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母親被狐怪迷惑,大膽兒子為母報仇

2020-05-21 農村老太

清朝的時候,保定府有個姓吳狀的人,常年在外地經商,妻子孫氏在家獨守空房。他們有個兒子叫吳剛,剛滿十歲,自由聰慧,膽大心細。

後來,孫氏被狐怪所迷惑,狐怪是個人形,但很矮小,只有一米高,晚上來,白天走,如出入無人之境。孫氏很害怕,叫來兒子和女傭來和她作伴。夜深了,女傭和兒子睡著了,那狐怪又來了,孫氏發出喃喃的聲音,像是在說夢話。女傭醒來喊她,那狐怪便逃走了。

故事:民間故事:母親被狐怪迷惑,大膽兒子為母報仇

從此以後,孫氏精神恍惚,常常忘這忘那,後來時間長了,孫氏被狐怪迷惑的深了,竟精神失常,晚上討厭兒子和女傭給她作伴,讓兒子睡在另一間房子,把女傭也打發走了。

兒子吳剛是個孝順的孩子,後來,他一聽到母親說夢話,就起來用燈去照。孫氏反而怒斥兒子,兒子並不在意。因此大家都稱讚說那孩子膽子大。這一日,半夜裡,吳剛又聽到母親的囈語,握著刀走了進去,沒有發現異樣。他便躲在門後,到了天快亮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個像狸貓一樣的東西,從門縫裡要逃跑,說時遲那時快,吳剛急忙用刀砍去,但只砍斷了它的尾巴。母親打罵他,他並不在意。他只是很懊悔,沒有殺死狐怪。

過了不久,吳狀回來了,他在床前問候妻子,卻遭到一頓臭罵,妻子竟把他視為仇人。吳剛將近日發生的事情詳細向父親說了。吳狀很吃驚,請來道士和尚驅除妖怪,但是都不見效。不久,吳狀也病了,沒多久就去世了。

故事:民間故事:母親被狐怪迷惑,大膽兒子為母報仇

吳剛很悲痛,發誓要為父母報仇。他打聽到西山有狐怪出沒,傍晚時分,便偷偷到西山,躲在大樹上,探聽狐怪的蹤跡。月亮漸漸升了起來。只見有兩個人出來喝酒,一個穿白色衣服,身材很高大,一個穿黑色衣服,身材很矮小。只見穿黑色衣服的那個人說:「吳狀已經被我勾去了魂魄,我可以獨享美人了,只是他的兒子太厲害了,身上有一股剛正之氣,鬼神不敢侵。」那個穿白色衣服的說:「你害死人家父親,霸佔人家母親,那你可要小心了。」穿黑色衣服的說:「憑我五百年道行,諒他一個十歲的孩子也不是我的對手。」說完,二人開懷暢飲。

第二天,吳剛到集市上買了一身狐皮衣服,並買了一瓶好酒,把打獵用的毒藥倒進酒裡。到了傍晚,早早等在昨晚見到狐怪的地方。到了晚上,那個白衣人和黑衣人果然來了,他們驚訝地問吳剛是什麼人?吳剛把自己的狐狸尾巴露出來,說自己也是狐怪。他們相信了,吳剛拿出酒壺請他們喝酒,黑衣人和白衣人開懷暢飲,不一會兒,就躺在地上,現出了原型,原來是一隻白狐狸和一隻黑狐狸。黑狐狸的尾巴短了一截。吳剛拿出刀子,剝了它們的皮,背回家去。

故事:民間故事:母親被狐怪迷惑,大膽兒子為母報仇

從此,孫氏的神志漸漸清醒了,回憶自己的過去就像做了一場夢。吳剛後來參了軍,後來,官做到總兵。

相關焦點

  • 為父報仇,為母盡孝。
    小時候,老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為母進孝,替父報仇》。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一戶人家,男耕女織,育有孩子。但家中主婦,不守婦道,與人通姦。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女人有婚外戀,有情人。私通的時間長了,被丈夫發現了。於是,這個女人夥同姦夫,把丈夫殺了。這個姦夫住在不遠處,相隔一條小河。這件事孩子是知根知底的,此子在父親遇害後,在小河上搭了一座小橋,以供姦夫往來。
  • 沂蒙民間故事: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
    《庸盦筆記》(盦an)是清代人薛福成編撰的一部筆記題材的書,中間收錄了很多民間傳說故事,有一些故事就是以沂蒙山區作為背景。其中,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是比較有名的一篇,本文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蒙山,拔起於魯中大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這裡山水相依,空氣清新,草木繁盛,在古代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有不少狐狸。
  • 故事:民間故事:寡婦智鬥土匪為兒報仇,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難道是要抓了我為她男人報仇?拿到了錢,我才好跟兒子們過日子啊。」我兒子死的時候,我的心也就跟著死了,可我不能死,一定要為他報仇!告訴你,屠老六的老婆早就跟我合作了,你們前兩次搶的銀子全是老娘我的!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你們慢慢地信任她,放下戒心,還有,此刻外面全是官兵,我花光了所有的銀子終於等來了你這個雜碎!兒子都沒了,我還要錢要命有什麼用!?」
  • 經典老故事,妲己陷害姜皇后,其子長大來報仇
    當年紂王派兵進攻有蘇氏,有蘇氏為解除圍軍,也為了報復,他向數千年的老怪求教良策。那老怪派一隻千年妖狐附上妲己身體,讓有蘇氏獻給紂王,以便迷惑紂王,破壞他的事業。而姜皇后秉性正直,曾經當著妲己的面規勸紂王約束荒淫生活,同時責怪妲己用女色迷惑紂王,敗壞國政。妲己見狀自然恨得直咬牙。紂王聽妲己說皇后生下怪胎,要撞克國君,心中十分不悅,就命令侍衛將肉球扔到裡巷小街上了。
  • 故事:孝心郎為母尋藥,途中不慎跌落山谷,屠夫相助,母親的病得以治癒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老話說得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從這句話看得出在別人危難之際出手助人,既能助他人脫離險境,也能使自己的福澤綿長,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 【徐鳳芹】柳郎刻母——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一個小山村,有一戶柳姓人家,父親早逝,兒子柳郎尚未成年,母子二人的日子異常艱難。 兒子漸漸長大,生活也慢慢好點兒了。平日裡,母親柳氏操持家務,負責兒子的一日三餐,虎背熊腰的兒子耕種收播,擔水砍柴也沒閒著,可日子依舊是緊巴巴的。這柳郎有一個自立的規矩,每天早上飯後上工,晚上回家,中午那頓飯都是母親送。柳郎雖然勤勤懇懇,但生性暴戾,性格扭曲,每當日頭正中,飢腸轆轆時,母親必須把飯送到,否則他便對母親拳打腳踢。
  • 故事:民間故事:神奇老虎替母女報仇,只因母親許下的諾言
    老婦哭著說道:「你生來命苦幼年喪父,咱家雖然困苦也不能隨便就把你嫁出去,如有人能為你父申冤報仇我就把你嫁給他,這樣一舉兩得。」女兒只是低頭擺弄著裙帶不說話。此後老婦一有空閒就把報仇嫁女的承諾在嘴裡念叨於是民間都在傳揚昏官命喪虎口的消息,老婦聽到後大喜,但因為替他報仇的是只老虎,也就把以前的諾言沒放在心上。
  • 聊齋故事:驅狐狸看手段,狐狸精也有生死簿
    劉謙文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很會念符咒施法懲治別人的僧人,一天被狐狸精引誘到一個荒郊野外的地方,一下子來了成千上百的狐狸,圍著他又叫又咬。僧人沒有害怕,急忙揮動金剛杵,擊倒了一個已經能夠化作人形的老狐狸,突然突出重圍,逃了出來。
  • 故事:母債女來還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1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原創故事,抄襲必究!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母親因為常打罵家僕,業障深重。結果女兒先替母還了債,後她不聽勸說自己也遭了報應。嗚呼哀哉!世人皆知此道理,又有多少人視它而不見呢?
  • 鐵腿娘(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期■馮慶茹他見張煥貌不驚人,一臉淡定地看著他,還不躲避,甚為惱怒,大聲說:「你小子有何本事,竟敢到京城來賣藝,好大膽子!」說著跳下馬,命人將張煥拉到跟前,照著張煥的屁股就是一腳,把張煥踢出兩丈多遠,一下子撞到牆上。張煥口鼻流血,趴在地上,看著一群人揚長而去。幸好他有內功,不然這一腳放在普通人身上,真就一命嗚呼了。張煥在幾個好心人的幫助下,慢慢站起身。其中一位老伯說:「年輕人,趕緊收拾東西回去吧。
  • 故事:孝子為母尋藥,路遇美貌姑娘搭訕,他不圖美色得到狐仙相助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64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故事發生在古代,故事弘揚「莫貪美色」的正能量。故事大體講:小夥外出為母尋藥,半路遇到美貌女子主動搭訕,他正氣一身不圖美色沒有理睬,因此舉小夥子得到貴人相助,提前將藥取了回來。通過小故事,小編認為:美色固然撩人,不過沉溺其中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禍事。筆者以這篇民間小故事為例,奉勸大家「貪色之心不可有」啊!
  • 故事:民間故事:異錄狐怪
    劉秀才聽他說得如此真誠,一時不好拒絕,東林翁又道,我那裡菜品都比較豐富,就是沒有酒,就請你為我送上兩壇壽酒第二天,劉秀才就在城中買了兩壇酒,做成一挑,待薄暮至,才見東林翁前來,只見他接過扁擔,挑著兩壇酒,高高興興在前邊為劉秀才引路。劉秀才跟在他身後,見走的路越來越不對勁,到最後走到了罪官遺留下來的那個破敗宅子面前。
  • 故事:兒子被猴子撕咬 獵人發誓報仇 最後卻幡然悔悟不再打獵
    姚宗萬急忙抽出腰間的短刀回身反擊將母猴刺傷,母猴慘叫著心有不甘逃走。姚宗萬這才扛起公猴下山而去,到家後熟練剝皮宰肉烹煮,又就著幾斤酒一家人吃了個盡興。我只恨自己體弱不能親手報仇!但我一定讓你知道我的厲害!」姚宗萬被這夢猛然驚醒額頭淌汗,夢中說話的分明是白天自己刺傷的那隻母猴!果然猴類有靈,該不會要找我報復吧?姚宗萬心中不安,慌忙拍醒妻子李氏,叫她一定好生注意自身和看護兒子。這事過了一個多月,姚宗萬家中並沒有什麼怪事發生,他便再次收拾了工具進山打獵。他前腳剛走,後腳卻有一隻母猴偷偷潛進院子。
  • 民間故事:露水夫妻
    顧生越發喜歡她了,每次家裡做了好飯,必然要分給她母親一些,但是那女子從不說感謝的話。一次,顧明母親腿上長了個膿瘤,疼痛難忍,吃過幾次藥卻一點也不管用,疼得她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第二天,那姑娘就來探望,她打了盆水,很用心地為母親清洗傷口抹藥,每天不下三四次。顧母心裡過意不去,但那女子一點也不嫌髒。顧母嘆息說:「我要是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媳該多好啊!」
  • 故事:民間故事:母親過生日,只有小兒一人來探望,背後原因令慈母淚奔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鬼孝子探母》,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孝子與慈母題材的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為母(民間故事)
    2    對於我要做母親這件事,媽媽歡喜不已,不過話說得我氣個倒仰,大意是,人家離婚再嫁的孩子都上學了,我現在才開始要小孩簡直是落後分子。    看我回嘴,又說,等生產時她來照顧我。表態堅決,不過明顯聽得出來,信心不足,話語間全是對南北差異的擔心,天氣、飲食、習俗……後來乾脆不想,說到時去了再說。
  • 《聊齋志異》:母親遭惡狐侮辱,十歲男孩使計獵殺敵人,為母報仇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在得知母親被狐狸侮辱後,沉著冷靜,使計獵殺仇人,令人嘆服!《聊齋志異》——賈兒,一個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孩子的故事。僕婦害怕不敢出門,小賈兒自己提著燈到處尋找,最後在一間久未住人的屋子裡,發現母親身無片縷的躺在地上,他把母親扶起,母親茫然不知,也不害羞躲避人。這以後就瘋了,天天又哭又叫,又唱又跳。夜裡不再讓人和她同睡,把兒子和僕婦都趕了出去。賈兒每晚聽到母親的笑聲就過去查看,可是次次都被痛罵一頓,他也不惱,照去不誤,別人都很佩服他膽大。
  • 故事:民間故事:鬼王夜審
    殿上方有一人,蟒袍玉帶似為王者,喝道,堂下所跪何人?王院山回答道,不是很清楚,只聽其母言,在村頭李牟家飲酒,大概已經睡下了。王又令鬼吏前往緝拿,並允許王院山階下旁聽,以此讓世人為警。不多時,張貴被鬼吏緝拿至堂下,只見其此刻早已酒醒,見狀驚恐萬分。
  • 故事:民間傳奇:血嬰認母
    不知不覺中,葉桐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想到自己即將為人母,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母親來了。她經常來到離此不遠的沙金河邊,仰頭望月,以慰藉思鄉之情。每每這時,張書君總是欣然相隨,陪伴在葉桐身邊。  一眨眼,就快到孩子出生的日子了。這晚,圓月高懸,月色冷悽。沙金河邊,葉桐依偎在張書君懷裡,神情黯然地說:「書君,孩子出生後,我們很長時間不能來河邊看月亮了。」
  • 古代民間故事1則:四母五妻
    花根雲走進來,跪在四個母親面前說:「兒之所以能有今天,還有這麼多兒子,全系母親們所賜,並非兒命中該有,諸母他日各抱孫,各教婦,勝於天天面對我這個不才子,兒事畢,兒去了!」又給五個老婆各作了一個揖說:「你們今後要好好撫養兒子,不要掛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