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男子變乾屍,是女妖現世還是人性所致?蒲松齡的人與妖世界

2020-08-19 卿卿醬扒娛樂

作家郭沫若曾用16個字評價蒲松齡《聊齋志異》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小編認為這是簡單而不失真諦的最好評價


蒲松齡的一部《聊齋志異》,為現代的影視劇行業帶來了多少經典作品。

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925年香港版《胭脂》,再到張國榮、王祖賢版的電影《倩女幽魂》,再到最新上映的《美人皮》。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愛情故事,全書大部分都是愛情故事,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

第二種是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

第三種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極具社會意義,如《席方平》《促織》《夢狼》《梅女》等。

1 聊齋中的經典愛情故事

舊版《聊齋》的主題歌中唱到: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愛!

的確如此,《聊齋》中那些敢愛敢恨的女妖們比一些虛偽的人更加可愛。

第一個經典愛情故事自然是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故事。

主人公聶小倩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可惜紅顏薄命,生前只活到了十八歲,死後葬在浙江金華城北的荒涼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脅迫害人。

後來浙江書生寧採臣趕路住在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來謀害。在相處過程中,小倩被商量的採臣的正氣打動,決定告訴寧採臣真相,幫助採臣轉危為安。

寧採臣也不負小倩重託,幫助她逃脫妖怪的魔爪,並收留她侍奉母親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勞善良,深受寧家人喜愛。

小倩因為長期接觸活人,慢慢的變得和常人一樣。寧妻病逝後,小倩嫁給寧採臣做鬼妻,之後,又指點採臣除掉前來報復的金華妖怪。

幾年後,寧採臣考中進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寧採臣還納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個兒子長大後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根據《聊齋志異》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最經典的版本是《倩女幽魂》,其中張國榮扮演寧採臣,王祖賢扮演聶小倩

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聊齋》中另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是連城和喬生的故事。

雲南晉寧人喬生為人講義氣,才華出眾。一個姓史的舉人為自己的女兒選女婿。

喬生雖然很窮,但很有才華,得到了史舉人的女兒連城的欣賞。

連城被迫與一鹽商之子訂婚,但不久得了怪病,要成年男子的胸肉做配藥才可以治療,並答應誰願意就把連城嫁給他為妻。於是喬生毫不猶豫地來到史家掏刀割掉自己胸口的肉。但連城的病好後,史舉人食了言,沒有把連城嫁給喬生。

沒過幾個月連城竟死了。喬生前去弔唁,也悲痛過度而死。在陰間,兩人重逢。喬生在朋友的幫助下和連城雙雙還魂。

哪知鹽商賄賂貪官,把復生的連城判給了他家。連城在鹽商家不吃不喝,並要上吊,鹽商沒有辦法,只好放連城回家。最後,喬生和連城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些愛情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真可謂是人鬼(狐)情未了。

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

蒲松齡的一生都在科舉中度過,然而命途不濟的他至死也未謀得一官半職,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不少諷刺當時的制度的作品。

在《聊齋》中就有《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故事。

王子安,是東昌府的名士,但屢次科考不中。一次,他考過試後,眼巴巴地盼著考中的消息。快臨近發榜時,他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後睡在臥室裡。

忽然有人喊道:「報馬來了!」王子安踉踉蹌蹌地爬起來說:「賞十千錢!」家裡人因為他醉了,騙他安慰他說:「你只管睡下,已經賞了。」王子安才又躺下。一會兒,又有個人進來說:「你考中進士了!」王子安自言自語:「還沒去京城殿試,怎麼中了進士?」來人說:「你忘了嗎?三場已考完了!」王子安大喜,跳起來大叫著說:「賞十千錢!」家人又像上次那樣哄著他睡下。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人急急忙忙跑進來說:「你已點了翰林,跟班在這裡伺候!」王子安一看,果然見兩個人在床下拜見,衣著都很整潔。王子安又大叫賞給跟班酒飯。家人又騙他,心裡暗笑他醉得太厲害。過了很久,王子安自己想,既然做了大官,不可不出去誇耀誇耀,便大叫跟班。叫了幾十聲,卻沒人答應。家人笑著說:「你先躺著,我們去找他們。」又過了很久,跟班果然來了。王子安捶床跺腳,大罵跟班:「蠢奴跑哪裡去了!」跟班發怒地說:「你這個無賴!剛才不過是跟你玩玩罷了,你倒真的罵起來!」

王子安大怒,從床上一躍而起,去打跟班,把他的帽子打落了,王子安也跌倒在地。他妻子走進來,扶起他來說:「怎麼醉到這種地步!」王子安說:「跟班可惡,我所以懲罰他,怎麼是醉了?」妻子大笑著說:「家裡只有我這個老婆子,白天為你做飯,晚上替你暖腳,哪裡來的跟班,會伺候你這把窮骨頭!」

孩子們都笑了起來。王子安這時酒醉也快過去了,忽如大夢方醒,一下子明白了剛才的事都是假的。但還記得跟班的帽子掉了,忙去門後尋找,果然找到了一頂像茶盅那樣大小的纓帽。大家都很驚疑,王子安自我解嘲說:「過去有人被鬼揶揄,我現在則是被狐狸戲弄了!」

通過夢中的描寫,表現出了王子安對科舉的熱衷以及對名利的渴望,而對王子安酒醒之後的描寫主要顯示出了他那種深陷於科舉夢中終究夢想破滅的無奈。

另外一個故事是葉生。河南淮陽有個姓葉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詞賦,在當時首屈一指;但是命運不濟,始終未能考中舉人。

恰巧關東的丁乘鶴,來擔任淮陽縣令。他見到葉生的文章,認為不同尋常,便召葉生來談話,結果非常高興,便讓葉生在官府讀書,並資助他學習費用;還時常拿錢糧救濟他家。到了開科考試的時候,丁公在學使面前稱讚葉生,使他得了科試第一名。丁公對葉生的前途寄予極大的希望。鄉試考完,丁公要葉生的文稿來閱讀,拍案叫好。沒料想時運限人,文章雖好命不佳,發榜後,葉生仍舊名落孫山。

沒過多久,葉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經常送東西慰問他;可是葉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藥,根本不見效。

葉生病癒後,丁公回到家,讓兒子拜葉生為師。丁公子考中了進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時帶著葉生,並送他進太學國子監讀書,與他早晚在一起。過了一年,葉生參加順天府鄉試,終於考中了舉人。

葉生到家下車,看見自己的門戶很蕭條,心裡非常難過。他慢慢地走到院子裡。妻子正好拿著簸箕從屋裡出來,猛然看到葉生,嚇得扔了簸箕就走。葉生悽慘地說:「我現 在已經中了舉人了。才三四年不見,怎麼竟不認識我了?」妻子站在遠處對他說:「您死了已經很久了,怎麼又說顯貴了呢?之所以一直停放著您的棺木沒有埋葬,是因為家裡貧窮和兒子太小的緣故。如今兒子阿大已經成人,正要選擇墓地為您安葬。請不要作怪來驚嚇活人。」葉生聽完這些話,顯得非常傷感和懊惱。他慢慢進了屋,見自己的棺材還停放在那裡,便一下撲到地上沒了蹤影。

葉生的故事以更凝重的筆觸,深入到葉生屢試不第的痛苦心靈。

他「文章詞賦,冠絕當時」,卻名落孫山。好容易遇到知己,雖預試奪魁,但省試落榜,這在他已十分痛苦的心靈上,又蒙上了有愧於知己的陰影,終於痛上加痛,飲痛身亡。

3 蒲松齡文化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品。《聊齋志異》問世後便風行一時,模仿之風亦是盛極一時,主要有沈起鳳的《諧鐸》、和邦額的《夜譚隨錄》、浩歌子的《螢窗異草》、袁枚的《新齊諧》等。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齋志異》的形式,但是畫皮難畫骨,沒能學到其精髓。

聊齋》流行之後,也形成了蒲松齡文化,簡稱蒲文化。除去在電影電視劇上的影響。近年來,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劇種是幾乎涉及全國主要劇種,且成績斐然。五十年代,根據《畫皮》改編的河北梆子《畫皮》,曾經風行一時。1959年,根據《冤獄》改編的花腔《花燈記》曾進京匯報演出。1979年,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的劇目中 呂劇《姊妹易嫁》、越劇《胭脂》均獲得創作一等獎。

在蒲松齡的家鄉淄川,當地人民政府將蒲松齡故裡川區洪山鎮蒲家村改建為組群式旅遊勝地。該園面積360餘畝,園內有蒲松齡藝術館、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觀狐園、柳泉、松齡墓園、聊齋宮等景點。

好的作品就是如此,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你最喜歡哪一個聊齋故事?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此生無悔入吾妖 ,來世願還做帳中妖,惡魔的種子,已悄然種下
    一個身穿火紅長袍的中年男子用嘶啞而低沉的聲音說道:「神族,此番來吾妖界是為何?」在他面前的是一個身穿錦衣玉袍的男子。「滅你妖界。」一個傲氣十足的聲音傳來。中年男子那血紅的眼睛盯著神族之人說道:「看來,今天神族大軍是走不出吾之妖界了」「哼,好大的口氣」「你口氣不大嗎?」說完,中年男子突然衝向剛才與他說話那人。
  • 兩段感情、三種命運,《美人皮》故事背後的深刻人性命題
    沒有反面的人物也許不夠真實接地氣,但出現在文藝作品中,卻是用來表現創作者對於美好人性的讚頌和推崇。書生這個「完美的聖賢讀書人」,也正是飽受儒家思想浸染的蒲松齡,對人性之善最美好的嚮往。妖,在所有故事裡似乎都應該是「惡」的化身,但這部劇裡的賓娘卻又間或閃爍著幾星人性的光輝,讓人無法簡單地下定義判定善惡。
  • 《美人皮》:妖若有情勝於人,人若無情何如妖?
    關於蒲松齡《聊齋志異》蒲松齡是中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寫有大量詩文、戲劇等,但其為眾人所熟知的文學作品還是清初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可是這樣還不夠,他還殺掉了我的所有族人。母親為了保住我,將她修煉多年的精元交付於我,並囑咐我日後要改吸男子精魄,加以修煉,爭取早日羽化成仙。同時,提醒我,切不可再重蹈兄長覆轍,不能對世間任何男子動以真情。
  • 貓妖化人愛上窮書生,為得真心不惜換皮囊,電影美人皮的3層隱喻
    雖然1640年6月5日出身的蒲松齡,已經用全書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短篇小說,證明了自己「雙子座宅男」對包羅萬象的事物永無休止的好奇心,也證明了自己的創作能力,但他筆下的「女妖+書生」CP,大多有「一男雙美、娶妻納妾」的固定設定。
  • 希臘神話最悲慘的女妖-美杜莎
    蛇髮女妖一美杜莎這世上曾經有-位傾國傾城、明眸善睞的姑娘她有一頭烏黑亮麗、柔順似水的長髮。從此,世上少了一位明眸善睞的姑娘,多了一個可怖的蛇髮女妖一美杜莎 。看過她眼睛的人都會變成石頭,人人都害怕她,人人都遠離她,她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 《西遊記》的女妖們:10個女妖9個美,還有1個長得醜,卻很肉麻
    美麗多姿的女妖們在第二十七回中,屍魔變作個「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的女人,她的裝扮是「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容貌則是「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屍魔所變的美女穿著「翠袖」與「湘裙」,玉面狐狸也是這般裝束——「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長」,而且她「貌若王嬙,顏如楚女」,難怪惹得牛魔王拋棄原配,流連忘返。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中舉踏上仕途的社會風尚奠定了青年男子專心科舉的思想基礎。生於此時的蒲松齡也毫不例外,和其他士人一樣,一心只想著考取功名。蒲松齡雖然出身於香門第,少年時頗有才名,但是蒲松齡終生未曾中舉。蒲松齡的遭遇跟他的父親頗為相似。蒲父精通詩書,但是卻不曾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失望之下,只好棄儒經商。就和千千萬萬的父母一樣,蒲父把實現中舉的願望寄托在兒子蒲松齡身上。可惜造化弄人,蒲松齡一次又一次名落孫山。然而,他熱衷功名的心卻從來沒有冷卻過。就算是到了晚年,他還是寄望於子孫早日中舉,出人頭地,一如當年他的父親。
  • 劉謙與蒲松齡誰更牛?深度解析《偷桃》的魔術魅力
    說到劉謙,不得不說那穿牆的硬幣、倒出豆汁兒的「魔壺」讓人驚嘆,但和蒲松齡筆下的《偷桃》一比,竊以為少了些地氣,失了些趣味。《偷桃》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裡。全篇僅865字,卻將鬧市中一老一小的魔幻表演刻畫得曲折離奇,堪稱經典!
  • 哥哥變老公遭多人棄劇?厭惡背後很多人忽略了人性所求
    看到網上很多人為《以家之名》可惜,因為剛開播時,它的豆瓣評分高達8.6分,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它的豆瓣評分下降到了7.5分。更有人評價說,好好的家庭線不走,非得扯到感情線,好好的哥哥非要發展成老公,莫名不適。
  • 從電影《美人皮》看蒲松齡《聊齋志異》影視改編作品的共性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我國清代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其文學成就在中國志怪小說中首屈一指。蒲松齡先生創造了一個鬼妖幽冥的世界,以波詭奇絕的想像和充滿詩意的語言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 新聊齋:山洞女妖
    新聊齋:山洞女妖新聊齋:男子山中伐木,吃幾個紅果後做夢,夢醒全身乏力成廢人多年前,玉涼山下有一無名小村,村裡的有個叫吳平的木匠。不料雙腿打顫,怎麼也扛不動,試了幾次還是不行。沒奈何,吳平只好走路回家。可是吳平從這之後,全身都酸軟起來,幹什麼活都提不起勁,成了個廢人。
  • 故事:古墓裡的乾屍
    和面前的男子漸漸的聊到了天明,他告訴我古墓的確切位置,同時也叮囑我,最好再找到一個懂行的人一起,因為這所古墓的危險性係數很大,並且非常的詭異,自從哥哥和他的夥伴們進入古墓之後,再也沒有他們的消息,他們很有可能已經死亡! 微胖男子在清晨時,搭上一班公交車漸行漸遠。
  • 蒲松齡耗費38年心血創作的《聊齋志異》,寫盡了人性的貪嗔痴慢疑
    出生破落地主家庭,19歲參加秀才考試,接連考取三個第一名,名震一時。但春風得意後,開始屢試不第,又連續四次參加科考,卻全部落榜。他就是才華橫溢卻鬱郁不得志的蒲松齡。窮苦一輩子的蒲松齡,估計也沒想到幾百年後,他的作品竟然如此受歡迎。其實《聊齋》被人喜愛,不僅是因為故事奇幻瑰麗,而是因為他雖在寫花妖狐魅,但實際背後反映的卻是人性。最近我重讀了《聊齋》原著,結合原著,跟大家聊聊蒲松齡如何借花妖狐魅,寫出人性的種種弱點:貪、嗔、痴、慢、疑。
  • 也談《西遊記》中的女妖們,為什麼不想吃唐僧肉。
    以她吃人如吃蠶豆的手段,抓到唐僧後並沒有生吞活剝,而是帶回洞府拜堂成親。只可惜唐僧還是一樣,木頭腦袋不開竅,死活不同意!悟空找上門來後見狀要唐僧施展「美男計」。因為如果不把女妖降住。憑著這個無底洞又深又長,而且層層是洞,洞中有洞。有上洞、下洞。一洞連著一洞。讓人頭都大了,根本找不到東南西北。唐僧稍微好一點臉色,就把女妖精高興得心花怒放,把酒言歡。
  • 蒲松齡科考啟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筆下的紅玉淑女和畫皮鬼妖的形象,至今猶新腦海。蒲松齡墓園距離柳泉不遠處,就到了蒲松齡墓園。墓園由花牆圍成,內有古墓30多座,古柏30多棵。1715年蒲松齡去世後,其墓位於西北隅,高2米多,墓前有清雍正三年(1725年)張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石碑一座。當時我看到的墳墓正還沒有完全的封好土,好像正在修葺過程中。
  •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是什麼樣的人呢
    說起蒲松齡,有些人可能還不太知道,大家可能還有的人想問一下,蒲松齡是誰呀?公元1640年的時候,在山東淄川的一家人院子裡,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那個時候,誰也想不到,這個小孩子的一生會有多麼的不容易,也沒人能夠想到,在這個院子裡出生的這個小孩子,會成為以後的文學領域的聖手,也就是世界上寫短篇小說領域裡邊最厲害的。
  • 在人和狼的對決中,蒲松齡堅定地選擇了人,而不是人性
    不知此禽獸之威,人故弄之以為戲耳。混混找人幹仗,對方關上了大門。結果混混堵在人家門口,罵了半天,一直罵到聲嘶力竭。還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他並不知道對方是在戲弄他。蒲松齡用這件事兒評價了上一件事兒。旗幟鮮明的讚賞了那兩個牧人的做法。把尋釁滋事的混混看成是和狼一樣的惡人。蒲松齡站在了牧豎(老百姓)的一方。
  • 西遊記中的女妖們都對唐僧說偏偏中意你!實是因為這個愛情定律…
    一直想寫一篇西遊記有關的文章,因為西遊記真的是部經久不衰的影視作品,自己從小就喜歡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與火眼金睛,特別糾結的是,自己竟偶然成了情感類作者這本事不得不讓以本領大小論高低的妖刮目相看!雖統領一支妖精隊伍,但自己又不是妖,不管是在自己的除妖隊伍中還是在妖精堆裡,那都是特別的存在!萬花叢中一點綠!自然是相當受歡迎的,有些妖精雖是神仙下凡,可是也天天混在妖精堆裡天天與妖精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覺得妖精們平凡的不行,看也看膩了,就像大家說的找對象不要在本單位找,本來數量也不多,何況質量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