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那年的一篇報導(小說)

2020-09-29 半島文學



這個故事是根據真事改編的,事件發生的時間並不久遠。

劉輝是市裡晚報的記者,這次借採訪的機會,來到大山深處的山背村。

採訪結束後,劉輝一個人跑到村後的山上,想看看深山好景。剛走到半山坡,一個衣衫破舊的少年進入了他的視線。少年坐在草地上入神地看著一本書,旁邊一群山羊在靜靜地吃著青草。

職業敏感讓劉輝心中一動:這麼大的孩子應該已經上學了,今天既不是周末又不是節假日,這孩子怎麼會在這裡放羊?莫非這山背村還有失學少年?他邊想邊走了過去,仔細一瞧,少年手裡拿的果真是一本語文教科書。

劉輝摸著少年的頭,關切地問:「是不是家裡窮,讀不起書?

少年抬起頭,奇怪地說:「我沒有讀不起書啊,我正在村裡讀小學。」劉輝鬆了一口氣,不好意思地說:「哦,原來是學校放假。」

可誰知少年又搖搖頭說:「沒有放假,同學們都在上著課哩。」

這下劉輝納悶了,疑惑地問:「那你怎麼不去上學,倒在這裡放起羊來?

少年輕描淡寫地說:「我們輪流幫王校長放羊,今天輪到我了。」

劉輝吃了一驚,原來這孩子身邊的幾十隻山羊全是王校長的!居然有這麼不負責任的校長,明目張胆地讓孩子用上課時間來放羊,氣憤的同時,劉輝也意識到這是一條不能錯過的新聞線索。

劉輝立刻掉頭往山下走,他要去村裡的小學問個明白。

劉輝走進村小學的時候,正巧趕上課間休息。他看到一個老師模樣的人正站在樹下面喝水,就走過去試探著問:「老師,我路過這裡口渴得很,想找點水喝。」

那人特別熱情,回到教室提了個暖瓶出來了,一邊往外走還一邊招呼旁邊的一個學生:「快進去把你的碗拿出來。」那學生「哦」了一聲進了教室。

劉輝這才顧得上打量一下學校,說是學校,其實就是幾間破屋,好像也沒有辦公室,幾間破屋裡都放著課桌椅。

正看著,進去拿碗的學生跑了出來,衝那個老師說道:「王校長,給你碗。」

劉輝一聽這人就是王校長,慶幸自己剛才沒暴露身份。他邊喝水邊和王校長聊了起來,先是說村後山上的風景好,然後假裝漫不經心地說起了山上的羊群。

誰知王校長-聽他說到羊,立刻滿臉喜色地說:「你看那些羊長得不錯吧,全是我家的,我每天派學生輪流上去放羊,一隻只養得可肥了,過年一定能賣上個好價錢!

劉輝真沒想到,一個校長居然能講出這樣的話,那副沾沾自喜的樣子更是讓人難受。劉輝心裡氣憤,表面卻不動聲色,把這些話全記在了心裡,又聊了兩句,王校長說要上課了,連喊帶吆喝地把學生趕進了教室。

劉輝當天就回到了市裡,連夜趕|寫了一篇報導,題目叫「校長的羊學生放」。

第二天,編輯看了說不錯,安排在周末版的「社會焦點」欄目發出。

劉輝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請束,拆開來一看,原來是有個縣教育局開表彰大會,請他去參加,時間就安排在第二天。

劉輝知道請他去是為了能見報,可他最討厭參加這樣走形式的活動,正想把請柬扔到一邊,突然又想起了什麼。看著請東上的縣名,不正是山背村所在的縣嗎?而且有教育系統的大會,說不定能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材料。

劉輝憑感覺知道自己剛才交上去的報導肯定會引起反響,需要早點做後續報導的準備。這麼一想,他決定去看看。

第二天下午,劉輝趕到了表彰大會的現場,他沒過去和主辦人員打招呼,而是偷偷地坐在後排,想等會隨便找個人聊聊。

會議程序是老套的領導 講話、代表發言,毫無新意。

等到最後一個議程頒獎典禮的時候,劉輝打算先走了。可當他往主席臺上看了一眼之後,立刻驚得嘴都合不攏了。

主席臺上一排手捧錦旗的先進教師中,居然有山背村小學的王校長,他拿著錦旗,正對著閃光燈咧著嘴笑。

劉輝恨不能立刻上去把王校長揪下來,可還是忍住了。他走到主席臺下面,把請柬交給工作人員,說:「我想採訪一下背山村的王校長,您看可以嗎?

對方一聽,特別高興,一個被稱作何主任的負責人立刻說: 劉記者,您可真會選,這王校長可是典型中的典型。」

劉輝點點頭說:「能不能讓我上臺去採訪他,也算是今天活動的一部分?

何主任高興地答應了,親自把劉輝送上主席臺,並示意王校長留在臺上。

臺下的觀眾,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都瞪著眼睛想看個明白。王校長更吃驚了,他顯然還認得這個向他要水喝的過路人。

劉輝對著話筒說道:「王校長,你這錦旗裡一定也有放羊學生的功勞吧!

臺下被這沒頭沒腦的問題鎮住了,變得鴉雀無聲。

王校長聽到這話一下愣住了,尷尬得臉都漲紅了,他著說:「我,我是不想讓學生去,....

劉輝看到王校長語無倫次的樣子,繼續說道:「無論你想還是不想,事實上是你的學生在上課時間輪流幫你放羊,耽誤了讀書,這是事實嗎?

王校長吞吞吐吐地說:「我是想自已去放.....

劉輝了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是校長,怎麼總是想著那幾隻羊呢?

臺下亂鬨鬨地議論起來,這時,剛剛到臺下去的何主任,幾個大步跑到了臺上,從王校長手中奪過了話筒,連說:「本來我們今天是想對王校長的事跡重點表彰的,可王校長不同意,現在既然劉記者說到了這個問題,乾脆我就來說說吧。」

劉輝不知道何主任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難道他想包庇?

何主任繼續說:「王校長是背山村小學的校長,也是小學裡唯一-的老師,因為那裡位置偏僻,又比較窮,所以一直沒有老師願意到那裡去教書,王校長一個人輪流給幾個年級代課,可他知道,就憑他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沒法帶好這些學生。」

劉輝不明白何主任為什麼要說這些沒關係的話,難道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替自己放羊嗎?

何主任用眼神示意劉輝聽自己說下去:「縣裡教育局的資金緊張,去年撥給背山村小學的錢都用來修校舍了,今年,王校長用自家的房子作抵押,向別人賒了幾十隻羊羔,指望養肥了好賺點錢。他想用這些錢聘請一個教師,教給孩子們更多的東西。孩子們聽說能有新的老師來,都爭著要去放羊,因為要是王校長去了,就沒人給他們上課了。」

劉輝驚呆了,他沒想到自己一篇沒有經過深人調查的報導,背後竟藏著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劉輝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會場的,只記得自己向王校長道歉的時候,王校長還不好意思地笑著。

他立刻給報社打電話,讓編輯千萬要把自己的那篇稿子抽下來,他要換上另一篇。

表彰會後,一名縣小學的年輕女教師主動申請去背山村小學教書,而且不要額外的報酬。幾天以後,一篇《校長從此不養羊》的感人報導,轟動了全市。

作者:樓藍

相關焦點

  • 沈宏:謝恩(外一篇)|小小說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沈宏,在萬源市委宣傳部工作三十多年,先後任市委報導組組長
  • 母愛(外一篇)
    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1973年,我剛從部隊退伍回家鄉,由縣裡的復退軍人安置辦,安置到一個三線建設工廠(671廠)宣傳科工作。我們的廠子,在一個距離縣城幾十裡的山溝裡,那時候,交通極為不便,那年春節臨近的一天,廠裡的汽車送貨到縣城,我搭便車回家。和我剛進廠的一位大姐,託我帶點年貨回家。
  • 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幽默故事)
    這幾天局裡的微信群裡非常熱鬧,群外也很熱鬧,各個辦公室都討論得非常熱烈,大家都在討論一篇沒有標點的文章。   有人說:「我認為大作家寫的是一篇散文。不信,我讀給大家聽聽!」不大會兒,他發了一段錄音,很快不少人給他點讚。
  • 商戰小說只有勾心鬥角?曾「以一篇作文進北大」的他,寫下不一樣的老闆們
    商界職場劇《平凡的榮耀》劇照「大家看過太多商業報導裡的成功人士,容易形成一種錯覺。似乎這些人的成功,就是因為勤奮、專業、天資過人。這其中有誤解的部分。有時不是你這個人太厲害,而是這個時代太偉大。在上海圖書館的分享會上,《小別離》編劇何晴認為,這部小說的一大亮點在於,人物立體、豐滿,展現了這個時代不同的樣式,而不是套路化、符號化的堆砌。「有時,職場商界的電視劇往往被詬病『懸浮感』,或是打著商業的幌子談戀愛,但《老闆不見了》的故事如果改編成電視劇,會是一個紮實有質感的行業劇。」
  • (小說)魂斷「湘西門」
    千裡萬裡,我(你)要回家門;生生死死,我(你)要回家門。」寫畢,謝大俠興奮異常,他又開始構思這故事的標題和內容細節。這個巖門就是湘西門!也就是這電影故事的標題吧!他決定了,此故事足可構成一部電影。而為寫一部出色電影,他其實已計劃了多年······謝大俠是個性情中人,這一點,與他父親年輕時的性格極為相似。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簡體)》林奕含(作者)
    投票 (喜歡這本書嗎?
  • 那年我們正青春(四)
    秋還算幸運,雖然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小說和課外書了,但對於考試升學這件事,還是很自信的。清楚地記得在臨近畢業的那個春天父親和她的一次關於她未來的談話。那是那年一個暮春的午後,微風輕拂,秋陪著父親去外婆家,走在窄窄的田埂邊。田裡的青蛙藏在嫩綠的秧苗間,歡快恣意的 「呱呱」叫著。田埂旁邊是條長長的、彎彎的小河,小河邊長著茂密的蘆葦,蘆葦枝頭已經冒出了新穗。
  • 老人故事系列(十二)     前言       (小小說)
    老人故事系列(十二) 前言 (小小說)多年前,習文熟路,不斷發表小說。 老人說,我沒文化,喜歡聽故事。 作家說,你都聽過什麼故事? 老人說,我聽過《三國演義》,《水滸》,歷史流傳下來的感人故事、戲曲故……多了,記不住了。 作家聽說老人愛聽故事,很高興,就給老人誦讀他的小說。 老人聽著作家讀小說,手不停地把糞堆刨開,一叉一叉把糞抖擻均勻,翻倒另一邊。又把一些發酵黑的糞團抖擻開來,分散到發黃的秸稈上。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上篇)青蔥的歲月
    那年花開月正圓——(上篇)青蔥的歲月靜站在粉紅的桃花樹下<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作者: 每天分享一篇情感文章,歡迎您關注、評論和轉發哦!
  • 蒯樂昊,不要玩了,快去寫小說
    自從《人的困境》(單讀17)首發了蒯樂昊的三篇小說,我們就打上了這個作者的主意,覺得她是講故事的高手,完全應該多寫。轉眼兩年過去,一篇一篇小說發表,5 月初統稿,文檔貼在一起竟已有了 16 萬字。這次小說集裡收了一篇我寫的科幻,是關於時間和夢境的,當然只是嘗試。我可以列一個很長的願望清單:我想寫犯罪推理,我希望賦予通俗故事以文學意義;我還想寫寓言或世界觀小說;想寫魔幻;想寫一個悲傷的喜劇……我在寫作上無比貪婪,只是我的能力暫時還跟不上。
  • 陳汝佳往事(連載七)
    (本文作者:冷月風鈴)快本後璞玉姐開始著手給佳哥寫傳記,一天她正在忙於寫作,突然接到朋友的電話,說:原來你真的是暗戀陳汝佳不成,因情所傷才出的國呀。一句話說的璞玉姐莫名其妙,忙問什麼意思,朋友說你們的故事都上雜誌啦,你自己去看吧,這期《知音》滿大街都賣呢。
  • 老虎隊的故事(1)豐年杯
    這裡,由豐年杯作為緣起,再慢慢說到老虎隊的故事,打算一段段的不定期地隨意說開去......若干年後,當愛好騎行的朋友們偶爾憶起,然後在手機百度裡搜索出來,啊,原來那會,自己也在老虎隊裡騎過車呀。「隨州新聞網」11日2日是這樣報導的
  • 懷念我的爺爺(轉載一篇多年前他發表的文章)
    只好轉載一篇多年前他發表的文章。《最古老的縣城——宜江》 常寧縣前身新寧縣治於唐神龍二年(706)由三峒(仙橋福和)遷麻洲,開元九年(721)遷宜江(即今宜陽鎮)。縣府設麻洲,只有十五年時間,就匆匆地移到宜江。天寶元年(742),改新寧為常寧,縣治仍在宜江,距今已有1279年,宜江堪為最古老的縣城。
  • 你還是個孩子,不該待在這(文末有福利)
    雙節特惠(9月28日至10月9日),前五冊限時六折優惠!看故事,提分數,學寫作,統統滿足你。)+可借鑑性(學生落筆的開端)。一則好的微型小說,講述一個好故事;一個好故事,成就一篇好作文。五冊套裝,一次滿足!想要單本購買?沒問題!
  • 郵遞員麥克的故事
    ,事實上,那些最好的故事都是真實的。我是從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那兒聽說麥克的,安吉拉讀了《郵差弗雷德》後就聯繫了我。弗勞爾斯(MichaelFlowers),但是郵線上的人們都叫他「愛心兄弟」(BrotherLove)。
  • 故事裡的故事(三):一百年前,那場愛情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查爾斯.史崔蘭的男人,有幸福的家庭、體面的工作、美滿的生活。但人到中年後……想知道嗎?看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故事還講了他妻子的「前半生」,想知道嗎……也請看上一篇文章。,可以留言跟我們討論這些個故事和這些個人們。
  • 翻譯一篇出口在外的東北小夥的小說(個人譯)
    翻牆某論壇,看到一篇出口中國式的小說,我給他翻譯了回來([微笑][微笑][微笑]): 請容許我自吹自擂,我比大數人更明白什麼是孤獨,很小的時候我便獨身一人,當然,長大了依舊如此,那時候,我體味不到獨自一人的痛苦,直到開始幹活以後,那是一段不愉快的回憶,本來打算簡單介紹兩句,不過想到要組織傷心的文句,然我現在卻是快樂,這段東西就留到以後再說好了,
  • 小說《他是誰》(四)
    黑衣人拿著一雙筷子,輕輕的攪動著調料碗裡濃稠的汁液,然後蘸了一下輕輕地在嘴裡吮了吮,笑了笑說:「今天請諸位來這裡,是有一事相求」,他頓了一下,環視了一下圍在桌邊的其他三個人,接著說:「我想請三位每人為我寫一篇小說,以我的名義參加徵文比賽,主題就是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故事」。
  • 「新時代」八月大賽112號楊繼廷:送禮(微小說)
    送禮(微小說)楊繼廷S局要在科長裡提一名副局長2020.8.17《大連文學》微信平臺2020年「新時代」全球華人文學冠亞軍大賽既紙媒和年選遴選(8月份月冠亞軍大賽)一、徵稿要求: 1、原創首發(沒有被公眾號原創保護)的30-——50行左右的詩歌(也可以發組詩,
  • 優秀記者風採(9)郭錦潤:在時政報導裡書寫最大民生
    直至他沉下心,潛至時政報導深處時才發現:時政報導就是「最大的民生」。它為政治經濟把脈定向,為社會民生保駕護航,解決的是與最大多數人息息相關的大問題。去年10月27日,新任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首次到鎮區調研,期間走訪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企業,並與重點企業代表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