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這個抬頭看見了月亮的人,就是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思特裡·克蘭德,而他看見的月亮,就是他想畫畫的夢想。
俞敏洪曾經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或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可大部分人呢,既缺少追求夢想的勇氣,又缺少為夢想而付出一切的行動動力,結果,最終與夢想擦肩而過。
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思特裡·克蘭德,他既有追求夢想的勇氣,又有敢為夢想孤擲一注的動力,為了能畫畫,他不惜背負拋妻棄子的罵名去了巴黎。不僅在那個時代,即使在時下,這種行為簡直可用離經叛道來形容。而為此他說是渣男,是一點也不冤枉他!
英國小說家毛姆為何要在小說中設計這樣一個男主呢?這與他個人經歷有關,他的人生中,就曾有棄醫從文的經歷。還有他非常喜歡旅行,一生去過很多地方,也去過太平洋的一些小島,比如,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又稱大溪地)。
正是在這裡,他看到了法國後印象派畫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保羅·高更的作品,由此被啟發,而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月亮與六便士》。
與高更的人生經歷雷同,《月亮與六便士》男主原本是英國證券交易所的一名經紀人,工作穩定,家庭幸福,卻因一門心思地想畫畫,而鬼使神差地離家出走去了巴黎。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這種拋妻棄子的行為是千夫所指,為人不齒,但如果換位思考,他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放棄舒服的生活,去努力打拼,則是非常勵志的一件事。
雖然之後,男主在巴黎受盡了貧窮和飢餓的煎熬,後來不得去了馬賽,最後去了大溪地島上,歷盡了挫折,但最終,他創作出一幅又一幅讓後世震驚的傑作,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畫家,實現了自己想畫畫當畫家的夢想。
羅曼·羅蘭認為這部作品呈現了一個充滿美好、藝術和完美的小說世界。而英國作家伍爾芙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在了高聳的冰山上,令平庸的日常生活,徹底解體。」我想,伍爾芙她之所以說讀完小說,我們平庸的日常生活徹底解體,是因為這個小說中蘊藏一種強大的力量,而那種強大的力量,其實就是夢想的力量,它總讓人它痴狂。
夢想是什麼?它是我們最美好的憧憬,是我們最大的前行動力。而《少林足球》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人生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是的,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就是因為有想法,有夢想。所以,人必須要有夢想。
馬雲曾經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了呢?」
而從夢想的角度,我們去解析《月亮與六便士》,就可以從冷酷無情的男主身上發現,他身上其實有很多讓人熱血激蕩的元素。
01男主思特裡克蘭德為何拋妻棄子
毛姆是一名擅長人性解讀的偉大作家。他對人性的解讀非常犀利老道,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精準。但他筆下的人物,同樣很難用黑白、善惡來區分。不過,讀完小說,很多人能從中對號入座找到那個影子式的自己。
(1)男主的妻子喜歡平凡的生活
除了男主思特裡·克蘭德,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毛姆還設計了其他人物,比如,思特裡·克蘭德的妻子,在巴黎幫助過他的畫家德克·斯特洛夫 以及妻子布蘭奇· 斯特洛夫。這些人個性不同,追求也不同。
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是追求的不同,有的人,比如,思特裡·克蘭德,他追求心中的月亮,即夢想;有些人追求「六便士」,追求俗世的愛情與名利,享受著俗世的平凡生活。
顯然,思特裡·克蘭德夫人就是追求「六便士」的人,她一直想當作家。但丈夫離家出走後,她不得不開了一個列印社為生。丈夫死後,有了名氣之後,她藉助丈夫的名聲,順利躋身嚮往已久的文學圈,過上了嚮往的夢想中的生活。
(2)男主的妻子不理解他的夢想
思特裡·克蘭德追求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生活,她很難理解那些有夢想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丈夫思特裡·克蘭德的所作所為。
所以,當她的丈夫思特裡·克蘭德為追求藝術而出走,她是難以接受的。為此,她不對外稱他為了某一個女人而私奔,因為這才是她與其他平凡人能接受的理由。
如果她說自己的丈夫思特裡·克蘭德為追求藝術而出走,肯定她的朋友、鄰居都不會相信她所說的話。這也會讓她沒面子。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朋友如此,夫妻如此,一個喜歡平凡的生活,一個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夫妻是難以有共同語言的,也難以溝通的,更難和睦相處。於是,當思特裡克蘭德突然留下一封信,「我不會回來了,我的決定不可改變」,就遠走他鄉,這一行為看似不正常,其實,細思之下,也在情理中。
(3)為了夢想而離家出走,是男主對舒適區的一種拋棄
無情未必真豪傑,好男兒志在四方。有夢想的人,為了追求夢想,不得不選擇舍掉一些東西。而舍掉家庭,舍掉舒適的生活,是思特裡·克蘭德義無反顧地向夢想邁進的第一步。
或許有人說,為了夢想離家出走,背上拋妻棄子的罵外,舍掉舒適的生活,不值得。
夢想無所謂值不值得,而是敢不敢為之付出。而在思特裡克蘭德看來,為自己喜歡的事情,舍掉再多,甚至舍掉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只有捨得原來的一切,才能輕裝上路,全力為夢想打拼。
(4)世界從來沒有辜負為夢想而痴狂的人
或許,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不同的是,紅塵陌路中,有人迷失了夢想,甚至為六便士,而拋棄了那輪夢想的月亮;有人為了夢想中的月亮,一直在俗世生活中掙扎、抗爭,甚至衝破現實生活的束縛,最終,扔掉了六便士,完全遁入夢想的國度。
在有一些人看來,這些人是瘋子或傻子。他們可以沒有家庭,沒有孩子,沒有美食,卻唯獨不能沒有夢想。他們也願為夢想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
演員喬恩曾說過,「我的夢想就是演戲,我可以為了它付出一切」。
願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喬恩,最終成了職業演員,讓演戲成為了她的職業,可以用夢想的事情,來養活自己與家人了。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為夢想舍掉一切,拋棄一切,如痴如狂的人,卻不是很多,而這個世界也從來沒有辜負為夢想而痴狂的人,比如,梵谷、高更、愛迪生等。雖然他們為夢想歷盡劫難,苦不堪言,但他們最終成功地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喜歡的模樣,在人生甚至於人類歷史的舞臺上閃閃發光。
02除了夢想,其他都是浮雲
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曾經寫道:「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他妻子委託去巴黎找他的人問他:「你認為一個人從你這個年紀開始學畫畫就能學好嗎?大多數人從18歲就開始學了,如果你充其量只能成為三流畫家,你還會覺得為此拋棄一切值得嗎?
男主思特裡·克蘭德說,「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裡,他遊泳遊得好不好無關緊要,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不讓我畫畫,我就活不了,不讓我畫畫,我就要死掉。不管怎麼說,我都要畫畫!」
不讓有一個夢想的人,去追求夢想,他真的不能活下去嗎?或許,答案是形形色色。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最終實現夢想的人,最初時,都曾經為夢想不管不顧地拋棄了一切,都曾經專注於夢想,視其他為浮雲。
正因為他們如此執著於自己的夢想,才能在夢想的路上越走越遠。
(1)專注於夢想的人,日子再苦他也不在意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思特裡·克蘭德無情地離拋棄妻子去了巴黎。
其實,在巴黎,他過得一點也不好,經常過著捉襟見肘的苦行僧式生活。
雖然因為生活所迫,他每天只能吃一餐麵包、一瓶牛奶,甚至還生了一場病差點死。他卻不以為苦。對於他來說,只要能畫畫,只有能追求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夢中的月亮,再苦的日子他也不在意,也能過下去。
當然,他也不在意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也不在意自己能否成名。他只一心想著畫畫。
(2)專注於夢想的人,不在意世俗的名與利
「他生活在幻想之中,現實對他而言毫無意義。我感覺,他是將自己強烈的個性一股腦兒傾注在畫布上,心無旁騖,只專注於心靈之眼所看到的東西,而對現實的事物渾然不覺;一旦畫完了,也許作品本身並不重要。」
他也不屑於與他人聊天,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有人與他探討繪畫的藝術,此時,他會非常真誠,讓人不由自主地被他感動,「好像有一種猛烈的原始的力量在他體內奮力掙扎,仿佛違拗著思特裡克蘭德自己的意志」。
其實,他體內的這種所謂猛烈的原始力量,則是對於夢想的專注力。如果他被名利吸引,那是因為他在意名利,而正是對夢想專注,他心心所念的才只有畫畫這個夢想。
(3)專注夢想的人,會為了夢想不擇手段
沒有誰的夢想會輕易實現,沒有誰的夢想不千折百回,甚至頭破血流。因為通向夢想的路上,不是鮮花滿地,而是充滿荊棘、險象環生。
《香水》——電影描述一位與世隔絕、嗅覺異常靈敏的天才格雷諾耶,為了追尋世上最完美的香味而不惜殺人的旅程。格雷諾耶的理想是破譯世間萬物氣味的秘密,為此不惜瘋狂殺掉26位少女,這種行為看起來讓人費解,也非常可怕,卻也恰恰說明了男主對夢想的執著與痴狂。
執著與痴狂的執念之下,才做出了不擇手段、超越倫理與法律的事。
再說《月亮與六便士》的男主,他雖然沒有《香水》男主的瘋狂殺人之舉,可也做出有悖常理的事。
有一天,他病得非常重,他的朋友帶他回了家,並且讓自己的妻子布洛奇照顧他。可他病情好轉時,就卻霸佔了朋友的畫室,開始在朋友畫室中畫畫。最要命的是,他利用愛上了自己的朋友妻子做模特。做完模特,他就不要她了,以至朋友妻子在絕望中自殺,他也不為所動,依然畫畫。
在很多人看來,他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太冷血,或不擇手段,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又何嘗不是了為了夢想而全力以赴的表現。
03堅持夢想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可能,關鍵是能否一直堅持不懈地為夢想而努力。因為夢想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隔著一個堅持的距離。
「愛好無關乎職業,不管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始終堅持我那份愛好,我願意為它付出時間和精力,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這是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最惹人矚目的選手雷海為回答記者的話。
雷海是一名外賣小哥,屬於一轉身,就消失於茫茫人海中的人。可幸運的是,他喜歡詩詞,他經常將詩詞書帶在身邊,只要有時間,就讀詩學習。結果呢,他厚積薄發,戰勝了身為北京大學文學碩士的對手,一舉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
因為喜歡詩詞,更因為日復一日的堅持閱讀,外賣小哥創造了傳奇,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無論是誰,只要長時間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都可能創造傳奇。
但沒有誰的追夢之路會一帆風順,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如果遇到困難怎麼辦?
(1)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怎麼說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前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曾經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他說,「一開始我是個舉重運動員。我一直喜歡舉重和健美。當我第一次抓起槓鈴,穩穩握住,並高舉過頭頂,我就一直享受這份愉悅,我知道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我喜愛舉重,這將是我要做的事情。」
雖然施瓦辛格想從事舉重和健美運動。但接受了第一次訓練後,第二天早晨他我渾身酸痛,甚至沒法舉起手臂梳頭。可他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堅持了下去。在堅持了兩三年艱苦訓練之後,他的形體和力量都發生了改變。可他的父母非常不理解他的夢想,一直勸他找一份正經的工作。
可施瓦辛格一直堅持他的夢想,並且告訴年輕人,無論如何,堅持你們的夢想。
在你追逐夢想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人不同的看法與建議,甚至會有人批評你。而夢想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是你的夢想,它能帶著你一路遠行。所以,只要你認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
(2)不在意困難多大,有多少,自然就會戰勝困難
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只知道當我就喜歡做這件事,是多困難,我都不在乎。有心人,天不負。老天總會抽出身來幫助我實現夢想。」
只要是做喜歡的事情,不管達成目的有多困難,都不要在意。追求夢想的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難,都要堅守,都不要放棄。
辦法總比困難多,不過,只要你不在意困難,正確地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那麼,所有的困難,都會被戰勝。
(3)相信所有的苦日子都會是暫時的
有人說,「焰火下的孤獨,是每一個夢想必須經過的地方,每一個人都一樣。」而有時,我們為了追求夢想,要忍受的,不僅是孤獨,還會有更多的挫折與磨難,比如,貧困。
而《月亮與六便士》的男主,到了巴黎後,他很快把從倫敦帶來的一點兒錢花光。可他沒有沮喪。他也沒賣出自己的畫。他開始打零工賺錢。他曾給一些來巴黎玩的老鄉當夜生活的嚮導。他也曾經做藥品廣告的翻譯工作。他還做過油漆工。有時,他會一文不名,連畫布和顏料都買不起,而日子再苦,從未丟下他的藝術工作。不想去畫室學畫畫,就自己摸索著畫。
還記得柴靜嗎?《看見》一書的作者,有「當代林徽因」之稱的柴靜,自打她小時候起,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電臺的廣播主持人。後來,她如願以償地當了廣播主持人。
她之所以夢想成真,也是因為她堅持自己的夢想,在追夢的過程中,一直堅守不放棄,敢堅持的原則。
大學畢業後,家人想讓她回山西,他們為她安排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可為了追求自己少年的夢想,在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留在了湖南廣播電臺做節目。雖然一開始日子過得很孤獨與寂寞,很累很苦,可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為了夢想,她一直堅持。而最終,她實現了自己要當了廣播主持人的夢想。
對於任何人來說,他一生中都不缺少追求夢想的機會。是選擇六便士的生活,還是選擇去追求心中的月亮;是追求夢想,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夢想的挑戰、還是在困難面前落荒而逃;無論你選擇什麼,希望都能做出一個無悔的選擇。
也或許,沒有人逼你離開家鄉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也沒有沒有人逼你每天要花多長時間學習。可只要你喜歡的,想做的事情,就請多花點時間去做,堅持去做!
堅持就是勝利,不管生活得如何,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義無反顧的去向前奔跑。而堅持夢想的人,恰恰如此,他們不在意所有的困難,遇山開山,遇河架橋,一路披星戴月,勇往直前,而
全世界都會為他路。
人生苦短,往後餘生,不要總是瞻前顧後,想做的事,就大膽地做。只有邁出通往夢想的第一步,且堅持下去,你的人生終會與眾不同。
這就是我看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後最大的體會,也是小說家毛姆最想告訴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