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和電影《刺蝟的優雅》:窮則獨善其身,閱讀讓人「富有」

2020-08-20 蝴蝶飛舞Butterfly

妙莉葉·芭貝裡/《刺蝟的優雅》

最近,先看了2009年上映的《刺蝟的優雅》,又讀了2007年出版的原著。 原著作者為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

女門房」勒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國文學史上有許多有名的「門房」,「女門房」似乎僅此一例。

  

勒妮的一生,可以說是藉助知識的力量,超越卑微的處境,實現終身成長的一生。

一個54歲的寡婦,在27年的門房生涯中,裝笨、扮醜、粗俗;可一旦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她便把每分鐘都用來讀書、看電影和聽音樂。她理智通達,從不抱怨和絮叨,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總結深刻的道理。

門房是她的職業,這份工作能給她溫飽。

睿智聰明的勒妮,深諳職場的遊戲規則,所以她要裝笨、扮醜、外表粗俗,以使那些業主一看到她,更加感覺自己的優越;此外,讀書增長了她對人性的見識,她看穿了那些人的心思,她不想成為業主心目中「危險的女人」,她要安靜地呆在自己的「領地」,不受打擾。

  

讀書則是她的生活,勒妮的讀書段位相當高,甚至能與博士候選人就哲學問題平等對話。勒妮對自己的學問水平有自信,她認為由於在閱歷、實踐經驗上的優勢,相對於當代年輕人,自己對哲學問題的理解可能更勝一籌。

她廣泛涉獵哲學、政治、歷史、社會和經濟,陪伴她的則是胡塞爾的現象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中世紀哲學。聽馬勒、莫扎特的音樂,賞倫勃朗、米蓋朗基羅的作品,文學方面則偏愛司湯達和託爾斯泰。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這也是勒妮最好的寫照,儘管原生家庭很糟糕,從來沒有上過學,但是她卻沒有任由自己的人格往扭曲病態發展,反而變得內心豐盈,通情達理,人格健全,在不完美的世界裡,硬是活出自己的美好來。

  

再來說說情感問題。勒妮與富商的感情,怎麼說呢?作者把一個日本富商「引薦」給了勒妮,兩人互生情愫。

表面看,作者很欣賞日本文化,日式家居、日式料理、日式繪畫、日本書籍等等。然而,她有勇氣描寫一個法國富商與勒妮相愛了嗎?我想,她不敢!因為她知道這麼寫是在自欺欺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有建議:不要把某些特定的經歷當作未來人生的基礎。勒妮活成了女文青想要成為的樣子,她是不折不扣的「另類」(Alternative)——保羅.福賽爾在《格調》中把知識階層單獨劃為另類。與其說勒妮逃避社會,倒不如說她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

孟子《孟子·盡心上》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不錯,這也是勒妮給我們的啟示。並不是人人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來成就自己平凡人生中的優雅夢想。

不要把「如果當初......怎樣怎樣」掛在嘴邊,好好地對待當前的生活,走好以後的人生道路,才是理性的選擇 。從現在開始,多讀書,讀好書,享受藝術的樂趣,感受知識的力量。


結尾令人心碎。勒妮出門倒垃圾,看到鄰居喝了酒在大街上「醉逛」,於是上前拉拽,不料想,被迎面而來的小客車撞倒在地,當即死亡。

作者給勒妮死亡配上很詩意的意境,「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那一刻,你在做什麼」,「她正準備去愛」。看得出,她用這種詩意衝淡化生活的無奈和現實的殘酷,從而給讀者帶來安慰。

也許,活的無奈和現實的殘酷連作者本人都害怕面對。


最後還是要說,閱讀吧,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救贖,也是普通人承受得起的方式。


歡迎交流留言。

相關焦點

  • 《刺蝟的優雅》:典型的法國風格電影,表達的卻是日本文化的審美
    ——《刺蝟的優雅》影評三萬人打五星好評的電影《刺蝟的優雅》,是Les Films des Tournelles公司出品的劇情片,該電影改編由法國作家莉葉·芭貝裡撰寫的小說改編而來。影片講述了一所高級公寓中居住的醜陋的門房米謝太太、十一歲的天才小女孩帕洛瑪以及新租客小津先生的故事,以女性視角反映了社會的不合理現實,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
  • 《刺蝟的優雅》:棲息於精神高地,是否就能獲得靈魂的救贖?
    ——《小小的巴黎書店》這本書,就是法國著名的長篇小說《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的代表作。帕洛瑪知道,「我的父母很富有,我的家庭很富有,我和我的姐姐也會變得很富有。」米歇爾·勒妮的情況則完全相反,她年老、醜陋又肥胖,在高檔小區裡做著卑微且不起眼的看門工作,過著貧窮的獨居生活。她說,「我從未上過一天學,貧窮也從未遠離過我,我是一個平庸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 刺蝟的優雅:通過獨特的視角、多重對比和隱喻,折射出生命的意義
    《刺蝟的優雅》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電影,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8。它是根據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11歲的早慧少女芭洛瑪,想通過自殺來擺脫自己荒誕的命運。但在死前,她想拍攝出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在等待死亡的日子裡,她發現了門房勒妮的秘密,遇見了來自日本的新鄰居小津格郎。
  • 《刺蝟的優雅》:三兩根刺剛剛好
    他們談論電影情節、文化差異,但不涉風花雪月。一種微妙的情愫悄然瀰漫,濃淡適宜,未來可期。對於歷經風霜有了年紀的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不必火花四射,像茶湯慢慢篩,比年輕時加倍的情深意重。議員家的小女孩,有時呆在米歇爾的秘密書房裡,有時跟著小津格朗學兩句日語。
  • 《刺蝟的優雅》:醜女配富男,法式瓊瑤偶像劇?
    她將父親每天早上喝咖啡、看報紙的行為比作他變身成功人士的法杖,她蔑視母親對貓和植物說話的行為,她討厭姐姐的愚蠢和潔癖。她認為所有的人都活在虛假的謊言中。喜歡喝茶,喜歡靜思,喜歡日本漫畫。 看書的時候,我有好幾次都有身在豆瓣的感覺,就是那種文化人看世界的眼光,感覺全世界的人都是傻子,所有的人都是沒有靈魂的軀殼。喝咖啡就是庸俗,喝茶就是優雅;自己看的畫和電影就是美的藝術,他人的就是浮於表面的笑話。 兩個人同時在生活中隱藏自己,一位哲學素養很深的女人偽裝成醜陋愚笨的門房,一位聰明絕頂的少女偽裝成普通好學生的樣子。
  • 逃避和尖刺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愛才能救贖 |《刺蝟的優雅》
    「從外表看,她滿身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堅不摧的堡壘,但我的直覺告訴我,從內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像刺蝟一樣細膩,刺蝟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在自己的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法國著名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的代表作。
  • 送給所有孤獨而優雅的人
    在這個世界裡,希望自己是美麗、優雅、勇敢、自信、多才多藝、充滿希望、強大,富足。城市生活,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偽裝,卻同樣渴望被理解;每個人都是刺蝟,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一定優雅。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文藝作品《刺蝟的優雅》,是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200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兩年後被拍成同名電影在法國上映。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人生的不同選擇,總是因「愛」而完整
    ——《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撰寫的小說,後被拍為同名電影。新搬來的日本紳士小津格朗,幾乎同時細心發現這個孤僻女孩的獨特天賦和看門人的優雅之處,他的到來亦如一架橋梁,在他的帶領下,不僅米歇爾夫人逐漸卸下卑微的偽裝。帕洛瑪也開始重新審視生活與死亡。新年之際,又一一年充滿計劃之時,有什麼目標,有什麼計劃呢?看完這部電影後,開始思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我們所期待的人生?
  • 《白日美人》閱讀志
    《白日美人》有四個文本,分別是小說、劇本、電影、評論,它們都是一流的。而我的閱讀次序則是顛倒了,回憶起來頗有意思。我第一次知道《白日美人》是在大三的時候。我不記得了是在校圖書館還是市圖書館的閱覽室裡,初次讀到這部電影劇本和評論。當時非常震驚,也非常震撼。震驚的是,《當代電影》雜誌竟敢刊載這種文章。震撼的是,這部電影的題材非常大膽,劇本和評論都非常精彩。
  • 一本書 一部電影 道出人為什麼而活著的真諦 值得每一代青年閱讀
    在命運的裹挾和時代環境的影響下,身邊的人相繼離去,只留下富貴倔強且充滿韌性的活著。電影中人物的死法也有所不同,有慶是被春生倒車推倒的牆上的磚頭壓死的,鳳霞雖然也是死於產後出血,不過卻多了一絲揭露和戲劇化,而家珍、二喜、饅頭壓根就沒有死,而是和富貴一起生活了下去。電影對原作的基調進行了升華,在反思動蕩帶給人的苦難的同時,又強調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活著,即使身邊的人一個個離你而去,也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 《刺蝟的優雅》:「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死那一刻在做什麼」
    電影《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創作的長篇小說,於2009年上映,豆瓣評分8.8,自上映以來就在西方電影界引發熱 烈的討論和激烈的反響。因為我不希望太受人關注,特別是在一個將聰明當作一種至高無上價值的家庭裡,一個超智商的孩子絕不會有平和的生活。帕洛瑪出生顯赫,生活優渥,卻對爸爸媽媽和姐姐成人間的虛與委蛇感到極其厭煩,看透了成人世界的虛偽和空虛、人性的本質,即使是學校第一名,但為了不想讓家人覺得她是一個天才孩子作為談資,便經常幹一些蠢事來彰顯自己的平庸。
  • 今日書單推薦:《霧中的刺蝟》除了你,還有誰會和我一起數星星?
    當今也有許多我敬重的導演,比如俄羅斯的尤裡·諾爾斯金,《霧中的刺蝟》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之一。—— 宮崎駿《霧中的刺蝟》( Ёжик в тумане)以兩種藝術形式而存在。波士尼亞傳說認為,刺蝟是魔鬼割下的頭髮變的。而在斯拉夫傳說中(斯拉夫神話是斯拉夫民族,包括前蘇聯、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等地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刺蝟對世界的創造做出了重要貢獻:它不僅給予上帝創世的建議,還將世界從太陽的焚燒中拯救出來,因此俄羅斯人和波蘭人過去常常在婚禮前烤制刺蝟形狀的麵包作為護身符。《霧中的刺蝟》講述的是一次夜訪知音的旅程。
  • 傲世獨立,抑或獨善其身?尋找《棋王》中的「道」
    一、阿城的小說,是較富有文化感的,用他的話講,「一個樵夫,提了斧在野唱」,「我心裡忽然有一種很古的東西湧上來」。他的作品裡,文化就像很古的東西橫貫其中。阿城的《棋王》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小說,不是因為題材,而是因為意味。
  • 我和刺蝟的故事
    我把它抱出來,一瞧,原來是個涉世不深的小刺蝟。刺蝟立刻警惕起來,刺全都豎了起來。我們沒有去惹它,讓它對我們消除了戒心。之後,我趕緊吩咐妻子拿了一個紙盒,我將它捧在手心裡,小心翼翼的放了進去。兒子卻不敢單獨睡覺了,纏著妻子一起睡。  又是一隻刺蝟,我心想。以前那一隻早在天國當了神仙或已投胎轉世,來與我家再續未了之緣嗎?  炙熱的太陽下,我和妻子正在揮汗如雨地收玉米。沒有一絲風。
  • 《刺蝟法則》《你勝人間》《當女配無聊時》
    注意:1.資源糖糖都整理好啦,拿資源的小可愛們私信回復「0930」,即可領取小說資源~2.另外頭條新聞極速版沒有私信,如果私信不了看看是不是極速版。1.《刺蝟法則》by含胭坐輪椅的狂躁症先生VS鐵憨憨痴情打工妹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 兔子和刺蝟比賽的故事
    兔子和刺蝟比賽的故事 一天,山坡上的一隻野兔和一隻刺蝟正玩得開心。刺蝟對兔子說:兔老弟,咱們比賽如何?看誰先跑到山坡下。 兔子聽了,暗暗高興,心想,憑你這短腿小刺蝟敢和俺長跑冠軍兔爺比賽?真是異想天開,比就比,你輸定了!
  • 《刺蝟的願望》,我們的心中,都藏著一隻名叫孤獨的小刺蝟
    敦·德勒根在1984年為年幼的女兒出版了動物故事《一天也不少》,隨後以動物為主人公創作了五十多部小說,獲得多項大獎。因此敦·德勒根成為荷蘭國民作家,深受各年齡層讀者喜愛。《刺蝟的願望》,也是以動物為原型的故事,不止孩子可以看,也適合大人看,對大人來說,更像是則寓言哲理故事。因為這隻刺蝟,與當下的我們,十分的相似。
  • 網文江湖丨小說網站大盤點:起點,飛盧,刺蝟貓等網站有何區別?
    是國內最大,最為主流的小說網站。網文大神不來起點證個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文大神。這次55斷更節,大量起點寫手出走,創立聯合閱讀(息壤中文網),同樣如此黑客攻擊。縱橫的發展與起點差不多,總管之前在縱橫更雪中。
  • 餘華小說《活著》閱讀分享
    作家寫作還是寫內心深處最想表達的一切觀點,餘華當時就已經意識到他在理解了事物後,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憤怒和不滿,而是做到對於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超然物外!我內心極其贊同這個觀點,這個觀點也絕不是餘華第一個先提出的。在閱讀薩特的作品時,我記得薩特也是這種觀點。不知薩特是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觀點的?
  • 《刺蝟法則》《枯木逢春/肌膚之上》《九零之留學生回國之後》
    (本次資源,關注後,評論區留言小說名即可!私信發網盤,友情提示頭條極速版無私信)刺蝟法則作者:含胭那年冬天很冷,兩隻刺蝟抱團取暖。離得近了,身上的刺扎得對方遍體鱗傷,離得遠了,又覺得冷。刺蝟法則說:你們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不傷人,又得溫暖。男刺蝟對女刺蝟說:「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