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婚與不婚都不是問題,如果你足夠獨立

2020-09-10 法律讀庫

作者:欒評。

&34;

&34;

&34;

&34;

&34;

&34;

&34;

剛剛過去的七夕,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美國電影《小婦人》在中國上映,片中出版商與喬的這番&34;格外引人注目,他坦言這本書要想出版,結局必須讓女主結婚,喬同意了。



1

《小婦人》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原著出版於1868年,講的是南北戰爭時期一個美國家庭裡四個女兒的故事。

四個女孩各有特色,其中的二女兒喬自小喜歡寫作,長大成了作家。她身上帶著作家奧爾科特的影子,所以這本書也被公認為是一部半自傳體小說。

所不同的是,奧爾科特終身未婚,而小說裡的主人公喬雖性格像個男孩,也一直聲稱不結婚,連相處非常好的富家男孩勞裡的求婚都拒絕了,結局卻和一個窮教授走到了一起。

這本書在美國先後五次被改編成電影,這是第五版。這一版的改編不僅打破了電影的敘事方式,將線性敘事改成倒敘加插敘,還以出版商這個插曲影射了原著故事的結局:

喬和教授的愛情,不是作者的本意,是對出版商妥協的結果吧?

這個質疑的理由,首先自然是喬和作者本人結局的不同,作為&34;,作者沒婚而她婚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導演發現了作者曾留在日記裡的一句話,她說她的喬終身未婚,精神富足。

電影在這個插曲的暗示之後,緊接著就給出了最後的結局,——冒著大雨,在家人的歡呼慫恿中,喬衝出家門追上了正去往車站的遠方來客——那個窮教授,對他說:

&34;

2

這一幕,很有點像現實世界裡的一次逼婚,看起來有點倉促和尷尬。

&34;拒絕富家子弟勞裡的求婚後,喬曾對母親說。

我不確信,電影那一刻要表達的,是否正是這種孤獨促成的喬與教授的婚姻?

接下來的敘事電影並未過多呈現二人的世界,喬依然獨立,精神富足。

因為那本書的出版,她不時出現在印刷廠,看著她的文字在排版,在印刷,在裝訂,在裁紙,直到封面印上燙金的字。這個過程如同目睹一個嬰兒的誕生,當將書擁入懷中,她臉上洋溢的滿足和幸福,讓你感到人生真的可以有很多選擇和可能。

因為繼承了姑婆遺留的房產,她開辦了學校,那位教授成了學校的老師,而她親自操持和管理學校的大小事宜,包括招什麼樣的學生,學什麼專業的內容,日子過得忙碌而又充實。

對於這部電影的改編,英美主流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紐約時報》就曾說:&34;

觀眾的看法則呈現多元,有人認為這一改編給結局呈現了更廣闊的空間,也有人認為電影的這一改編有故意迎合女權之嫌。

其實,以拒絕婚姻申明女權早已不是當下的主題,而從這部影片不是把喬作為唯一主角,而是把大量鏡頭對準各個姐妹來看,導演格蕾塔更崇尚展現的是人生的多面。


3

影片中的四妹艾米嫁給了金錢,那是她從小就有的夢想。然而她也並非有錢就嫁,她嫁給的是富家鄰居勞裡,她從小就喜歡他。而答應他的求婚,則是在發現他並非把自己當成姐姐喬的替代品而是真心愛她,並願意受她的影響主動改變自己的劣習之後。

大姐梅格嫁給了一個家庭教師,婚姻是她自己義無反顧的選擇。婚後他工作賺錢,她照看孩子料理家務。然而因為貧窮,日子過得無比艱辛。看到人家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她心下委屈,忍不住也買了布料,她的男人實在很需要一件外套,而她也太渴望一條新裙。但他說,他支付不起。最後,當他覺得她確實該有一條新裙子,她已把布料賣掉。

看著他們,莫名地,我又想起子君,魯迅《傷逝》裡的子君。

當那個男人,涓生,單膝跪地,眼含淚水,向她說出他的愛,可想而知,子君是怎樣的幸福。那一幕,曾被她無數次回顧。

在那樣一個時代,她頂著別人的冷眼,不顧父母的反對,與他住到了一起,他曾多麼熱烈地盛讚她的獨立和自主。那時他們有那麼多共同的話題,談易卜生,談泰戈爾。

住到一起後,她做飯,收拾家務,她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小動物,於是養了小油雞,養了小狗。然而只靠他一個人的微薄收入,日子過得拮据。他們也再沒時間聊文學,聊人生,他看到,她的頭髮總被汗水粘在額上。

到他也失了業,生活日漸艱難,她養的小油雞被殺了吃了,小狗也被他推出去丟掉了,日子只剩下了冰一樣的冷。無錢買煤,他每天去圖書館取暖,家裡只有她在凍著。

在這冷凍中,他意識到,自己一個人日子還能過得下去,但若被牽了衣角,只有共同滅亡。他於是對她說:我已經不愛你了,不過這對你倒好,你可以義無反顧地前往,做你想做的事了。

子君被遺棄了。

4

關於子君,我一直在想,如果她足夠獨立,故事定會是另一番結局。

看到喬,我想起她。

看到梅格,我又想到她。

聽著姑婆一次次念叨&34;,不禁有點擔心:梅格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子君?

不能不承認,這一版《小婦人》的改編更切近當下的現實,片中的喬、艾米和梅格(三妹貝斯因病夭折了)身上都帶著當今時代女性身上的影子。

喬是強者,她獨立自由,宣揚不婚主義。艾米的結局是很多人的嚮往,而梅格的生活則是更多人婚姻現實的狀況。

看完電影後,幾個朋友不自覺地就把話題扯到了當下,當今年輕女性的婚戀,以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話題。朋友們多是法律人,她們中多是優秀的法官和律師,有著多年離婚案件的工作經驗,令我驚訝的是,她們的看法在很多方面幾乎達成共識。

比如,關於女性不婚主義,大家都承認,的確越來越多女孩選擇了不婚,自己身邊甚至親朋中就有不少,而她們多是非常優秀的獨立女性。她們不婚,並非觀念上對婚姻抗拒,只是沒有碰上足夠優秀可以與之匹配的對象。

她們並非&34;,只是不想在婚姻上將就,既然愛情可遇不可求,那就退而求其次,先在事業上追求更大的成功。這種選擇無可指責,而社會也給予了更多包容和認可,催婚的家長也明顯少了。

對於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大家普遍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緣於婚姻的倉促。很多人婚前缺乏了解,婚後缺乏溝通,匆匆閃婚,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想像或以為的樣子,於是失望之下由&34;變成&34;。

&34;

這是一名女法官的提醒。


5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壓力迫使一些人在不停地往前奔跑,而一些人則原地踏步。當婚姻中出現這樣的兩極,勢必要走向分離,試圖掣住一方的衣角是徒勞的,而這也正應了《傷逝》裡涓生的話:愛需要時時更新。

人的確需要時時更新的,尤其女性,要保持獨立,保持經濟上的覺醒。這種獨立不只是婚前的,而是終生的,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把婚姻變成依附,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經營一個好結婚的條件,和離開一個糟糕婚姻的能力。

法律無法保障你的幸福,婚姻是關係人生的重要選擇。女人怎麼看待自我很重要,怎樣的內心設定,往往會成就怎樣的人生。

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願梅格不會成為子君。

相關焦點

  • 《小婦人》:嫁給金錢還是嫁給愛情?
    ​「我不明白的是,她為什麼沒和她的鄰居結婚?」「因為這位鄰居娶了她的妹妹。」「她嫁給誰了?」「她誰也沒嫁。」「這說不通啊!」「整本書都在說她不想結婚。」「相信我,如果你想你的女主角變成單身剩女,沒人會買。」剛剛過去的七夕,電影《小婦人》上映,片中出版商與喬的這番「討價還價」格外引人注目。
  • 《小婦人》: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種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選擇
    新版《小婦人》電影,相較之前的版本,一上來就強調了March一家的生活不富裕,幾乎每位女人都在不同程度地為錢苦惱著,Jo拼命寫作養家,Meg買塊絲綢也要精打細算自我譴責,而Amy為了家庭未來的經濟狀況(也一定程度為了自己)一心想嫁入豪門。
  • 《小婦人》:只是我的夢想與你們不同,但那不意味著它不重要
    《小婦人》一部女性群像電影,裡面主要講述馬奇一家,父親離家參加戰爭,母親善良溫柔,自己一個人把四個女兒撫養長大。梅格是大姐,懂事愛照顧人。喬是純粹的男孩性格,風風火火,不矯揉造作。貝斯喜歡音樂,單純樂觀。最小的妹妹艾米,現實,愛慕虛榮。但她們都關係融洽,愛護彼此。
  • 每個女性生命中都應有本《小婦人》
    在筆者看來,雖然《小婦人》不是一本有著多麼宏偉敘事的巨著,但是作者通過用溫暖有力的筆觸描繪的March四姐妹及其成長的故事,讓每一個女性在四姐妹身上或多或少的找到了自己的樣子,通過這種與角色的共情獲得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並給予自己追求想要生活的勇氣。
  • 150餘年前的《小婦人》,今天過時了嗎?
    比起其他宣揚女權主義的作品,《小婦人》好就好在了「平衡感」上。它不會為了替女性說話,就去抹黑男性,故事裡面的男性角色都被刻畫得善良且紳士。比如大姐梅格,她的夢想僅僅是嫁給心愛的人,但正如其所說:「雖然我的夢想和你不同,但這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
  • 《三十而已》不婚主義將是未來的流行趨勢麼
    想必《三十而已》大家都已經看過了,三位女主同在上海打拼因為生活和事業的交集成為了可以分擔喜悅和痛苦的好閨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王曼妮,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因為她其實就是我們初出社會的樣子,不是本地人,家庭背景也不好,從社會最底層幹起,什麼都要靠自己但又不得不咬牙堅持。其實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的縮影。除了幾各別的幾個天之驕子,生下來什麼都不愁。有誰不是幹著最底層的工作,拿著微博的薪水,住著租來的破舊房子,連個好鞋好包都不敢買,就害怕下周吃土的打工一族。
  • 從《小婦人》到閨蜜
    前些日子去電影院看了剛上映的《小婦人》,本想偷偷懶用兩個小時消化一部名著。看完之後才發現,大銀幕上對於一部名著的120分鐘的濃縮,讓這部小說少了很多味道,中間有很多細節、感情和故事線,是大銀幕中表現不出來的。而好處是頭腦裡已經形成了對每一個角色的肖像描繪,將來看小說會有個模板了。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離過婚的男人,你敢愛嗎?
    但是,隱隱會覺得任染是抓不住陸浩的,他有很多前妻或者公司相關的隱患應該提前給任染交代的,他都閉口不言,自己覺得是為任染好,其實呢,最後不好的結果突然降臨的時候,只能讓任染覺得晴天霹靂,沒有一點點準備。他們自己也想和上一段感情徹底斷掉,重新開始,愛上離婚男的女人也覺得我愛他,只要他和上一段解決乾淨,不影響以後兩個人生活,都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但是想法總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人也是有感情的,不是你想斷就能斷的。所以,下面這些問題,你沒考慮清楚,就不要和離婚男談婚論嫁,離開,是你最好的結局。
  • 劇讀《三十而已》4:所有的不婚主義,都是不想和你結婚而已
    很好奇為什麼不是海王開,難道他出門都是帶司機的不會開車。如果不是的話,王漫妮表面是說這輛車梁隨時可以收回,實際上抱著方向盤不放,還要趕海王下車,畢竟從外觀上來看,這輛車除了顏色還是比較適合男生的。可問題在於,在梁正賢和王漫妮發生男女關係之前,梁正賢並未欺騙王漫妮什麼,王漫妮主動找到賓館,和梁正賢發生男女關係的,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沒有始亂,哪來終棄?所以梁正賢才會顧左右而言他:你在欺負我的中文吧?潛臺詞就是:你難道欺負我不知道始亂終棄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始亂終棄」嗎?
  • 14推文《惹婚上門》《我是不是見過你》《在離婚的邊緣瘋狂試探》
    閱讀指南:【人美獨立豪門女主vs沉穩腹黑總裁男主】男主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女主並且「惦記」上了,「惦記」上後步步為營,讓女主一步步踏入男主的「套路」。二、《我是不是見過你》作者:北途川「我是不是見過你她後退半步,「沒有,你記錯了。」 閱讀指南:-扯淡文,雙救贖 -人物無原型 -偽娛樂圈,非撒糖文,有刑偵元素。慎入!
  • 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7期,原文標題《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錢不夠,是歷代女性的一個普遍問題。婚後她成了一個真正的馬大(《聖經》中的一位女性,善於理家,操心勞累),為家事拖累,有時「累得甚至笑不出來」。美麗的小婦人和掙錢不多的丈夫,一開始,兩人的生活像過家家,後來,關於現實的矛盾便凸顯出來。梅格想,「約翰是有些殘酷,可不能讓別人知道」。第二次,在梅格購物超出他們預算很多時,她終於脫口而出,「我厭倦了貧困」。小說裡也寫,梅格因為得不到想要的很多東西,覺得自己可憐。
  • 提名奧斯卡的《小婦人》:願你溫暖坦蕩,不負愛與自由
    如果說每個中國女孩都看過瓊瑤,那麼每個美國女孩都讀過的書,一定是《小婦人》。喬不是讀著傳統的歐洲童話長大的女孩,不把愛情當作生命中唯一重要的東西。家庭給予她力量,與初戀勞瑞的愛情中她不卑不亢。生活如此廣闊,為什麼要沉湎於灰姑娘式的幻想之中,把等待王子的出現作為唯一重要的事情?
  • 電影推薦《小婦人》對男人最具吸引力的女人,都有這些共同點
    梅格覺得自己的故事沒什麼人願意看,寫著沒有意義,而艾米很支持喬寫下去:「女孩子的故事並非不重要,你需要寫出來,讓女孩們的故事變得重要。」 艾米的觀點透露出她對女性主義的堅持,對獨立女性思想的召喚,只有寫出來,才有被看見的可能,讓女性的閃光都被看到。
  • 《誰說我結不了婚》丁詩雅:優質愛人的3大特質
    精神獨立對於一個優質的愛人來說,至關重要。獨立意味著有主見、不盲從,會思考、不依賴。溫和就是不隨意惹事,不柔弱就是不怕事。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八面玲瓏,成為交際達人。只是,愛情本身就是一種關係,婚姻雖然更多是生活,不是也離不開關係?
  • 你最想成為哪位小說中的女性?150年來大家的答案還是她
    在大多數的文學作品中,如果沒有婚姻,女性的處境都很慘,甚至會成為「瘋婦」。讀的第一本西方文學名著是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又譯:《孤星血淚》),裡面有位郝薇香小姐,簡直成了童年陰影一般的存在。因為新郎落跑,她這一輩子都穿著結婚那天的婚紗,讓結婚蛋糕爛在桌子上爬滿老鼠,讓時鐘停留在那一天那一刻。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暖烘烘的火爐邊,四姊妹為了參加舞會吵吵鬧鬧,鄰居富少爺也來湊一腳——如果150年前美國也有類似當代韓劇風靡全境的成長愛情故事,大概就是《小婦人》了。最厲害的是,格蕾塔·葛韋格從Jo的視角出發,將路易莎《小婦人》續集《好妻子》以兩線穿插、今昔對比的方式,讓March家四姐妹的際遇,有了情懷,也不失重量。《小婦人》透過個性不同的四姐妹,告訴大家,沒有哪一種選擇比較高級,每一種選擇都伴隨著真心與失去。但大環境刻板印象根深柢固,自由的選擇,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 從《小婦人》看經典名著改編之路
    關注迷失光影,觀影追劇不迷路。(作者/迷達)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長篇小說《小婦人》,自1868年出版以來,受到全球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被奉為「頌揚女性獨立精神」的經典文學作品。《小婦人》也被多次搬上舞臺和銀幕,其中,1933年、1949年以及1994年版本皆受到觀眾比較高的認可。
  • 豪門寵文:「我不喜歡你」「我喜歡你就行」甜婚蜜愛,婚後寵上天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豪門寵文:「我不喜歡你」「我喜歡你就行」甜婚蜜愛,婚後寵上天第一本:《一遇總裁誤終身》作者:夏至花開簡介:如果有機會去香港玩,我會讓我的助理給妳當嚮導,讓妳玩得盡興。」(點擊下方免費閱讀)第二本:《陸少的暖婚新妻》作者:唐玉簡介:豪門寵文:「我不喜歡你」「我喜歡你就行」甜婚蜜愛,婚後寵上天「蘇簡安,你是老子的
  • 這個春節,你被催婚了嗎?
    他倆不約而同的開啟了催婚模式。 我媽說:我像你這麼大年齡的時候,你都2歲了。同村的女孩都結婚了,就你一個人在外地,還不結婚。你要知道,女孩子24不小了。再不趕緊結婚,就會像:瓜園裡挑瓜,越挑越差 ......
  • 《小婦人》中的「婦人之見」
    《小婦人》則是講述一家人,4個姐妹,同樣有著不同性格和愛情觀,在一個大房子裡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在馬奇夫人的撫養下,都很善良,充滿愛心。人生中不高興的事情太多了,《小婦人》更多地只是記錄了美好的一面,這一面是充滿嬉笑,生活保暖的和諧生活,生活的艱辛,戰爭時代的苦難完全在影片中沒有展現。為什麼?我覺得作者重點在於展現什麼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