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與《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求得了,一個挽不回

2020-10-19 歷來現實


在以《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裡,小李子飾演的蓋茨比,孑然一身,站在海邊,小心翼翼地用手去觸摸海對岸的那盞綠燈。

《月亮和六便士》裡,當醫生歷經跋涉來到我們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面前,驚訝地發現他已經得了麻風病,命不久矣,而思特裡克蘭德卻依然在屋裡專注作畫,對此一無所知。

不管是前者那充滿珍惜的眺望,還是後者將生命融入繪畫,都讓人在一瞬間產生動容,將那一幕永久刻畫在心裡。

讀思特裡克蘭德和蓋茨比的故事,是很容易叫人感動的,因為不是誰都有重新追尋夢的勇氣,尤其是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的情況下。

《月亮和六便士》:放棄了六便士,求得了月亮

思特裡克蘭德,一個普通的證券經紀人,庸庸碌碌四十年,是旁人眼中可以被忽視的那個人。他的妻子擅長社交,喜歡文藝,與她相比,思特裡克蘭德這個丈夫古板又無趣,教人幾乎可以忘記。

但有一天,突然間傳來思特裡克蘭德拋妻棄子丟掉合伙人獨自出走的新聞,一時間大家都驚訝不已,紛紛猜測他是被哪個女人勾走了魂,但當"我"應女主人之託去找到他,卻發現思特裡克蘭德不僅孤身一人,而且並非住在什麼豪華賓館享受生活,而是縮身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窮困潦倒,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作畫。

"我"問:你都已經這個年紀了,現在放棄一切去尋找那個不一定會實現的夢,難道不是已經太晚了嗎?

思特裡克蘭德答:正是因為我已經蹉跎了40年,所以不能再等待下去了。

思特裡克蘭德的選擇,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斷舍離",把那些不必要的東西、雜念統統去掉,剩下的,就是我們真正必須的東西。對於他來說,畫畫就是他一直以來的必須,不用畫作去表達他的那些充滿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激情,他就不是他自己。而至於他已有的家庭、地位、錢財,對別人來說或許是生活必需品,但於他而言確實可有可無,一切都比不上畫畫對於他的魅力,那是他的歸宿。

所以他放下了六便士,求得了月亮。

《了不起的蓋茨比》:用盡了一切努力,也追不回曾經的愛人

蓋茨比是一個既讓人敬佩又令人心疼的人,許多人在他身上找尋到自己。

窮苦出身的蓋茨比,在一無所有的時候遇到了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黛西,他空有帥氣的外表和一身軍裝,但卻身無分文。他為她著迷,神魂顛倒,連她家豪華美麗的房子都令他驚嘆不已,黛西完完全全填補了他的夢想。蓋茨比從遠遠地看著她,到想要佔有她,然而自己情不自禁地陷落,深深墜入了情網,連一直以來的雄心壯志都被拋到了一邊。

然後就是別離了,蓋茨比被調往海外,雖然他在戰爭中一帆風順,一路高升,但卻意外未在戰爭結束後回國,漸漸地,黛西沒能等到他回來,她開始重新社交,安排自己的終身大事,最後選擇了湯姆,縱然在婚禮上,黛西收到蓋茨比的信件,崩潰不已,大鬧一場,連珍珠項鍊都扯斷了,但終於還是在旁人的勸解下回歸了正常,與湯姆走入了婚姻。

而蓋茨比,得知她已經成婚的消息,內心痛苦不堪。當時湯姆和黛西正在結婚旅行中,蓋茨比用身上僅有的一點錢去重訪了曾經有過兩人共同回憶的地方,然後繼續了他的奮鬥,因為如今的他已經身無分文。

蓋茨比認為當自己擁有了金錢、地位,就可以追回曾經的夢,而事實是他也確實這麼做了,但結果大家都知曉——黛西已經不是曾經的黛西。

蓋茨比買下黛西家對岸那座大房子,夜夜舉辦豪華派對,只希望黛西能偶然光臨,然後卻一次也沒有見到她。然後蓋茨比找到了黛西的朋友——喬丹和尼克,在他們的幫助下,與黛西重逢相認,然後重溫舊夢,但這一切很快就破滅了。

蓋茨比執著地以為黛西一直以來愛的只是自己,他痴心的等待,等著她與丈夫攤牌,承認她從未愛過他,然後與自己重新舉辦婚禮。然而五年的時光改變了太多,黛西也並非他想像中那個完美的愛情化身,她只是個普通女子,貪慕榮華,多情又自私。

蓋茨比的夢想,就此破滅。5年前就已經失去的東西,5年後未必挽回得了,即便他跨越了貧窮帶來的隔閡,那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卻是難以跨越的。


《月亮和六便士》VS《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求得了,一個未挽回

我有位朋友,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上遇到了喜歡的人,從此心心念念,再難忘卻,但對方的態度卻頗為冷淡,朋友屢受打擊,但依然放不下。他說:"當讀到這本書,看到賓客散去,蓋茨比孤身一人站在臺階上,珍藏著他那永不腐蝕的夢……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求不得"為佛家八苦之一,誰都有求而不得的時候。多少人看到蓋茨比在夜色中遠望那盞綠光,想到自己求而不得的愛情和夢想,將自己的心與蓋茨比重合?


蓋茨比的夢是深情而夢幻的,他的愛情如此持久,歷經五年世事滄桑,他依然心懷曾經的那位戀人,痴心地凝望著對岸那盞代表了她的所在的綠燈。他追回舊愛的方式也是特別的,他竟然買下那樣豪華的房子,夜夜舉辦晚會,只希望能藉此吸引到心上人前來,與她相見。在策劃重逢之時,他表現地像個小男孩,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他從她的眼睛裡重新審視他那些財富的價值,她是他對於一切的評判標準。

只是世事難以盡如人意,蓋茨比依然深情,黛西卻早已與他人有了牽絆,他的愛情其實在5年前黛西度蜜月後就失去了,只是他自己還痴痴守著。

但縱然是求不得,蓋茨比那般努力追尋的身影,也依然在我們心中光輝奪目。這世上求不得的東西太多,但能勇敢追尋愛情和夢想,這本身就是可貴的。

而思特裡克蘭德,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投身到自己的夢想中去,這份勇氣和決心,是世間少有的。拋棄六便士而選擇月亮,這件事本身聽起來無比詩意,實際上卻意味著無盡的潦倒、苦難,甚至死亡的威脅。

思特裡克蘭德經歷過疾病、漂泊,數次險些喪命,才找到他夢中的小島,在這裡找到了他的內心。他把一切外物都放棄,不關注居所的舒適度,不關注食物、甚至女人,瘋魔般的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繪畫當中,正是這專注成就了他,在他死後,他的畫終於被世人看到、認可,他所追尋的一切,不只在自己心中有意義,在世人心中也有了意義,雖然那是後來的知己。

蓋茨比和思特裡克蘭德,同為追逐夢想,結果卻天差地別,但即便一個未挽回,一個求得了,但結果與過程相比已經不那麼重要,他們追尋夢想的勇氣和決心,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在意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在論斷與被論斷中成長,追月亮請先拾起六便士
    ,於是收拾起包袱頭也不回地去浪跡世界,體會不一樣的風情,並在旅途中遇見愛情落戶成都從此成了客棧的老闆娘。,與英國作家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筆下的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追求理想不一樣。斯特裡克蘭是完全把抬頭看到的月亮與低頭撿起的六便士完全割裂,不顧世俗拋妻棄子地去畫畫追求理想,生活窘迫到身無分文飢餐露宿也繼續迷醉堅持他的「我要畫畫。」這次看到《月亮與六便士》的版本是由一位八零後的廣東人編譯的,他叫李繼宏。
  •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破碎而虛幻的愛情故事
    希望這本書除了讓你得到文學巨著內容和形式的收穫感,也讓你在愛情觀上得到啟發。 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書,第一:金錢買不回愛情,沒有錢卻會失去愛情。第二:世上沒有完美愛人,完美愛人是虛榮之戀的幻影。第三:愛情或許能讓人一見鍾情,但合適才能讓愛情長長久久。
  • 《月亮與六便士》:拋開現實和理想,還應該看到一個天才
    一個評論家在評論毛姆《人性的枷鎖》的主人菲利普時說,「他像很多青年人一樣,終日仰慕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銀幣」。毛姆喜歡這個說法,就用《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本小說的書名。然後一本關於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也就產生了,很多人讀到這本書的時候 ,可能都會考慮所謂的「月亮」和「六便士」之間的關係,感慨拋棄六便士可惜有之,感慨月亮耀眼也有之,但是我今天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一個人成為某一領域的頂級人才(甚至可以說成是天才)那他其他方面的缺陷是否可以被原諒?
  • 理想與現實的糾葛-- 讀《月亮與六便士》
    理想與現實的糾葛--《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小說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原本有著舒適的生活,突然拋妻棄子前往巴黎學習繪畫藝術,在巴黎生活困頓、貧病交加卻始終不改「初心」。作者並沒有把小說主人公塑造成一個「普羅米修斯」那樣的英雄人物,因為「塑造出一個英雄人物,這樣的故事永遠都能感動讀者」。斯特裡克蘭德性格乖僻、自私冷酷,對欣賞崇拜他,不計前嫌多次幫助他的沒有天份的畫家施特羅夫不近人情的嘲諷、打擊,甚至拐走施特羅夫的妻子,最終導致施特羅夫妻子的自殺。對此,讀者可能不太喜歡主人公的性格。
  • 《月亮與六便士》:不被世人理解的斯特裡克蘭德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在這部作品中,作家用犀利的語言和跌宕的情節,構造出了一個震蕩人心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原本是一位證券經濟人,有著體面的工作,漂亮的妻子,幸福的家庭,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卻毅然決然地拋下了這一切,決心成為一名畫家。
  • 《月亮與六便士》:愛上一個只顧追求夢想不負責的人,該怎麼辦?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1919年問世,書中從第三者的視角講述了一位名叫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英國人的故事。他為了追求繪畫的理想,不惜拋棄原本安定的生活,忍受著貧窮、飢餓和病痛的折磨,在全身潰爛而死之前,畫出了令自己滿意的巨幅壁畫,衝破了孤獨,找到了靈魂的自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淺談《月亮與六便士》的現實意義:如何讓夢想照進現實
    鮮為人知的是,這幅畫還成就了一部長盛不衰的小說,那就是《月亮與六便士》。於是,他以此畫為靈感,以高更為人物原型,精心創作了一個的關於理想、關於世俗、關於人該如何活著的故事---《月亮與六便士》。三十五歲之前的高更,是一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為了成就做著名畫家的夢想,他毅然拋業棄家,歷經窮困,輾轉奔赴原始島嶼。最終在那裡找到心中所向,畫下大量畫作,並確立了鮮明粗獷的畫風,為後世的象徵藝術開闢了新的道路。
  • 《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蓋茨比,他了不起在哪裡?
    菲茨傑德拉為這個時代創造一個新名詞:爵士時代。菲茨傑德拉寫的第一部小說是《人間天堂》,他憑著這部小說獲得了巨大的聲譽和地位,當然還有金錢,他大肆揮霍,還娶了富家女。《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什麼能把當時紐約的上流社會寫的入木三分,就是因為菲茨傑德拉身處上流社會縱情享樂,夜夜笙歌。
  •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與現實,你會怎麼選?
    正如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在四十歲時拋家棄子去畫畫,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堅持要畫畫的信念,不屈從於任何世俗。本書作者毛姆是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月亮與六便士》越到後面越是引人入勝,即能看見一個個性鮮明的主人公,又能發現一個象徵主義畫家的原型,收穫是雙重的。隨著書中「我」的調查,我們對這位天才的認識和了解就多了一分。但是直到終章,我們也沒能窺見那天才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是相當遺憾的,永遠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 瘋狂追夢人:以存在主義視角解讀《月亮與六便士》
    「故事聖手」《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為原型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是一名證券經紀人,他追求和嚮往自由,為了追逐繪畫理想,掙脫世俗羈絆,實現鳳凰涅磐的過程,這具有典型的存在主義精神。
  • 合小圖薦書|月亮與六便士
    2今天想推薦給大家的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經典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追求我們自己認定的事物,不去迎合他人。參差百態乃是幸福之本源。夢想多麼妖冶,多麼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只願我們不會成為「人們」裡得那個「們」,做一個屬於自己的「人」。
  • 《月亮與六便士》:「拋棄」過去的自己,作為全新的自已重生
    我重讀作家毛姆寫的《月亮與六便士》深入了解書中斯特裡克蘭丟下六便士去摘心中月亮的勇氣和力量。(之前更欣賞斯特裡克蘭夫人,對斯特裡克蘭過激不負責的行為有點不太理解)《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有過很豐富的生活經歷:從事過很多種工作,40歲遇見22歲的美國人吉拉爾德·哈克斯頓,並與其結婚,一直幸福到終點。
  • 《月亮和六便士》:追逐月亮的人——淺析思特裡克蘭德的複雜形象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句話可以算是對《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的總結。《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有個朋友跟毛姆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覺得這說法挺有意思,就起了這個書名。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而故事也就是從思特裡克蘭德日復一日的六便士生活開始的。
  • 了不起的蓋茨比,了不起的犧牲
    《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在結婚之前曾經看過,那個時候感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覺得他不過就是一個窮小子,為了追求到自己努力夢寐以求的初戀,努力奮鬥,最後又犧牲自己的故事。這樣的犧牲是不是算了不起了,我當時是很不以為然的。直到我結婚之後,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回頭看這本書,我發現蓋茨比確實非常了不起,了不起在什麼地方呢?
  • 《月亮與六便士》——名著需要「誤讀」,不看到最後一頁你就虧了
    天才不代表正義,它們之間的距離比我們想像的更遙遠《月亮與六便士》中,毛姆用一個年輕作家的角度,講述了自己所見所聞的落魄畫家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傳奇一生。斯特裡克蘭原本只是個普通的股票經紀,有著眾人看來幸福安穩的中產家庭。
  • 《月亮與六便士》| 35+ 的人生岔路口
    最近讀完了毛姆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經典小說的價值在於書中人物的困惑和舉動放在當下社會一點也不違和,依然有很強的代入感,引人思索。小說的標題,如果按照現在自媒體標題黨的文風,應該是「35+金融精英男,拋家棄子為哪般?」或是「35+的後現代人生,中年男人的另類選擇」又或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可以嗎?」等等。
  • 《月亮與六便士》:世界從來不會辜負,那些為夢想而痴狂的人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個抬頭看見了月亮的人,就是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思特裡·克蘭德,而他看見的月亮,就是他想畫畫的夢想。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 了不起的蓋茨比究竟哪裡了不起,如何真正讀懂這本
    第一次看紅樓夢的人也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經典又在哪裡呢?《了不起的蓋茨比》也是從一個愛情故事開始講述的,那他了不起的地方又在哪裡呢?蓋茨比不禁驚覺財富中隱藏和保存了多少的青春與神秘,他驚覺那麼多的衣裳是何其新穎華麗,他更驚覺黛西有如閃著銀白色光輝的月亮,安穩地、驕傲地高掛天空,全然不識窮人掙扎的痛苦。我見過幾個從小生活優越,從未吃過苦的女孩,她們身上有一種美。真奇怪,我一點也不嫉妒她們,相反她們身上的那種美對我充滿吸引力。那種不需要用力生活的美,那種安逸環境造就的不著急忙慌的、溫柔自適的美。
  •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但是看完之後我覺得有點失望,因為沒有看出來《了不起的蓋茨比》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的呢?是他打破了自身的階級壁壘但用了些非法的手段成為富豪?還是因為他對愛情的執著一直喜歡著一個叫黛西的富家女呢?在我看來這兩件事雖然做到很難,但也配不上「了不起」這種詞語吧!但這部電影的口碑一直都還不錯,小說更是得到村上春樹的極力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