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裡,小李子飾演的蓋茨比,孑然一身,站在海邊,小心翼翼地用手去觸摸海對岸的那盞綠燈。
《月亮和六便士》裡,當醫生歷經跋涉來到我們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面前,驚訝地發現他已經得了麻風病,命不久矣,而思特裡克蘭德卻依然在屋裡專注作畫,對此一無所知。
不管是前者那充滿珍惜的眺望,還是後者將生命融入繪畫,都讓人在一瞬間產生動容,將那一幕永久刻畫在心裡。
讀思特裡克蘭德和蓋茨比的故事,是很容易叫人感動的,因為不是誰都有重新追尋夢的勇氣,尤其是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的情況下。
思特裡克蘭德,一個普通的證券經紀人,庸庸碌碌四十年,是旁人眼中可以被忽視的那個人。他的妻子擅長社交,喜歡文藝,與她相比,思特裡克蘭德這個丈夫古板又無趣,教人幾乎可以忘記。
但有一天,突然間傳來思特裡克蘭德拋妻棄子丟掉合伙人獨自出走的新聞,一時間大家都驚訝不已,紛紛猜測他是被哪個女人勾走了魂,但當"我"應女主人之託去找到他,卻發現思特裡克蘭德不僅孤身一人,而且並非住在什麼豪華賓館享受生活,而是縮身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窮困潦倒,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作畫。
"我"問:你都已經這個年紀了,現在放棄一切去尋找那個不一定會實現的夢,難道不是已經太晚了嗎?
思特裡克蘭德答:正是因為我已經蹉跎了40年,所以不能再等待下去了。
思特裡克蘭德的選擇,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斷舍離",把那些不必要的東西、雜念統統去掉,剩下的,就是我們真正必須的東西。對於他來說,畫畫就是他一直以來的必須,不用畫作去表達他的那些充滿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激情,他就不是他自己。而至於他已有的家庭、地位、錢財,對別人來說或許是生活必需品,但於他而言確實可有可無,一切都比不上畫畫對於他的魅力,那是他的歸宿。
所以他放下了六便士,求得了月亮。
蓋茨比是一個既讓人敬佩又令人心疼的人,許多人在他身上找尋到自己。
窮苦出身的蓋茨比,在一無所有的時候遇到了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黛西,他空有帥氣的外表和一身軍裝,但卻身無分文。他為她著迷,神魂顛倒,連她家豪華美麗的房子都令他驚嘆不已,黛西完完全全填補了他的夢想。蓋茨比從遠遠地看著她,到想要佔有她,然而自己情不自禁地陷落,深深墜入了情網,連一直以來的雄心壯志都被拋到了一邊。
然後就是別離了,蓋茨比被調往海外,雖然他在戰爭中一帆風順,一路高升,但卻意外未在戰爭結束後回國,漸漸地,黛西沒能等到他回來,她開始重新社交,安排自己的終身大事,最後選擇了湯姆,縱然在婚禮上,黛西收到蓋茨比的信件,崩潰不已,大鬧一場,連珍珠項鍊都扯斷了,但終於還是在旁人的勸解下回歸了正常,與湯姆走入了婚姻。
而蓋茨比,得知她已經成婚的消息,內心痛苦不堪。當時湯姆和黛西正在結婚旅行中,蓋茨比用身上僅有的一點錢去重訪了曾經有過兩人共同回憶的地方,然後繼續了他的奮鬥,因為如今的他已經身無分文。
蓋茨比認為當自己擁有了金錢、地位,就可以追回曾經的夢,而事實是他也確實這麼做了,但結果大家都知曉——黛西已經不是曾經的黛西。
蓋茨比買下黛西家對岸那座大房子,夜夜舉辦豪華派對,只希望黛西能偶然光臨,然後卻一次也沒有見到她。然後蓋茨比找到了黛西的朋友——喬丹和尼克,在他們的幫助下,與黛西重逢相認,然後重溫舊夢,但這一切很快就破滅了。
蓋茨比執著地以為黛西一直以來愛的只是自己,他痴心的等待,等著她與丈夫攤牌,承認她從未愛過他,然後與自己重新舉辦婚禮。然而五年的時光改變了太多,黛西也並非他想像中那個完美的愛情化身,她只是個普通女子,貪慕榮華,多情又自私。
蓋茨比的夢想,就此破滅。5年前就已經失去的東西,5年後未必挽回得了,即便他跨越了貧窮帶來的隔閡,那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卻是難以跨越的。
我有位朋友,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上遇到了喜歡的人,從此心心念念,再難忘卻,但對方的態度卻頗為冷淡,朋友屢受打擊,但依然放不下。他說:"當讀到這本書,看到賓客散去,蓋茨比孤身一人站在臺階上,珍藏著他那永不腐蝕的夢……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求不得"為佛家八苦之一,誰都有求而不得的時候。多少人看到蓋茨比在夜色中遠望那盞綠光,想到自己求而不得的愛情和夢想,將自己的心與蓋茨比重合?
蓋茨比的夢是深情而夢幻的,他的愛情如此持久,歷經五年世事滄桑,他依然心懷曾經的那位戀人,痴心地凝望著對岸那盞代表了她的所在的綠燈。他追回舊愛的方式也是特別的,他竟然買下那樣豪華的房子,夜夜舉辦晚會,只希望能藉此吸引到心上人前來,與她相見。在策劃重逢之時,他表現地像個小男孩,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他從她的眼睛裡重新審視他那些財富的價值,她是他對於一切的評判標準。
只是世事難以盡如人意,蓋茨比依然深情,黛西卻早已與他人有了牽絆,他的愛情其實在5年前黛西度蜜月後就失去了,只是他自己還痴痴守著。
但縱然是求不得,蓋茨比那般努力追尋的身影,也依然在我們心中光輝奪目。這世上求不得的東西太多,但能勇敢追尋愛情和夢想,這本身就是可貴的。
而思特裡克蘭德,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投身到自己的夢想中去,這份勇氣和決心,是世間少有的。拋棄六便士而選擇月亮,這件事本身聽起來無比詩意,實際上卻意味著無盡的潦倒、苦難,甚至死亡的威脅。
思特裡克蘭德經歷過疾病、漂泊,數次險些喪命,才找到他夢中的小島,在這裡找到了他的內心。他把一切外物都放棄,不關注居所的舒適度,不關注食物、甚至女人,瘋魔般的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繪畫當中,正是這專注成就了他,在他死後,他的畫終於被世人看到、認可,他所追尋的一切,不只在自己心中有意義,在世人心中也有了意義,雖然那是後來的知己。
蓋茨比和思特裡克蘭德,同為追逐夢想,結果卻天差地別,但即便一個未挽回,一個求得了,但結果與過程相比已經不那麼重要,他們追尋夢想的勇氣和決心,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