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嬸和她的三個不省心的孩子(2)

2020-11-13 觀想人世間




1.

李大嬸家閨女小燕家的日子過得也是一地雞毛,天天鬧離婚。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發生後,小燕居然六七年也沒鬧著離婚了,夫妻倆相對來說,是比較相安無事了!

那麼,小燕家究竟發生了一件什麼大事呢?

原來,在六七年前的一天傍晚,由於是冬天,天黑得早,雖然剛剛不到五點呢,天卻已經擦黑了。

小燕的老公小賈騎著摩託車從縣城回來,後座上坐著小賈的父親。

父子倆路過化肥廠西門口的時候,由於灑水車剛剛撒了一些水,所以地面結了一層薄冰。為了躲避後面的一輛大車,小賈的摩託車往外靠了一下,就騎到了門口的薄冰上,摩託車一滑,父子倆就摔倒了。好在小賈的車速並不快,身上又穿的又挺厚的,所以爺倆個並無大礙,完全可以爬起來就走。

可是小賈不甘心,他覺得是化肥廠門口的冰,導致他們爺兩個摔倒的,這跟頭不能白摔,得找化肥廠的人討個說法,理論理論,讓他們賠償一些錢。

於是,他把門口的保安喊了過來,向他說了自己的想法,保安自己不敢做主,於是又用對講機喊來了保安隊長。

保安隊長不認同小賈的說法,認為廠門口不屬於路面,小賈的摩託騎的靠外了,騎出了大路,已經進了廠區地界。

小賈說,是你們廠灑的水,結的冰,要不我們也不會摔倒,我爸年紀大了,現在看是沒問題,萬一有內傷怎麼辦呀?

正當幾個人在嘰嘰喳喳理論的時候,突然一道炫目的車燈打了過來,一輛大車來到眼前,然後又向南拐去。

因為化肥廠的西門口正緊鄰一個丁字路口,那天又有些輕霧,天又黑了,所以大車司機在拐彎之前沒有看清門口的幾個人,等到跟前發現有人已經來不及了,幾個人被大車都刮進了廠西牆外,路邊的水溝裡。

小賈和保安隊長都被保安們及時撈了上來,可卻找不到小賈的父親。又找了好了半天,老人才被找到撈出,人已經不行了。

三個人都被相繼送進了醫院,小賈和保安隊長都身負重傷,不幸的是,小賈的父親已經連撞再凍而死亡。

雖然事後小賈家得到了幾十萬的賠償,可小賈在醫院整整住了好幾個月,身體才恢復,整個人看上去一點兒也沒有以前的機靈勁了,眼神發木,神態遲鈍。

也許是有錢了吧,小燕居然不再提離婚這件事了。誰知道這錢花的差不多了的時候,還會不會和小賈吵架呢!

2.

李大嬸的大兒子和女兒真的不讓人省心,可要提起李大嬸的小兒子那才叫更不省心呢,比上邊的兩個不省心要多十倍。

首先,小兒子結婚那天,婚禮還沒舉行完呢,李大嬸由於操勞過度,突然暈倒了,被七手八腳的送到了醫院。

所以小兒媳從一進門就對這個婆婆看不順眼。

有一次,李大嬸對小兒媳說,她家的地種的靠外了,多佔了大兒媳家的地邊兒,讓她下回往裡種點兒!

小兒媳一聽不幹了,抬手就給了婆婆兩個大耳刮子,吼道,我嫂子都沒說什麼,你挑著頭說啥,是挑撥我們姐倆個打架嗎?

李大嬸灰頭土臉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這個小兒媳還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主,她同時和村裡好幾個男人勾勾搭搭。

一天夜裡,鄰居大成半路被人爆打了一頓,胳膊都讓人打折了,可就是沒看清是誰打的,他只好自己去醫院治傷,也沒報警啥的。

村裡人偷偷議論說,沒準是李大嬸的小兒子小剛打的,因為這個大成和小兒媳私下裡有來往。

兩年前的一天夜裡,小剛本來上夜班,但他察覺自己媳婦有情況,就請假說頭疼,提前回家了,到家就把媳婦和一個男人堵在了屋裡。

小剛怒火中燒,拿刀把男人和女人都給扎傷了。媳婦報了警,小剛被抓走,判了幾年徒刑。

從監獄出來後,媳婦和小剛離了婚,給他留下一個十幾歲的兒子。

到現在,兒子都十七八歲了,小剛也沒能再娶上媳婦。人們都說,小剛的兒子恐怕也很難娶上媳婦。

沒想到,前些日子,小剛的兒子居然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外縣女孩,並且把女孩帶回了家裡同居了。

村裡人說,這個女孩雖然住下了,但過幾年夠歲數了,真要結婚的話,恐怕女孩的父母是很難同意女兒嫁入這樣的家庭的。

因為別人家有過這種情況,女孩在男孩家住了好幾年,打了好幾回胎,可後來也許是大了幾歲吧,成熟了一些,就不願再和男孩相處,很決然地搬了出去。

李大嬸發愁啊,小兒子才剛剛四十出頭,難道就這樣打半輩子光棍了嗎?

李大嬸的三個孩子真是一個比一個不省心!

相關焦點

  • 李大嬸和她的三個不省心的孩子!
    1.李大嬸的三個孩子沒有一個讓她省心的!李大嬸一共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閨女是老二,是兩個兒子中間的。這兩兒一女輪著班的離婚,把李大嬸鬧騰的真是心力交瘁呀!先說說她家大兒子大剛,在二十三歲那年娶了一個媳婦,開始小兩口感情挺好的,可自從媳婦生了孩子後,和婆婆李大嬸之間逐漸發生了矛盾,後來發展到吵嘴打架。大剛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後來小兩口也逐漸發生口角,經常生氣。大剛媳婦就去娘家訴苦,娘家爹一看閨女受了委屈,心裡又心疼有氣憤,就去找親家母理論。
  • 村莊接連失蹤8個孩子,獵人晚歸後,路過鄰居大嬸家意外發現真相
    村莊接連失蹤8個孩子,獵人晚歸後,路過鄰居大嬸家意外發現真相!很久以前,襄汾縣有個湘村。最近湘村很不太平,發生了一件怪事,村裡接連失蹤了8個孩子。這天晚上,村裡的一個獵人剛從山上打獵下來,路過鄰居李大嬸家的時候,他看見有兩個人直接翻牆進了李大嬸家,獵人怕事小託,趕緊跑到李大嬸的院牆外,順著一棵大樹爬了上去。
  • 故事:鄉村紀事:大嬸抱養的兒子
    文:似水流年圖:來自網絡大嬸連續生了四個女兒。第一個女兒的降生,給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帶來太多的歡喜和希望,大叔給女兒取名明美,大叔和大嬸都相信,明天會更美好。第二個孩子出生,心懷希冀的大叔大嬸一看還是女兒,頓時有點失落。孩子出生幾天了,也沒有名字。
  • 大嬸被中華田園犬咬傷,從這件事大家才真正了解她!
    摘要:魏大嬸被德叔家的狗給咬傷了,原本德叔以為前者會獅子大開口,卻讓大家真正了解了魏大嬸。這個「故事」發生在李大爺身上。李大爺家住某鎮某灣村,他這個人特別實誠,待人很真誠,鄰居家需要幫忙總會叫上他,只要他手頭沒事做都會去,因此被鄉鄰熱切的稱呼德叔或者德爹。
  • 李老太和她的七個小妮子
    李老太今年91了。她這一輩子養了6個兒子,1個女兒。由於男丁興旺,文革期間那就是人人羨慕的對象。李老太的前半輩子過得特別舒坦,身板繃得筆直,走起路來一陣風。李老太4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辛辛苦苦把7個子女拉扯大,期待子女們都可以成家立業。李老太還有個願望:希望早日抱孫子,好為李家早日傳了香火。
  •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導語: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文/三點我是老師回到村裡時間還早,我在省城工作,離自己的家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到家也就是上午不到10點的樣子。想回我家,先得經過鄰居田大嬸家的菜園,正好看到她正彎著腰在摘菜,當時我就喊了她一聲。她抬頭看到我之後,臉上的表情先陰後晴,雖說不是太親熱,可還是衝我微笑了一下,口裡很客氣地說了聲:「回來了。」大家也許從這裡也看出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太融洽,沒錯,她對我們家是有意見,不過不是跟我,而是跟我媽。
  • 李二槓(原創)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這樣的槓精)李二槓原名李大山,排行老二,因善於抬槓而出名,故人稱李二槓。李二槓和我同村,長的濃眉大眼,中等個頭,只是脖子有些歪。抬槓的時候,頭便向一邊歪起,脖子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再加以嘴角邊的白沫,氣勢上便佔了先機。
  • 強勢的王大嬸變老實了
    王大嬸這陣子老實了!誰問她什麼,她也不敢說話,只擺手,意思是不能再說了,啥也不能說了!在這之前,王大嬸可是個性格潑辣,說話粗門大嗓的人,因為家裡有點兒錢,整天在街上牛皮哄哄的!自從幾個月前她的姑爺大雷喝了農藥後,王大嬸就徹底地老實了,因為整件事都是她引起的!
  • 原來三妹大嬸是二娃大叔一生的守候
    也只有平時觀察細緻入微的我才能挖掘到,這也是屬於我和她之間的秘密!鄰家大嬸小名叫三妹,當年家中四朵金花,她排行第三,因為家中沒有男丁,她父母管她小名叫三妹,本名叫招弟,意思是還想生一個兒子,結果第四個還是個小妹,沒轍,此生與子無緣,就把三妹當假小子養。
  • 三個孩子 ...
    要是誰家有三個孩子,估計就會應了那句不知道打哪傳出來的老話「老大傻老二精調皮搗蛋是老三」。(說明三個孩子算標配,哈哈。)就簡單說個小故事吧。一家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孩,大姐就是憨憨傻傻的模樣,遇事不愁,沒心沒肺。二姐聰慧多思,小小年紀就是家裡幹活的一把好手,脾氣尤其好。
  • 微故事 李三廈漂的第三個中秋節
    2020年10月28日李三廈漂已經三年有餘了,近幾年身邊陸續有人選擇離開廈門,去其它城市或者回到家鄉發展。他在房間裡呆坐了2小時,刷著連續劇和綜藝,平時社交很少,他也不善交際,每天回去就是看看手機,他倒也不玩遊戲,這使得他的時間過得比別人慢了一點。
  • 公公的3周年忌日(2)
    大伯大媽上午過來了,已80歲的大伯身體硬朗,但耳朵有些背了,要大聲和他說話,是這次忌日的統籌者,他交代老公午飯時去請宗門,同隊的哪位哪位,要在午時去請,不然人家下午出工了,還交代了一系列事項。大媽過來還帶了一包豆子,給我說:洗洗,用熱水加點鹼面先泡上,晚上燒稀飯。老公和三爸將紗網掛上防樹葉飄落,將院燈掛起來。
  • 李發財坐牢記2
    ——她怱怱負痛回到家裡,躺在床上,嘴裡「唉喲唉呀」的不停地呻吟著。大約九時許,寺廟開始剪彩放鞭炮。乒乒桌球的炮仗震天動地,她突然受到驚嚇,全身猛地一陣收縮,隨即傳出了幾聲哇哇的嬰兒啼哭。她將剪刀在油燈上烤了一下,然後剪斷臍帶,把孩子包裹好。這個新生嬰兒就是我,青年女人就是我母親。後來母親說,因為我是九點鐘出世的,所以取了小名叫老九。
  • 三個家,兩個爹,三個娃,我《以家人之名》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三
    接上回的故事,我繼續給大家講述「三個家,兩個爹,三個娃,我《以家人之名》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三個孩子要分開各自過活自己的日子。就這樣,三個兩小無猜的人天各一方。大哥和小哥都預定三年後,一定回國,回來照顧李爸,照顧這個家。開始時,一到節假日都會相互視頻通話,報一下各自的情況,凌霄和賀子秋也都會視頻裡報一下各自在學校的情況,和生活中的趣事。三年的約定轉眼即逝,李尖尖趴在窗口的等待著。可大哥和小哥都沒能按時回國。再聯繫時,都說要在外邊多待三年,對各自的學業也都有所提高。
  • 三姑娘(2)
    只是,她被很多很多的家事佔據分攤,仿佛早就默認了我與她的距離,或者說無暇顧及。我不能與弟弟相比,但是我羨慕二姐。她活脫脫如媽媽的影子,幫媽媽幹活,跟媽媽笑鬧拌嘴,打都打不走。他們都是媽媽的孩子,我也是,又好像不是。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父母不堪重負,有把其中一個孩子送人的念頭,還有誰比我更合適呢?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和姐姐一起去村辦小學讀書。
  • 表姐和她的三個男人
    竹林裡有三個土堆,土堆下面有表姐的三個男人。這三個男人就是三座大山,她大半輩子都圍繞著這三座山轉。她和土裡的三個男人度過了無數的劫難。這次表姐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慌亂,看不見的瘟疫怎麼這麼厲害,連菜都沒人要了?表姐不想面對唉聲嘆氣的兒子,還是在這裡多呆一會吧。
  • 三嬸的寬恕(民間故事)
    這天,三嬸正站在院子裡掰香椿芽,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人,推著一輛八九成新的電動車走了進來。   年輕人看到三嬸就說:「大嬸,要電動車不?我在鎮上打工,現在要回家了,這輛電動車賤賣了,只給五百元錢就行。」她從頭看到尾,又從尾看到頭,年輕人一見,立刻說道:「車好著呢,沒問題的。」三嬸答道:「嗯,是不錯,看看這車上的小物件。」說著,她拔下電動車的鑰匙串來,那上面繫著一個鴛鴦荷包,繡得很精緻。   三嬸似乎動了心,讓年輕人在院裡等著,她自己走到裡屋去拿錢。
  • 17年來每次夢見李奶奶,總像欲言又止:您想和我說什麼呢?(三)
    雖然我不努力,學習成績不好,但是總有跟我志同道合的學混子(現在叫學渣)談得來。有那麼兩三個,我們就成了朋友,平時一起逃課,一起聽歌,一起打夠級。 很多時候,我就把他們帶到六姑家我的宿舍,人也不多,有時一個,有時兩個。那時候正是一個躁動的年齡,我們覺得學校裡的課程根本不適合我們,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要幹一些大事!
  • 母親,和她的娘家人(續三)
    4) 從我記事起,嫁在同村的滿姨就會因為我家「逢集吃葷」(菜)的三餐產生莫名的失落(當地人把趕集叫赴圩)。本來兩家離得近,好客的奶奶又喜歡招呼趕集的路人停下來喝水、聊天。 滿姨家有兩個孩子,大的表弟小我一歲,小的是女兒,和客家多數人家的情況不同,滿姨和滿姨夫對女兒比較寵愛,小表妹是集萬千寵愛般長大的,反而對兒子的重視程度很一般。 滿姨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表弟高中畢業後,未考上大學,先是跟著村裡人奔波在珠三角的流水線工廠,辛苦不說,工作也不穩定,更是掙不到錢,且有幾次春節回家的路費都需要從家裡郵寄過去。
  • 17年來每次夢見李奶奶,總像欲言又止:您老要和我說什麼?(一)
    父親就和六姑商量,看能不能讓我住在她家。六姑在家裡說了不算,得和她的老公請示請示。不知道中間兩人是怎麼溝通的,反正就是同意了。於是,在一個秋天的周末,父親騎著一輛自行車,帶著一張家裡的桌子;我騎著另一輛自行車,帶著我的行李,來到縣城,住到了六姑的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