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鴞鳥》:縣令大怒,他卻變作貓頭鷹,咕咕咕,邊叫邊笑

2020-09-20 每日解說

搶騾馬縣令自肥,和酒令鴞鳥主兇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聊齋志異》之鴞鳥

山東長山縣縣令楊傑,極為貪酷。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興兵入寇,清廷用兵西北,大量徵用民間騾馬,運送糧草供給前線。

楊傑以此為由,大肆攤派,將民間百姓的牲畜搜颳得一乾二淨。如此還不滿足,他治下的周村(今淄博市周村區)自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四方客商不遠千裡趕來貿易,人車壅塞,騾馬喧闐,好一派鬧熱景象。

楊傑計議已定,當即親率一幹衙役,將集市團團圍住,大張旗鼓地搶走了所有牲畜,總量不下數百頭。各地客商怨聲載道,卻無處鳴冤。

當時,省內知縣人等均在省城公幹,有兩個山西商人損失慘重,他們打聽到益都縣董縣令、萊蕪縣範縣令、新城縣孫縣令同住一家旅店,於是堵在店門口大喊冤枉。

一問才知,他二人原有健騾四頭,全被楊傑帶人搶了去,他們遠在異鄉,本錢盡失,無力返家,想請各位大人大發慈悲,替他們向楊傑說情。

三位縣令見他們著實可憐,當即應承下來,聯袂來到楊傑住處。

同僚登門造訪,楊傑滿面堆歡,忙治下酒席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位縣令說明來意,想請楊傑賣個薄面,將騾子還給山西商人。

楊傑貪酷若斯,吃進嘴裡的肥肉又怎肯輕易吐出來?於是大倒苦水,任三人好說歹說就是不答應。

三人還要輪流苦勸,楊傑不願聽他們多說,一再地舉杯打斷,淨拿話搪塞他們,道:「諸位同年,如此良辰美景,淨說這些不相干的事,豈不掃興?寡飲畢竟無趣,兄弟有個提議,不如我等行個酒令?對不上的可要重罰。」說著目視眾人,繼續道:「這個酒令呢,必須有天上一物,地下一物,還要一個古人名。然後左首之人就問『手執何物』,右首之人又問『口道何詞』,即問即答。不可違令亂令。」

他不等三人答話,起頭道:「天上有月輪,地下有崑崙,有一古人劉伯倫。手執酒杯,道是『酒杯之外不須提。』」說來說去,總是要其他三人知難而退,不要再勸。

範令接著說:「天上有廣寒宮,地下有乾清宮,有一古人姜太公。手執釣魚竿,道是『願者上鉤』!」這話是說,我們替晉商說情,你答應也好,不答應也罷,本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眾人轟然叫好,孫令接令道:「天上有天河,地下有黃河,有一古人是蕭何。手執一本大清律,他道是『贓官贓吏』!」

楊傑聽了分外刺耳,這分明是諷刺於他,不禁面有慚愧之色,沉吟良久才道:「兄弟又有了。天上有靈山,地下有泰山,有一古人是寒山。手執一帚,道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說到這個地步,他仍然執迷不悟,不肯退讓,真是財迷心竅,無可救藥。

眾人聽他心意已決,相顧無言,好不尷尬。

忽然,一個衣飾華貴、英朗不凡的少年昂然走進門來,向四人團團一揖。大家見他儀表非俗,趕忙請他入席同坐,又滿滿斟了一大杯酒敬他。

少年笑著推辭:「多謝諸位大人不嫌棄,這酒暫且不喝。聽到大人們正在行酒令,在下也獻醜附和一個,如何?」

眾人喜出望外,忙讓他說,他張口就來:「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個古人洪武朱皇帝。手執三尺劍,道是『貪官剝皮』!」這一聲痛罵,果真振聾發聵。眾人聽了,無不鼓掌大笑,滿座轟然。

楊傑卻是大怒,罵道:「哪裡來的狂妄之徒,敢來這裡放肆?」點手喊道「來人!」要叫衙役進來綁了他。

少年足下一點,人已跳上酒桌,忽然化作一隻鴞鳥,雙翅一振,已衝開軟簾,飛了出去,停在庭前樹梢上,回顧室內眾人,大笑不止。店家見狀,忙操起一根竹竿上前趕打,鴞鳥振翅而起,騰空長笑而去。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鴞鳥

聊齋先生曾說:朝廷向民間徵購騾馬服役這件事,原也正常不過,但各地官員往往十之七八都會以權謀私,中飽私囊,趁機將百姓的牲畜搶去塞滿自家後院。

當國者總是愛惜而不輕易攫取民力,即使取了百姓之物也必然以等價財物補償,可到了地方官這裡,卻往往藉機自肥,置法度於不顧,為所欲為,流毒天下。

諺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說貓頭鷹笑時預示兇兆。貓頭鷹所到之處,人們總是嫌惡和避諱它的笑聲,大人小孩都會唾罵攆逐它,將它視作不祥之物。可是當它向楊傑這等人大笑時,這叫聲笑聲又和鳳鳴九天有何分別?

楊傑的惡行,不止是貪酷虐民,且貪得無厭,有如此貪官,百姓苦甚,天下苦甚。

好在不久之後,他便被免官。

貓頭鷹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葵花講故事:《鴞鳥》,一個夜貓子進宅的故事
    三人見楊縣令不同意歸還,又把話岔開,怕再說傷了和氣,於是便答應喝酒行令。楊縣令說:我先行令,「天上有個月輪,地下有個崑崙,有個古人叫劉伯倫。左問手拿什麼東西,回答是『手持酒杯』,右問嘴裡說什麼話,說是『酒杯之外的事不要提』。」楊縣令說的劉伯倫其實就是指酒仙劉伶。他這個酒令的意思是說今天來我這裡我請大家喝酒,喝酒之外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他說這個酒令實際就是封三人的嘴。
  • 聊齋志異《鴞鳥》
    此時正值各地縣令因公務匯聚省城。有益都縣令董某,萊蕪縣令範某,新城縣令孫某,都住在同一旅舍。這天,來了兩個山西的商人在門前大聲鳴冤。原來,這兩人有四頭健壯的騾子都被楊某派人搶走了。遠在他鄉,賴以謀生的牲口又被搶走,連家都回不了。二人苦苦哀求諸位縣令代為講情。三位縣令可憐他們的遭遇,就答應下來。第二天,三人一同去拜見楊某。楊某備下酒菜款待他們。
  • 重溫聊齋《小人》:採生折割古來有,幾人能得縣令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看客們隨手丟幾個銅錢,他便打開甕蓋,讓小人兒鑽出來,唱個小曲兒又退回甕裡去,如此反覆。掖縣(今山東萊州),縣令聽聞後覺得古怪,就派人將甕索要了來,又仔細審問小人兒的來歷。
  • 聊齋:鳥語,貪吝縣令故作清高,結果被一鴨子道破本性
    《聊齋志異》中描寫了許多巧取豪奪的貪官形象,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貪財好利。他在一個人家吃完飯後聽見黃鶯叫,便告訴這家主人要注意防火。主人問是什麼緣故,道士回答說:「剛才樹上的鳥叫著說,『大火難救,可怕!』。」這家人聽了都笑話道士胡說八道,根本不採取防火措施。第二天,這人家果然發生火災,大火漫延著燒了好幾戶人家,人們這才驚異道士的確神靈。
  • 重溫聊齋《司札吏》:暴謬匹夫多忌諱,鐵屎僧人真潑皮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他妻妾眾多,為嚴厲家法,最忌諱人家喊他小名。後來,更加的變本加厲,連其他字也忌諱起來,比如將「年」改叫「歲」、「生」改作「硬」、「馬」改叫「大驢」、「敗」說成「勝」、「安」說成「放」,凡此種種,雖然日常公文書信往來,不十分避諱,但聽到家人下屬犯忌,必然大怒。一天,書吏稟報公務,不小心說漏了嘴,馬四女大發雷霆,隨手抄起一方硯臺丟來,正中書吏的腦門。
  • 重溫聊齋《新鄭訟》:強賊偏會喊捉賊,好官終能辨好壞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苟勝嚇了一跳,一邊給賴六使眼色,一邊急赤白臉反問他:「賴六,你小子狗一樣的記性,我典賣了冬天不穿的棉褲,夏天不睡的涼床,煮飯不用的鐵鍋,難道不是你親眼所見?當著青天大老爺的面,你小子可別渾說……」賴六趕忙改口:「是的,確實有這麼回事。」縣令聽了大怒,喝道:「好個賴六,你必然是苟勝盜竊的同夥,料來不動大刑你是斷然不會招供的!」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新聊齋:錢塘城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最大的一家叫做醉春樓,是縣令王正的一遠房親戚開的。這其中賺取的金錢和利益,大多都是被王縣令拿了好處。每次有府城和上面來的巡視官員,王縣令便親自作陪,帶著他們來醉春樓吃喝玩樂,以拉攏上面的各種關係,為他的升官之路創造條件。
  • 重溫聊齋《夢狼》二:投機取巧精明吏,自詡賢明糊塗官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山東鄒平籍進士李匡九,為官清廉。富人好說歹說,苦苦求他,衙役說:「不是兄弟我不盡力幫您,這是堂上那位定的規矩。等會兒升堂,您親眼看吧,瞧瞧我為您講情,老爺能不能答應。您老呀,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只把兄弟的好心當了驢肝肺,好像我自己個要圖你什麼似的!」等到李縣令升堂時,衙役明知他最近戒菸,故意走近了,低聲問他要不要吸。李縣令自然搖頭。
  • 重溫聊齋《折獄》二:醉胡成信口開河,費縣令引蛇出洞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無奈兩家失和已久,胡成總是猜忌他,不肯真心接納。有一天,二人一起喝酒,人到微醺,酒後吐真言,不知不覺間說了不少心裡話。說到高興處,胡成揚言:「說什麼窮,百十兩的資產我老胡還不放在眼裡。」馮安怎能不知胡家底細,當即哂笑他吹牛。胡成一本正經道:「實話告訴你:昨天路上遇見一個大客商,隨身帶了不知多少財物,我宰了他,丟到南山的枯井裡去了。」
  • 《聊齋志異》一支金釵,兩條人命,縣令明察秋毫,真相大白
    賈某的弟弟悲痛欲絕,到官府告狀,當時的淄川縣令是浙江的費煒芷,他擅長抽絲剝繭,洞悉人心,是斷案的高手。他親自去驗屍,看到死者包袱中還有五錢銀子,斷定不是謀財害命。他命鄉約,地保仔細留心異樣的事情,每隔十天要向自己匯報情況。就這樣,過了半年的時間,事情慢慢的鬆懈下來,賈某的弟弟疑心縣令心慈手軟,多次到公堂吵鬧,為哥哥喊冤,被費縣令一通斥責,說:『兇手狡猾,現在還沒有任何動向,難道讓我嚴刑逼供那些無辜之人嗎?」賈某的弟弟無奈只好把哥嫂埋葬。
  • 重溫聊齋《夏雪》:蘇州城炎夏大雪,大王廟一字免災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大王突然附在一個人身上,厲聲道:「現如今誰還叫『老爺』,不都要加上一個『大』字,叫大老爺麼?難道你們小瞧本尊,覺得我消受不起一個『大』字?」老百姓聽了戰戰兢兢,忙不迭磕頭,改口喊:「求大老爺超生!」拜完,雪立刻止了。
  • 重溫聊齋《郭安》:殺子者充做人子,殺夫者永結夫婦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郭安後來事發,李祿被逮下獄,沒想到時任淄川縣令的陳其善對他很是寬容。大堂之上,郭父想到兒子慘死,不禁老淚縱橫,邊哭邊號:「老朽年事已高,大半生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如今白髮人送黑髮人,今後讓我一個老頭子靠誰吶?!」陳縣令聽他哭訴得悽楚,也不禁跟著灑了幾滴熱淚。於是提起醒木重重一拍,威嚴道:「肅靜,聽本官判來!」清一清嗓子道:「大人我憐憫郭父年老無子,人犯李祿誤殺郭安,判你代郭安為郭家兒子,為郭父養老送終。當堂交訖。」
  • 重溫聊齋《鴻》:問世間情為何物,教雄雁銜金來贖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鴻天津有個獵手,以捕捉禽鳥為生,一年初秋,他偶然捉到一隻雌性鴻雁。他剛回到家,不想雄雁也追來家裡,盤旋空中,不住悲鳴,直到天黑下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次日,獵手早早出門,哪知雄雁來得更早,見他出門,邊號邊在空中尾隨,他停下腳步,雄雁也飛身落在他的腳下。獵手正打算連它一起捉住,卻見雄雁伸長了脖子,身子前俯後仰,不一會兒,吐出一塊金子來。
  • 縣令捉鬼 [聊齋故事]
    讓林家眾人驚喜莫名的是,已逝林翁端坐於當先五彩鸞鳥身上,含笑不語,鸞鳥繞空飛翔幾圈之後,才高飛遠去,隱入天際。縣令袁承要求開棺勘檢林翁之墓,林家人雖不情願,但令法難違。一干人包括看熱鬧的百十人浩浩蕩蕩到了墓地,自有力夫開挖掘土,開棺之後,令林家人大吃一驚的是棺內除了幾件壽衣壽服,林翁屍體及一些貴重陪葬物品皆不翼而飛。
  • 聊齋故事《鳥語》:遊方道人解鳥語,貪墨縣令拒忠言
    一戶善信人家招待了道士,剛用過飯,忽然聽到院中樹梢頭有黃鸝鳥脆聲鳴叫,道士好心提醒這家主人,叫他千萬小心火災。主人問他緣故,道士答道:「貧道聽到黃鸝鳥在叫『大火難救,真是可怕!』」眾人都暗笑他信口雌黃,這家主人也沒放在心上。
  • 聊齋志異《鳥語》
    主人問他原因,道士說:「剛才樹上鳥鳴,意為:大火難救,可怕!」眾人不信,都一笑了之,也不做防備。第二天,果然起火,火勢蔓延數家,眾人這才驚訝於道士的神奇預言。有好事者追上去找到道士,稱他為神仙。道士微微一笑:「我不過是能聽懂鳥語罷了,哪裡是什麼神仙。」正巧這時路邊有一隻黑花雀在樹上鳴叫,眾人就問他這隻鳥在說什麼?
  • 重溫聊齋《向杲》:奪人所愛兄罹難,化身猛虎弟復仇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向晟妻子早亡,數年來縱情風月,流連伎館,同一個叫波斯的姑娘相好,後來竟然發展為私定婚約,立誓終生不負。向晟本想替波斯贖身,無奈老鴇漫天要價,他本不是什麼巨富人家,如何拿得出許多金銀,所以二人固然情深愛篤,始終難以如願成雙。後來,老鴇自己打算從良,想著先把波斯嫁人才好。有個莊公子,素來迷戀波斯,他有的是錢,聽到消息後三番四次來找老鴇交涉,想要納她為妾。
  • 重溫聊齋《太原獄》:遭反咬兒媳蒙冤,巧用計縣令釋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只是兒媳對無賴恨之入骨,雙手抱起大石頭狠狠砸去,恨不得立時將他砸死。婆婆卻盡挑些小石子,只是扔向姦夫大腿、臀部等部位。孫公看得分明,又下令讓二人換刀子,媳婦操起刀來,逕往無賴胸口扎去,婆婆卻猶猶豫豫地不肯下手。
  • 重溫聊齋《諸城某甲》:殺人奪妻終獲報,生死只在一談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諸城某甲淄川縣的儒學教諭孫景夏先生曾講過他的家鄉諸城發生過的一則軼事:有個叫吳守的倒黴蛋流寇退去,他的家人尋來,將他的屍體直接抬去了墳地,準備安葬。忽然有人聽到了微弱的呼吸聲,湊近仔細一看,原來吳守的脖子並未全斷,喉間還有一指寬連著頭和身子,尚存一息。家人大喜,趕忙扶著他的腦袋,將他抬回了家。一夜之後,他竟然可以低低聲喚了,家人於是少量的餵他吃些流食。將養了半年,吳守竟然痊癒下地了。一晃十多年,生活起居上,吳守和常人並無兩樣。
  • 重溫聊齋《折獄》:失釵環兄嫂雙亡,遇清官兇手難逃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浙江鄞縣籍進士費禕祉時任淄川縣令,接了狀紙,立即親往西崖莊驗屍。勘驗時,費令發現死者賈大隨身包袱還在,袱中還有五錢多銀子,初步斷定兇手並非圖財害命。又傳喚相鄰兩村村民及四鄰百姓訊問一番,並無可疑之處,亦無破案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