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一代三妯娌,同為白家婦,為何婚姻的結局卻不相同?

2020-08-26 妍七七情感說

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


說起白家大宅裡的愛恨情仇,怕是聊上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們總是關注七爺瀟灑多情的一生,其實長輩們的婚姻也值得回顧。


為愛而逝的大奶奶,強中帶柔的二奶奶,充滿人間煙火味的三奶奶,同為白家媳婦,可是卻有著三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回顧三段婚姻,不難發現藏在婚姻的秘密。



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摸魚兒 雁丘詞》曾寫: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在白家大宅中,有一段讓人痛徹心扉的愛情故事,便是大少爺白穎園與大少奶奶。


曾經大爺白穎園與大少奶奶是人人眼中的恩愛情侶,大爺性格溫和,對人慈善,有著一手好醫術,大少奶奶溫婉可人,是難得的賢妻。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這對愛人徹底分離。


當年二爺給詹王府還未出嫁的大格格診出喜脈,讓詹王府打了馬,為了報復,白萌堂將保胎藥放在大格格的藥中,讓大格格誕下了一對龍鳳胎,詹王府也成為了全京城的笑柄,從此兩家從世交變成了仇人。


後來,大爺白穎園不慎治死了詹王爺的妹妹,也就是當時同治皇帝的嬪妃,被下了大獄,判了死刑。


聽聞丈夫的噩耗,大奶奶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用一條白綾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希望能夠和丈夫在地下團圓,可惜的是,她不知道大爺早就被二奶奶白文氏救了出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從此陰陽相隔,只留下了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很多人都稱讚大奶奶痴情,說她對大爺的愛已經勝過了一切,可是她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她選擇用決絕的方式逃避問題,她以為死亡可以帶走一切,帶走傷心,划過痛苦,可是她卻只想逃避現實,不想承擔責任。



她的離開讓幾個年幼的孩子沒有了依靠,從此無父無母,徹底成為了孤兒,雖然白家大院不缺吃喝,可是沒有了父母的疼愛,孩子的成長是缺失的。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當丈夫離世,作為妻子保護好他生命的延續才是真愛的象徵。


愛從來不會因為生死而隔斷,不會因為距離而消亡,真正的愛情是我的靈魂依附在你的身上,你的精神刻在了我骨血裡,無論你在哪裡,我都會將放在心上,如果時光帶走了你,我會完成你的心願,代替你繼續活下去,你會看到在我的照顧下他們都很好。


而那些看似情深似海的人,不過是逃兵罷了。


婚姻的智慧,剛柔相濟


如果問:


「在白家,哪對婚姻對令你嚮往?」


可能白二爺夫妻的投票率會位居榜首,這對夫妻一個是有著鐵血手段的商界女英雄,一個卻是唯唯諾諾的坐堂郎中,似乎怎麼看都稱不上般配二字,可是他們的相處方式卻有著保證長久婚姻的秘籍。



有網友曾經評論道:


「二奶奶如果找一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可能會有一番更大的作為。」


其實,如果二奶奶嫁給了一個說一不二的人,可能就是她與丈夫的婚姻走不到盡頭,兩個人就像是兩團炙熱的火,想要燃燒世界,最終導致宇宙毀滅。而白二爺就像是一縷清風,伴在白二奶奶身邊,她的火不旺時為她點燃,要燃燒自我時保護她。


和世間所有的夫妻一樣,白二爺和二奶奶也會吵架。有一次白二爺帶著兒子白景琦給文房四寶借點人氣兒,將硯臺都搬到了被窩裡,看到此景此情的白二奶奶氣不打一處來,嚷嚷著要把東西扔去出去,白二爺不羞不惱地說:


「有話咱們好商量,別放火。」


當墨水弄了一輩子,白二奶奶將不靠譜的爺倆哄出門了門外,白二爺也不生氣,反而在院子裡唱到:「受逼迫去拾柴淚如雨下。」用幽默的方式緩解了夫妻當時的緊張氣氛。



夫妻相處就像嘴唇與牙齒,難免會有磕碰,如果鋒芒相爭,可能只會兩肋俱傷,毀了原本的恩愛的夫妻感情,想要和平的解決夫妻矛盾,學會服軟是第一課,這不是柔弱無能,而是一種對於愛的寬廣胸襟。


而智慧的婚姻,往往都是剛柔兼濟。


白穎軒,所有人眼中的老好人,卻曾經為了妻子發火。當時白二奶奶剛剛執掌家務,家裡又遭了大難,生活質量自然有了下降,看著沒有葷腥的菜餚,白三爺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滿腹委屈的二奶奶眼裡都是淚,看到這一幕,白二爺扔了筷子。


這個男人,一輩子只發過兩次脾氣,一次為了保護妻子,而另一次為了保護女兒。



婚姻中,一個男人是否頂天立地不在於他多高,也不在於他多重,而是在妻子的身旁,他可以彎下腰傾聽,在兒女需要的時候,他可以張開臂膀。


而婚姻的定義也是如此,如果得到一個人,需要失去全世界,我願意因為你放棄這個世界。


相依為命的婚姻,躲不過生活二字


如果說白家大爺的婚姻,是愛情小說的悲劇;二爺夫妻是夢想中的神鵰俠侶;那白三爺的婚姻,便是最現實不過的模樣。


白三爺白穎宇,典型的紈絝子弟,從小就愛領著鳥籠子全京城的亂逛,四九城裡就沒有白三爺不沒去過的館子,他甚至帶著年幼的侄子去找姑娘。他花錢大手大腳,做事更是花心不著邊幅。



但是他和白三奶奶的婚姻卻有著讓旁人看不懂的穩定性,小兩口每次見面的話題只有一個:


如何讓家裡的進帳更多?


白三爺每天絞盡腦汁琢磨著怎麼能發財,白三奶奶則是在丈夫背後出謀劃策,兩個人從夫妻變成了親密盟友,而受益者是他們的孩子。生活從來不是小說所演繹的,風花雪月是全部,有時候,活著才是婚姻的意義。


就像是葉萱曾說:


「有時候,婚姻的緣起,除了愛情,或許還有最現實不過的相依為命。」


有一種婚姻,他們可能已經沒有了激情,但是他們不會散,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夢想,守護自己的親人:還未長大的孩子,已經年邁的父母。



這種婚姻看似無情卻也有情,我們不能否認他們的存在,更無法否定他們的意義,因為愛情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家人,才是生命的最大意義。


但是,以錢為基礎的婚姻難免多了幾分涼薄。


結語

古語有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每一段婚姻,都有自己的緣。緣起緣落,緣來緣滅,都是有根可尋。


在繁華的人世間,找到一個人不難,愛上一個人卻很難,與他相守終生亦是難上加難。就像是白家的這三段婚姻,似乎從開始決定了今後的走向。


做了愛情的勇士,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帶著愛走下去;在婚姻中,學會剛柔並濟吧,你會發現原來幸福觸手可及;當你的婚姻明白生活的意義,你就有了走下去的能力。


婚姻不易,而你值得學習。


系列推薦:

相關焦點

  • 《大宅門》為何白家姑奶奶們不是嫁不出去,就是嫁出去也不幸?
    白家的姑奶奶們從小出身富貴,長大後出嫁的話,婆家也是非富即貴,但是可惜的是,白家的姑奶奶們卻鮮少有婚姻幸福的。她們要麼嫁不出去,要麼嫁出去了,但是後半生顛沛流離,悽惶無助。這到底是什麼緣故,說到底是因為,白家太嬌慣女兒了,這些姑奶奶們被慣的任性自我我行我素,一旦離開娘家,在哪裡都不適應,但是又沒有一點謀生的能力,最後還得依賴娘家。
  • 《大宅門》:一家四代,同為白家千金小姐,為何嫁人後有喜有悲?
    在白家,你看不到重男輕女的惡習,每一個白家女孩都被家族所重視,無論是在閨閣中,還是已經出嫁,白家一直以來都作為堅強的後盾守護在自己的孩子身後。一家四代,白家有四個姑娘,她們雖然出身豪門,從小錦衣玉食,可是結局卻不相同。今天,我們就將回顧四位姑奶奶的人生,看一看是什麼轉動了命運的大門。
  • 《大宅門》:白家三代,同是為人父親,為何育兒結果卻不同?
    白萌堂,白家百年家業的掌門人,無論是藝術還是人品,白萌堂都堪稱一流。在他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商人的狡詐,又能領會醫者仁心之善意,但是他也有著自己缺點"過於固執」。也許會有人問:「是因為白萌堂不插手於孩子們的教育嗎?還是因為俗話說一代不如一代?」
  • 《京華煙雲》三段人生:雖然同為苦命女,為何命運的結局卻不相同
    他們性格完整的向我們展現了命運的脈絡走向,無論他的結局是喜還是悲,你都會感嘆一句:「原來早就已經註定了。而在劇中有這樣一群姑娘,她們人生躲不過「苦」字。她們或是身世飄零的孤女,亦或是愛而不得的痴情人,還有走入歧途的可憐人。可當我們再回首三段人生時,卻發現雖同為苦命女,她們的結局卻有喜有悲,也向我們道出種種命運真相。
  • 《知否》:一門三代,同是盛家當家媳婦,為何嫁人結局卻不同?
    而《知否》,則是向我們講述了關於婚姻的奧秘。談起盛家,首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聰慧可人的明蘭,大家閨秀的華蘭,滿腹心機的墨蘭,還有小天使如蘭,她們品貌端莊,性格迥異,卻都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其實,除了盛家的女兒們,盛家的三代掌門媳婦也值得我們品味。
  • 《大宅門》:從抱狗丫頭到正房太太,為何香秀的婚姻活成了喜劇?
    作者:妍七七原創不易 轉載請聯繫2001年,由斯琴高娃和陳寶國所主演的《大宅門》在中央一臺熱播,至今已經有19個年頭,可它依然被稱之為經典之作。有人曾評論《大宅門》說:「它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它生動形象的刻畫了每個人物,展現了人性的力量,與以往單方的好人與壞人不同,在白家大宅中,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同時也有陰暗的一面。」
  • 大宅門:白家的三位兒媳都挺潑辣的,一個比一個厲害
    《大宅門》這部電視劇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典劇,已經看了無數次,但是每次看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裡面的女性角色,每一次都能給我不同的感受。我覺得不管是在白家這樣的大宅門裡,還是在普通人家,作為女性,稍微潑辣一點還是有好處的。最起碼在遇到為難的事情時丈夫不給力的,我們自己還能替自己說句話,但有一個底線要把握住,潑辣可以,心不能壞!
  • 大宅門裡的楊九紅:不對等的婚姻,註定不幸福
    最終,女兒不認,眾人不理,悽涼離世。怪誰?當初,她用盡手段,攀上這門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進入大宅門,不幸就已經在路上等她了。她的不幸福,都源自這段不對等的婚姻。01身份不對等對等的身份,是好婚姻的基礎。沒有輕視,沒有自卑,婚姻才能穩固幸福。白家,百年大族,書香門第。楊九紅,是下九流的窯姐出身。在規矩森嚴的大宅門裡,自然容不下她。
  • 《金粉世家》:一家族,四妯娌,為何同嫁入豪門婚姻結局卻不同?
    還記得當時曾經有不少觀眾為燕西與清秋絕美的愛情故事感動落淚,感嘆道:「為何曾經愛得那麼深,最終卻落得天各一方。」其中金家有四兄弟:鳳舉、鶴蓀、鵬振和燕西,每個段婚姻都是看似溫馨甜美,實則危機重重。回顧四段感情,四位少奶奶雖然同是嫁入豪門,可是她們對於婚姻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結局。沒有上鎖的婚姻,我該如何愛你?
  • 玄女和少辛都搶了白淺的男人,為何兩人結局卻大不相同?
    玄女和少辛都搶了白淺的男人,為何兩人結局卻大不相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是楊冪非常成功的一部劇,在這部劇中楊冪飾演女主白淺,她是受四海八荒都尊敬的上神,更是一個有仇必報的女人,素錦奪了她的眼睛,她毫不猶豫闖入天宮拿了回來,有人敢讓她不痛快她自然是會毫不手軟的報復回去。
  • 《大宅門》朱順故意倒在百草廳門口,是試探白家值不值得幫忙?
    《大宅門》第23~24集,朱順為白家大爺的事,再次出手相助。同時,他辦事神出鬼沒的,留下兩大疑點:他倒在百草廳門口,只是為了進對面南記,把包袱交給白家人,還是他在試探白家人?朱順一開始就提出自首,放了不相干的白景怡。從包袱細節、告韓榮發敲詐勒索,可以推斷,朱順還知道韓榮發和關家合謀,誣陷白家的事。朱順到了大理寺,並沒有擊鼓鳴冤,而是單獨找師爺聊,他還挺有門路的。
  • 從戕害申小青開始,說明大宅門再也不是仁義寬厚之家了,不敗才怪
    《大宅門》前後兩部形形色色的人物裡面,閨閣女子的傳奇色彩,遠遠蓋住了鬚眉的光彩,可惜的是,除了白文氏和白玉芬這兩個奇女子,結局圓滿之外,其他女性角色,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基本都是讓人唏噓感嘆的悲情結局。申小青是大宅門《第二部》裡面的一個小小的配角,但是通過這個配角的悲劇,卻讓我們看出了大宅門由盛轉衰的原因。
  • 《大宅門》「愧對祖宗」的白萌堂,為何臨死前對兒媳婦叫好
    這一生光明磊落,為朝廷盡忠職守,沒賣過假藥,沒昧過良心,凡事只爭一口氣那就是白家的百年清譽。這樣的一個傲骨的老爺子,白家卻險些栽在他手裡,一切也皆因他要「爭這一口氣」,同詹王府的恩恩怨怨因他一時不平而起,最後惹出了白家後來的許多亂事,他這個人就大事不糊塗,唯獨小事上拎不清。
  • 《大宅門》:她本是千金女,一生苦難,為何雅萍錯在了兩點婚姻觀
    其實,白雅萍結局早在開始便已經註定,孩子的離世只是導火索罷了,而她的苦難源自三點錯誤的婚姻觀。沒有界限感的家庭,很難走出親密的夫妻人們在談論白雅萍時,總是道一聲白家姑奶奶,卻鮮有人稱其為關家太太。她弄錯了家的定義,失去了大家與小家的界限感。要知道,沒有界限感的婚姻,很難走出親密的夫妻。沒有同理心的丈夫,如同深林中的餓狼,隨時可能傷害你在《大宅門》中,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陰暗面,但是關少沂卻是少有的讓人恨得牙根痒痒的男人。
  • 《大宅門》魏大人:真心實意幫白家,不是為貪財撈好處
    《大宅門》第一部,小編今天已經看到了二奶奶重新收回百草廳。從白家蒙難到成功翻身,除了二奶奶過人的膽識和謀略,還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的幫助,他就是魏大人(夏德生飾)。不得已,董大興又重新找二奶奶商談,想讓白家掛回老匾。在董大興和二奶奶白文氏商談股份細目等事項時,也是由魏大人來當中間人,幫雙方做見證。
  • 大宅門:一個稱呼透露出了楊九紅的野心,越想得到就越容易失去
    在白家大宅門裡,楊九紅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出身不高,可心機卻深,她懷著一顆熱忱的心走進大宅門卻被拒之門外,她熬了半輩子終於等到了好日子來臨,可沒想到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我覺得,她想要的是白家女主人的位置,最起碼是白景琦身邊女主人的位置,始終都是!
  • 之前同情楊九紅,看了開頭才明白楊九紅註定根本進不了大宅門
    其實,這句話往深處再想一層,退一萬步講,即便楊九紅進了大宅門安分守己,但也免不了旁人會藉機滋事、生惹是非。那樣的話,即便楊九紅她自己不攪和,大宅門也得非亂不可!所以,二太太自始至終就咬定一個理兒:楊九紅無論如何都不能進白家大宅門。
  • 《大宅門》裡,為什麼白二奶奶至死都不肯接納楊九紅?
    楊九紅最憋屈,結局最悽慘。二奶奶初期強硬不答應,結果黃春在白家已經臨盆,無可奈何之下,也就認了曾經仇人家的女兒為兒媳婦。既如此,二奶奶能夠忍下仇人家的女兒,為何卻對楊九紅至死都不肯鬆口?從此,被白家被二奶奶踐踏。 白二奶奶一直不能容忍的,是楊九紅的出身以及這個出身所帶來的後患無窮。 1、楊九紅窯姐的身份註定了不可能被二奶奶接受,那個年代,窯姐是最上不得臺面的一種人,娶窯姐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再看濟南府的提督,任他再怎麼喜歡楊九紅,也僅限於包養,從來沒有想過娶她為姨太太。
  • 《大宅門》:老太太為何喜歡偷奸耍滑的老三,不喜歡實誠的白穎園
    白穎園想去看看自己的孩子,但真的見到孩子一個都不認識他,是何等的心酸,一輩子行善積德的白穎園落得如此下場。但是他的善也救了他這條命,救了白家。說起白三爺偷奸耍滑,做的基本事屬於道德敗壞,損人不利己,最大問題在於貪財,他被眾人唾棄最主要的是因為雅萍姑姑,雅萍孩子的死他無意的,又無意的把洋鬼子領到關家,命運弄人。
  • 《大宅門》關香伶,一個在夾縫中長成的好姑娘,結局卻讓人心疼
    與白家的姑娘們從小就養尊處優的成長環境不同,關香伶是一個非常落魄可憐的大戶小姐,明明家裡也是京城有名望的世家,爺爺還是翰林院編修,這個家世可不是一般的風光,但是香伶卻打小就生活的顛沛流離。不久關少沂娶了新奶奶,又生了個兒子,親爹和後母對香伶更是刻薄狠毒,只因為香伶抱了一下弟弟,就被父親打的遍體鱗傷動都不能動,後母還在旁邊煽風點火,說香伶不吉利,而她明明還只是個柔弱無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