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魯平小說「江邊少年」連載(11)
同齡人
(之十一)
天虎快要期末考試的時候,麼佬又病了,這次比上次更加嚴重。虎渡河兩岸都能聽見從老艄公的棚子裡傳出來的痛不欲生的咳嗽聲。
天虎是讀主主任的女兒王伶依的作文時聽見這聲音的。
天虎用易拉罐做了兩盞點柴油的燈。幾年來,這個廢棄的哨棚第一次有了光明,天虎特別快樂。他想,在這個特別的晚上要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思考了半天,他把那份從縣城寄來的報紙找出來。他要看看那個跟他同齡的女孩寫的作文。
我的同齡人
每個人都有同齡人,但是,我們了解我們的同齡人嗎?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了解。
過去,我以為我的同齡人都跟我一樣過著幸福的童年生活。每天早晨,媽媽會提前把早餐做好並送到我們的面前,媽媽幫我們收拾書包,幫我們整理衣服,然後,爸爸用自行車馱著我們去學校。下午放學時,爸爸或者媽媽又會準時等候在學校門口。晚上,一家三口圍在一起,在歡笑中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晚飯。過生日的時候,在我們吹滅蠟燭後,爸爸媽媽會拿出我們怎麼也猜想不出的禮物。
爸爸媽媽不會罵我們,更不會打我們。他們像愛護蠶寶寶、小羊羔一樣愛著我們,怕餓著我們,怕涼著我們,怕凍著我們,怕床太硬,怕飯不軟……在我們的成長中,他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都是因為一個字:愛。
可最近爸爸下鄉回來講了一個同齡人的故事,我才明白,我的同齡人並不都這樣幸福。還有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滋味的同齡人,就像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痛苦一樣。故事的主人公叫天虎,他的爸爸早死,媽媽出走。孤苦伶仃的天虎只好跟著叔叔,可叔叔一家不會像他的父母那樣愛他。天虎不僅要做很多的家務,還要去田裡幹活;不僅要勞動,而且還吃不飽飯。最令人傷心的是,他現在從叔叔家裡跑了出來,過起了流浪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下,天虎哥哥還儘量上課。他特別喜歡語文課,作文寫得也出色。
我想天虎哥哥也希望像我們一樣按時吃飯,按時上學,但他做不到,因為他還要為吃住穿煩惱。據說,天虎哥哥的同學瞧不起他,不喜歡他,但我尊重他,敬佩他。我為能認識和理解一個同齡人而驕傲。我不能幫助天虎哥哥克服一切困難,但我能夠做一點事情。但願我所做的能為天虎哥哥增添一份快樂。
這個叫王伶依的同齡人的作文讓天虎花費了半易拉罐柴油。天虎看了一遍,又重新讀了一遍,然後趕快吹滅油燈,靜靜坐在哨棚裡,淚水不知不覺落了下來。與過去每次流淚的感覺不同,這次天虎感到特別的輕鬆和愉悅。
就在這時,老艄公劇烈的喘氣和咳嗽聲傳了過來。麼佬不會出什麼事吧?天虎心裡有些擔心,站了起來。
老艄公的棚子從來不閂門的。天虎拉開門,看見麼佬的床前積了一地的黑色痰液。天虎噁心了一下,麼佬抬起頭來,用一雙渾濁而仁慈的眼睛看他。天虎咬咬牙,用一把鐵鍬把床前的汙穢剷出去後才坐了下來。
「伢,不要怕,人都是要死的。我已經死過一次了,三十年前我們的船在洞庭湖遇到風浪,我被掀到水裡去了,是一個湖南人救了我。在虎渡河我擺了幾十年的渡,湖南人我都不收錢。因為不是那個湖南人,在這裡擺渡的就不是我了。這句話我跟你叔叔講過。他要是聽懂了,你將來不會太苦的;他沒聽進去,你就得靠自己。不過,你還得姓魏,這跟你叔叔不相干。」麼佬安詳的臉上透射出一種寬廣深厚的力量,天虎去過虎渡河南無寺,他想麼佬就像南無寺裡的大佛。
「你死了,誰來擺渡呢?」天虎問。
麼佬沒做聲。他的眼角和臉上卻綻開一絲笑意。
「我來擺。行嗎?」天虎又問。
「你還小!」
「我不小了,會推船,還會唱你唱的那首歌。我唱給你聽。」天虎說著,就唱了起來:
妹在田裡放黃牛,
哥在山上丟石頭,
石頭砸在牛背上,
牛不抬頭妹抬頭。
「你看怎麼樣?」
「行啊!不過,你不能一輩子擺渡啊!」
「長大了,有工作了,就不擺了。」
「從小擺渡,將來肯定找不到工作。」
「那,就擺一輩子的渡算了。」
麼佬本來想笑一下,發出的卻是一陣咳嗽聲。
暑假中,天虎沒有撿破爛,也沒有去幫別人幹農活,他在渡船上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的愉快時光。虎渡河換了新艄公,一個孩子艄公,引起了來來往往的過河人的興趣。
「你是麼佬的孫子吧?」有人問。
「不是。他姓么,我姓魏呢!」天虎一邊推一邊說。
坐船的人一陣開懷大笑。
「那你說麼佬憑什麼把船交給你擺啊?」
「因為我和他都住在河邊。」
「不對吧?看來麼佬是要把遺產交給你咧!」
「他從不搞魚,沒漁場哩!」天虎說。
過河的人又一陣大笑。天虎覺得他們笑得莫名其妙。
天虎在渡船上經常看見三三兩兩的人拎著水果和點心走進麼佬那低矮的棚子。大多數是姓魏的,他的叔叔也在其中。船上的人有時議論,說鄉政府的人也來看麼佬,是商量「漁場」問題的。
作者簡介
李魯平,湖北枝江市人。
法學學士、哲學碩士、法學博士,中國作協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北作協散文委員會主任。
發表評論文章近百萬字。
出版有詩集、報告文學集以及評論集《政治漩流中的作家們》《湖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文學親歷》《文學藝術的倫理視域》《身與心》等。
作者 李魯平 責編 常小靠 審核 古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