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2020-08-06 甬說

《檀香刑》這本是莫言花了五年的時間創作出來的,被莫言稱之為是在「捍衛長篇小說尊嚴」的書。但是光從名字來看,我覺得像極了某些網站裡的狗血小說。

那些深深宅院裡的爾虞我詐,生死離別的戲碼立刻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我好奇,一個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怎麼能夠寫出這樣的狗血劇情。但事實告訴我,大師畢竟是大師,這並不是進一步狗血小說,而是是一場血淋淋的悲劇。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故事背景

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確切的說是在光緒年間。但是,還穿插著鹹豐皇帝在位之時的故事。小說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遭到山東人民反抗,隨後袁世凱出兵鎮壓山東義和團運動再到八國聯軍攻佔京城。

慈禧攜光緒帝倉皇出逃這段歷史為背景,講述了山東高密縣東北鄉貓腔創始人,孫丙因為妻子女兒遭到外國人侮辱最後慘死,所以糾集了廣大農民起義反抗修建洋人,但是起義遭到鎮壓最後以失敗告終,孫丙因此受到非人的刑罰檀香刑的折磨而慘死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最主要的人物就是孫丙,這個一生都充滿了戲劇性的人物。年輕的孫丙是一個放浪不羈的唱戲的,走南闖北帶著他的茂腔戲班子。看上去,他簡直是渣男楷模,不僅四處留情不顧妻子,就連女兒在他眼裡都不重要。

你看小說前部分的描寫,孫丙簡直就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爛人」。但是凡事都會有轉機,在孫丙的鬍鬚被人薅去之後,他便像是雄獅沒了鬃毛一般洩氣了。他開始放下了過往的驕傲,開始過平淡的生活。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莫言在小說中混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孫丙的鬍鬚,還專門設置了「鬥須」這個情節。孫丙的鬍鬚和他女兒眉娘的大腳正好相反,前者是引以為傲的標誌,後者是想要隱藏的「缺陷」。

其實,鬍鬚也好,大腳也好都只是束縛住人的外在附加件,但是久而久之這樣的外在附加條件就會和人的內心混在一起,成為了內在條件,成為了一種束縛。

雖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並不是說浪子想回頭便能安穩的。武俠小說裡多少人是在金盆洗手後被害死的。孫丙的好日子過了幾年後,就迎來了改變他一生的轉折點。

這一部分的情節描寫之詳細讓人難以再讀下去,那種有理說不出的感覺實在是叫人心酸。令人難過的是,那不僅是小說還是一段血淋淋的歷史。我的心裡就算是有無限的悲哀難過,心酸無奈也只能看著白字黑字寫著的屈辱。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雖然在上學的時候這段屈辱的歷史在就不止學過一遍,但是當他再次以一種文學作品的方式呈現在眼前的時候,依然是百感交集。

歷史課本的描述總是籠統大概的,遠不及小說中的細緻描寫。莫言那些悲劇揉碎了,一點一點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就像是那根檀香木一點一點插入孫丙的身體裡一樣。

我個人認為,這本小說有三個最大的特點:結構,語言,貓腔戲。

首先就是它的結構,小說分為「鳳頭」「豬肚」「豹尾」三個部分,但是這三個部分是在交代小說情節的開端發展和結尾,但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鳳頭即是開端,豬肚即是發展,豹尾即是結尾。這三個部分相互獨立,又相互重疊。

「鳳頭」和「豹尾」部分用書裡的人物視角來寫,用五種不同的視角來描寫相同時間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寫作手法比較奇特, 給讀者五種不同的視覺體驗。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也避免了一直以一種人稱描寫難免會帶有的人物主觀情緒,影響讀者做出判斷的問題。每一種不同的視角都是該人物的主觀情緒體現,這樣不僅能夠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立體,也有助於舞者更好的揣摩人物內心活動,理解故事情節走向。

而中間的「豬肚」部分,這是一種第三人稱的客觀角度劇講述故事的前後。作者轉變了敘事角度,將第一人稱轉化為第三人稱,是為了將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更好的在讀者面前鋪展開。似乎有要驗證之前書中角色說的話的意思。

在第二部分,第三人稱的敘事角度能夠更好的將書中除了主角之外的角色人物形象展現出來。例如錢丁夫人這個裹著小腳的大家閨秀除此之外,第二部分更像是留給後人看的資料,對前後以第一人稱所描寫的東西進行了補充說明。

小說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語言。不可否認的是,《檀香刑》這本書確實是一部重口味書籍。因為書中人物的原因,這本書的文字可以說是既H又暴力。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書裡的女主角孫眉娘這樣一個風流的女人,書中有很多關於這個女人調戲別人和遭到別人調戲的描寫。孫眉娘是個既漂亮又風騷的女人,在她的眼裡,她的美麗是一種資本,是她作為女人的通行證。所以書裡有很多關於眉娘身體和動作的描寫。

你必須承認的是,這樣的描寫既吸引你,又不會讓你停止思考。從莫言的這些文字當中,我能充分的感受到一個女性的身體之美。但是,即使莫言把孫眉娘寫的再風騷,你也絲毫不能指責他這是對女性的不敬。

因為,孫眉娘的行為多數迫於無奈,在她的內心深處,錢大老爺才是她的白月光。事實上她也一直這樣做著。我很佩服莫言,能夠把孫眉娘塑造成一個既風騷又純情的人物。又或者說,這樣的人其實是那個悲哀時代的產物呢?

而另一個人物趙甲是個劊子手,莫言借趙甲之口把刑場上的事情說得一清二楚。書中有一段關於凌遲的極為詳細的描寫,描寫出的場面堪稱血腥。莫言詳細的描寫仿佛讓你身臨其境,讓你覺得你就是當時臺下的看客,不僅讓人背後出了一身冷汗。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還有書中其他借著趙甲之口詳細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各類酷刑,真的就如書中所說:「中國什麼都落後,但是刑罰是最先進的。中國人在這方面有特別的天才,讓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這是中國的藝術。」

這部小說的語言讓人覺得有一種江湖的味道,就像是從前人們在天橋底下聽說的話本一樣。一字一句的描寫都扣著人的心弦,引人看下去。但是讓人失語的悲劇劇情,又讓人不忍心再往下翻閱。有人說這本書的語言像一盤臭豆腐,初次聞它是臭的,但是越嚼越香。

確實是,莫言的語言文字是禁得起細細品讀,慢慢推敲的。但是在初次讀他時,就會給人一種看武俠小說的酣暢淋漓之感。讓人覺得作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這大概就也是一本小說極大的魔力了吧。

小說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穿插在小說當中的貓腔戲文。貓腔戲這是一種獨屬於莫言家鄉地區的藝術形式,莫言花了很大心思為他寫了戲文。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這本書既是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完整的貓腔戲文。模仿貓的叫聲,再配上如此悲慘的故事。在品讀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想像到,如果這時在臺上表演那該是怎樣一種婉轉悽切的旋律。

就是把整部小說看過兩三遍之後,你才會發現小說的敘事也如同戲劇的發展一樣。作者故意使用了大量的韻文,有意的使用戲劇化的敘事手段,製造出了流暢,淺顯,誇張華麗的敘事效果。

在莫言看來,民間的說唱藝術,其實也就是小說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前文說,這部小說的語言給人一種天橋說書人的話本的感覺。

一九九六年的秋天,莫言開始動筆寫《檀香刑》。這是一個圍繞著火車和鐵路展開的傳奇故事。莫言寫書很容易帶有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但是對於《檀香刑》這本書,莫言捨棄了很多。

就像他自己說的「放了一段時間回頭看,因為明顯的帶著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於是推倒重來,許多精彩的細節,因為很容易有魔幻氣。也就捨棄不用。」這部小說雖然是關於火車和鐵路的,但是莫言卻決定把火車和鐵路的部分減弱。

《檀香刑》:酷刑下的時代悲哀

為了保留更多的民間氣息,有更純粹的中國風格,作者大膽的捨棄了一些東西。把整部小說看完,其實就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很小的部分的放大。如小說中所說,中國人在創造刑法方面似乎有某種特殊的天分。

但是這樣的天份在過去,只懲戒有罪之人的,而對於孫丙來說,他算不上一個有罪之人,甚至是英雄。

中國的刑罰從懲戒有罪之人轉變到懲戒英雄,在這些酷刑下,隱藏的是那個時代莫大的悲哀。我們現在以後世人的眼光去回望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還是能清楚的感受到歷史的殘酷和歷史事件的觸目驚心。

好的作品不僅讓我們回溯過去,更是讓我們以史為鑑,照見現在,警示未來。

相關焦點

  • 《檀香刑》|前狼後虎困錢丁
    《檀香刑》劇照在莫言的《檀香刑》這本書中,錢雄飛是唯一一個正派、瀟灑、英勇、前衛的大英雄。他膽小怕事,為了自己的仕途與命運,下定捉拿孫丙的決心。他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卻卑躬屈膝惟命是從,為劊子手準備武器,間接成為殺人的幫兇。這些,又足以看出他是一個苟且偷生、懦弱無能的小人。他集優點與缺點於一身,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陽光的一面,亦有陰暗的一面。他活得很矛盾,既想享受平和與富貴,又懼怕強勢與災難。
  • 不要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頭條品書團)
    最近看了會說話的肘子的新書《第一序列》,裡面有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感觸——不要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剛開始看這本書時就只是覺得很搞笑,特別是裡面人物間的對話,有點神經,直到我看到主人公說出:「不要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我改變了態度,不再是原來消遣式地讀,而是去認真體會,我才發現,這本書裡有很多話值得我們思考。確實,這個時代人發生了很多變化,好像人人都變得自私了,男孩子要等女孩子懷孕再結婚,女孩子結婚要求要有房子車子,戀愛與婚姻已經不再純粹。
  • 《父母愛情》原著與劇版對比:三個農村女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哀
    看了很多遍《父母愛情》,第一次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隱喻,那些藏在時代裡的悲哀但是根據真實改編的經歷,卻改變不了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尤其是劇中三個農村女人的悲劇,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農村女人的無助和悲哀。
  • 一個舊時代地主的六道輪迴
    西門鬧已經在陰曹地府受了兩年的酷刑。閻王爺幾近調侃的問話:「西門鬧,你還鬧嗎?」 實話對你說,在那一瞬間,我確實動搖了。我焦幹地趴在油汪裡,身上發出肌肉爆裂的噼啪聲。 我知道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已經到達極限,如果不屈服,不知道這些貪官汙吏們還會用什麼樣的酷 刑折磨我。
  • 媽媽非法生二胎 被女兒舉報 生命垂危 這劇凸現了時代的悲哀
    說真的,在舊社會的悲哀,只有那個時代過來的人才懂,80_90年代計劃生育,那時候有的人,頭胎是個女兒。躲著去生二胎非要生男孩,有的還通過不正當的方法找醫生幫忙,看肚子裡的是不是男孩,如果不是再去打掉,直到是男孩為止,苦了女人了。
  • 小小說「悲哀」!!原創。文/吳紹艇。
    不知是我的悲哀?還是文學或者是「今日頭條」的悲哀?本人四十年前的作品「周末——生活隨筆」約一千字。只有約二百個閱讀量。閱讀約需半分鐘。閱讀量只有約二百個。而用了一個多月的力作,三年前的作品,原創首發,「」創業艱難百戰多——紀念八一建軍節九十三周年……」約二千多字。閱讀約需兩分鐘。也只有兩百左右的閱讀量。而隨手塗鴉的「語遲遲」約一百多個字。用了約十分鐘。竟有一千兩百多閱讀量。
  • 拿這個來消費:「房思琪」驚現成人展,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因此,林奕含才悲哀地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b」。比越戰更甚。比集中營更甚。把「房思琪」這種悲劇製作成成人用品,這種行為,真的是時代的悲哀!如何面對,成了最最重要的問題。我們能做的,不是祈禱,也不是自欺欺人。
  • 封建社會婦女的悲哀
    《妻妾成群》講述的是四個女人同侍一夫的故事,她們明爭暗鬥、爭風吃醋,最後都沒有逃過命運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殘酷。整個故事都圍繞頌蓮展開, 從她進入陳家備受恩寵,到最後被冷落而瘋掉,無不體現出舊社會女性的地位低下,只能靠取悅男人而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只能依附於男人。
  • 從《項鍊》到《水滸傳》:不同時代下是女性相似的悲劇命運
    如今再讀,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在她不幸的命運之下,掩藏的是身不由己的悲哀與力不從心的現實。瑪蒂爾德和潘金蓮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但她們的命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原因,一方面是社會背景的影響,一方面也是自己的性格因素。下面,我主要探討一下造成兩人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及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 小說:世上竟有女尊男卑的國度,男人若生不出女兒,就要接受酷刑
    在這裡,男人若生不出女兒,就要接受酷刑。事情是這樣。「佳佳,去給我倒杯水來,要溫的。」「小柔,來給我揉揉腦袋,我腦殼兒疼。」坐擁千萬家產的男子關封隨口吩咐兩句,閉著眼睛繼續睡覺,可是隔了好一會也沒人來照顧自己。他不由得有些惱怒,睜眼,卻對上一雙比自己更憤怒的眼睛。
  • 回看《橘子紅了》舊時代婦女不能掌握命運的悲哀
    喻示了舊時代婦女自己不能掌握命運的悲哀「本文純屬小編感想,同時也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 六耳的悲哀
    雖也是世間靈物,卻因少了教化,從靈猴活成了妖怪,只能在金箍棒下一死了之。六耳相較與悟空,更接近人性,同樣天賦異稟的他在常年的怨嘆中消磨和扭曲了自己。他嚮往成功,如果腳踏實地的努力,也未必沒有機遇到達頂點,但他卻是想去竊取別人現有的努力所得,其實在故事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悲哀。六耳應是悟空心裡被極力壓制的另一面吧,毋論是惡還是人性,而悟空,則是神性的。
  • 《最後的武士》:舊時代與新時代的殊死對抗後結局如何?
    意識也有族類,你們的族類正處於變革的時代。」然而精神意識,是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不分任何時代,它指引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影片《最後的武士》中事物在新舊交替的時候,必然會有所犧牲,但這犧牲,正是詮釋了一種精神是怎樣應該更好的活著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更加凸現了舊時代和新時代激烈碰撞出的強烈火花!
  • 聊齋故事:男子受陰司三十年的酷刑,全因多年前的一箭之仇
    去到陰司後,因為作孽太多,要受三十年的酷刑才能重新投胎,丁扁這才知道後悔,可惜已經太晚了。丁扁常在陰司念叨:「都是狐妖誤我,如若不是狐妖害我,我何至於受這剝皮之苦。」鬼差一邊抽打丁扁一邊說道:「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正因你心中有惡才會聽信那狐狸之言,到現在還不知反省自己,真是悲哀!世間萬物,一切皆有因果!」
  • 《美麗與哀愁》:悲哀與美麗編織的世界,是對女性最深層的哲思
    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音子精神崩潰,她自殺未遂被送進精神病院。後與母親一起離開了東京。音子頑強地活了下來。並通過努力而成為小有名氣的畫家。小說把所有的悲劇都凝聚在音子的心靈中,使音子成為悲哀美的化身。她那純情的悲哀、美麗痛苦給人以無比悲情的享受,是一部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作品。
  • 《美麗與哀愁》:悲哀與美麗編織的世界,植根於女性最深層的哲思
    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音子精神崩潰,她自殺未遂被送進精神病院。後與母親一起離開了東京。音子頑強地活了下來。並通過努力而成為小有名氣的畫家。小說把所有的悲劇都凝聚在音子的心靈中,使音子成為悲哀美的化身。她那純情的悲哀、美麗痛苦給人以無比悲情的享受,是一部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作品。
  • 聽說《一醉經年》、《最十》、《十大酷刑》是甜文!甜到自閉
    聽說《一醉經年》、《最十》、《十大酷刑》是甜文!硬核反語,甜死我了?不要太虐好不好,看著看著就哭了。我不信這幾本虐文沒把你虐哭,主人公讓人心疼。《十大酷刑》
  • 蘇童《紅粉》:困在不自知的圍城裡悲哀致死,才是女性最大的悲哀
    生活在悲哀之中卻看不到悲哀,這才是她們最大的悲哀。,拒絕走出來,才是最大悲哀的1) 身處險境不自知,是悲劇命運的根源。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面對時事的變化,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通過改造她們,她們可以通過自己雙手勞動,養活自己。
  • 《時代展覽》:埋沒在網文中的科幻精品,一首酣暢淋漓的時代之歌
    最悲哀的是,老祭祀少年時期的那場奇遇完全是出於「神」們獵奇的想法,而部落中的其他人更是直接喪命在來追求刺激的「神」們的手上。三、籠中雀這是一個星辰大海背景下的故事,一個屠龍之技封印後又重現光芒的故事。五、著書人這是一個現代背景下寫手的故事,更像是籠中雀一卷的前傳。故事中的現實世界是個網文流行經典卻一文不名的時代,作者在幾經選擇之後從網文寫作轉行到了古籍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