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山寺裡養著一頭豬,養的年份已經很長了,豬毛全脫落光了。
它只吃素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聽到和尚念經的聲音會叩頭,還作出頂禮膜拜的樣子,全寺的和尚都稱這頭豬為「道人」。
一天晚上,這頭豬老病將死,華山寺的當家和尚湛一,向來道行高深,準備動身到其他寺院去說法,臨走前,湛一將他的徒弟召集起來,說:「假若豬道人死了,一定要把豬肉割成碎塊,分給四周的鄰居吃。」
和尚們雖然嘴上答應照辦,心裡卻不贊成湛一的話。
湛一走後不多時,和尚們偷偷地將豬埋了。
湛一和尚回寺,問起豬死後處理情況,和尚們只得將實情告訴他,還說:「佛法不準殺生,所以我們將豬埋掉了。」
湛一聽後大吃一驚,立刻到埋葬豬的地方,一邊用禪杖敲擊地面,一邊哭著說:「我辜負了你,我辜負了你!」
和尚們問湛一為何這麼說,湛一說:「三十年以後,某村一個清正廉潔的大官,無辜地被朝廷處以極刑,而那個大官,就是這頭豬下輩子的轉世。
這頭豬生前是個縣令,做了虧心事,知道難以逃脫懲罰,就託生為豬,祈求超度前世惡行。
所以我決定用刀割的辦法,再加上念經咒超度這豬,想不到被你們這些平庸之輩壞了事。
不過這也是命定的天數,無法挽回了。」
崇禎年間,某村的翰林鄭鄤,德行正直,參加了東林黨,被他的姓吳的舅子誣告,說他用棍棒打母親,結果被朝廷以不孝罪處以剮刑而死,天下人都替他鳴冤。
這時湛一和尚已死,眾和尚這才佩服他深通因果報應的事理。
故事源於《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