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世人要求窮人做的一切 我們都竭盡全力去做

2020-09-03 我只是個吟遊詩人

我們要致敬流派的先驅者

他們使我們得以拼湊自己的語言

我們為什麼總要嘲笑那些純粹的人

世人要求窮人做的一切

我們都竭盡全力去做

這就是我平靜的晚年嗎

是我用全新的倔強的敏感極力維護的特權

最近讀了卡夫卡的一部中篇小說《變形記》,做了以上的一首短詩。小說敘述了格裡高爾,作為一家四口唯一的經濟收入來源,一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大甲蟲的故事。他變成甲蟲之後,家裡的其他人只能去找工作謀生,由他的妹妹一直照顧他,父親一直是敵對的態度。格裡高爾和家人經歷了幾次矛盾衝突之後,在格裡高爾嚇走租戶之後,被妹妹鎖在了自己的房間,他終於清晰地又悲慘地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累贅,他認為自己必須離開這裡,他的決定也許比他妹妹還要堅決。

在他精疲力竭,生命即將逝去的時候,他感到欣慰,他感到相當舒適,疼痛漸漸減輕,他懷著深情和愛意回憶他的一家人。我覺得這裡的描寫就是生命垂危人的瀕死體驗,他在空洞平和的沉思中經歷了窗外的朦朧晨曦,最終呼出了最後一絲氣息。

卡夫卡以荒唐異化的手法為格裡高爾完成了一場葬禮,但它不是實際存在的,是一種物化虛幻的存在,就如同本文在文章的最後描寫在格裡高爾死後,他們一家人舒舒服服地乘坐電車到郊外去旅遊,他們的種種憂慮都消除了,在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災難之後,他們失去了一個家庭成員,接受了一個異化的怪物的死亡,有絕望,有勞累,在現在隨著甲蟲的死,一切陰霾都消散了。

有很多人在分析《變形計》的象徵意義,有的人說它反映了資本主義大生產環境下人的異化,人異化為零件,生產力,為資本家生產財富的工具。人成為「物」的奴隸,喪失了作為有智慧的高等生物的自我意志。

有人說作品表現了現代社會人的一種生存恐懼,變成甲蟲象徵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那種強大的不可抗力 ,現實中的寫照是20世紀以來世界大戰,軍備競賽,世界範圍的霧霾,疾病,饑荒,周期性的金融危機的淵藪,在當時的天空籠罩了巨大的陰霾。諸如恐懼,絕望,敏感等灰暗的的感受在社會關係和生產關係下流淌,湧動。

但我覺得拋去時代背景,精神隱喻,社會象徵等等不談,從最根本,最基礎的家庭關係,社會倫理來考慮。當你站在妹妹,媽媽和父親的角度考慮,當你發現你的親人變成了一隻巨大的醜陋的噁心的甲蟲,或者你不能肯定它是不是就是你的親人,你當然也不能確定它是否能夠恢復,你甚至無法和它交流,你身處這樣一個情境之中,你會如何行動。

有人說這樣它變成了家庭的累贅,他失去了賺錢的能力,它遭到家人的嫌棄,最終被拋棄。有的人分析出「一個人突遭不幸,成了別人的累贅時,他與周圍人的關係也會變化,這種變化撕掉了人與人間溫情脈脈的面紗,露出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

然而我覺得要求一家人在艱難維持生計的同時,還要悉心服務一隻有可能是家人變作的,並且無法通過語言溝通的,且在生理上令人厭惡的(也就意味著對它的感情很難得到反饋)另一種物種界限跨度極大的昆蟲,或許有些苛求。畢竟每個人精力有限,在時間的積累中,感情變淡,長時間接受不到情感激烈的正向的反饋,遭到親人的冷落,嫌惡到放棄也是必然。這隻遭遇不幸的甲蟲的結局只能是走向滅亡。

相比較家人的反應,更讓我意外的其實是格裡高爾本人發覺自己變成甲蟲後,沒有吃驚,沒有想辦法醫治,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如何向公司請假,如何對付來到家的公司管理人員。我想這種思維上的固化,自我認知的異化,把工作當成生命首要意義的思想,才是較之身形上的改變更加根本,更加深不可測,也更加可怖的一種異化。我想這也許是卡夫卡想要向我們揭露的一種社會規訓和隱性強權對人性的摧殘吧。

相關焦點

  • 讀《變形記》觀後感
    後來去讀了卡夫卡的其他小說,了解了卡夫卡的生平,讀了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莫言的《豐乳肥臀》等這些荒誕文學、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才開始從這部小說中走出來,在以後的閱讀過程中遇到走不出去的環節,就會安慰自己「這都是假的,全是作者編造的」。這次有機會重讀《變形記》,也是一種緣分,好的經典要常讀,溫故知新而已。
  • 卡夫卡《變形記》:如果有個變形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你敢變形嗎?
    2011年,《變形記》以芭蕾舞劇的形式被搬上舞臺。葡萄牙舞劇編導亞瑟·皮塔試圖給出變形的原因:格裡高爾在家與出差之間日復一日地工作,勞動中得不到快樂。現代社會,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仍在繼續。房貸、車貸,生活的種種壓力讓我們在重複性的勞作中失去自我。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得工作,因為生活還要繼續。
  • 乞丐變王子,馬克·吐溫的花式「變形記」
    我們都曾幻想過變成另一個人,過上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某衛視甚至開設了一檔真人秀節目《變形記》,讓城裡的孩子到農村去吃吃苦,希望能夠改造嬌生慣養的孩子。而早在100多年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創作了一個最大跨度的「變形記」——王子與貧兒。讓王子變成了乞丐,乞丐變成了國王,玩了一把花式大反串。
  • 窮人的錢袋
    每一個小故事都蘊含著大道理!有個窮人,常常報怨自己的命不好。可當他丟了性命,這一切又有何意義?體驗,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才不會像那個窮人那麼傻呢,不會那麼貪讓自己餓死。其實肉體的飢餓,很容易感知到,餓到受不了,就會扔掉魔袋去享受金幣帶給我們的快樂。而人的身體是靈魂的載體,如果靈魂沒有了載體,靈魂如何邦助你普度眾生、喚醒世人!所以不要太貪,要樂修,一切以樂觀的態度去修為自己的人生!
  • 《變形記》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了甲蟲
    《變形記》是卡夫卡1912年寫完,於1915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一百多年來,這不小說已經成為文學史上最具偉大的作品之一,對中國和世界文學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毫不誇張的說,卡夫卡堪稱二十世紀現代派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被其它一些學派奉他為先驅者。
  • 顧佳,把一切都做了,許幻山卻「閒的」出軌了
    、顧佳全心全意「顧家」,然而實話都被小三說出來了:等待的才是最好的1、顧佳為了拿下於家樂園的煙花項目,費盡心思討好於太太,許幻山卻覺得一切來得太簡單顧佳為了許的事業,放下身段、想方設法擠進「太太圈」,背後費了多少心力,這些都是許不知道的
  • 真香記之《變形記》太好看了吧!
    高中課本中收錄了《變形記》,但是當時我完全看不上這篇小說:「一天早晨,格裡高爾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子。」從開頭我就看不下去,這也太扯了吧!這篇小說到底好在哪裡啊?為什麼被馬爾克斯、村上春樹等小說家熱烈追捧呢?偶然機會下,我重讀了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大星文化全案策劃的作家榜版《變形記》。讀過之後,不禁感慨:真香!《變形記》太好看了!卡夫卡真是個天才!
  • 自己都做不到,哪有臉要求員工?
    聽了老友的話我氣憤的脫口而出,他們公司的領導也都沒有班車嗎?不回家嗎?哼!他們公司的領導也沒有班車,就是每位領導都有專車,每天都是吃喝在小食堂,從不跟員工一起上下班,一起吃大食堂。還他媽的節約呢,公司快讓他們吃光敗光了!我十分的詫異,這是國營企業嗎?這是現代企業管理者的作風嗎?
  • 耐耐老師講故事 |《小豬變形記》
    耐耐老師講故事《小豬變形記故事欣賞小豬變形記但看見連自己的好朋友浣熊艾艾都不理海海,反而尖叫著跑開時,海海什麼都明白了:自己因為那幾滴「雨露」變成了狼!狼!我的媽呀!海海想了又想,決定「改善改善」調皮樂樂的「形象」。他變成了樂樂,做了很多好事:幫狒狒園捉蟲子、修花木,包攬了殘疾小狗齊齊的所有家務活,熱心地給布袋森林裡來的小紅當「翻譯」……大家都覺得樂樂「變成」了好孩子。
  • 《琉璃》痴情的弱點,讓他成為的世人的敵人。不惜一切復活皓鳳
    在劇情中,於思峰找到了離澤宮的主人,問他褚璇璣的母親是誰所傷,但離澤宮主人告訴了他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禹司鳳是他和皓鳳的兒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妻子皓鳳復活在劇情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為了奪取千年石髓,離澤宮的主人毫不猶豫地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並搶奪了石髓。因此,離澤宮與點睛谷,少陽和浮玉島聯手包圍並壓制。
  • 「讓我們的孩子高高興興做一個普通人,從事一份普通工作」
    我們希望中策帶給同學們的教育,是浸潤式的規範化、體驗式的專業化。」「教育是一種點燃,而不是灌輸。」高志剛說,「我們要讓學生首先喜歡上這個崗位。去見習的企業讓他們震撼,來上課的大師讓他們崇拜,引領他們的學長讓他們仰慕,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 卡夫卡《變形記》:人類只有深陷苦難,善良和醜惡才能被真正看清
    《變形記》是一部瀰漫著悲傷和孤獨的小說。我們都知道故事很荒誕,但仍然會不由自主代入其中,覺得自己就是卡夫卡筆下的那隻甲蟲。小說講述的是一名叫格裡格爾的推銷員,為了替父還債,養活家人,一直勉強自己,做著不喜歡的銷售工作,並且忠誠勤勉,任勞任怨。因為他的犧牲和努力,家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當他在某個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後,一切都改變了。
  • 頑石變形記
    朋友開著她的霸道,車上除了我倆,還拉了幾塊國慶去和田玉龍喀什河及墨玉河裡搬出來的石頭,打算去打幾個手鐲子,這幾塊石頭裡,我最喜歡的一塊就是主色調為白色,夾雜了星星點點綠色的那塊。接店鋪上的電話號碼打了幾個,終於接通了一個,告知了新的店鋪地址,吃完午飯,又驅車趕去,哪裡料到,車子到了店鋪前,店鋪的大門卻是鐵將軍在值班,不讓進。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終於等到店老闆開了門,這才開始了石頭變形記。
  • 《二十不惑》:窮人欠錢就可以不還?
    幹嘛要道德綁架,善良是要求自己的,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說完這句話,我覺得姜小果身上都帶著光,這年頭我們太容易被道德綁架,大家都拿著道德的藉口去綁架他人,但是又有誰去要求自己呢窮人不值得一分一毫的可憐,如果不甘心自己貧窮,那麼就去行動,靠著自己的努力去掙錢。
  • 兒子出門做生意,繼母卻無理要求他這麼做
    從小繼母對林南的要求比對自己兒子的要求還要高,林南因為學習差沒少挨繼母的揍,反而繼母的兒子學習不上進,卻每天玩的很開心。好在林南也算爭氣,考上了名牌大學,繼母的態度才算緩和。後來林南出來做事業,運氣很不錯,也具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事業做的越來越大,繼母讓他寄回家的錢也越來越多,林南想著反正自己也能掙不少錢,也就沒在意,有一天林南加班忘記了今天該給家裡打錢,繼母就打電話過來催。林南心裡就有點不爽了,繼母卻總能有理由說服他給錢,甚至還會到林南的公司裡面去要,這讓林南感到很無奈。
  • 做自己的神,一切都還來得及
    PART ONE今天我們來談談山田宗樹的一部作品——《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此書汝汝大概一個月之前就看完了,松子的每段經歷都觸人心懸,令人動容。PART TWO縱觀松子的人生軌跡:20多歲從高等學府畢業在家鄉做中學音樂老師
  • 成語故事:竭盡全力
    竭盡全力 [ jié他不畏豪強,不管誰犯了法,都依法懲辦,得到曹操的稱許。當時,曹操出徵在外,聽說國都鄴城治安太亂,便發詔選一個鄴城令,其入選標準是要有楊沛那樣的膽略和水平。選來選去,沒有合適的,於是將楊沛提拔為鄴城令(當時叫京兆尹)。楊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見了他,並問他如何治鄴。
  • 窮人的故事
    2020年8月9日星期日天氣晴今天下年我又和媽媽從學校把晚飯送去外婆吃,吃飽喝足後的外婆又要給我們講舊社會窮人的故事了,聽了八十多歲的外婆講她當年去車仔田村堂姐家借谷的故事,感動得淚流滿面,我這輩子都忘不了外婆借不到谷救全家的命的慘事。
  •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不做貪婪的女人
    我們都知道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寓言中的老太婆貪得無厭,欲望越來越大,不著邊際。最後當了女王還不算,竟還要滿足她欲望的金魚給她做僕人。這一下子觸犯了金魚的底線,一霎間——貪婪的老太婆什麼也沒有了,日子又回到了從前。要說老太婆之前的生活也實屬不易,她和漁夫住在一所破舊的泥棚裡,整整有三十又三年。而她的丈夫救了金魚,也不計報酬,一心只為金魚獲得自由:「老爺爺,您把我放回大海吧,我要給您貴重的報酬:為了贖回我自己,您要什麼都可以。」
  • 戈舟《我們的底牌》| 窮人的最後一張底牌,是擠著笑臉的小丑
    她裡面居然什麼也沒穿,兩塊明晃晃的傷疤,都有碗口那麼大,赫然烙在她的胸前。她就這樣赤裸著在地上瘋狂痙攣,身體的彈跳激蕩起團團塵埃。法警們被嚇壞了,去摁她,去掐她的人中,場面亂作一團。曲兆福和曲兆祿目瞪口呆,他們怎能料到,曲兆禧會比他們更堅決,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打出的牌更加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