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想念我的奶奶(二)

2020-09-24 只聽不看任我行

等到所有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再也沒有人偷偷把不懂事的父親故意放到屋外受涼,還說是他自己願意往外跑;再也沒有人偷偷把奶奶結婚時做的唯一的一件能出門穿的衣服穿走,還說奶奶只給自己做衣服不給她們做;再也沒有人把奶奶準備賣點錢正織著的布剪斷,還說是家裡進賊了……奶奶的生活總算消停了一些,

我父母是70年左右結婚,到那時奶奶也算實現了多年的願望,終於看著我的父親成家了。剛開始是奶奶、父親和母親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也還過得去,畢竟都是按勞動力。後來隨著哥哥、姐姐的出生,家裡更加有了生機。父親沒上過幾年學,小學沒畢業就回來幫家裡幹活了,那時候曾祖父還在,按理說父親都能當勞動力了,她的幾個姑姑、叔叔也都不小了,可是父親沒有上學,他的叔叔卻上學上到農校畢業,後來在外有工作,日子也過的輕鬆,這是後話。而父親卻沒有上學的機會,原因自不必說。沒有文化,家裡也沒有多少地,但隨著哥哥、姐姐的降生,也是一大家子人要養活,父親就只能靠苦力賺錢,那時候年紀輕,父親在山裡幫人扛過石頭、背過糧食、跟著一個堂伯父學做石匠、在工地上給人當過小工,後來還擺攤賣過飯、在我們那大面積種菸葉的時候,自己種葉,到收購站給人扛過煙包等等,總之,都是賺的辛苦錢。奶奶本來就是個勤快人,做事又特別有計劃,有章法。除了把我們兄妹幾個帶大,還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只要有點空還經常下地幫父母幹點地裡的活。所以,即使我母親是個慢性子,幹活也比較慢,但是我奶奶在我們家的農活從來沒有落後過。

可以說,奶奶就是我們家的定海神針,有奶奶在遇到事情不慌也不亂,奶奶都會計劃的很好。在我的印象中我母親年輕時候比鄰居家的嬸嬸們要少操好多心,一切都有奶奶在前面給擋著。小時候我們穿的棉衣、棉褲,奶奶都會給我們提前翻新縫好。家裡吃的蔬菜、辣椒、各種豆子這些都是奶奶一手種一種摘,然後收拾,晾曬。小時候一直以為家裡夏天吃應季的蔬菜,冬天還可以吃到晾曬的菜乾,放學回家家裡都有奶奶在這都是理所當然。後來在發小家裡看到她媽媽從地裡幹活回來才準備做飯,她餓了也只能先吃點冷饅頭、冬天只有應季的蘿蔔、白菜之類,才知道她們家沒有奶奶幫忙,她媽媽根本沒有時間來弄這些。上小學那會總羨慕發小胸前掛著自家的大門鑰匙,等長大後才明白,那是因為家裡父母要去幹活,只能把鑰匙給她讓她回去自己開門。而我,不用拿鑰匙,因為有奶奶在家,奶奶總也會趕在我放學前回來,還幫我做飯。

奶奶於我,不只是陪伴我長大,更是我人生的導師。我是家中老小,從小就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印象中很少跟母親住,一直到我上大學、出嫁,我都是跟奶奶一起住。奶奶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著我。雖然命運多舛,但奶奶一直是很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不管別人對她如何,她對人永遠都是捧著一顆仁愛之心。幾位姑奶奶出嫁前沒少欺負奶奶,可是,奶奶總說,長嫂為母,後來他們幾個生活中遇到困難,奶奶仍然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幫助她們。不管生活有多困難,奶奶總說,只要你努力,一心往前看,總會一天比一天好。奶奶去世多年後,跟姐姐一起聊起奶奶,我倆竟都記得奶奶常說的一句話,再難也不怕,你只要往前撲。也是奶奶這句話,總讓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言放棄。


奶奶一生雖然經歷了許多苦,但總算是守著自己的兒子長大成家,守得四世同堂,共享天倫。奶奶去世那年,我們兄妹三人都已成家,哥哥家的小侄女8歲,這個從小被太奶奶抱著,背著長大的小丫頭,跟在哥哥身後完成所有祭奠儀式,小侄子是奶奶去世後才生的。姐姐家的小外甥和外甥女一直記得她們三個在老家跟太姥姥一起高興的場景。那一年哥哥正在裝修房子,他一直遺憾沒能讓奶奶去他的新房子裡住。那一年,我愛人正在讀研究生,我正要在職讀研。就在奶奶去世前的那個春節,跟奶奶坐在火炕上聊天,奶奶說我懷孕了還騙她,我笑說真沒有。想想,奶奶應該不是糊塗了,她是在提醒我該早點生個孩子了,只可惜那會年輕,沒聽老人言,我的孩子沒有見到太姥姥,現在每次帶她去祭掃都會跟她講那裡長眠著的是我的奶奶,我曾經最親最親的人。小的時候她不懂,現在孩子總會在我說起奶奶時抱抱我。

要說奶奶自己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養女在她臨終前,沒有在床前盡一天孝心。奶奶的養女,是她親妹妹的女兒。其實那會家裡情況不好,雖然只有父親一個孩子,奶奶並沒有想領養一個女兒。只是奶奶的妹妹有一年突然生病,當時很嚴重,根本顧不上管孩子,而且還說不好什麼時候人就沒有了,就在病中把姑姑託給奶奶,讓奶奶領養了姑姑。本來就是自己的外甥女,妹妹又那樣了,即使不領養奶奶也會照管著姑姑的,何況受妹妹所託?奶奶把姑姑領到家裡來養著,我父親有的姑姑都有,甚至父親沒有的只要有可能姑姑都能有。父親比姑姑大將近10歲,對這個妹妹疼愛有加,在姑姑的親媽生病那會父親經常背著姑姑去看望她的媽媽,然後再背著姑姑回來。後來,姑姑的親媽因為一直沒放棄治療,幾年後病好了,姑姑也就是兩頭都住著,有了兩個家,兩個媽疼,兩個哥寵著。

姑姑出嫁的時候,奶奶給準備的嫁妝比她親媽的還要好,記得小時候小表妹跟我說姑父更願意上我們家來。可是終歸不是自己親生的,姑姑家離我們家很近,姑姑給奶奶該有的禮數倒是不少,可是因為沒給她帶孩子,姑姑一直很有意見。(姑姑家兩個孩子,一個比我姐小半歲,一個比我小半歲,也真是趕巧了,兩個都湊一起了)再後來,我們家孩子多家底又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姑姑家姑父是有工作吃商品糧的,各方面都比我們家好,我們也就沒有再能幫得上什麼忙了。可是,奶奶卻一直記著她有個女兒,每年冬天都會給表哥、表妹也縫好棉衣、棉鞋。姑姑家蓋房子,母親幫忙做飯,父親幫工一忙就是一個多月,至於姑姑能不能看得上也就她自己知道吧。

到了奶奶去世的那年,姑姑家的孩子也都成家了。奶奶是前半年5月份不小心摔了一跤,不能自理,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的,到農曆8月份去世的,這期間主要是我父母和我姐姐在照顧,我在放暑假的時候回去照看了奶奶一段時間,而姑姑卻從來沒有陪過奶奶一天,也沒有守過一夜,只是偶爾來看一下,坐會就走了。奶奶從生病到去世本來也就短短幾個月,聽我姐說,開始還沒什麼 ,後來,可能奶奶也是心涼了,在奶奶還清醒的最後那段日子,姑姑來跟奶奶說話,奶奶也只是哼一聲,再什麼也不說。不久,奶奶就去了,她應該是帶著一點委屈了遺憾吧,畢竟當親女兒養的,誰不想得到女兒哪怕一點點的愛和照顧呢?

相關焦點

  • 表哥——這個我心中永遠的男神(真實故事)
    我是從表哥奶奶(也就是我的姑奶奶)和我奶奶口中得知表哥是一個非常努力、懂禮貌、孝順的孩子;從他出生開始母親就不要他了,他爸爸在外工作,他跟表姐都是由姑奶奶帶大的,但是因為家裡缺錢沒有能力供他上學,所以初中畢業後就直接出來工作了(那時候的他成績在全校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能夠繼續上學,像他這樣自律的人一定會考一所很好的大學)。
  • 我苦命的二姨奶奶
    我奶奶姊妹九個,奶奶有五個姐姐和三個哥哥,她是最小的一個今年也七十多歲了。姐妹和兄弟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好,甚至在我看來都有些冷漠。二姨奶奶在她們兄弟姐妹當中應該是最可憐的一個。每當奶奶說起她的二姐,都會忍不住掉淚,說二姨奶奶一輩子命苦。聽我奶奶說,我二姨奶奶兩次嫁人,第一次是嫁了一個地主家的兒子,沒多久那人被別人打死了。
  • 我的奶奶(二)
    奶奶娘家是鄰縣的。她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大哥以前是國民黨裡的小軍官,還沒解放的時候就戰死了。有一年,淮河決堤,發大水,她們村子被淹了,她和她二哥一起逃荒到我們這裡。後來,她二哥回了老家,她和我爺爺結婚了。
  • 我在江湖等你(上篇)——獻給我們永遠的家20高13班
    陪君醉笑三千場,願你我不訴離殤。我會非常想念你,我會永遠記住你說的十年約定,我也會記住你說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所有俗套的祝福語都能在你身上靈驗。我們來日方長,我們江湖再見,我的親人。
  • 小說連載 |永遠的村莊(二)
    「冢後」二字改為「忠厚」,我想大概是當地人喜歡後者而為。所謂冢後,即冢的後邊,我們村西南方約一裡處,有一座龐大的冢。 這個冢,即翟義冢。據《滑縣誌》(1997年4月出版)第559頁第七章「文物」第三節「古墓葬」中記載:翟義冢又稱馬城冢,位於萬古鄉冢後村西南半公裡處。翟義為漢代東郡太守,因起兵討伐王莽,被莽所殺,葬於此。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輕輕的攥在手心裡,把帶有餘溫的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巴鬥(用紙裱糊的器具)裡。今天孫子的吃食又有了!奶奶獎賞般的抓了幾把秕穀子撒給了下蛋的母雞,作為對有功之臣的獎勵。穿過鹽鹼灘,就是一條高高的渠㗑,奶奶隨手關上了原本就吱吱呀呀的門扇,把手搭起來放在額頭上,向大路上張望,那是孫子放學回來的大路。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和奶奶結婚也是奶奶的爸爸和她親姑姑湊合的,(就是我外太公和新的太奶奶,新的太奶奶是外太公的親妹妹,)因為那個艱苦的年代生存都非常困難,外太公和外太婆生了很多小孩,但是只有奶奶生存了下來,在那個年代又是在農村,家裡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是很抬不起頭的,不過我外太公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人,所以明面上也沒人敢說我外太公什麼話,(這是我聽姑姑他們對外太公的評價,我雖然見過外太公,但是那時候年級很小
  •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文/木依岸 第二章 別離 坐在自行車後架上,柳燁看著爸爸賣力登車的後背,忽而向前彎成一張弓,忽而挺直成一堵牆。爸爸麻利地在人群中穿梭著,慈愛和幸福在他白淨的大臉龐上流淌。被太陽曬軟的柏油路在爸爸的車子底下畫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灰色車轍。
  • 我的奶奶(一)(修改後)
    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的奶奶已經去世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她老人家,心裡總是酸酸的,現在物質生活飛躍我可能是有些許「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慨吧! 從我記事起奶奶已經六十多歲,瘦瘦的,一米六左右的個頭,頭髮已經花白,額頭上也已經爬滿皺紋,向後梳的整整齊齊的髮髻挽到腦後。奶奶一直沒有駝背,很精神的樣子,即使操勞、貧窮和命運坎坷的這麼多年,也沒能壓垮她分毫!
  • 記憶裡的老家(二)
    (二) 1956年我在村裡報名上小學,那年七歲。那時一年級只收八歲及以上的孩子,記得媽媽讓我跟老師說是八歲,老師信了。那時的前屯小學校,只有一到四年級,雖然是磚瓦房,但是學生沒有課桌椅,兩邊壘二尺左右的磚中間搭塊木板算課桌,學生從家裡帶上自家的小板凳去上課。 天有不測風雲。
  • 夢不到的三姨(二)
    那麼,如果從來沒有夢到一個人,是不是意味著她一直在想念你,就像你在想念她一樣?!(五)錢漸漸多起來了,三姨夫在祖宅蓋起了二層小洋樓,安了空調,買了車,還養了只藏獒護院。漸漸的流言蜚語也多起來。男人的財,也是男人的女人。
  • 小說連載 |永遠的村莊(二十三)
    《秋景的隱私》之一 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可我的體會卻大相逕庭。我感覺,我的父親就是我八輩子的冤家。他自己把老婆(也就是我媽)弄丟了,卻把怨氣撒到我頭上,從小就對我橫挑鼻子豎挑眼,橫加幹涉我的生活,真讓我煩透了。 我爸臨近退休才弄了個調研員,算正處級,在古代也就是一個七品縣官。
  • 三奶奶:一位永遠的淑女
    可是三奶奶啥時候都是梳著服貼的齊耳短髮,上身是洗得發白卻很展平的斜襟盤扣藍色褂子,下身穿著扎著褲腳的黑褲子,腳上呢,永遠是一雙白色千層底黑鞋幫的三寸小布鞋。我那時候有六七歲吧,就喜歡往我三奶奶家跑,因為她家屋裡院裡收拾得清清爽爽,呆在那裡就莫名的使人舒服。那時候我們那裡的風俗習慣,可以說是說窮、亂、差。七十年代的農村,家家都窮得叮噹響。
  • 大奶奶的葬禮(二)
    我粗略計算,今天來人吃飯,不算小孩,一桌八個人,要準備八十桌。反正是流水席,一輪三十桌,三個來回是足夠的。族裡叔叔們按照我提供大奶奶娘家代系及男女賓客名單按鄉俗血親、姻親、五服外和五服內的葬禮級別扯白布撒孝。一時間,滿院,滿樹林內外,白茫茫一大片。有頭頂7尺白布、6尺白布、三尺白布的女生們。有頭戴宋代、明代、清代式白布禮帽的男士們。
  • 曹表妹小人作妖,賀少奶奶辣手無情—原著《知否》賀家結局(二)
    原著《知否》賀家結局(二)——曹錦繡得寸進尺,賀家少奶奶辣手無情原著《知否》曹錦繡的結局如何呢?曹錦繡小人作妖,得寸進尺,賀家少奶奶鐵腕手段,辣手無情。深知曹家底細心思,賀家老太太對其厭惡至極,並極力為孫媳,為這位未來的賀家少奶奶肅清後宅鋪路,定下一條鐵律「曹錦繡與她的姨母賀太太必得有一個跟她去白石潭老家」,將曹錦繡抬為貴妾後,賀老太太便堅決帶著賀弘文的母親賀太太去白石潭養老去了,賀府大小事務一應交於這位孫媳。
  • 鄉下奶奶,重女輕男26年的真相
    「山西就在老帽山(家鄉的一座山)的西邊嗎?」 「廣東人是不是牙齒都不好?他們做的糕點實在太好吃了。」 奶奶回答不了我們,她只是看向遠處的老帽山,對我倆說:「等你們長大了,替奶奶去看看吧。」 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好。」
  • (爺爺和奶奶的愛情)
    對於封建時代的包辦婚姻未必有愛情這個說法是不適用於爺爺的,他常跟我們說原本他是要當三掌柜的,但在杭州他總是魂不守舍,一直在想家裡的奶奶,想念她一頭的烏髮,一臉的燦爛,還有那風風火火的性格,恨不得她每天錘他兩拳,他渾身才舒坦的像是喝了一壺百年老酒,從骨子裡都透著酥軟,正因為如此,他總是算錯帳,東家便辭了他,他竟高興收拾好行李,不曾停留地回到了奶奶身邊,廝守了近七十年,生了五男兩女。
  • 《侯夫人》《佞臣寵妻(雙重生)》《陶二奶奶》《王室貴女》
    她撇他一眼:我只想給我愛的人生孩子。他瞪她一眼:我只想和我愛的人生孩子!佞臣寵妻(雙重生)作者:舴舟孟芫嫁給慕淮十年,守寡九年半母親如前世那般,屏退下人問她:雲家二公子俊朗,谷家大小子才高,我兒欲擇了哪個為配?還能是哪個?就前幾日登門求親被拒、惡名在外的慕家小六兒吧。上輩子,你就算死也護了我十年,這一回,我用百年填還。
  • 奶奶的「村罵」遠近聞名——我的奶奶是超人(六)
    我小時候曾經跟我奶奶去老家住過一陣子,回焦作後,去隔壁同學家串門,言語中不自覺地帶出了這個口頭禪,被同學媽媽說了一頓,「你這個小閨女,怎麼回了一趟老家,學的跟你奶奶似的,張嘴閉嘴尻娘不離口」。我們天天聽奶奶這麼說話,早已習以為常。也有人勸我奶奶改改,說這樣不文明。她也試過,心平氣和地說話時好點,但一旦不高興,這種口頭禪就脫口而出。
  • 為天堂裡的爺爺奶奶點亮一盞燈
    爺爺已經去世了幾十年了,但是,爺爺走的日子讓我記憶猶新。那天我放學回家,本該是家裡有人過生日。(不便公布)可是,我回到家裡只剩下小外甥女一個人在家。發覺事情非常的不妙,按常理家裡應該客人滿座,整個氣氛異常的安靜,並且沒有客人。我索性問外甥女:xx,大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