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所有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再也沒有人偷偷把不懂事的父親故意放到屋外受涼,還說是他自己願意往外跑;再也沒有人偷偷把奶奶結婚時做的唯一的一件能出門穿的衣服穿走,還說奶奶只給自己做衣服不給她們做;再也沒有人把奶奶準備賣點錢正織著的布剪斷,還說是家裡進賊了……奶奶的生活總算消停了一些,
我父母是70年左右結婚,到那時奶奶也算實現了多年的願望,終於看著我的父親成家了。剛開始是奶奶、父親和母親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也還過得去,畢竟都是按勞動力。後來隨著哥哥、姐姐的出生,家裡更加有了生機。父親沒上過幾年學,小學沒畢業就回來幫家裡幹活了,那時候曾祖父還在,按理說父親都能當勞動力了,她的幾個姑姑、叔叔也都不小了,可是父親沒有上學,他的叔叔卻上學上到農校畢業,後來在外有工作,日子也過的輕鬆,這是後話。而父親卻沒有上學的機會,原因自不必說。沒有文化,家裡也沒有多少地,但隨著哥哥、姐姐的降生,也是一大家子人要養活,父親就只能靠苦力賺錢,那時候年紀輕,父親在山裡幫人扛過石頭、背過糧食、跟著一個堂伯父學做石匠、在工地上給人當過小工,後來還擺攤賣過飯、在我們那大面積種菸葉的時候,自己種葉,到收購站給人扛過煙包等等,總之,都是賺的辛苦錢。奶奶本來就是個勤快人,做事又特別有計劃,有章法。除了把我們兄妹幾個帶大,還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只要有點空還經常下地幫父母幹點地裡的活。所以,即使我母親是個慢性子,幹活也比較慢,但是我奶奶在我們家的農活從來沒有落後過。
可以說,奶奶就是我們家的定海神針,有奶奶在遇到事情不慌也不亂,奶奶都會計劃的很好。在我的印象中我母親年輕時候比鄰居家的嬸嬸們要少操好多心,一切都有奶奶在前面給擋著。小時候我們穿的棉衣、棉褲,奶奶都會給我們提前翻新縫好。家裡吃的蔬菜、辣椒、各種豆子這些都是奶奶一手種一種摘,然後收拾,晾曬。小時候一直以為家裡夏天吃應季的蔬菜,冬天還可以吃到晾曬的菜乾,放學回家家裡都有奶奶在這都是理所當然。後來在發小家裡看到她媽媽從地裡幹活回來才準備做飯,她餓了也只能先吃點冷饅頭、冬天只有應季的蘿蔔、白菜之類,才知道她們家沒有奶奶幫忙,她媽媽根本沒有時間來弄這些。上小學那會總羨慕發小胸前掛著自家的大門鑰匙,等長大後才明白,那是因為家裡父母要去幹活,只能把鑰匙給她讓她回去自己開門。而我,不用拿鑰匙,因為有奶奶在家,奶奶總也會趕在我放學前回來,還幫我做飯。
奶奶於我,不只是陪伴我長大,更是我人生的導師。我是家中老小,從小就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印象中很少跟母親住,一直到我上大學、出嫁,我都是跟奶奶一起住。奶奶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著我。雖然命運多舛,但奶奶一直是很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不管別人對她如何,她對人永遠都是捧著一顆仁愛之心。幾位姑奶奶出嫁前沒少欺負奶奶,可是,奶奶總說,長嫂為母,後來他們幾個生活中遇到困難,奶奶仍然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幫助她們。不管生活有多困難,奶奶總說,只要你努力,一心往前看,總會一天比一天好。奶奶去世多年後,跟姐姐一起聊起奶奶,我倆竟都記得奶奶常說的一句話,再難也不怕,你只要往前撲。也是奶奶這句話,總讓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言放棄。
奶奶一生雖然經歷了許多苦,但總算是守著自己的兒子長大成家,守得四世同堂,共享天倫。奶奶去世那年,我們兄妹三人都已成家,哥哥家的小侄女8歲,這個從小被太奶奶抱著,背著長大的小丫頭,跟在哥哥身後完成所有祭奠儀式,小侄子是奶奶去世後才生的。姐姐家的小外甥和外甥女一直記得她們三個在老家跟太姥姥一起高興的場景。那一年哥哥正在裝修房子,他一直遺憾沒能讓奶奶去他的新房子裡住。那一年,我愛人正在讀研究生,我正要在職讀研。就在奶奶去世前的那個春節,跟奶奶坐在火炕上聊天,奶奶說我懷孕了還騙她,我笑說真沒有。想想,奶奶應該不是糊塗了,她是在提醒我該早點生個孩子了,只可惜那會年輕,沒聽老人言,我的孩子沒有見到太姥姥,現在每次帶她去祭掃都會跟她講那裡長眠著的是我的奶奶,我曾經最親最親的人。小的時候她不懂,現在孩子總會在我說起奶奶時抱抱我。
要說奶奶自己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養女在她臨終前,沒有在床前盡一天孝心。奶奶的養女,是她親妹妹的女兒。其實那會家裡情況不好,雖然只有父親一個孩子,奶奶並沒有想領養一個女兒。只是奶奶的妹妹有一年突然生病,當時很嚴重,根本顧不上管孩子,而且還說不好什麼時候人就沒有了,就在病中把姑姑託給奶奶,讓奶奶領養了姑姑。本來就是自己的外甥女,妹妹又那樣了,即使不領養奶奶也會照管著姑姑的,何況受妹妹所託?奶奶把姑姑領到家裡來養著,我父親有的姑姑都有,甚至父親沒有的只要有可能姑姑都能有。父親比姑姑大將近10歲,對這個妹妹疼愛有加,在姑姑的親媽生病那會父親經常背著姑姑去看望她的媽媽,然後再背著姑姑回來。後來,姑姑的親媽因為一直沒放棄治療,幾年後病好了,姑姑也就是兩頭都住著,有了兩個家,兩個媽疼,兩個哥寵著。
姑姑出嫁的時候,奶奶給準備的嫁妝比她親媽的還要好,記得小時候小表妹跟我說姑父更願意上我們家來。可是終歸不是自己親生的,姑姑家離我們家很近,姑姑給奶奶該有的禮數倒是不少,可是因為沒給她帶孩子,姑姑一直很有意見。(姑姑家兩個孩子,一個比我姐小半歲,一個比我小半歲,也真是趕巧了,兩個都湊一起了)再後來,我們家孩子多家底又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姑姑家姑父是有工作吃商品糧的,各方面都比我們家好,我們也就沒有再能幫得上什麼忙了。可是,奶奶卻一直記著她有個女兒,每年冬天都會給表哥、表妹也縫好棉衣、棉鞋。姑姑家蓋房子,母親幫忙做飯,父親幫工一忙就是一個多月,至於姑姑能不能看得上也就她自己知道吧。
到了奶奶去世的那年,姑姑家的孩子也都成家了。奶奶是前半年5月份不小心摔了一跤,不能自理,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的,到農曆8月份去世的,這期間主要是我父母和我姐姐在照顧,我在放暑假的時候回去照看了奶奶一段時間,而姑姑卻從來沒有陪過奶奶一天,也沒有守過一夜,只是偶爾來看一下,坐會就走了。奶奶從生病到去世本來也就短短幾個月,聽我姐說,開始還沒什麼 ,後來,可能奶奶也是心涼了,在奶奶還清醒的最後那段日子,姑姑來跟奶奶說話,奶奶也只是哼一聲,再什麼也不說。不久,奶奶就去了,她應該是帶著一點委屈了遺憾吧,畢竟當親女兒養的,誰不想得到女兒哪怕一點點的愛和照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