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民間故事。
從前,滿洲東山裡,以前故事都說小夥和他訥,這故事不一樣,說是有一大戶人家。說大戶人家,不是說人很多,而是說是很有的錢的大戶家庭。
這家是老兩口,有兩個兒子,過去大家庭兒子結婚後也一起過。老兩家把家庭管理權交出去,由老大管家。家裡有幾十晌的地,家裡還有很多長工(或叫夥計),老二帶領長工們種地。家裡還有一做燒鍋酒的。
老大總管家務,家裡家外,都是他說了算。老二勤勞能幹,他帶領很多長工幹活,長工很多,用不上他幹,他主要負責指揮和管理。一家人關係都非常和睦。
這樣過了幾年。過去婚姻都講門當戶對,老二娶的媳婦,娘家也是大戶人家。一次老二媳婦回娘家,娘家人就說:你那位還扛長工呢。也是玩笑話。老二媳婦說:他愛幹活。娘家人就發點牢騷,說:你們結婚好幾年了,怎麼老是老大一個管家。人家大戶人家,這麼大的家業,也不是老大創立的,是父母創立的,應該由哥兩個輪流管家。看老大多清閒,老大穿著緞子衣服,騎一匹毛驢,經常出門辦事,溜溜達達的,出門像一個樣。老二那,穿著蓑衣拿個鋤頭就跟一群長工去幹活。老二媳婦嘴上:沒事,他愛幹活。
但時間長了,老讓老大一人管家,總會讓人心裡產生一些想法。老二媳婦晚上婦回家後,就跟老二聊,說你們家這麼大的家業,這麼老讓老大一個人管,民間說,皇帝還輪流坐呢,這當家的,不能輪流管嗎?老二說:不能這麼說,大哥對我最好了,最疼我了。
老二:再說,我也當不了家。老二媳婦說:你怎麼當不了,你也上過學堂那麼多年,有文化的。老二說:實話跟你說,我真當不了家。我那時候跟大哥也去學堂,我哥讀書可好了。但我去兩天,我看書就鬧心。後來出門我就把書包藏柴火垛裡,我就去下河摸,上山打兔子,或是上山採蘑菇、採榛子、採山裡紅等。時間長了,學堂先生有什麼事情也不找我了。
老二接著解釋:我就跟不識字的人一樣,而且當家也要會算帳,我也不會呢。我平時出門穿個蓑衣,拿個鋤頭,可我喜歡呀。老二媳婦聽了,開始也沒辦法,但有的時候也要磨幾句。後來別人還這麼議論。老二媳婦就跟老二說:你有什麼不會的,就是出門辦事。關於算帳,我會呀,我也是上過學堂的。
民間說,什麼風最硬,床頭風最硬。因為老二媳婦枕頭邊老這麼說,老二也就動心。
一次,看老二老是不起,老頭出面了,就喊:老二,天都老高了,趕緊起來,帶著長工去幹活。老二嘟嘟囔囔地說:阿瑪,我要當家。老頭聽後樂,老太太也樂了。因為什麼?老二媳婦早就把這些風發出去,知道老二早晚要提出來。
老頭就喊老大:老大,起來,你趕緊起來,帶長工們去幹活。老大也早就聽老二媳婦透出的風,所以也不奇怪,就說:好了。就出門。並喊老二,老二你出來,老二就出來。老大拿出錢袋子,對老二說:二弟呀,今天要去馬市,這是錢袋子,這這有辦事所需要的手續,你一看就明白。心裡說,兄弟媳婦認字,一看就明白。然後老大又叮囑,牽著毛驢進馬市,那人多,可要小心,千萬別給人碰著或刮著,別惹麻煩。老二說:知道了,哥。心裡說:你快走吧,我也開始當家。
老二這次不著急了,回屋又睡了個回籠覺,老大就領長工去幹活了。等老二起來,吃完飯,老二媳婦就幫助他打扮,有錢人家也有很多衣服,只是以前老二沒機會穿,這次出門辦事,就可以穿好衣服,拿著錢袋子,就牽出毛驢。
我們以前講故事也說騎毛驢,如滿族文化網發的文章《滿洲俠客單劍羅驥》,連滿洲俠客都騎毛驢,這是因為騎馬,容易招風。如果出門就馱一個人,毛驢也是非常快,所以一人出門,騎驢比騎馬方便。
老二出了門,就騎上毛驢,快中午的時候,到了馬市。以前老二跟他哥來過馬市,知道怎麼走。馬市是非常熱鬧,人山人海。老二就下了毛驢,牽著毛驢走。
他剛進入馬市,那個要辦事的地點,在馬市的中間,所以距離很挺遠。老二就記起他哥交待,一定要注意牽著毛驢,別磕著碰著人,那就容易出麻煩。老二手背一邊牽著毛驢走,一邊說:磕著碰著。這時候有兩個壞小子,看老二走路的形象,看出是來馬市辦事情的新手。
這兩個壞小子,現在說就是地痞,或說是黑勢力,不務正業,專門欺負來馬市的新人。比如看到從山裡來的新人,他們就過去欺騙,用低的價格把那人手裡的人參或是山貨買走。這看老二,穿的很好,嘴裡還嘟嘟囔囔,看是新人,他們兩互相使個顏色,就跟過來了。
一個壞小子擠過人群,就到老二身邊,搭話說:這位爺是幹什麼去?老二說就到前邊辦點事。那人說:一看您這身著,您的走姿,一看就是大老闆。這人跟老二嘮嗑。另一個壞小子到了老二身後,有剪刀把老二牽驢的繩子剪斷,把驢牽走了。老二光顧跟前邊壞小子嘮嗑,沒有留意後邊的事情。
前邊的壞小子看後邊的壞小子得逞,也就不跟老二說話,轉身走了。老二背著手,還牽著半根驢繩子走呢,一邊一邊叨咕:磕著碰著。到了辦事地點,一回頭去拿驢背上的錢袋子,一看別說錢袋子,驢都沒了。這下給老二急壞了,急的只哭。而那兩個壞小子分了錢袋子裡的錢,把驢在馬市賣了,兩人又分了賣驢的錢。
老二在那哭,圍了很多人,問怎麼回事?老二也不好說,手牽著驢,驢跑了?這時候,那兩個壞小子又出現了,其中一個穿一身白,穿的是孝衫,就是家裡有老人去世要穿的孝服。
這兩壞小子裝不知道,擠進人群,問怎麼回事?老二就說我牽的驢沒了,驢背上還有錢袋子呢,也沒了。兩個壞小子說:沒事,我們就是當地人,沒不了,我們一會就能給你找回來。
老二這一聽,馬上就央求那兩壞小子幫自己找驢,其中一人說,找能找到,可是有一個問題。那驢只認識你,不認識我倆。驢都說倔驢,不認識的人,它不跟著走,再踢我們。老二說那怎麼辦?那人說:有一辦法,就是我們換一下衣服,把你衣服給我穿,我去幫助找驢,一會給你牽回來,咱們再把衣服換回來。
老二一聽,也沒辦法,就把那身緞子衣服給那人穿,自己穿上那人的孝服。兩壞小子就走了,因為老二那身是好衣服,他們把老二衣服又賣了,而且喝酒去了。老二這就是傻老婆等漢子,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這時候,旁邊有明白人,就跟老二說:那人能給你找回驢和錢袋子嗎?那是把你衣服騙走了,不可能回來了。老二一聽,才明白過來,就又哭上了。
馬市的人漸漸少了,馬市要散了,小風一吹,老二有點冷。平時帶長工去幹活,都是能按時吃飯。他這年齡,正是年輕能吃飯的時候,這次餓壞了。
這時候,來了一個拔牙的,一邊走一邊吆喝:拔牙了,拔牙了,拔一顆牙一個大子。老二是真餓壞了,可又沒錢,一聽拔一顆牙給一個大子,就想我把全口牙都拔,能吃頓飽飯,拔一兩顆牙,是不夠吃飯。老二就把那拔牙的叫過來,說我拔牙。拔牙的過來,問:拔哪顆呀?老二說:把全口的牙都拔了。拔牙的一聽高興,這次能掙錢了。賣力氣一會就把老二的牙全拔,拔完了,拔牙的說:拿錢來吧。老二說:你怎麼管我要錢,我還管你要錢呢。拔牙的一聽,這遇到一個傻子,我白忙活了,自認倒黴,不理他,走了。
老二這次損失大了,驢和錢袋子沒了,身上好衣服沒了,這次滿口的牙也沒了,嘴裡沒牙,還進風,嘴裡進冷氣。老二就又哭上了。但這時候馬市也散了,沒人了,天也黑了。老二想著怎麼回家呢?家裡馬市很遠,沒有了驢,走要走到什麼時候?
他想起他妹妹,就嫁到附近村子,那就找妹妹去。到了那村子,這時候天黑,到了掌燈的時候,但妹妹嫁的不是有錢人,沒點燈。老二到了妹妹家,就敲門,一邊敲一邊說:妹妹開門,我是你二哥。
當時很晚的,他妹聽他二哥來,就一楞。因為要沒什麼急事,不會這麼晚來。他妹披著衣服,踢拉著鞋就出來。一開門,開二哥穿一身孝服,嚇一跳。問:誰沒了?老二心想:這次驢沒了,錢袋子沒了,衣服沒了,牙也沒了,身上一無所有,就說全沒了。她妹就坐地上哭了,一邊哭一邊還說:阿媽訥訥,你們怎麼走的這麼早呀?
妹夫出來了,叫住他媳婦,先別哭,先問明白事,讓二哥進來,是否沒吃飯,做口飯吃。然後問老二怎麼回事?老二說:驢沒了!
這正是:
家和萬事興,
私心是災星。
連遇倒黴事,
根源藏家中。
作者肇恆昌,愛新覺羅三世祖後裔,瀋陽東陵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是省一級的。網名叫河洛噶善是滿語,意是'山谷(山溝)裡的村莊。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