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狼」結束語

2020-09-03 彤朔皓文

「遇狼」結束語



《「遇狼」三部曲》只是回憶了自己三個年齡段和狼相遇的真實記錄,並不是簡單的理解為我這一輩子只和狼見到過三次面。

在老家的那些年裡,狼的出現幾乎成為家常便飯,今天這裡攆狼,明天哪裡抓到了狼,我們小孩 子也是經常去看熱鬧的。我們家住在村子的最南端,也就是說已經臨近耕地,那一片片茂密的莊稼地裡,你會在夜裡和清晨聽到狼的嚎叫聲和哭聲,它是那麼的滲人難聽。

大概是在1956年的一個夏季,我家隔壁的一個地坑院,剛剛挖完土方,大概是十米的深度,一隻中狼不小心就掉了下去,我們都去看熱鬧,眼看著它一次次用力向上跳,每次就差那一米不到,但就是上不來,後來這隻狼的命運如何我已忘記了。

還有一次是村裡的民兵用槍打傷了兩隻老狼,用繩子拴著在街口讓人觀賞,我也在遠處看的真真的。



大概還是那個時間段,一群年輕力壯的村民都拿著棍棒朝南地奔跑,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年老的長輩告誡我們:小孩 子一律不準去,那是大人們在攆狼。

攆狼在那個年代不足為奇,也算是常常發生的事,只要發現有狼,人們就會群起而攻之,有時候還要帶著狗一起追狼,狗的速度雖不及狼的速度,可狗總是仗著人的勢力,也會勇敢地撲向野狼,反過來人也靠狗壯了膽。

那個年代也真有意思,夜裡常常有狼跳入羊圈;放羊人一不小心,就會有狼鑽到羊群裡,而且很長時間沒被發現,狼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去選中撲殺的羊只。

這些關於狼的故事,都不是危言聳聽,它是當時那個年代固有的,讓現代人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的傳說。想想關於狼的故事,也是一個美妙的,令人不解而又與人之間那麼密切關聯的,極不和諧的事實。

狼的種群數量不斷減少,如今在古老的山村,也很少有人「遇狼」。

此從離開了家鄉,我也很少看到、聽到關於狼的故事,以後的「遇狼」只能在動物園裡實現,那種原始的、自然的,真實的「遇狼」再也不能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少年記憶——「遇狼」》
    少年記憶——「遇狼」 還曾記得那是發生在自然災害的年代,農村的男勞力都到魏家溝,柏樹山搞鋼鐵去了,那些大山經國家測量,含有大量高頻的鐵砂,國家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正處於工業大幹快上的時期,急需要煉鋼煉鐵,發展農業機械化。 小學生們和一些老弱病殘的婦女,包括老人留守在農村堅持農業生產,多打糧食支援國家工業建設。
  • 放學途中遇狼的故事
    這是在我小時候父親對我講的關於他放學時遇狼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父親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一條幾公裡長的大嶺,這條嶺上時常有狼出沒。小夥伴們都是幾個,十幾個的一同結伴走。父親當時是學生幹部,一天他在學校開完會回家時,小夥伴們已經走光了。看到漸漸暗下來的天色,父親也只得獨自一人匆匆的往回趕路。走上大嶺時,秋風吹得灌木叢不時發出沙沙的響動,他心裡一陣陣發怵,心說,可別遇到狼啊!雖說還沒有真正的見到過狼,但他一想起大人們說的狼專門襲擊獨行人就越發的感到恐懼。
  • 狼比有些人要強
    一天手術後回家,遇到一匹狼,看到毛大福過來,將嘴裡叼著的包裹放在地上,退後幾步蹲在路邊。毛大福撿起一看,裡面包著若干金飾。正覺奇怪,那狼歡叫著跳過來,張嘴咬了咬毛大福的衣袍,小跑離開,毛大福嚇得冷汗瞬間泉湧,想趕緊離開,那狼又跑過來,輕輕地咬了咬他的衣袍。
  • 《荒原狼》|赫爾曼•黑塞帶你來一場和自己內心的對話
    《荒原狼》受到了全球青年人的喜愛,對於喜愛它的讀者來說,人們在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本書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心靈之旅,是一次和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 原來那麼多人都和黑塞一樣,內心住著一頭「荒原狼」,每天和自己體內的「狼性」做著抗爭,不知道哪一天這「狼性」就會不受控制突然跑出來。
  • 民間故事:書生趕路救狼一命,半夜遇人謀財害命,義狼前來報恩
    走進一片深草叢,王炳文大吃一驚,他看到一隻體型巨大的灰狼趴在地上低吼著,狼的一條後腿被獵人下的夾子夾住,夾子上的尖刃已經深入骨髓,鮮血汩汩流出。王炳文不敢靠近,驚恐地盯著狼看,這隻狼也用乞求的目光注視著他,兩條前腿突然跪下
  • 聊齋故事:皇帝夢中被狼追下詔屠狼遇天災,縣令抗旨只為拯救蒼生
    想法很簡單,沒有狼自然就不用怕狼,只要龍顏大悅,死幾頭狼又算得了什麼。朝堂上難得出現統一的建議,皇帝想也沒想便同意了。眾官員為了迎合皇帝紛紛下令各州府獵狼,為了加強政策的實施,官員們還想出讓百姓拿狼皮換銀子來激勵百姓捕狼。
  • 狼來了的故事(原創)
    狼來了放羊娃無聊,對山下大喊「狼來了」。村民們聽到求救聲,帶人上山打狼救人,結果發現是放羊娃騙人。第二次,村民又發現自己被愚弄。第三次,狼真的來了,放羊娃又喊「狼來了」,村民聽到求救,以為又是愚弄眾人,沒有理會,後來發現放羊娃被狼咬死。這個寓言是一個關於作死的故事。然而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於狼來了的故事,畫餅充飢。作為「放羊娃」,不作不死。不亂開玩笑,成年人很少開玩笑的。
  • 故事:民間故事:書生救狼,終於金榜題名
    剛走幾步,耳邊突然間傳來低聲哽咽,韓鳴循聲看去,卻瞬間面色劇變,驚恐萬分,前方草叢中竟趴著一條灰色的狼。韓鳴嚇得兩股戰戰,正不知所措時,卻發現這狼一臉痛楚,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目光裡沒那桀驁兇狂,反而充滿祈求之意。這時,韓鳴定眼一瞧,才發現這狼的後腿被獵人的捕獸夾子給夾住了,或是狼的劇烈掙扎,後腿上早已磨破了皮肉,露出殷紅的血肉。
  • 聊齋:路遇孤身女子強行推倒,後媽復仇化身巨狼
    一隻狼突然從門裡竄出來,差點兒沒嚇死丫的。進去一看,滿地血,地上東一個西一個滾著三個孩子的頭。轉身去追狼,早就不知道去哪裡了。這個故事真是氣殺人也!這個狼要吃人,為什麼不吃這個浪蕩子,卻要吃三個無辜的小孩。也可見聊齋先生謀篇布局真的是細節特別嚴密。這廝浪蕩無行,才會在山路上和人不可言說,才會接受陌生的美婦人,哪有好人家的女子幹這事的,正經人家避之唯恐不及。
  • 《聊齋志異》:郎中善心救病狼,危難之際狼為其洗脫冤屈
    世間萬物皆有靈性,《聊齋志異》:毛大福,一個關於狼報恩的故事。毛大福,太行人士,專門治療疥瘡,在當地頗有名氣。一天行醫回家,在路上遇的一匹狼,嘴上叼著個小包裹,他開始還膽戰心驚,怕它傷害自己,正在想辦法是轉身逃走還是抵死反抗,誰知道狼把小包裹放在地上,蹲在路邊,沒有呲牙咧嘴的兇狠樣子,而是不住地看看他,看看包裹。
  • 蒲松齡《狼》
    在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匹狼。狼不斷地窺視著屠戶帶著的肉,嘴裡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夫跑了好幾裡路。屠夫感到很害怕,於是就拿著屠刀來比劃著給狼看,狼稍稍退了幾步,可是等到屠夫轉過身來繼續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屠夫沒辦法了,於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這樣狼夠不著),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來取肉。
  • 狼!真正野生的狼!小說裡狼群的狼!你見過麼?在野外
    突然迎面駛來的一輛大卡車放慢速度,駕駛室裡的副駕駛搖下車窗,向我喊道:前面有狼!趕緊去!頓時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緊握相機,心跳加速,眼睛瞪大,腦袋飛快運轉:多遠?是不是在我這一側?多少只狼?司機怎麼知道我要拍狼?
  • 狼給的酬金
    狐狸為了討好狼,就設宴邀請狼來做客。面對這樣的恭敬,狼沒有拒絕,前去赴宴。 狐狸把自己從農夫家偷來的雞端了上來,並媚笑道:「狼兄,這是我特意為你準備的美味,在這個叢林王國裡,我最佩服的就是你,還希望我們倆能夠忘記過去的恩恩怨怨。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我們還有什麼東西得不到呢?」
  • 狼!狼族!
    狼!狼族!文/邢德朝 關於狼的傳說,我已聽過無數次了,僅小學課文裡就有四五篇。但真正見到狼,還是20世紀70年代初的時候。 仲秋的一天,我與兒時的夥伴們從後山摘野果子回來,突然聽見從山坡的溝道裡傳出「哇嗚——哇嗚」的嚎叫聲。因為溝道的回聲,所以這叫聲顯得特別恐怖。我們定睛一看,離我們四五百米遠有三隻土黃色的狼,氣勢洶洶地向後山狂奔而去。
  • 與狼有關的故事
    我小時候見過的真正的野生動物就只有狼和黃鼠狼。我們那一帶的狼跟家養的普通狗無論大小還是外形都非常相像,白天幾乎分辨不出來,只有夜晚據說狼的眼睛是會發光的,當然如果看眼神的話,狼肯定應該是眼露兇光的吧!記得大人們說白天分辨狼和狗主要看尾巴,狗的尾巴是翹著的,而狼的尾巴總是垂著的,不知有沒有道理。應該是70年代初,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那一年生產隊裡養著一群鵝。
  • 狼與人的讀後感
    人活在這個社會中,最可怕的不是狼而是人。狼雖然看著很兇殘,但是直來直去,強取硬奪,不會玩心眼。而人雖然看著很溫和善良,但是巧取用計,愛耍小心眼,玩手段。因為,我在三十年前為了生活去山裡倒販羊,從山裡用七八十元錢買一頭羊,趕到我當地集鎮上賣給羊販子,從中可以掙差價對半利。有一次去柞水縣山溝去收羊,我和朋友倆人合夥共販了五隻大羊,外帶了四隻小羊娃。
  • 故事:狼去「犬」為「良」,「良」從「犬」為狼
    登州此地狼患甚重,白日裡也常有狼出沒,弄得百姓叫苦不迭。李英初到登州即嚴令捕狼,下令百姓每殺一狼就可獲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狼患漸漸平息。這一天,知府門外來了一位自稱白先生的人求見李英,見面後他把一封書信交給李英。打開一看,竟是當今吏部劉侍郎,親自舉薦白先生做自己的幕僚,李英遂聘白先生為幕中賓。
  • 兩隻狼的故事
    "哪只狼贏了?"老切諾基簡單地回答。"只要你餵得對,他們都會贏。""你看,如果我餓死一隻狼,另一隻狼就會力量不平衡。比如說,如果我選擇只餵養光明的狼,陰影的狼就會變得飢餓和怨恨。它會躲在各個角落裡,等我的防禦力下降,然後再發動攻擊。
  • 東郭先生約狼
    道不昌於世,狼不絕於跡。是日,東郭鄉裡逢疫,狼假意憫而助之。奉禮品借詩以慰。鄉裡感沸,無不涕零。皆忘昔日交惡之孽。過數日,狼亦逢疫,東郭滿鄉傾誠,回報往來之惠。一時間,狼與東郭修好,傳為世間美談。或曰,因之於東郭之誠乎?或曰,見之於狼悔悟乎?——鄉人無不釋懷。然,鄉人焉知狼之所圖?
  • 狼與牧羊人的故事
    狼老老實實地跟隨著羊群,一點壞事也沒幹。牧羊人開始一直把他當作敵人一樣小心防範,提心弔膽,十分警惕地看護著羊。狼卻一聲不吭地跟著走,絲毫沒有想搶羊的跡象。後來牧羊人不再提防狼,反而認為這是一頭老實的護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