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立即洩氣,如夢如真,空歡喜一場,靜靜的坐著,呆呆的傻笑著,原來夢境中的一切,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竹籃打水一場空,漂浮似雲煙,朦朧遮雙眸,獨自在埋頭。每每此時此刻免不了有些落寞憂傷,黯嘆感惜!可嘆自己生不逢時,也想時勢造英雄來一把!
其實自己也明白這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簡直是無稽之談,天方夜譚。但畢竟男孩子都有一個英雄夢,而這個夢也只能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找到一些淋漓盡致的快感!把夢寄托在那些武功蓋世,正義豪邁,鋤強扶弱的小說人物中,他們痛則己痛,他們開心則己也高興,聊己安慰罷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小說可謂每部經典!在人物的刻畫中,每個主角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獨特!有敦厚正直,敢做敢為的郭靖,也有古靈精怪,聰明伶俐的黃蓉,也有豪氣萬丈,大碗喝酒的喬峰,還有那木訥憨直,武功高強的虛竹,也有那孤苦無依,性情至聖的楊過,也少不了美若天仙,冰霜似雪的小龍女(當然,也有陰險毒辣,工於心計的反面人物來襯託)。每個人最後都離不開一個「俠」字,其實金庸在神鵰俠侶中,(華山論劍)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金庸的每部小說中都能看到這八個字的身影!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身為明教教主,也不忘聯絡武林同道,共同驅逐韃虜,保家為國;《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寧願身死,也不和日月神教同流合汙,殘害武林人士;而《鹿鼎記》中,韋小寶被夾在皇帝和反清復明中左右為難,也時刻想著保護他人;《天龍八部》裡,喬峰為避免宋遼開戰,選擇殺身成仁,力諫遼皇帝,罷兵休戰,造福百姓。這些人物往小了說,有情有義,正直敢為,往大了說不正是胸懷天下,為國為民的大俠嗎?
當然金庸筆下那些高深莫測,無可抵擋的神功畢竟都是虛構的,世上哪有吸星大法這麼陰險玄幻的武功,也沒有九陰真經那樣倒行逆施經脈的神奇心法,更沒有葵花寶典「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殘忍歹毒的武學!蛤蟆功,太極拳,這些到是有,也流傳至今,那大抵也只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武朮罷了!誰都想擁有降龍十八掌的絕世掌法,也想擁有那吸人真氣的北冥神功,更想擁有易筋經那調整身體機能,起死回生的口訣!但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醫院全歇菜,火葬場也全打烊,輕鬆調侃一下)。
小說的精彩就在於「把簡單的事物複雜化,神奇化,潤色抽象,筆黑調色,無中生有,捕風捉影,但又不失真實可愛的一面」!讓人愛恨離愁兩相難,「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這就是文學藝術,誇大其詞又保留本初的面貌,這就是小說!
不過說起俠者,為國為民!歷史上還真不缺!《藺相如完璧歸趙》,孤身犯險秦國,也只是為了保全趙王的顏面,又完好無損的帶回鎮國之寶!廷上據理力爭秦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份膽氣魄力,當今又有幾人能做到!《荊軻刺秦王》,荊珂為了燕國,重義輕生,隻身勇闖龍潭虎穴,雖然功敗垂成,殺身成仁,也令秦王驚了一身汗,也足以令後人敬佩其勇猛膽色!這可不單單是匹夫之勇。在說漢武帝時,霍去病領兵八百騎,長途突襲匈奴,大敗匈奴軍隊,前後兩次共殲滅和招降敵軍十萬人。當真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何等豪氣衝雲天。十七歲的霍去病又豈不是「俠者」?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六歲的嶽雲隨父嶽飛出徵,抗擊金兵,身先士卒,所向披糜,殺敵無數,雖死而名流萬世!二十四歲的項羽,力拔山兮,千斤舉鼎,臣鹿一戰成名,讓各諸侯無不拜服,人稱西楚霸王。而周瑜十七歲官拜大都督,統領三軍,臨死也不忘向江東獻技獻策,自古以來,有志不在年高,這些人也當的起「俠」字吧!
當然也有一些「大俠」的故事,後人至今讀起,還覺得是那樣的悲涼壯烈!蘇武為了民族氣節,寧死不投降,孑然一身被迫在塞外牧羊十九年,紛紛大雪,獨自遙望遙遠的長安,這沒置身其中是永遠不能理解那份苦楚,生不如死是能形容蘇武艱難的。張騫出使西域,為國家民族打通絲綢之路,歷盡千辛萬苦,也只是為了不辜負漢武帝對他的信任!不完成任務誓不回朝!而唐玄藏為了宏揚佛法,排除萬難,遠去天竺取經,也只為了能普渡眾生,宣揚佛學。這些都可謂「俠」之精神。
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有千千萬萬像雷鋒一樣,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新中國的建設無私奉獻,付出一生的人。當毛澤東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有大作為的」這句話的時候,無數知識分子青年把它當成了口號,大批大批的有為青年往遠的,往深的地方扎,往苦的地方去,開墾荒田,興修水利,大鍋造飯,只為建設更美好的明天。他們的付出是毫無回報的,僅僅是為了心中那共產主義信仰。1978年改革春風吹滿中華大地,無數人下崗南下闖蕩拼搏,吃苦耐勞,為新中國的經濟振興崛起奉獻自己那一份力量,這些人又何嘗不能稱之為俠。
「俠者」不一定非要徵戰沙場,殺敵建功,也可「俯首甘為孺子牛」,也不一定要流芳百世,功蓋千秋;無私奉獻,任勞任怨,做個平凡的人也是可以的。豪氣縱天下,笑傲江湖遊,固然令人心馳神往,豪情滿懷!但現實和憧憬畢竟不是一個空間維度,想像可以,切莫神交。(科技還沒到穿越時空的那一步)。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俠道情懷,安邦定國,奉獻一生。小人物一樣可以有自身的情操格調,踏實工作,安樂悠閒。格局不一樣,確實無大小之分。
名垂千古,萬世敬仰的大人物!文如「孔孟之學,老子之道,」讀天下之學而明人間之道。醫如「華陀扁鵲李時珍」,行醫救人,達濟天下,功德無量!武如「項羽李存孝,關公趙子龍」,一身是膽,殺敵攻城,勇猛向前,而雜如「魯班螺母湯顯祖」,土木工匠,戲曲雜學,開山祖師。這些人物的高度,又有幾人能達到,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形容怕也不為過。——試問有幾人有如蘇秦被車裂之刑的淡定,武松打虎的勇氣,又有幾人有如元霸之力大!諸葛亮的博學多才,五行八卦!我們別和這些名人去對比,那是會氣死人的。我們可以平凡中走大道,向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學習,向我們新時代的先進模範,勞動模範,專業技能模範學習,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創造屬我們自己的價值,培養新時代的俠道精神。其實後來自己也明白,哪裡都是江湖,哪裡都有俠義!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難。曹操評價孫權「生兒當似仲謀也」,祖先為我們開疆拓土,打拼江山,他們用的是無窮的淚水,無盡的汗水,鮮紅的心血!一代一代奠定了堅實的和平基礎,同理,俠氣,俠風,俠骨也不是一朝一夕來的,那是經過日積月累才有的,所以他們的俠更多像「武」俠。而我們當代人,處在和平年代,喝水不忘掘井人,要感恩戴德銘記先輩們的付出!也需有憂患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的先輩「槍桿子出政權」,我們也可以筆桿子打天下,用我們的知識來改變自身,改變民族,影響世界。地上跑的坦克裝甲車,海裡遊的潛艇,魚雷和航母!天上飛的宇宙飛船,載人火箭,航天衛星,哪樣不是知識改變的?我們可以當「文俠」呀!雖說不能像古代那樣馳騁疆場,橫刀立馬。唯有知識才是力量,社會的推動力!從古至今,亙古不變之王道。沒有教育,沒有知識,一個民族國家也就沒有希望!(想想我們的晚清政府,閉關鎖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陰陽生兩極,兩極生四象,四象變八卦,萬事萬物豈有不變之理,方式形式變了,根沒變!從原始部落的爭奪,到諸侯割據混亂徵戰實現大一統,直至國與國之間的軍事戰爭或世界大戰,來到當代的高科技信息較量,(還不是比軍事力量)世界上沒有一刻在靜止,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轉動!轉走的是塵埃,轉不走的是俠之文化。萬變不離其宗,變的是歷史的推進,文明的進步!不變的永遠是那貫穿幾千年的俠之情結!俠之靈魂無處不在!
「俠之者」,金庸說為國為民,毛澤東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我們當代人說:科技創新,傳承文明。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更迭,可我們的「俠道義」「精氣神」卻永遠伴隨著中華魂!這是我們的根,我們賴以生存的動力源泉!!
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讚哦,原創光榮,抄襲可恥。歡迎朋友們踴躍評論,一個看侃歷史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