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見聞(6)

2020-11-09 正在下載請燒猴

醫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人生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交匯在一起,金錢和生命。

在醫院中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即便是最富想像力的編劇,都無法寫盡醫院的故事。

在這裡,對生命的渴求,對愛情的考驗,對金錢的欲望,都淋漓盡致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面臨生死的時候,人性中的各種閃光和弱點都直白的擺在那裡。

父親旁邊病床來了一個50來歲的中年男子,陪伴的是一個中年大姐,看上去年紀比病人大很多。男子看上去十分虛弱,臉色蒼白嘴唇青紫,斜靠在床上閉著眼睛,說不上幾句話就累得不行。

陪伴的大姐是個麻利人,每天給病人擦洗餵飯。那熟練的動作,一看就知道是常年照顧病人的。而且她是個熱心腸的人,周圍病床有需要幫忙的,大姐都會過來搭把手。我猜測應該是病人家裡僱的護工吧。


沒過一天大家熟悉了起來。聽大姐說,患者是她丈夫,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她說丈夫是個「老病號」,十幾年前就經歷了換腎手術,最近來這裡是因為心臟又出了問題。我恍然大悟,難怪平時不能平躺。

每天都是大姐一個人陪護,不見其他人換班。有一天我問起來,大姐爽快地說:「兒子上大學呢,在外地。」,又和我說起兒子的各種事,兒子十分優秀懂事,這麼多年從未讓她操過心。談起兒子,大姐臉上流露出欣慰的神情。病床上的父親聽著我們說起兒子的話題,臉上也露出淡淡的笑。

我有些好奇的問:「這麼多年都是您一個人照顧大哥?也沒個幫手嗎?」

大姐說:「也有過幫手,不過咱不能指著別人啊」,她微微笑了一下,「再說了,人家能幫我一時,不能幫一世。他這個病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好,還是盡力不給別人找麻煩的好。」

我突然無比欽佩大姐。十幾年來她照顧一個長期病患,把兒子帶大並上了大學。一個人面對著所有的壓力,還能保持這麼平和的心態,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面對這種沉重的負擔,大姐一個人用瘦弱的肩膀抗起來,也並不怨天尤人,十幾年來一心一意照顧患病的丈夫,扶養未成年的孩子。那遠超過同齡人的蒼老面容,鬢邊早生的華發,都是她這些年辛苦付出的見證。

在醫院這麼久,我看到過太多個久病床前的不肖子孫,也目睹過為了錢財置病人於不顧的家屬。

大哥是幸運的。能有這樣一個不離不棄的伴侶廝守終生,是他今生莫大的福分。


祝願他們攜手終老!

相關焦點

  • 醫院見聞(終)
    下午辦完所有手續,我走出了醫院大樓。外面的天陰沉沉的,氣象預報說明天會迎來2009年入冬的第一場雪。醫院的自動門在我身後緩緩地關上了。(完)明天是父親的忌日,儘管過去了11年,這些關於醫院的記憶依舊清晰如昨日,這些場景也是我心中不願碰觸的地方。在這個醫院中我呆了近11個月,陪伴父親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後一程。為人子女生盡孝死盡哀,我沒留太多遺憾。
  • 醫院見聞(12)
    隨後打點東西回到了醫院。手術的日子到了,清晨早早起來坐在病房裡等著消息,沒一會兒手術室護工就下來接人了。來到了手術層,按照護工指點進了門。本以為打開門後就是手術室了,進去一看,是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面一個護士問了一下名字,遞給我一包衣服讓我換下病號服。手術病人專用的衣服和病房裡的病號服是不一樣的,感覺像是穿了個大號的口袋。
  • 醫院見聞(11)
    在醫院裡,我還是比較信任醫生判斷的。既然大主任這麼說,必然有他的道理,我同意了。主刀是個40多歲的女醫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颯利。說話做事都是乾脆利落直來直去,很對我的脾氣。入院後就是做許多項檢查,都是術前必要的。我一個人在各個科室跑上跑下,不缺胳膊少腿的,做檢查不需要人陪,以至於很多檢查科室大夫衝著我問「家屬出去,讓病人進來!」
  • 醫院見聞(4)
    在醫院的那些日子裡,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幸運的病人經過治療康復離開,不幸的那些人永遠離開了。每當有病友康復出院,我都真心為他們高興。家屬們收拾東西的動作都透著輕快,病友離開時,也會開心地和同病房的人道別,祝大家早點出院回家。當我第一次看到有病友去世,不僅害怕而且過後心裡無比難受,要好幾天才能緩過來。時間久了見得多了,也慢慢不再害怕,但是那種壓抑的感覺依然不減。
  • 醫院見聞(7)
    每天在醫院都能碰到五花八門的患者。這裡說的五花八門不僅僅指病情,也指的是人。一天上午,門診轉過來一個病患。患者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大爺,來住院時半昏迷狀態,身後跟著幾個家屬。醫生接病人照例是做入院記錄,除了要記錄患者姓名年齡之類的,還需要問清現病史,就是你現在為什麼毛病來的。用藥史和既往病史也是要照例問明白的。老人年紀大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基礎病。
  • 醫院見聞(13)
    (一般來說,主刀不縫合外皮,都是助手的活兒。)
  • 醫院見聞(15)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醫院的牆壁,聽到過比教堂更多的禱告!
  • 醫院見聞(5)
    在醫院的大部分時間裡,氣氛都是壓抑的。畢竟周圍都是各種病患,家屬們每天也都是嚴肅的面孔。但有的時候,也會碰到一些有趣的事。一天,父親病房裡來了一個新病友。病人年紀很大,是剛從ICU轉過來的。來的時候基本是半睡半醒的狀態,陪伴的家屬看著像是女兒,在病床前忙來忙去。我當時並未在意。轉天竟然得知病人兒子是我相識多年的老同事。真是太巧了!
  • 醫院見聞故事一
    她辦了入院後,除了早上,她幾乎不怎麼在病房裡,晚上也會很晚才回,(有一天夜間一點才回,我已睡著,是她自己告訴我的)基本上,醫生是找不到她的。她年齡是我們三個病人中,最大的一位,五十九歲。聽她講述,去年動了一個心臟手術。換了一個瓣膜,但這個膜的壽命只有十五年。我問她,那十五年後怎麼辦呢?她說她那時七十多歲,也差不多了。我說,到了那個年齡,你就不會這樣想了。
  • 兒時見聞不解之一,黃鼠狼哪來的靈性?
    村民的生活很單調,勞作一天後,倒頭便睡,偶有閒時便聚在一起擺龍門陣(聊天、講故事)。小孩們這時最興奮,三五成群圍在大人們的身邊,靜靜的聽講,我也在其中。那天天黑了,他的家人見他還沒回家,上山去尋他,發現他在6米多高的石巖下躺著,已經昏死過去了。他醒過來見自己躺在床上,腿上抱著草藥捆著木板,問家人怎麼回事。家人便告訴了他摔倒的事,他說:我當時追著那狗東西,眼看就要追到了,突然看見一片煙霧,加速衝過去,還聞到一股臭味,腳下感覺有些失重,然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 淘氣引來的小麻煩之怪病見聞
    昨天原本是想說說以往有關癔病的見聞,不想只寫了一段兒,也未及檢查修正,就稀裡糊塗發布出去了。有關癔病,多年來,除去道聽途說的,認識的人裡邊,有過四例。除去昨天文中提到的那位大嫂,家裡一個堂弟,也曾經歷過一次。
  • 某醫院,凌晨6點,我的遭遇毛骨悚然!
    此時此刻6:10分。又有兩個女人一前一後進入這個病房,看了一眼廁所,然後又迅速離去。(此時我已經坐在床上用手機編輯著這段文字)我的第一反應,她們是來上廁所的。對,她們是來上廁所的,這就說的通了,那剛剛那個人也是來上廁所的。她們離開後,我的大腦又立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 晚新聞|又一三甲醫院排除中成藥|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人民網)又一三甲醫院將中成藥拒之門外儘管中醫藥屢受政策鼓勵,在臨床中卻頻頻遭遇尷尬。11月份,有醫院藥事委員會直接將大批中成藥口服製劑、中藥注射劑踢出了醫院。(「健識局」公眾號)「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訴開封衛健委開庭12月4日,河南開封,「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狀告開封衛健委一案在金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東西方地獄見聞 邪淫者的悲聲
    東方地獄見聞 邪淫慘報 福壽盡折凡是人一動了邪淫的慾念,城隍會據實稟奏帝君而在西方,七百多年前,被譽為「文藝復興三巨星」之一的義大利詩人但丁(1265年—1321年)所著的《神曲》,也描繪了犯下邪淫之人在地獄遭受的懲罰。根據《神曲.地獄篇》所述,但丁在維吉爾的帶領下,遊歷了地獄。但丁寫道,一些人在生前犯下邪淫罪行,死後會被放逐到第二層地獄受刑。這個地方沒有光,卻像海上刮著猛烈的狂風。
  • (圖文原創)
    我這一輩子(十四)進入冬季嚴寒季節,放電影的次數就少了,我就在家裡接家具玻璃畫的活,活還供得上,收入也不錯。八月份,父親的病嚴重了,不得不住進了醫院,在醫院住了十幾天,醫生告訴我,回家吧,有再多的錢也治不了,料理後事吧。從醫院回來四天後,父親撒手人寰。處理了父親後事後,感覺身上的擔子輕鬆了許多。這一天,我的兩個同學來到了我家,跟我聊起了今後的打算,我現在父親剛剛過世,還沒想好。
  • 書生奇遇記(6)
    書生奇遇記(6) 一天晚上,書生和幾位童子隱藏在一家大戶人家周圍。當兩位送福祿的銀甲神人站在這家大戶人家的房頂上,往院裡扔福祿錢財時,守候在房屋周圍的書生和童子們迅速的飛過來,在院牆與房頂之間的空間裡,開始哄搶錢財,但是搶來的錢財按規定是不允許往自己家裡拿。 也就是說:在院牆與房頂之間的空間裡,是允許那些童子們哄搶錢財的。
  • 回老家,見聞
    現在早上起床早,一般6點半就起了,大寶要上學,媳婦要上班,要早起做早餐(為了安全,大寶不在外吃早餐)。她們出門後,我也沒地方去,回老家,現在油菜熟了,去幫幫忙!說起來出身農村,從初一開始進城上學,二十多年了,基本沒有幹過農活。現在家裡幾畝地也承包出去了,想幹點也不可能了。媽在院子大門口種了2分地的油菜,今年長的不錯,比我都高!
  • 你的安全,你負責(八)
    2018年8月初,國際知名學者,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哈裡·狄金森(Harry Dickinson)到西安來遊玩,受朋友之託,我在西安接待了他。 當時給他安排住處的時候,我首先考慮了錦江國際酒店、建國飯店和鐘樓飯店等地方,但最後竟然神使鬼差地選擇了現在早已輝煌不再的金華世紀酒店(西安的朋友都知道)。
  • 醫院裡的事(六)
    這次我學聰明了,不再是無頭蒼蠅亂撞,而是有備而來,所謂的有備就是把需要檢測的「大生化」在我們縣醫院做好了帶過來,避免了因為某些指標不合格不能上化療水,進而造成住院時間的延長和費用的增加。雖說是下午醫院看病的人還是挺多的,長長的走廊滿滿的人,多少幸福的家庭在這裡改變命運,不能細想,一想就讓人心疼。
  • 《第七天》- 餘華 (回望一生走向死無葬身之地)
    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序:到了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