的場景,在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下,腦洞開的是相當大了,所以這也是蒲松齡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整個故事我們可以劃為四個段落,或者說是四個場景,我們下面來看看蒲松齡到底為我們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 蒲松齡不僅寫鬼,還寫人:最荒誕最黑色最搞怪的聊齋故事
    《聊齋志異》行將結束之時,突然冒出這樣一個則故事,說在今天的山東聊城,有一對夫妻,男的叫馬萬寶,女的姓田,呼為田氏。有一天,他們家隔壁來了一個陌生女子,並自稱是因為受不了公婆的虐待,才離家出走的。隔壁老婦見她縫紉技術超群,而且還會按摩治病,就高興地留其暫住了。
  • 故事: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八·俠客
    單從小說角度來講,以明末清初山東淄川蒲家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小說集,達到了文言文小說的最高峰。今天茶叔就跟大家聊一個關於蒲松齡的傳說。有一年秋天,蒲松齡在趕考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叫張三的考生,於是兩人結伴而行。
  • 故事: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九·山裡的老人
    蒲松齡害怕極了,馬韁繩怎麼也勒不住,只能死死抱著馬鞍,趴在馬背上聽天由命。這馬得跑了大半個時辰,才慢慢減下速度來。就在蒲松齡懸著的一顆心剛要落下的時候,無巧不巧,這馬又被山路上的樹根給絆了一跤,直接把蒲松齡摔了出去。這一摔,摔得結實,直接把蒲松齡摔背了氣。等蒲松齡醒來,右腿鑽心的疼,褲子被血洇溼了一大片,疼著他直咧嘴,一動不敢動。大白馬呢?
  • 在人和狼的對決中,蒲松齡堅定地選擇了人,而不是人性
    屠夫憑藉智慧,殺掉兇狠的狼,作者對狼的評價也只是黠(狡詐),最後狼不過是個笑話。這三篇故事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為屠夫的聰明叫好。關鍵是,這兩個牧豎是很聰明的,最起碼,在蒲松齡的眼裡是。故事並不複雜。蒲松齡用這件事兒評價了上一件事兒。旗幟鮮明的讚賞了那兩個牧人的做法。把尋釁滋事的混混看成是和狼一樣的惡人。蒲松齡站在了牧豎(老百姓)的一方。顯然,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狼是弱勢的一方,而兩個牧人勝利,是利用的是母狼和小狼之間的親情。這個是讓我心裡糾結的原因。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七·人參果
    明末清初時候,山東淄川蒲家莊有個蒲松齡,學問很大,寫了本《聊齋志異》名揚天下。當地的老百姓敬佩他的才華,都把他叫做文曲星。今天茶叔就給大家講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當時的蒲松齡,年齡大概在十一二歲。每天都要早早的起床,趕到私塾先生家裡上課。路也不算太遠,大概有幾裡地的樣子,但途中要經過一條河上的小橋。
  • 《聊齋志異》中的即墨故事
    無為教,在明末清初影響力極大,所以讀《羅祖》,無為教的故事要從家族棄子、綠帽子開始:即墨人羅祖,自幼家中貧窮,恰好朝廷徵兵,於是宗族就把羅祖送到了北方當兵充丁。我查資料,羅祖被送到北方時,約莫十四歲,是一個網文主角應該有的年齡……這裡的北方,應是明朝當時的密雲,當然也是現在的北京密雲。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六)文曲星扶桑國奇遇記·【中21】
    對於蒲松齡工作中的請求全部照準,大力支持。在一個月後的【教育平民化思想統一結業大會】上,看著從基層選拔上來的三十個躊躇滿志的年青人,鍋島雄一內心暗喜。單從這批人的精神面貌上,他覺得此事能成。我為什麼要全力支持蒲松齡先生呢?因為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穿越時代的力量,他的思想和認知已經超出了普通人和普通統治者的認知範疇。也許有人會說,蒲松齡先生在清國並沒有獲取過一官半職,也沒有為官的經歷,他的想法雖好,但不一定具有實際操作性。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我曾經派人去清國專門了解過。蒲松齡先生是當之無愧的清國狀元,是真正的文曲星!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六)文曲星扶桑國奇遇記·【中19】
    這短短的三天時間,對咱們的文曲星蒲松齡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首先,他要說服自己接受流落異國、孤立無援、任人擺布的現實;其次,還要為松下原吉先生一家的性命安危和幸福著想,不為別的,只為報答人家的救命之恩。婚禮舉行的盛大而隆重,在婚禮督導官的引領下,眾多的繁文縟節將素來喜歡簡單的蒲松齡折磨的筋疲力盡。他的髮型服裝全都做成了扶桑傳統樣式,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地道的日本人。婚禮從早上開始舉行,一直持續到中午。最後在藩主和眾人的祝福聲中,蒲松齡和藩主女兒鍋島幸子來到了藩主專門為他們安排的「駙馬府」。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六)文曲星扶桑國奇遇記·【中20】
    按照蒲松齡的性格,想要做的事情,一刻都不願耽誤,他打算第二天就開始工作。但高橋義治笑眯眯的告訴他,一切以婚禮大事為重,所有事務押後十天再說不遲。婚禮當晚,一個懂中國話的婆子和一個小丫鬟服侍幸子小姐湯沐,並將一身睡前便裝的她送到新房。果然是燈下看美人。
  • 張遼遼的愛情故事(10)
    其實遼遼離開不過兩個月吧,回來也是正常,畢竟是政府駐深圳招商辦主任,是這邊的人。遼遼略顯疲憊,凌亂的發有的被汗水沾在頭上,有的倔強地直著。我給薄玲打個電話,告訴她遼遼來了,讓她一會直接去一家新開的驢肉館,並把址告訴了她。這就過去麼?讓我喘口氣。遼遼說。憑我的直覺,遼遼這次回來肯定有事。我泡了一杯茶,很熱。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狐仙白蘇蘇【上】
    明末清初時候,山東淄川蒲家莊出了個秀才蒲松齡,寫了本神怪小說《聊齋志異》。他人品好,學問大,可就是屢試不中。又因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當地老百姓都把他叫做貶謫到人間的文曲星。今天茶叔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青年蒲松齡讀書時的故事。話說蒲松齡本是的天上文曲星,因為仗義直言,得罪了千裡眼和順風耳這兩個小人。
  • 蒲松齡的傳說·新編·(十六)文曲星扶桑國奇遇記·【中16】
    蒲松齡起身拱手:「感謝藩主的深情厚意。松齡乃一流落異國的書生,既無官職,也無所成就。承蒙您不恥下問,所以鬥膽胡謅了幾句。我在清國並未取得尺寸功名,也未擔任過任何官職,更未做成過任何一件有影響力的事情。所思、所想、所論都是個人淺見,不見得有多麼高明,更不見得能夠付諸實施。如果您覺得我適才所談還有幾分道理,可以去粗取精,根據咱們肥前藩的實際情況,加以吸收利用。
  • 蒲松齡的人與妖世界
    作家郭沫若曾用16個字評價蒲松齡《聊齋志異》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小編認為這是簡單而不失真諦的最好評價。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是愛情故事,全書大部分都是愛情故事,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