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人人都以為靖王最愛榛子酥,沒有人知道他的小心呵護

2020-09-05 半夏天南星

梅長蘇通過靜妃娘娘做的兩份一模一樣的糕點,推測到靜妃應該已經猜到他就是林殊。

因為他不是能吃榛子,哪怕一小口都會身上長滿疹子呼吸困難,嚴重的會危及生命。雖然榛子並不是做糕點的常用材料,但是靖王景琰最是喜歡,靜妃也經常給他做榛子酥。而最近,梅長蘇發現,每次靖王從宮裡帶了的糕點盒裡都沒有榛子酥。梅長蘇也曾小心的試探過,靖王是不是拿錯了,把自己的那份送給了他。靖王答「兩份都一樣,有什麼拿錯不拿錯的。」可見,當靜妃知道蘇先生就是林殊後,怕景琰粗心送錯了糕點,乾脆就不再做榛子酥。

林殊和靜妃都一直記得,靖王從小最愛吃榛子酥,每次看到榛子酥都要搶著吃,誰也搶不過他。所以靜妃娘娘有閒暇時也經常做榛子酥給靖王吃。

其實靖王不愛吃榛子酥,或者說無所謂喜不喜歡,只是他能吃而已。每次景琰搶著吃榛子酥,並不是因為他多喜歡,而是因為他知道,林殊是絕對不能吃榛子的,哪怕一小口也會有性命危險。所以,每次看到榛子酥,景琰就會趕緊把它吃掉,以防林殊不小心誤食了。

靜妃擔心景琰粗心送錯糕點,其實他的細心周到,都給了小殊,連聰明如靜妃,也沒看出來,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榛子酥。他不過一直在默默地護著他的小殊。

相關焦點

  • 《琅琊榜》都以為靖王最愛榛子酥,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
    雖然榛子並不是做糕點的常用材料,但是靖王景琰最是喜歡,靜妃也經常給他做榛子酥。而最近,梅長蘇發現,每次靖王從宮裡帶了的糕點盒裡都沒有榛子酥。梅長蘇也曾小心的試探過,靖王是不是拿錯了,把自己的那份送給了他。靖王答「兩份都一樣,有什麼拿錯不拿錯的。」
  • 《琅琊榜》:靖王生母靜妃是如何悄無聲息成為宮鬥冠軍的?
    《琅琊榜》開播五年,好評如潮,作為一部優秀的權謀大戲,雖然女性角色較少,但刻畫的都十分精緻,最突出的就是靖王生母,悄無聲息地從靜嬪到皇太后,她的一生,靜而不凡。靖王長年在外,每當靖王入宮請安,她都會親手做好靖王最愛吃的榛子酥,會熬他最愛喝的湯
  • 《琅琊榜》裡的高公公,是早就知道靖王參與奪嫡了嗎?
    在靖王被皇上留在汴京開始參政議政時,靖王與皇上在交流中,不經意間他將蔡荃推舉上去成為刑部尚書,高公公看了一眼靖王,他內心開始對靖王起疑,認為靖王即將參與奪嫡之戰。這等見微知著的本事,往往只有處於低位的人,才是看得最為透徹的。梁帝一心以為靖王推舉蔡荃是因為合適,可高公公卻在其中得到了最為核心的信息。
  • 《琅琊榜》除了靖王,所有人都知道梅長蘇是林殊,我們不告訴他
    靖王,所有人都知道梅長蘇是林殊,我們不告訴他》。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靖王究竟什麼時候才會認出林殊啊?兩位關係最好的兄弟,卻始終無法相認,這是最讓人痛心疾首的。然而,仔細一想,也許靖王認不出來,便是對林殊最大的敬意吧。
  • 琅琊榜:高湛到底有多強?靖王唯一破綻,他卻瞬間洞察
    琅琊榜身為一個權謀鬥爭劇,主角們所在的金陵城中充滿了智慧絕倫的人。一直以為梅長蘇就已經夠聰明的了,沒想到琅琊榜像梅長蘇這般聰明的人並不在少數:隱居山林的言侯爺,久居深宮的靜妃娘娘,雲淡風輕的紀王爺。梁帝的身邊還有一個堪比梅長蘇的人,這個人就是高湛。
  • 高公公,《琅琊榜》隱藏的高手,他是什麼時候成為的靖王人
    琅琊榜中的高湛—高公公,是活到最後一集的人物。高公公久居深宮的人,自然知道桂花是太子那裡最好,但他不會明說,而是讓皇帝主動說起,這裡可見高公公說話的智慧。高公公佔據深宮內的太監C位,在皇宮生活幾十年,皇宮內發生的一切大小事務高公公都一清二楚。東宮的太子每天在幹什麼,高公公非常明白,這一次高公公是故意引梁帝去太子東宮的。
  • 《琅琊榜》:一點權謀都不懂的靖王,憑什麼笑到最後?
    電視劇《琅琊榜》中很多人都覺得譽王適合當皇帝,因為他擅長謀權。他的性格也最像自己的父皇。但他的結局很悽慘,而偏偏最不適合當皇帝的靖王贏了譽王,甚至贏了自己的父皇,成了天下之主。今天,我們就聊聊聊靖王贏在哪裡?
  • 琅琊榜:三位將軍武力值最高,為了梅長蘇劍指京城,為何不殺梁帝
    靖王密道砍鈴鐺那個劇情橋段開始,做了很多修改,比如那個莫名其妙、被以毒攻毒的烏金丸,比如到最後輕輕鬆鬆一筆帶過的榛子酥和石楠梗。,但忠於皇帝的程度肯定不會超過與靖王和林殊的過命交情;而靖王,他一向就是這麼一個耿直的性子,有人說以他的忠肝義膽不會翻案,但他要真的那麼愚忠想必早就不想翻案了。
  • 《琅琊榜》九安山叛亂,誰注意梁帝的反應,他是真的相信靖王嗎?
    《琅琊榜》九安山叛亂,誰注意梁帝的反應,他是真的相信靖王嗎?《琅琊榜》播出後,大梁最有能力的皇子就是祁王了,但是祁王因為替赤焰軍進言被打入大牢,被賜死,林家被滅,祁王死後才有了太子和譽王的奪嫡之爭林殊是好兄弟,再加上靖王的倔脾氣,不會哄皇帝,而且靖王的母妃在後宮也沒有大的位份,所以更不討喜了,就像靖王自己說的他都三十多歲了都還沒有親王之位,可是就是這麼個心性耿直的人,讓梅長蘇一步步的把他推到了太子的位置上,要說皇帝對靖王完全放下心來還是經過九安山兵變這件事。
  • 重刷《琅琊榜》才發現,不被皇帝寵愛的不是靖王,而是譽王
    每當劇荒的時候,就會重刷《琅琊榜》,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每次重刷,都會有新的感受。當然,每次重刷,你也會看到彈幕上有新的驚喜。這次重刷,最吸引我的彈幕是找穿幫。梅長蘇第一次去靖王府拜訪,飛流在校武場跟戚猛他們較量,此次彈幕上最多的是:你看有一男一女打傘過去了。
  • 琅琊榜:靖王其實很聰明,為何卻選了愚蠢的兒媳?其實我們錯怪了
    導語:琅琊榜:靖王其實很聰明,為何卻選了愚蠢的兒媳?與以往古裝權謀類電視劇過多關注於兒女情長、陰險算計不同,總的看起來,《琅琊榜》是部男兒劇,自古家國天下、肝膽忠義、權謀策略,都是華夏文化的主流,也是值得我們感到十分驕傲跟需要去學習的地方。
  • 《琅琊榜》中最聰明的女人,智商碾壓言皇后,幫靖王拿下朝堂
    《琅琊榜》可謂是近年來權謀劇的一座高峰,小編刷了十幾遍都不覺得膩。劇中講述了智商超群的「麒麟才子」梅長蘇以一介病弱之軀,鬥倒奸佞小人,為赤焰軍沉冤昭雪,扶持一代明君的故事。雖然這是一部以男人為主的劇,但是劇中的女性角色同樣精彩。
  • 琅琊榜:情商智商僅次於林殊的靜妃,為何在宮中多年,卻未能翻案
    蒞陽長公主說過:我就知道他已經下了全天下最狠的心,無論是誰求情,都只有死路一條,太傅,黎崇,哪一個不是名揚天下的大家,也擰不過一個冷酷的君王之心。沈追告訴靖王:祁王反不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反就能反,這是他被誅殺的原因。
  • 《琅琊榜》:靖王為給赤焰軍翻案不惜推翻父皇,真相真是這樣嗎?
    這幾天閒來無事,又把古裝劇《琅琊榜》看了一遍,發現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這一次我突然發覺,先前一直給人一種正直無私的靖王原來也是有著他自己的目的和計劃,靖王在劇中一直是林殊的好友,是赤焰軍一案得以翻案的有力推手
  • 《琅琊榜》高公公屢次幫助靖王,為什麼沒被皇帝發現,還得以善終
    《琅琊榜》裡的聰明人很多,高公公絕對是其中一個。他在皇帝身邊服侍幾十年,可以說比皇后和越貴妃還要了解皇帝。高公公活到這把年紀,自然知道在這深宮大院裡,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但是他卻屢次幫助靖王,並且不被皇帝發現,他憑什麼?
  • 《琅琊榜》中的靜妃,才是後宮裡的狠角色,有頭腦夠冷靜有手段
    《琅琊榜》中的人物眾多,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標識。在這部戲裡,不僅僅有梅長蘇宮牆之外的權謀搏殺,生死較量,更有宮牆內的硝煙瀰漫。靜妃其人知道靖王要走上為王兄復仇,為赤焰軍昭雪的兇險之路時靖王這麼多年依然秉性不改,成為一個正直踏實的人當然也和靜妃的教育密不可分。
  • 《琅琊榜》:若無梅長蘇,誰最適合登上皇位?為何靖王是下下籤?
    太子資質平平,譽王更勝一籌,將太子扶正,二人分權,於皇帝而言,是對二人的掣肘。只有二人反目,才能制衡,若這二人聯手,皇帝才是最危險的那個。六部中其他官員勢力可以培植,但最重要的軍方勢力,只有一個謝玉。整個金陵的防衛都在謝玉掌控之中,即使發生謀逆之事,太子也能確保自己在金陵安然無恙。
  • 《琅琊榜》中靖王冒死也要救衛崢,在梅長蘇被提審時為何卻很冷靜
    霽月清風 琅琊榜首,誰記昔年 策馬風流。十載倏忽過 幾回魂夢舊遊。又多少冤魂織就 那緩帶輕裘。一部《琅琊榜》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一聲蘇哥哥引得萬千少女流淚。梅長蘇本是赤焰主帥林燮的兒子,林殊。當年梅林慘案,七萬冤魂屍沉梅嶺,林家之仇血海滔天。
  • 《琅琊榜》靖王為何同意梅長蘇出徵,原因令人淚目
    《琅琊榜》中,靖王明知道梅長蘇身上有火寒之毒,為何卻同意梅長蘇出徵呢?雖然梅長蘇騙他自己的病已經沒有大礙,但靖王已經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他同意梅長蘇初衷其實另有深意,說出來恐怕令人淚目。1.審時度勢此時的靖王已經是當朝太子,剛剛代理朝政不久,邊境就虎視眈眈,想要將大梁生吞活剝。此時北境急需熟悉的將領,毫無疑問林殊是最好的人選。
  • 《琅琊榜》詳解靜妃的二三事,這個愛屋及烏的女子,是團戰的高手
    為何她可以獨善其身,甚至他的兒子靖王,都在事件發生當時,好巧不巧地遠赴東海,倖存下來,只是被放逐十幾年,不得重用而已。她借著倒茶,故意不小心潑到梅長蘇身上,想要藉此查看他手臂上是否有痣。無果後,又借著把脈一說,確認了他身上的火寒之毒。那顫抖的手,止不住的眼淚,細節都暴露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