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睡了622個女人後,發現最愛還是你;寫盡了愛情的哀傷

2020-09-14 柳岸紅人館

自打讀完《百年孤獨》之後,之後很久的一段時間裡不敢輕易再讀馬爾克斯的作品:因為冗長的人物名稱、複雜的人-事-物關係結構、難以理解又回味悠長的拉美文學,光是這些就要花費不少精力去理解。

但它就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吸引你一步一步往下讀,即便讀的慢,也津津有味。

更重要的是,它所刻畫出的那種規模宏大又仿佛電影再現般的瑰麗畫卷,呈現出一種讓你欲罷不能的超現實魔幻主義世界,令人驚奇,嘆為觀止。

不論需要花費多長時間讀馬爾克斯的作品都是值得的。

由於特殊時期,今年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話題特別流行,不同的是,上一次的主角是孤獨,而這一次,是愛情。

關於愛情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不覺得讓人期待,畢竟人這一輩子,誰還沒為愛情瘋狂過,失落過,歡喜過,悲傷過呢?只不過問你愛情究竟是什麼的時候,卻又好像說不出個所以然。

或許愛情是每一次的怦然心動,是甜蜜的折磨。即便繁華落盡,白髮蒼蒼,眼裡的光芒依然為你而閃爍。


或者愛情很高級,很純粹,沒有手段,沒有謊言,沒有朝三暮四,是溺水三千隻取一瓢飲,是靈魂深處的共鳴,而不是單方或雙方欲望的自我滿足

不過或許《霍亂時期的愛情》更能讓我明白什麼是愛情,正是男主角阿里薩用盡了這一生,為我們詮釋了愛情的所有可能性,高尚、浪漫、庸俗、齷齪、忠貞、背叛、刺激、安穩、羞怯、放蕩。你能想到的任何愛情的樣子,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答案。

阿里薩式的愛情

阿里薩是個有抑鬱氣質的文藝青年,他在一個偶然的送信過程中,一見鍾情地愛上了費爾明娜,從此他把炙熱的內心,化成一封封情書,融化了高傲的女孩。

即便被父親阻攔離家遠遊,也未打斷他倆對彼此的深情,在一封封追隨而來的情書中,兩人私定終身。

甚至,在面對女孩父親的槍口時,阿里薩依然面不改色:「沒有比為愛情而死,更光榮的事了。」

可是,對愛情強烈渴望的他,內心卻有著對愛情的恐懼,在等待愛情的時刻,他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病症與當時流行的霍亂極為相似。

在女孩的心裡,他倆的愛情是形而上的詩,她憧憬著未來浪漫的生活,可當她在街上突然回頭,看見他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龐,和因愛情的恐懼變得僵硬的雙唇時,她墜入了失望的深淵,只揮一揮手,就把他從自己生活裡抹掉了。

他們的唯美而青澀的愛情,從此只能寄託於精神,不能被現實接受,最後以悲劇收場。

也許故事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但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作者卻沒有讓愛情草草收場,他為阿里薩安排了622場豔遇,也讓本書成為了讀者口中的「愛情教科書」。

也正是由於阿里薩的這些豔遇,使這段等待了五十一年才得到圓滿結局的愛情被染上了「汙點」,變得與普世意義上的忠貞之愛大相逕庭。

對於阿里薩數量眾多的豔遇經歷,馬爾克斯並未選擇以「622」這個粗略的數字一筆帶過。相反,他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去書寫這些它們,包括奪取阿里薩童真的羅薩爾芭、火熱的拿撒勒寡婦,以及年幼的、為他而死的少女阿美利加……

在費爾明納與阿里薩各自度過自己的生活而毫無軌跡交叉的時日裡,是這些女性陪伴在阿里薩身邊度過了空虛無度的夜晚。

儘管阿里薩終其一生未婚,用五十一年的漫長時間來等待費爾明納的回眸,但他瘋狂的獵豔行為還是使得這份愛衝破了人們平常的觀念,受到了來自世俗聲音的質疑與不解。

毫無疑問的,阿里薩的風流讓他對費爾明納的愛意染上了不忠的嫌疑,與人們傳統觀念上的「長情的等候」、「矢志不渝的愛情」是格格不入、完全背離的。

費爾明娜式愛情

那費爾明娜在這51年又如何呢?

其實當費爾明娜答應父親要嫁給醫生的時候,並不是出於愛。一部分是出於對父親的屈服,還有一部分是對於阿里薩的逃避。而醫生娶費爾明娜也只是單純的覺得她漂亮,對她並沒有很深的感情。

她婚後的生活並非走向人生巔峰,而是像平常人一樣,有難處的婆媳關係,有兩人性格迥異帶來的習性不同,更有丈夫不忠的婚外戀。

毫無疑問,這對夫妻在旁人的眼中無疑是幸福的典範。丈夫出身名門,醫術高超,受人尊敬。妻子美麗大方,個性十足。但其中的心酸只有兩個人自己才清楚。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兩人之間也逐漸培養出了默契,仿佛一切也不是那麼糟糕,就像醫生的人生信條一樣:婚姻最重要的是穩定。但費爾明娜不這麼覺得,她是個浪漫的人。因而當知道醫生出軌的時候,她幾近崩潰。

很多人都說當醫生最後放棄其他人,又重歸費爾明娜身邊是因為愛,可我不這麼認為。醫生只是在追求自己所謂的穩定,在他最意亂情迷的時刻,他也沒有想過要打破這種穩定,而是想著怎麼樣才能不被其他人發現的繼續歡愉。

但是當最後醫生去世之前,看著費爾明娜的眼神,我相信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在說:我愛你。

但是這種愛是醫生認為的愛,而不是費爾明娜最嚮往的愛。所以當你問他們兩個人的婚姻,充斥著各種爭吵、出軌和問題之後真的幸福嗎,我的回答是:他們是幸福的,但不是浪漫的,是沒有激情的。

愛情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不論是阿里薩式的愛情,抑或是費爾明娜式的愛情都是愛情,沒錯,愛情就是這麼俗的一個東西。

就像李敖要和胡因夢離婚,理由是他看到了美人坐在馬桶上便秘,使勁的樣子。這很煞風景,但是事實。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摧毀愛情的根本呢?是婚姻麼?不,時間才是。

就如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娶不娶不是重點。真正可怕的是時間會把白玫瑰變成白米粒,紅玫瑰變成蚊子血。

這麼說不是要潑冷水,嚇跑大家,都去做單身漢。

恰恰相反。認清真相,拋棄幻想,才可能享受美好的愛情,經營幸福的婚姻。說得再直白一點,愛情就是過日子。其他,都是虛幻。

如果一定要給偉大的愛情描繪一個模樣,我想答案是唯一的:彼此手拉手戰勝時間,走過俗得不能再俗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就像馬爾克斯之所以挑選霍亂時期作為特殊的時代背景,正因為愛情又如同霍亂一般,在這個被瘟疫籠罩著的充滿虛偽與偏見的世界裡,阿里薩與費爾明納誕生於災難中的愛情,更加偉大而高尚。

雖然他們也曾經歷痛苦,折磨,但他們依舊沒有在世俗的路上跌倒、迷失,反而變得超凡脫俗。

「面對壓迫、掠奪和孤單,我們的回答是生活。」這是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說的話。

確實,生活的本色,難免有一些陰霾。愛則是驅散它們的光。

真誠的愛,是現實生活的一束光。沒有愛,即便天空再藍也會有陰霾。沒有愛,我們只是一群行屍走肉。有了愛,就算一起撿垃圾也會覺得很浪漫。有了愛,我們才能理直氣壯地被稱為人。

愛情,是一座房子,就在那裡,無所謂庸俗和偉大。住進去的人庸俗,它就庸俗;住進去的人偉大,它就偉大。

最後讓我們再次打開這本書,就如書中扉頁作者的心願,把愛情獻給自己的愛人,不管風多急雨多大,緊緊抓住愛人的手,再也不鬆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相關焦點

  • 一個男人和623個女人的故事,霍亂時期的愛情
    ,欺騙等手段),第二就是處在一種淫亂的關係中,用性愛來表達對費爾米娜的愛,用和622個女人的性愛來表達著為費爾米娜保留他的童貞。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經歷了622個女人後,費洛倫蒂諾表白的時候說:我為你了保留了童貞。費爾米娜也說,我喜歡你說這句話的勇氣。為了實現夢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只要我身體好,總能熬死你,費洛倫蒂諾領會了這個真諦。
  • 等了一個人半個多世紀,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
    我的9月份第二本書,《霍亂時期的愛情》今天終於看完了,歷時我13個多小時。我差不多每天下班鑽進書店去看,每天看兩個小時。用了我差不多兩個多星期,當然中間也隔了幾天沒去書店,因為加班的原因。今天是周六,我下午四點到的書店,我看到19點半左右,這部作品戀戀不捨的看完了。這部作品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
  • 5分鐘帶你看完《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是一場歷經半個世紀的痴戀
    作者在前面用了50多頁的篇幅寫他們相愛的艱難,只用了一句話就讓他們分開了:「今天,見到您時,我發現我們之間不過是一場幻覺。」老實說,我初中時讀到這一段並不理解,還以為自己錯過了什麼,直到結婚生子、年歲漸長,才慢慢的明白了。費爾明娜跟隨父親在外遊歷一年多、經歷過生死、飽經世事後回到家鄉。她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懵懂的少女。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主等女主51年未婚,卻有622個情人?真愛?
    阿里薩有622個情婦,這些情婦大多數都是寡婦,所以阿里薩很清楚失去丈夫的女人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和心情。可笑的是,一個擁有622個情人的阿里薩,卻跟費爾明娜說:「我一直為你保持著童貞。」躺在床上的阿里薩對費爾明娜說:「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待半生的愛情,是長達半個世紀的告白
    1982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也是國內著名作家餘華最為推崇的人。 1985年,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版了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是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他曾感嘆道:「《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這部小說在描寫上放棄了以往慣用的魔幻主義寫作手法,著力描寫了一個質樸無華卻感人心扉的愛情故事。
  • 《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究竟是什麼?
    說到描寫愛情的小說,真的是數不勝數,幾乎所有作家都窮盡畢生精力,試圖描寫愛情的方方面面,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個動人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是文學界有一部公認的作品,它寫盡了愛情的各種模樣,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這本書就是加拿大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愛情是一場永不痊癒的霍亂
    故事聚焦於19世紀末期的拉丁美洲,遊輪公司老闆私生子阿里薩,走私販女兒費爾明娜以及貴族之後的醫生之間的愛情故事。這場愛情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愛情折磨半生的男人,一個將靈魂奉獻給一個女人,將身體分享給622個情人的男人——阿里薩。
  • 《霍亂時期的愛情》:在生命的倒計時,愛情才得以真正綻放
    其中,《霍亂時期的愛情》被多次提及:因為題目與「霍亂」相關,同時,它還是在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完成的第一部小說,而馬爾克斯,在中國一直屬於知名度較高的幾位獲得諾獎的作者之一。在這半個世紀的等待裡,阿里薩經歷了622個情人。
  • 《情人》:半個世紀的相思,半個世紀的沉澱,蝕骨錐心
    簡的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整天忙碌著工作,並為全家的生計和三個孩子的前程操碎了心。 但是,簡的兩個哥並沒有因為母親的操勞而良心發現,他們依舊不思進取,把什麼事情都搞得一團糟。簡的大哥比爾不但吸毒還橫行霸道,簡的二哥保羅生性懦弱,經常受到大哥的欺負。 那時候,已經懂事了的女孩兒簡正在西貢國立中學讀書,她對家中的經濟困境和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很絕望。
  • 在睡過623個女人之後,這部名作變成了電影
    影響世界小說走向的文學巨匠,代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主峰,二十世紀全球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
  • 大話西遊,一生所愛 多年後終於聽懂什麼是哀傷與無奈。
    有人說:當你真正看懂了《大話西遊》,你就真的懂了愛情。那麼,當你聽懂了《一生所愛》,你就真的懂了什麼是哀傷和無奈。這世間的情歌有千萬首,唯有盧冠廷的這首《一生所愛》最深情。我猜中的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
  • 《父母愛情》裡的「渣男」老丁:一生偶遇4個女人,最愛的還是她
    >二刷《父母愛情》這部劇,我對老丁這個角色竟產生了一絲同情。王秀娥看似土裡土氣,大字不識,但是女人第六感從來都是錯不了的,更何況這個有心思的人還天天睡她枕邊。最後還是楊書記給王秀娥和德華想了個辦法,讓德華離開,安傑自然是一個人搞不定幾個小孩的,迫不得已離開了學校,準備上島找江德福。
  • 《霍亂時期愛情》當愛情患上了瘟疫
    《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它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的創作。《一本好書》中王洛勇的演繹讓觀眾動情落淚,今天要帶你走進的是電影版的《霍亂時期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丨大半世紀盪氣迴腸的苦戀?其實只是各取所需
    他麻木忍受著旅途的艱辛,沒想到一晚去洗手間時,被一名看不清的不知年齡的女人突襲,奪去童貞。這個轉折點對他來說極具意義,他忽然發現,「當他處於歡愉的頂峰時,曾有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甚至也不願承認的發現,那就是,他對費爾明娜·達薩的虛無縹緲的愛可以用世俗的激情來替代。」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到底是要光鮮還是要歷經千帆的初心?
    這本書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少男少女的愛情聖經,但是故事卻沒那麼圓滿和浪漫。就像是前兩年的「周一見」,文章和馬伊琍婚前婚後的恩愛不知道羨煞多少人,結果文章卻猝不及防的被曝出軌,這件事情人盡皆知且一周的熱度高居不下,馬伊琍第一時間維護了丈夫的形象,表示對他的原諒,也第一時間維護了一個中年女人的體面。雖然這一對兒近期離婚了,可是誰能說馬伊琍不是一個體面人呢?
  • 愛與永恆——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極為重要的作品,馬爾克斯曾在西班牙《國家報》1986年1月6日登載的訪問記中說道:「對我來說, 重要的不是這部小說本身, 而是……我每天幾小時關起門來思考有關愛情、老年與死亡的問題……其實這是互相依存、互相連結的三件事。」 該作品講述了在霍亂時期,一位男青年等待自己心愛的女子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故事,即使兩人逐漸老去,這場生命中的愛情卻是沒有極限的。
  • 愛情,蒙蔽了20億人的眼
    據歐洲圈子裡的說法,全球完全徹底讀過《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人超過20億。 幾乎在所有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評語中,都有有「愛情的百科全書」字樣,天朝一夥夥著名作家\書評人\自媒體也都未能免俗。 確實俗。 所以說俗,是因為那個數字,那個622。 對老馬稍微熟悉的一點的人都會知道,老馬常常會隨手扔一塊香蕉皮,等你一腳踏上去,然後摔個四腳朝天。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
    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有人評論為愛情的百科全書,也有人評論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小說的大概內容就是男主在人群中看了女主一眼,便情定終身,一直等待女主等了50多年。沒看過小說的人,可能覺得這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如此偉大。然而,當得知男主在這50多年中有600多個情人,便認定這是三觀不正的渣男。到底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以下通過創作背景和西方的愛情觀念來分析。
  • 【金庸系列】三個女人,令狐衝究竟最愛誰?
    ——​第一個女人,初戀——嶽靈珊初戀的特點是​懵懂和衝動,是純粹發乎本能的愛。嶽靈珊不適合令狐衝,令狐衝更難適應嶽靈珊,因為嶽靈珊的愛是束縛,她對令狐衝的要求多於愛戀,這種愛情會讓令狐衝受到管束而失去自由。令狐衝雖然沒有得到這份愛情,卻得到了自由!
  • 終身未娶,等到愛的人喪偶後,才實現的偉大愛情故事!(下)
    半個多世紀前,十八歲的阿里薩還是郵電局的學徒。情書已經寫了七十頁了,甚至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他還是只給了她一封簡單扼要的半頁紙的簡訊,在這半頁紙中他第一次做出了承諾,表明自己的愛可以經受住任何考驗並且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