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辰
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家庭傳記小說《小婦人》,一出版便銷售一空,如今更是,電影一再被翻拍。
《小婦人》一部女性群像電影,裡面主要講述馬奇一家,父親離家參加戰爭,母親善良溫柔,自己一個人把四個女兒撫養長大。
梅格是大姐,懂事愛照顧人。喬是純粹的男孩性格,風風火火,不矯揉造作。貝斯喜歡音樂,單純樂觀。最小的妹妹艾米,現實,愛慕虛榮。但她們都關係融洽,愛護彼此。
整部影片,以喬的敘事為主,現實與回憶相合。但在每個女孩身上,你總會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喬,放在今天,也是一個讓男孩們眼前一亮,會迅速墜入愛河的角色。
她毫不矯揉造作,從很小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對未來的追求很明確。
在舞會上,喬第一次與勞瑞相遇。她大方地坦白,因為裙子被燒了個洞,所以不能跳舞。同一個音樂,屋內熱鬧翻騰,屋外,喬與勞瑞也翩翩起舞。這一次相遇,勞瑞的整個童年乃至青春,都愛上了喬。
在勞瑞家,喬首先借的就是書。她喜歡看書,喜歡寫作。喬說:「世界上沒有人能靠書生活,我可以。」也因此,喬一生與文字結緣。
在喬身上,你會看到很多現代獨立女性的特徵,她們自由至上,崇尚經濟獨立,不靠婚姻改變社會地位。
長大後,喬拒絕了勞瑞的告白。她坦言:「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結婚。」
即使在電影的結尾,喬和教授結婚了。但畫外音也說出了作家路易絲的心聲,一切都是因為讀者喜歡而已。
女人,她們有思想,有靈魂,有心靈,她們有抱負,有才華,還有美貌,她們不是只適合去愛。
對於喬而言,女人並不是只能用結婚,靠男人改變命運,還可以靠自己。
如果是,喬是真善美的化身。那麼,艾米就是現實的寫照。
艾米一直是家中最小的妹妹,她可愛中帶點嬌縱,一氣之下可以把喬心愛的小說手稿燒掉,但之後又會想盡辦法得到喬的原諒。
相比於喬的寫作天賦,艾米喜歡畫畫。她和姑婆一起居住,學習畫畫,順帶和有錢人訂婚,以此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
艾米可能現實,有點虛榮心。但她一直遵從內心的選擇。影片最後,艾米拒絕了富豪的求婚,選擇和勞瑞訂婚。
相比於喬對勞瑞的感情,艾米更懂得如何和勞瑞相處,在保證家境富裕的同時,也不背叛自己的愛情。
對於女孩而言,如果選擇一個家境富裕,又不討厭的人結婚,又何樂而不為呢?誰能說,這不是女性最好的結局。
婚姻即使是充滿浪漫色彩的,也會被金錢左右。
梅格,身為家裡的大姐。她總是比妹妹們多一份擔當和責任,對家庭也別有依戀。
在現在無限推崇女性獨立,不婚主義,女性不該成為家庭主婦,不該為婚姻放棄自我的浪潮下。我反而更喜歡梅格這個角色。
她並不出彩,反而有很多缺陷。她嫁給了一個身無分文的家庭教師。結婚當天,姑婆,喬都不贊成,也很疑惑。但梅格十分堅定說:「也許我的夢想與你們不同,但那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
對於梅格而言,與約翰相愛,結婚,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就是她的夢想。
在婚姻裡,她也愛美,愛漂亮。因為一時衝動,她買了一塊價值高昂的布料,夫妻陷入冷戰。
電影最後,她們選擇和解,梅格把布料賣了,約翰決定這個冬天不做衣服了。
既然選擇了愛情,就要接受對方的不完美,包括貧窮。
貝斯是電影裡戲份最少的女孩。她樂觀開朗,喜歡音樂。卻因為一場腥熱病,帶走了她的生命。
我記得小時候,爺爺說:「每個人一生都會得一次天花,熬不過去就死了,熬過去今後就再也不得這病了。」爺爺也有很多兄弟姐妹,因為沒熬過疾病就去世了。
貝斯生病時,女傭還特意問了問,誰感染過腥熱病,最後留下喬照顧貝斯。
生命的無常總是這樣,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常常不由己身。但終歸,在這世上,還有永恆的懷念。
在海邊,貝斯說:「死亡就像退潮一樣,很慢,但無法停止。」
愛情,婚姻,金錢,夢想,種種五光十色的人生,他最終的歸途,只有一個通道,就是死亡。
所以,生在這世間,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無論你是不婚主義,自由至上的喬;還是為愛情,哪怕忍受貧賤夫妻百事哀也甘願的梅格;亦或是現實主義者艾米;無論你是馬奇家族群像女孩中的誰,只要遵守本心,人生都將不負歸途。
為期來生,也不負過往,唯心而活,便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