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九章)父母篇

2020-10-15 盛世之人

《生活著》

電視劇《富貴》是根據後現代新寫實作家餘華的小說改編的,原名叫《活著》,那是說人是一個自在的存在,而我這裡釆用「生活著」是突出人的自為的存在(即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五三年到六六年這十三年是父母一生相對穩定生活的一段日子。這期間父親於我出生的那一年(五四年)參加工作了。解放初期有文化的人大多出身不好,但新中國積貧積弱的現象急待解決,教育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父親被安排到離家很近的村小教書,母親帶著我和哥仍做針線活。母親告訴我:「你小時嘴巴最乖,見人就伸出兩隻手不停地喊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老想別人抱,不願成天待在木桶裡。你哥兩三歲就能幫我做小事。但我們好開心啊,因為你爸有工作了,而且也知道顧家了。」五六年因梅姑要去武漢她三姐家,於是讓母親接替她做會計,母親也有工作了。母親說:「我找你二伯母借了一件陰丹士林布衣服穿上,帶著你和你哥,請了個力人正準備出發,你爸趕回來送我們啦,他辭退了力人,自己挑著你和你哥,走了一上午到了徐家巖(小公社),把我們安頓好就回學校了。」鑑於母親帶著兩個孩子還要工作,父親申請調到一起區上同意了。這時父母才真正意義上有了一個家。第二年(五七年)生下了我大妹。暴風雨般地反右鬥爭中,父親沒被淋溼,因為他知道避雨了。只能規規矩矩不能亂說亂動,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是他和母親的信條。兩年後母親隨農具廠擴大為農機廠遷回鎮上,父親也回鎮上中心小學當上教導主任了。這一年(五九年)生下了我大弟,我哥上小學了,我和大妹上街道幼兒園,大弟早送晚接託養在街頭一老太太家。這時外婆又從城裡二姨家送我家來了,因二姨父反右中受到衝擊,只好將外婆送來我們家。父母加四個孩子還有外婆的七口之家住哪裡呢?不用父親開口,慷慨的四伯立即把樓下的兩間房騰出讓我們七口人住下,我們再次住四伯家了。五九到六二年三年自然災害全國鬧饑荒,我們家又避過了,而且大弟就生於這一年。文革後我說:「爸,我們家辦個中學全無問題,您當校長,我媽當教導主任兼管後勤,教師不用聘,而且文理各科齊全,(我們家包括女婿兒媳多為中學教師)。」爸說:沒有你媽在農機廠工作,你們還在不在都難說!「確實這話不錯!我母親那可真是不一般的聰明賢淑會為人。成年累月和一百多號工人粗人沒文化的人打交道,一想就會讓人頭痛。可母親能讓粗人不在她面前說粗話,沒文化的人從不直呼她的大名,一月六十斤口糧的工人,吃不完的定額讓給母親。因為母親以德服人,以能服人。母親讀完私塾雖高小畢業文化程度,但能雙手打算盤,能毛筆寫標語,能不錯發工人工資(繁雜的積件工資),能讓抗美援朝轉業的工人瘋巔後見誰罵誰包括廠長書記,唯獨不罵我母親。因為母親是個擁有大愛的人。文革中母親被工人造反派貶去售賣農具,駐鎮上的省工作隊的史隊長硬是把母親重新調回會計崗位,當然主要是大多數工人的呼聲起作用,我進修去武漢回家時的火車票都是母親廠裡的工作隊夏叔叔給買的呢!

母親工作是很幸苦的,並不是僅僅坐在裝有電話機的辦公室,撥撥算盤做做報表而已。那只是表面,更多的工作是到車間去盤底,還要同工人去菜地,百多號工人種菜自給,她們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而不是國營,在這樣的單位沒國家撐腰,全靠自己。所以小弟出生後,大妹休學一年帶小弟跟母親進城到市企管局開會,局長對我妹說:「丫頭,你媽生錯了地方啊,出生在城裡可以坐我這個位子噢!」

(後排高個兒是母親,這是在市企管局開會拍下的)

六二年生下了小妹,小妹就是農機廠一個四川藉工人曾叔叔的家屬給帶到三歲的。母親僅工作帶孩子養外婆倒也輕鬆了。最讓人操心的還是她娘家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一溜子人。大姨家三個兒子娶媳婦都是難題(大姨那章講到的)除了成份不好還窮啊,母親只好讓我給廠裡工人織毛衣,五元錢一件,我哥進洞子挖稀有的金子煤(閃亮)兩毛錢一斤賣給廠裡的鐵工車間,大妹大弟打豬菜自家養豬以各種方式增加收入。這樣就可以省下工資接濟大姨的三個兒子娶媳婦,大小女兒出嫁。除大姨家還有二姨家的婆婆媽從城裡趕回老家,又讓我哥扛上鋪板帶上被褥給安頓下。二姨下放後,讓我哥去陪她不習慣鄉下生話的獨生兒子而休學一年。她自己的親哥槍斃後留下一兒一女,更是操心費神時時牽掛,她唯一的侄子三十六歲死於肝硬化,臨走託三姑將一雙兒女撫養大。母親縱有三頭六臂都難各方應對,好在父親一生不遺餘力地支持她。父母工作忙,我們兄妹五個也不閒著,成份不好,遭人嫌棄,自家兄妹就是一臺戲。我哥從小對機械器物感興趣,在拆壞了一隻鬧鐘和我爸的稀罕物一一他小妹因她工作了送他的一隻手錶並遭多次「毒打」後終成正果,能搞幻燈了也能搞演出了。大弟在門口賣票,一個牙膏皮(賣兩分錢)一張票,先看幻燈再看演出。下街頭二三十個孩子在我家門口站隊買票。哥真有辦法,把我們五兄妹的兩張床拆開拼成一個「大」舞臺,床單做幕布。自製滑輪裝上只要一拉幕就開了,再一拉就關了。先看幻燈,孩子們高興得直呼好看。再看演出,先由胖墩墩的小妹出來報幕,而後我和大妹跳舞,好幾個節目下來,床板跳斷兩塊,後果自然很慘,集體跪地讓母親用竹條子挨過揍了一頓,母親打累了就說:「讓你爸回來收拾你們吧!我的精力還得用來上班呢,真是一群不省心的賤胚子!」這時鄰居(我稱她為魯迅筆下的楊二嫂)來了:「五嬸(我爸排行老五)啊!你們家鬧得我們過不出日子啊,整整一個下午那是沸反盈天啊!」現在每每回想到那時候,我們兄妹會不約而同地說:「我們還是有個快樂的童年哎!」

相關焦點

  • 我的傳奇家世(第二十一章)父母篇
    《新時期》(父母退休時在老家的留影)(以下僅小弟在讀書,其他哥姐都成家)尤其讓父母意外驚喜開心的是我居然被調回白楊高中任教。別說父母詫異,我當時看到調令時,都不相信自已的眼睛。我的最高學歷是白楊首屆文革高中畢業生。而這所高中的前身是解放初的施南簡易師範,文革前為縣六中。在這所學校任教的教師清一色的文革前老牌大學生,他們均為我的老師。我雖然自卑,但是慶幸生命中有這樣的眷顧。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七章)父母篇
    《土改中》(這是父母婚後七年前後都參加工作後拍的被視為結婚照的照片)一九四九年,在中國歷史上翻開了暫新的一頁,自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母親餓得頭昏眼花,找到父親的二嫂,請她介紹個地方找點事做,二嫂邊嗑瓜子邊說:「我從沒做過事,都是你二哥掙錢,我還真不知道哪裡有事做哎!」(她也是地主家小姐嫁給二伯的,一輩子嫌棄二伯)母親邁出大門挨家挨戶地去打聽,終於找到了給人倒穗殼的事,就是紡棉花時的繞棉線的模子,然後就是做小孩虎頭帽虎頭靴這些針線活。母親每天也能賺回自己的生活費了。眼看冬天要到了,不能老睡在苞米葉上啊!
  • 我的傳奇家世(第二十章)父母篇
    每周父親回家,母親都會派我去找她的不是很親的侄兒打酒買油渣,我稱呼他表哥,在食品站工作。父親很嚴厲,我成家後都常常被他在夢中打罵以至哭醒(小弟說他也做過這樣的夢)。記得大妹曾說:「爸,我們現在養一個孩子都覺得費神煩心,您們是怎麼過來的呀,養我們六兄妹。」父親笑著說:「鐵的紀律!」父親高度概括了他對我們的教育,我一生都記得他警告我們的兩個成語:逆來順受,先禮後賓。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八章)父母篇
    經商也確實要一定的天賦的,我父親家祖輩經商,他做這事真是無師自通,生意比他二哥做得好,老搶風頭。他二哥每天早出晚歸,而我父親中午就收工,兩人一起出攤,賣起布來,我就覺得父親酷似《林家鋪子》裡的林老闆 ,那可真是巧舌如簧,滔滔似河。為什麼呢?母親退休後。在家也開了個小店,可一到周末生意就好了,因為父親幫著他站店。我目睹過父親對顧客的態度,用今天的話來說顧客就是上帝。
  • 「童話連載」魔畫中的少年(第十九篇上)
    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第十九章(上)1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二章)
    這張照片是三姑媽的女兒陳敏君提供的,這是五七年二姑父打成「右派」勞動改造去了,二姑媽攜三女一男四個孩子謀生時拍的)二姑媽緒英生於1918年,比我父親大十四歲,相當一代人。文革期間二姑媽帶上大女兒(我大表姐)興萍來施南探親時,四伯的姐夫(酉姑的丈夫)見到萍姐姐時說:「興萍,我還抱過你的耶!你那時才兩歲,我是為你爸看門開車的人哎「!可見那時祖父已認可二姑的婚姻了,否則不會派他親侄女婿去上海幫傭女兒的。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五章)
    成天不是把我哥(她比我哥大十歲)抱出去玩,就是去看哪裡在開批鬥會或者去看槍斃人,她覺得很好玩兒。比如她跟我說:「你倆個舅舅一起槍斃的耶!你大舅肚子裡的米飯都從腸子裡打出來了,你小舅口袋裡還揣著米粑粑也打掉出來了,可能是買給他兒子的吧……」於此她津津樂道。我在想:她真是個沒心沒肺的人,她才會活得這樣輕鬆,她給我講述這些時都六十多了。
  • 小小說我的家世
    (第一章奶奶的家世):我的奶奶名叫嬌姐姓韋,出生在清朝末年,聽我母親講,我的爺爺是被招進來做的到插門女婿,我爺爺家很窮,他姓狐名叫三,那是因為他排行老三父親到了結婚的年齡了,阿奶託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姑娘,而這個姑娘就是我的母親名字叫魏敏。我母親是一個文化人,她在她們那個地方可是漂亮的女孩,很多男人都特別喜歡我的母親。(第三章成雙成對)父母只見過一面,就把日子給定了下來。父母兩個人終於結婚了,每天都成雙成對的我給阿奶去請安。後來只到有了我和我的妹妹,兩個人可真是隔三差五的吵,我叫狐舒愷,妹妹叫舒寧。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三章)
    那時的施南城(現在叫老城)很小,中心就在大十街小十街一帶,祖父家的商鋪就在大十街。(解放後他么叔就住在那,而且隨他母親的姓,成份也隨他母親佃農)當晚姐弟倆就共在一間臥房住下,因為弟弟小而且在家嬌養慣了的,怕他想家,於是三姑帶父親到十二歲才分住兩臥房的。
  • 我的傳奇家世(第六章)
    (改革開放後,三連襟行走頻繁,均在崗位都還沒退休,大舅小舅缺席土改時鎮壓,大姨病故。)《掛名鄉長小舅》改革開放後,我們兄妹幾個相繼工作了,父母已然沒有經濟負擔了,於是他們用自己微薄的積蓄居然在他們破舊的老房子宅地上修起了一座80平米的兩層磚牆木製小樓房。這期間寒暑假我都會帶著孩子回去度假,母親早已病退在家,原本她就是個集體所有制單位,所以退後不久她的單位就解散了。母親邊工作邊生養我們兄妹六個,居家後基本是父親照顧她。
  • 山海圖 第十九章 審判開始
    第十九章 審判開始這十八人緊緊盯著蕭歌,看著蕭歌這一副&34;的樣子,他們很好奇,這就是巫師說的&34;?不過他們也並沒有流露出對蕭歌的任何懷疑,因為身為先知者,只有保持足夠的理性才可以審判別人,不然早就被部落從先知者的隊伍裡給剔除出去了。看了蕭歌好一會兒,他們才開始按位次坐定。
  • 我的傳奇家世(第七章)
    《悲摧的大姨》(這是她不到六十就滿嘴無牙的照片)大姨竹芳解放前就由外婆作主給她招了上門女婿,外婆一直不大待見大姨(我上高中時她就給做過一件漂亮的棉衣,畢業時同學們還爭著穿上照相呢!)大姨憑著好手藝每天早出晚歸 ,然後回家途中討些土豆紅薯給孩子們吃,可最小的老三每天見不著媽就整天哭以至哭瞎了一隻眼,他叫大毛,所以背後人叫他大毛瞎子。幾年後政府充許她一家下山了,於是在山腳下蓋了所茅草房,這房子直住到改革開放。下山後又生下了小毛和小妹,可自然災害時姨父又餓死了。
  • 我和我的他(十九)
    連著睡了好幾天沙發的司機大哥感冒了,婆婆對我說女人是水得溫柔,不要這麼強硬,你示個弱你們不就和好了嗎?我說是他自己不進屋睡的,不是我不讓的。婆婆說我兒子脾氣犟你哄哄就好了,過日子就這樣,再找一個也未必有第一個好,人得知足。 我沒有說話,我是不知足,我也不想哄他,他又不是我兒子。婆婆看我不說話很無奈只能去勸自己兒子,司機大哥說她願意過就過不願意過就拉倒整天擺個臉給誰看呢?
  • 明朝那些事兒(第3部) 妖孽宮廷|電子書
    這時便出現了一位亙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剿盜寇,平定叛王,勇鬥奸宦,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近乎神話的不朽傳奇。同時,《明朝那些事兒.第3部,妖孽宮廷》中仍然不乏大量描寫精彩的權謀之術、戰爭之術、詭詐之術,相信它會一如既往地深深吸引您的眼球。
  • 《近代家族傳奇》(第二章)
    我的母親在我們當地極有影響力! 母親年輕時特別的美麗,是我們老家幾個村子中最為美麗的。母親人生極為坎坷。母親三歲因自己太小不懂事,睡覺時沒注意自己的胳膊肘,將剛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小姨悶死了,為此事母親一生心裡都極為自責和遺憾!同年外婆除世。從小失去母愛的母親太早就嘗到了人間的苦難。儘管大舅外公心裡特別疼愛母親,但由於都是大男人怎麼努力也還是缺乏細緻。
  • 熱血傳奇:十大經典Boss(第三篇)
    沙巴克是《傳奇》裡邊的一個小城市,遊戲中的各種行會以攻佔該城市為最高榮譽。攻佔該城市的行會大佬能夠獲得該城每天的稅款(金幣),與此同時全部行會隊員姓名後邊都帶著(沙巴克)標誌,以顯王者之風範。沙巴克是每一個《傳奇》行會會長的嚮往,而挑戰祖瑪教主,獲得它的塑像,是僅有的1個佔領沙巴克條件的物件 。
  • 我的傳奇家世(第十一章
    《善於經營的祖父》(父親居然還存有他父親的照片,這是我從父親的像冊夾縫裡發現的,父親為我們留下了四大冊照片)祖父經商有方治家有術母親的一個表姐在施南城與美國人合夥開了施南第一家照相館,(就是現在的東風照相館),技術相當不錯,我工作後表姨幫我照過。記得父親家的全家福兩房所有人全出鏡了,男的均為長袍馬褂兼瓜皮帽;女的一律祺袍,母親沒在裡面,因為母親一到父親家就解放了。照片上的祖父還真像《祝福》裡的魯四老爺呢!
  • 「精品文章」我和街籃的愛恨情仇(上)
    我和街籃的愛恨情仇(上)》!《灌籃高手》,抱著試一試的心情點開了遊戲,迎面而來的是那句籃球愛好者心中不可替代的一句話:教練,我想打籃球(當然差不多)。這更加勾起了我那一心追逐的籃球夢。我進入遊戲後,裡面有一個區服叫榮耀之地(T6),我進去遊戲,美麗艾米小姐姐指導我打籃球,我當然不屑一顧,就我這水平,還容得下你指導?!跳過指導,進入遊戲,我打開了3v3,用著1級初始角色,在3v3裡面橫行霸道,目中無人,完全不懼任何對手,肖恩各種各樣的上籃,扣籃完全迷住了我的心,我看著排位排行不屑一顧,就這!
  • 錦衣之下:現代版同人文小說(第1-240章)
    (原名小女子眼中的影視)重點:蝸牛姜所寫的同人文皆是源於對電視劇的喜愛,不上升真人,不磕真人CP,圈地自萌,自娛自樂,若你喜歡,歡迎來到我這裡,讓我們一起暢想六元一斤蝦的前世今生。-40章:第41-60章:第61-80章:第81-100章:第100-120章:第120-140章:第140-160章:第160-180章:第180-200章:
  • 《如懿傳》中17位主兒家世排行(上):低出身的五位貴妃如何逆襲
    但是家世又是他們最初的依仗,保她們一入宮就身居高位,不必受人欺凌。但是,不管是她的家世成就了她的地位,還是她的地位成就了其家世。他們的命運都被永遠地連在了一起。就像《甄嬛傳》裡眉莊說的:「咱們這些人誰是為了自己活呢」。本文細細分析了《如懿傳》中十七位主兒的家世出身,採用倒序排列的方法,上半部分主要是出身比較低的主兒,然而在這八位主兒中,居然有五位最後成為了貴妃。可見出身不能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