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村莊的離奇往事之孫老二的葬禮

2020-08-28 賴企心

「聽說村頭的孫老二死了。」

「怎麼死了?愛滋病。」

「怎麼得的愛滋?不清楚。」

烏鴉在村口枯死的大樹上叫喚,尾巴很長,羽毛也不全是黑色的,中間有幾根綠毛,見人完全不害怕,有時候在地上自顧自的踱步。天色有點灰濛濛,空氣裡水分很大,正是南風天氣,牆上潮的能摸到水珠子。眼下村頭孫老二的屍體還沒有人願意去收,平日裡老實巴交的村民一聽到愛滋病,躲得遠遠的,做喪事的人都跑了,這錢拿著燙手,多也不敢要。

沒人收屍,平日裡囂張跋扈的孫老二怎麼也沒想到,那些個親戚朋友在死後竟然沒有人願意為他流一滴淚,搭一把手。

「屍體這麼放著不是辦法,老鼠一來,非得吃下兩顆眼珠子不可」。

「是啊,聽說已經有蟲子從鼻子裡爬出來了,不能再耽擱了」

村子裡的各個角落都有捂著口鼻嘀咕的村民。好像怕孫老二在天上聽到,但是誰管他是在天上,還是下了地獄,連他老婆都不想管,屍體就在房間裡,從醫院拖回來以後一直放著,孫老二的老婆,二郎腿一翹,若無其事的開著電視嗑瓜子。

孫老二的老婆,人稱二娘,二娘別的沒有,一張嘴皮子罵遍了村裡老老小小。二娘心裡不是不著急,她一個婦人家,手抬不動肩扛不動,跟孫老二那點感情早沒了,她也不怕,一起睡過幾千次的男人只是躺那不動了,有什麼怕的,唯一怕的,是孫老二臭了爛了沾一身晦氣。

村裡書記知道這麼個情況,但是他自家人沒提,總也不想多這一出事。

村子中間有家百貨店,祖孫三代一起開了五十多年,算是村裡說得上話的人家。這天二娘實在是問著屋裡的味兒了,去百貨店問老闆:「李哥,你看,這叫什麼事兒啊,鄉裡鄉親的竟然喊不來人搭把手,我這實在是沒辦法,這不又來求你了」

李老闆是個厚道人,抬眼看了一眼二娘,又看看二娘身邊那個小男孩,怪可憐的,經不住二娘好話說盡,李老闆說:「你等等,我一會兒找人去」。二娘見終於有人幫忙,二話不說拉著兒子的手立馬謝過走了,生怕李老闆說出什麼後悔的話。

大半天功夫過去了,二娘越等越著急,眼看太陽快要落山,今天要是不抬出去,明天屍臭味就會開始發酵了。正著急呢,兩個人影一步一步扎紮實實踩過來了。正是李老闆,身後跟著一個四方臉大漢,大漢看著面生,不像是村裡的人。

「二娘,這是孫師傅,隔壁村做法事的,聽說你們家姓孫來的」,孫師傅沒說話,只顧著前去幹活,孫師傅雖然靠著替人收屍掙錢,也怕這病,但是也知道姓孫的要幫姓孫的,這是祖上留下的規矩。孫師傅是個彪形大漢,但是幹活細緻麻利,他清楚孫老二怎麼死的,所以一句廢話沒有,白布一鋪,就著薄被,跟李老闆兩人,一個拿著腳,一個託著頭和肩,輕輕鬆鬆給抬走了,上了車,開往了去火葬場的路。

農村裡有規矩,人死了要等「好日子」出門,在家敲鑼打鼓三天兩夜,子孫後代披麻戴孝跪送兩晚上,燒錢的燒錢,哭喪的哭喪,第四天天不亮雞叫第一聲的時候,長子長孫抬出去,去火葬場,燒了化成灰。骨灰再接回來,子孫後代全家人披麻戴孝送出村口,一路上山送到墓地。

這還沒完,墓地是活著的時候就挑好砌好一半了的,中間留著空,上面留著口,等骨灰到了,放進去,紙錢在裡頭燒一波,也不急著封口,還得等日子。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親戚朋友,送完了骨灰,肩頭的白毛巾換紅毛巾,再回去吃個散夥飯。等「日子」到了,得把墓地裡的空氣燒乾淨了,再燒一大把香,裡頭外面各燒一把,墓地口再砌上黃泥和磚,立上碑,請來村裡做法事的「仙人」誦經,全家老少在在墓地前通通跪下哭上一回,算是「圓地」了。

村裡老人生前幾十年都見不到全家這麼齊齊整整聚一回,死了倒是有這麼一回事兒,應了那句話「厚葬薄養」。生前不孝不養不打聽,老人死了敲鑼打鼓又哭喪,好讓別人家聽見自己家氣派,這就叫厚葬薄養。有的時候人的無知,是滲透在骨子裡的。

但是孫老二沒這麼多講究,因病死的,平時囂張慣了,有人願意收屍就算是祖上積德了。所以拉上屍體火化加埋了,一兩天功夫,齊活兒!

說來奇怪,孫老二入土那天,一個聲稱他同事的小夥子從廣東到老遠跑過來送行,小夥子斯斯文文,不像是跟孫老二一樣在流水線上幹活的人,小夥子戴著眼鏡,手嫩的能掐出水來,在孫老二的墓前搽了好幾次眼淚。

二娘在旁邊看著,心想孫老二這十幾年在外頭打工,沒想到還真有這麼一個看得起他的,臨了臨了前來送行,其他的倒也沒多想就自顧自忙了起來。

墓地收拾好了那天,天大晴,太陽曬得頭昏,幾個人收拾完墓地餓壞了,找了家館子吃飯。小夥子本來要一起,拿起筷子,看了看二娘身邊的男孩兒,愣了下又放下了,說自己還有事兒著急走,急匆匆走,連水都沒喝上一口。

四五月份的天,說變就變,正午還大晴曬得發昏,眼下就已經暗了下來,風裡有潮溼的味道。「快要下雨了」李老闆看著小夥子走後的背影自顧自的說著沒有回覆的話,風又勁了幾分,飯還沒上,聞著隔壁桌的飯菜香,更添了幾分飢腸轆轆,那個人究竟是誰,他跟孫老二的死有沒有牽連,他為何要跑來哭喪?一團疑雲在李老闆心裡漸漸升起......

——————《李率一》故事集第一話:孫老二的葬禮——————

《李率一》故事集

相關焦點

  • 少年李率一打抱不平,孫老二的死亡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而且孫老二已經死了,男女之間的事,說不清楚也沒必要問明白。 吃完飯,外面已經開始飄起了毛毛雨,瞬間冷了幾分,孫二娘帶著兒子謝過了眾人,轉身走了。 說到孫二娘的這個兒子,村裡人都以為是個啞巴,從小几乎不說話,乾瘦巴巴的,活像個長著人臉的小瘦猴。他身上沒有孫老二和二娘那股子痞子氣,倒有幾分可憐相,受盡村裡頭小孩欺負,每次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受欺負了又不知道誰幹的,二娘只好把路過的孩子們統統罵一遍,這麼一來,小瘦猴更是沒了朋友,更不愛言語。
  • 村莊上發生的三件離奇的事情,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
    我小時候,村莊上發生過三件離奇的事情,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第一件事情發生在我6歲那年。天亮後,村民們發現村莊上的打穀場上的雪地上有血跡。一時間,村民們聚集在打穀場上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是雞血,也有人說是狗血,更有人說是人受傷後流的血。血跡一直延伸到河邊的小碼頭上,但是奇怪的是,河裡沒有血水。雖然村民們都猜測打穀場上出現血跡的原因,但是最後,村民們都沒有得到答案。
  • 八旬老人餓死在土坯房,兒子葬禮上卻請全村人吃肘子
    村西頭小區沿上老樹上面的烏鴉不知是什麼時候來的,來的同時伴隨著粗劣嘶啞聲在村上空迴響,帶給這個村莊恐懼,一周後,孫奶奶去世了。老一輩的農村人,沒有走出過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孫子也差不多讀書了,這個將他從最好的青春刻畫成現在滄桑樣子的故鄉,那個被壓榨的風一吹就倒的身子骨,一口薄棺,裝載了他的一生,埋葬在這個村子的一角。
  • 《新郎》一樁離奇的古代民間人口走失案件,透著作者拳拳愛民之心
    《聊齋志異》卷一寫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江南梅耦長給「我」講了一個他同鄉孫先生在德州任職的時候的一個離奇的斷案案例。>這個故事出自《聊齋志異·卷一·新郎》,該案件放在今天來看,確實是很離奇的據《宣城縣誌》《寧國府志》《衡州府志》記載,明清之際的孫襄在明崇禎十三年曾任湖廣衡州府推官,在任期間「多活疑獄」。衡州府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南衡陽市,「衡州」「德州」,字形類似,一字之差,極有可能是傳抄之誤或是在當時就沒有寫清楚。
  • 疑點重重的秦可卿葬禮
    「只這四十九日,寧國府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 說明在祭弔的四十九天裡街上都是來來往往的祭祀的,秦可卿在賈府內地位輩分低,是重孫兒媳,為何有如此多的祭祀之人前來? 「那時官客送殯的,有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柳芳,齊國公陳翼之孫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治國公馬魁之孫世襲三品威遠將軍馬尚,修國公侯曉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繕國公誥命亡故,故其孫石光珠守孝不曾來得.這六家與寧榮二家,當日所稱&34;的便是.餘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孫,西寧郡王之孫,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蔣子寧,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兼京營遊擊謝鯨
  • 小說:曾祖母死後1月復活,村莊怪事頻生,月圓時見這幕曾孫崩潰
    自此以後,他們村莊就像被詛咒了一樣,怪事頻生。每月十五月圓之夜,他們村莊裡都會死一人,屍體也會在第二天離奇失蹤。村長也曾報了警,但無論警察怎麼蹲點調查,都是一無所獲。村子裡一時人心惶惶,想起那天那個道士的話,都紛紛懷疑人是陳明的曾祖母殺的,哪有死人會復生的,所以陳明的曾祖母一定是個別的東西。
  • 故事:老二認識了小鬼,去了一次陰間
    老二看這人似曾相識。就聽那人說:老二,你不認識我了?老二說,大哥,我眼拙,沒看出來。那人說:這一夏天我沒少吃你西瓜。原來是那個泥像小鬼,兩個人哈哈大笑。小鬼說:沒別的,我拿一瓶酒拿一隻雞,就是來謝謝老弟。老二說:沒事,你斟酒。
  • 宿舍老二的內褲
    大學的時候,老二住在我的上鋪,是一個極邋遢的人。老二其實長得還算不錯,做派也不錯,剛開學的時候相當受女生歡迎。只是人實在是太邋遢,以至於後來沒有女生敢靠近他。當初在沒有遇到他時,我認為自己已經夠邋遢的了,可是比起他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我只不過是有時會耍耍床單翻過來調過去的小把戲,而老二從不鋪床單,亦無被褥之分。哪個在身上,哪個為被子。
  • 22歲女子離奇身亡,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曝光死因,全網震驚
    22歲女子離奇身亡,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曝光死因,全網震驚我叫向明,嚮往光明的向明。我現在要講的事情,與我有關,又無關。只是,當她看向那個本該屬於顧晴晴的位置時,神色卻落寞不已。——是在愧疚自己搶了顧晴晴的男朋友嗎?
  • 懶漢楊老二
    楊老二是我家鄰居,幾十年的那種。大概從我爺爺那輩開始,我們兩家就比鄰而居。牆挨著牆,門挨著門。按理說鄰裡之間應該相互往來,關係很好才對。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嘛。可我父親說,這輩子最倒黴的事情就是和他家做鄰居。我父親是我們附近幾個村裡出了名的老好人,能被他這樣評價的人,想必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吧。可楊老二偏偏不是。他之所以能被我父親這樣嫌棄,只是因為他懶。他是我們村出了名的懶漢。
  • 曾經路過的那個村莊
    前幾年駐村的時候,有一次村莊之間做調查,我們來到了雙溪河村。
  • 老么握著老二和老四的手去了,死時在他們的手心裡都寫了一個謝字
    兩個星期後,老大推說自己有病,再沒有露面,老三說工作很忙,根本走不了,只有一向沉默寡言的老二,悄悄地向單位請了一個月的假,坐長途汽車趕到了醫院,而經濟狀況最差的老四存摺裡取出僅有的八千塊錢為老么付了些藥費。可這些錢簡直是杯水車薪,老么一天下來就將近五千多元。為了省錢,老四經常吃老么剩下的飯菜,醫生一再警告,這種病是有很強的傳染性的,老四很厚道地笑笑說:「沒事!」
  • 故事:老二要管家,他出門辦事遇到的經歷
    因為老二媳婦枕頭邊老這麼說,老二也就動心。一次,看老二老是不起,老頭出面了,就喊:老二,天都老高了,趕緊起來,帶著長工去幹活。老二嘟嘟囔囔地說:阿瑪,我要當家。老頭聽後樂,老太太也樂了。因為什麼?老二媳婦早就把這些風發出去,知道老二早晚要提出來。
  • 家,在村莊裡
    我不用導航,下大橋就右拐右拐然後左拐上江堤,儘管彎彎曲曲,扭扭捏捏的,也只需要十分鐘便到了紅旗閘,下江堤再顛簸過一段石子路,進入被雜樹包裹著的村莊才到我的家,這裡才是我所謂的家鄉。 車子,停在母親門前場地邊上的一棵枇杷樹下。下車,灰白色的水泥地坪上,掃得乾淨沒有一絲灰塵,倘若是童年的夏天,躺在上面一定舒服愜意。
  • 故事:盜墓鬼故事之耳目
    「孫老二,你下來前拍胸脯說這裡是明朝大墓,說不定還是龍墓——可你聽說過哪裡有這種發了黴的龍墓嗎?」我抱怨道。其實這也不怪他,下墓之前我也看到這上面晨曦之時紅霞四起,擺明了葬在這裡的不可能是尋常的富貴之人。但凡是風水盛地,地下必然乾燥清爽,不可能長滿了青苔。
  • 我爺爺的"革命"往事
    聊著聊著,不知怎麼的就說到我爺爺的一些陳年往事。我驚訝地發現,原來我爺爺也曾經有過一段光榮的&34;史,只是我爺爺在世的時候從來沒聽他說起過。我父親說,我爺爺年輕時在村裡有幾位關係很不錯的夥伴,其中有兩位&34;字輩的兄弟倆,我應當叫他們太爺爺(老家土話叫&34;),但兄弟倆的老大隻比我爺爺大一歲,老二比&34;字輩的我爺爺還小一歲。
  • 一段離奇的鬼水之說,一段津城的前塵往事…
    像郭二哥並非是家中老二,之所以被稱為「二哥」是與天津娃娃的由來有關;像石家大院、李氏祠堂、人民公園,更是讓人熟悉的坐標性地景;像天津人日子即便過的不富裕,也不能「窮嘴」的民風。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這種傳統。天津人依舊愛吃、會吃並懂吃;天津人依舊熱情真誠;天津人依舊保持著知足長樂的心態。
  • 老灌縣故事:石龍津的棒老二
    石龍津往事文/淺夏我們坐在院子的銀杏樹下,主人泡上茶,老人就給我講起了關於石龍津碼頭的往事來。,還不算大大小小的溝渠,又處在漢藏接壤處,背靠茫茫大山,有豐富的木材、石材、煤炭資源和藏地的皮毛,東面是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平原。
  • 小說:桃子成熟時,村莊上開始不斷死人,11歲男孩發現驚人真相
    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個月前的一樁遊客離奇死亡案說起。自從那個遊客莫名其妙的在九江村丟了命之後,九江村就開始變得神秘起來。隔三差五的就有村民遭遇不測,甚至不時還能看到,那條流淌過桃林的小溪上漂浮著的人。九江村就像是一個突然遭受災難的村莊,在短短半月的時間,淪為真實的人間地獄。一個月前,是九江村桃子成熟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