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宅鬥劇的鼻祖 年輕貌美有文化的四姨太是如何瘋了的

2020-10-21 我的支離不破碎


《甄嬛傳》開創了宮鬥劇的先河。宮門深深,女人心機輪番上演,演出女人互相傾軋水火不容的慘烈。
都是封建時代,女人附庸男人時代的悲哀。女人的生存空間太小,小到永遠只能在四面牆內瘋狂,小到為了能有一席之地,性格扭曲陰暗都只是小兒科,鬥到你死我亡才是常態。
其實要說「鬥」,作家蘇童的《妻妾成群》才是女人勾心鬥角宅鬥劇的鼻祖。
父親茶葉生意倒閉,割了靜脈自殺。繼母給她兩個選擇:嫁人或做工。
頌蓮選擇了前者。嫁個普通人,還是有錢人家?
當然有錢人家。
有錢人家便只能做妾。
做妾就做妾。



屈就做有錢人家的妾,也好過和一個普通男人過辛苦做工的日子嗎?
這道偽命題,頌蓮終究是涉世未深的錯了還是低估了庭院深深幾許。
從一名年輕貌美有文化的大學生變成了一個老男人的小妾,在一望無際肅殺單調的土黃色屋簷下,那大紅燈籠便成了女人唯一的追求。誰亮起了紅燈籠,誰就是勝利者,誰就有錘腳點菜的特權。
頌蓮,原本以為自己是不屑不在乎,看不起這些的。她故意避開迎親的花轎。一身學生裝,兩條大麻花辮,走了3天路,親自將自己和自己的命運送到了府上。
牢籠裡的耳濡目染是如此的可怕!身在其中,又怎會不爭高低?想當一股清流,置身事外潔身自好,是萬萬不可能的。
新婚之夜,老爺被三姨太弄走。第二天請安,三姨太藉故身子不爽不見。她就知道了,憑藉老爺的寵,女人才能有好臉色,才能看到下人的好臉色。這是大院裡女人能活著,能體面活著,能活的下去的唯一法則。
這個法則,如府裡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規矩,不可破。



她以為慈眉善目的二太太是可交心的。直到她用斧子劈開的行李箱裡,那暗藏的詛咒她的小人。
她的貼身丫環雁兒,從來就不貼身。夥同別的姨太們,聯合用計恨毒了她。
而那個老的可以去死的大太太,仿佛是見怪不怪百毒不侵的千年老妖,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一切,眼神裡沒有一點光,只有冷漠。
這裡的人兒,如土黃色的磚瓦,早已不懂慈悲,只聽之任之夏秋冬的交替。
她不自覺地參與到這樣一場暗自較勁的戰爭中來。她該用來看書寫字自得其樂的青年時光,該和別的姨太太不一樣的時光,無法倖免的被幾個紅燈籠給玩弄於股掌。



這樣的日子,當然是累的。
她不說累。仿佛這是宿命,仿佛承認了,就敗下陣來。就像老爺明知歲月不饒人,卻在床上掙扎著不說累一樣。
有時聽著大少爺的笛聲,是死氣沉沉的生活裡唯一跳躍的音符。可是她帶過來的遺父的笛子被老爺燒毀了。老爺以為是某個男子送給她的禮物。
想開了的三太太,只要快活。她的快活如紙包不住火,被二太太的人在被窩裡抓了個現行。
然後按規矩,扔進了紫藤架下的那口井。
那個剛才還四腳朝天拼命撲騰的人,隨著沉沉的一聲悶響,安靜了下來。下人們像扔了一件垃圾,毫無表情。扔完了便各自散去,各忙各的。



目睹了殺人現場的頌蓮,發出了巨大的吼叫聲。這吼叫聲無法無天,是抑制禁錮太久的枷鎖的掙脫。
第二天,下人們都知道四姨太發瘋了。
她終究成了和那些姨太太一樣的女人們。她終究又和那些姨太太們不一樣。因為她瘋了。這瘋裡有殘存的良知,有自由的嚮往,有可以真實流露的表情。

相關焦點

  • 《妻妾成群》:深宅內院,女人爭寵,揭開了人性隱藏的醜陋一面
    ---蘇童蘇童的短篇小說裡,《妻妾成群》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蘇童通過對舊時代女性的描寫,勾畫出了一個又一個細膩又獨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一部《妻妾成群》寫就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反映的是舊年代女人的真實現狀。
  • 豆瓣8.2分《妻妾成群》:大宅門裡的女性悲劇
    讀蘇童的《妻妾成群》的確讓人感受到平鋪直敘又撲面而來的冷靜,以及用女性為第一視角所看見的在封建社會男權主義下的社會問題,而蘇童又另闢蹊徑的表達出對女性的傷害不僅僅是傳統禮教的束縛,更有甚者或許是人性、女性本身。
  • 《妻妾成群》:19歲女學生自願嫁給半百老頭,失去的只有青春?
    取得了如此多成就的一部影片,其最初來源是年僅26歲的蘇童寫下的一部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南方大宅院裡,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之間的故事,明爭暗鬥,此起彼伏,故事十分精彩絕倫。2018年,《妻妾成群》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 四姨太從來都是「問心無愧」
    0 1 知性好強的四姨太,是瘋子先講一個知性爭強好勝的四姨太!她叫頌蓮,是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四姨太。改編自蘇童小說《妻妾成群》。電影小說我都看過,真是紅紅的欲望。頌蓮,本是個學生妹!對手特點:大夫人毓如,像個老古董,二姨太卓雲,面慈心惡,三姨太梅珊。戲子美貌。四姨太頌蓮知書達理。開始,她是知性,後來是,知——性。妻妾成群,都想要紅燈籠,於是就得鬥。「只要得到老爺的寵幸,你在這院裡就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 《妻妾成群》:靠男人的女人,下場都很慘
    前幾天,有同事問我最近在看什麼書,我說:《妻妾成群》。問我的是位男同事,他的反應特別有意思:妻妾成群?這可是我的夢想啊,可惜生不逢時,沒機會了。部門一個小姐姐,聽完是另一個反應:是不是古代霸總文啊,男主像韋小寶那樣,身邊各種鶯鶯燕燕,各種爭寵?不得不說,《妻妾成群》這個小說名起得很成功,男人聽完瞬間有了憧憬,女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 妻妾成群:19歲四姨太一夜失寵,連張藝謀都不敢拍,其實大有深意
    作者蘇童曾說,《妻妾成群》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舊時代女性故事」,或者是「一夫多妻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痛苦和恐懼」的故事。而在電影中,張藝謀將頌蓮的「痛苦和恐懼」轉化為封建男權至高無上對女性的戕害。雖說她勝在年輕貌美,但終究是抵不過這宅院的明爭暗鬥。不到一年的時間,頌蓮就被逼魔怔了。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本書的作者蘇童是當代著名作家,迄今已發表作品百餘萬字,代表作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等等,《妻妾成群》是他的成名作。在《妻妾成群》這部作品中,蘇童把封建大家族中的四個妻妾形象塑造得個性鮮明
  • 蘇童《妻妾成群》:一夫多妻,花式宅鬥,男女最終的結局是被掏空
    蘇童的《妻妾成群》,從書名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寫舊時女人的小說。1991年由張藝謀和鞏俐黃金搭檔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後,轟動了國內國際影壇。2018年,《妻妾成群》又入選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原著和電影的雙重成就,讓《妻妾成群》一直停留在大眾的視野,魅力不減當年。
  • 《妻妾成群》:頌蓮的悲劇是新思想與封建思想碰撞的產物
    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蘇童《妻妾成群》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蘇童,曾寫過一部作品叫《妻妾成群》。小說主要講述了在舊社會時期,有一個叫頌蓮的女大學生,在家境落魄後,被迫中斷學業,然後選擇嫁給了一個50歲的富家老爺做妾。
  • 《妻妾成群》:夜晚點燈去哪個夫人房間?封建社會婦女的悲哀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著小說是蘇童筆下的《妻妾成群》,這部小說描寫的十分細膩,從第三者的視角對女主角頌蓮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妻妾成群》講述的是四個女人同侍一夫的故事,她們明爭暗鬥、爭風吃醋,最後都沒有逃過命運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殘酷。整個故事都圍繞頌蓮展開, 從她進入陳家備受恩寵,到最後被冷落而瘋掉,無不體現出舊社會女性的地位低下,只能靠取悅男人而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只能依附於男人。
  • 《大紅燈籠高高掛》:從19歲四姨太一夜失寵,看原著被刪情與欲
    1989年底,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從藝術效果上說,張藝謀對《妻妾成群》所作的改編相當出色,足以讓它和原著在文學和影視兩個領域齊驅並駕,相互成就。蘇童也承認:「我覺得,不是張藝謀存在我也會寫作,但是這部電影確實帶給了我更多的讀者和名聲,說他沒有成就我,我覺得有點心虛。」
  • 《妻妾成群》:藏於高牆深院的勾心鬥角,揭露赤裸裸的人性和欲望
    「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蘇童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句話倒不是對女人的性別歧視,而是時代背景下的衍生物。中國擁有上下數千年歷史,可女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男人的附庸品,被關在高牆深院之中。
  • 《妻妾成群》:家丁殺害三姨太,少女大吼「殺人」,眾人冷眼旁觀
    這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蘇童的經典小說《妻妾成群》中的一個片段,描寫了頌蓮誘惑飛浦時的場景。頌蓮是故事的主角,飛浦則是老地主陳佐千的兒子。就這樣,頌蓮成了老地主陳佐千家的四太太。在這樣的重壓下,頌蓮真的瘋了,每天在井邊徘徊,不斷地重複一句話:「我不跳井。」
  • 《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風格和藝術特徵
    這一點,在作品《妻妾成群》中頗為明顯。大太太的冷淡漠然,二太太的面慈心狠,三太太的潑辣狠勁,頌蓮的果敢倔強,都在作品《妻妾成群》中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即使在《米》中,原本卑微如螻蟻一般的五龍,雖然起初唯唯諾諾,但實際上胸有城府,也是有著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特點的。所以說,蘇童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韻味,無法被其他的形象所掩埋或者是覆蓋。
  • 蘇童之妻妾成群:頌蓮從清純大學生變成女瘋子的過程淺析
    蘇童的創作風格變化挺大的,由先鋒派轉變為傳統風格分水嶺的,可以說就是這部讓他一舉成名的《妻妾成群》。當然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藝謀把這部中篇小說改為「大紅燈籠高高掛」,搬上銀屏,並獲得威尼斯電影大獎。
  • 《妻妾成群》‖女人為何為難女人——解讀封建社會的女人
    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發表於《收穫》1989年第六期,之後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蘇童,原名童忠貴,1963年1月出生於蘇州市,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 豆瓣8.2《妻妾成群》:一切的痛苦與恐懼,皆源於看不清自己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通過描寫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嫁入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表面看,這是一個一夫多妻的故事,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齊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
  • 「侯門一入深如海」4個女人的悲歡離合|蘇童《妻妾成群》
    蘇童的《妻妾成群》,言明封建家庭的黑暗,書寫舊時代女性的悲哀,家不是家,人似非人。>書籍封皮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的著名小說《妻妾成群代表作品:《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碧奴》《黃雀記》《米》《菩薩蠻》《蛇為什麼會飛》《武則天》《我的帝王生涯》等。蘇童擅長運用兒童視角尋找世間至真之事和至純之情,喜歡藉助女性視角抒發絕望悲苦和沉重無奈。
  • 《妻妾成群》:女人最難走的路,是捷徑
    作家蘇童的名篇《妻妾成群》,講述了19歲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生意失敗而自殺,導致她沒了經濟來源,在繼母給出工作和嫁人這兩條路中,她選了嫁人,並自願嫁到有錢人家做妾,她以四太太的身份進入陳府,僅一年時間,就從一個青春靚麗的大學生,被壓抑的陳府生活逼成瘋子的悲劇故事。
  • 《妻妾成群》:淺析女主頌蓮悲劇人生的三大原因及命運走向
    前言:《妻妾成群》是蘇童的中篇小說。這個小說講述了19歲的頌蓮,她讀過一年大學,受過新時代教育,但因父親生意失敗自殺後,生活遭到改變。繼母讓她在打工和嫁人中選擇,她選擇了嫁給年長自己30多歲的陳佐千為妾。她自小沒受過苦,她希望自己能過著一種無憂無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