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在美國上市,當天股價暴漲40%」的新聞刷屏了朋友圈。
拼多多廣告號稱自己是
「3 億人都在用」的團購app
按照這個說法,大約每 4 個中國人中就有 1 個在用拼多多,不拼不是中國人。
它的特點很明顯:
我山寨,我便宜!
一方面,對於「山寨」有人說它是不要臉的侵權者;
另一方面,因為「便宜」,也有人說它填補了消費鴻溝。
不過億憶君今天要說的時另一個品牌——
但說起山寨,你以為這是中國特色?
那你就圖樣圖森破了。
德國超市巨頭ALDI了解一下。
提起德國製造,人們普遍認為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但是ALDI卻很接地氣,他們的口號是——
Like Brands. Only Cheaper.
「我山寨 我便宜」
誰說西方人就不用山寨?
ALDI已經成功地讓山寨貨深入人心,光(tang)明(er)正(huang)大(zhi)地在各大發達國家站穩腳跟,並且很有市場。
ALDI超市目前在歐洲有8000多家(德國4000家左右),美國有1610家,澳大利亞是460多家,全球加在一起超過一萬家。
拼多多上市後,有人還在天真地問為什麼美國會允許這樣的山寨品牌上市?那是因為你不知道ALDI,但是美國人知道。
2001時這家德國超市進駐了澳洲,從此打開了澳村人民的新世界大門。
當然,同時也成為了澳洲當地企業的眼中釘。
ALDI主打的一直是廉價(Discount),甚至ALDI名字中的「di」就是「Discount」的意思。
他家表示,自己的商品可以比別的超市便宜一半!
這不假,很多購物達人都做過對比。
同樣類型的日用品,相比較澳洲其他兩間大超市coles和woolworths,ALDI的價格優勢很明顯。
除此之外,ALDI的特點還有極快的收銀速度和不時以飢餓營銷方式推出一些物美價廉的產品,吸引澳洲顧客爭相購買。
另一個需要劃重點的特點就是剛剛提到的——山寨。
在ALDI購物,你會發現許多似曾相識的牌子,但仔細一看,它們不是本尊,只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比如……
你是海飛絲(左)的妹妹,海飛洗(右)嗎?
同為保潔公司優質產品的潘婷在ALDI也有高仿
「不吃不是澳洲人」的巧克力餅乾TimTam(上)也發現了德國血統的親弟弟,叫Just Divine(下)
一不小心我真的以為timtam出了這款能量棒(左上)!
在無酒不歡的澳洲,「喜力啤酒」(左)很有市場,那我們也仿一下,反正都是荷蘭(右)的……
澳洲人早餐愛吃什麼?當然是麥片了,老虎換成獅子來一碗,表情都是一模一樣的
在他家,幾乎能找到所有澳洲當紅品牌的「高仿版」
除了零食,還有澳洲國民止痛退燒藥(左):
一樣的成分,只是更便宜?(右邊是ALDI家的)
你是藥神本神了
英國高端百貨John Lewis出了一款網紅熱水袋,15英鎊一個
ALDI也有,顏色更多選擇更廣,賣人家不到1/3的價格……
你問打了這麼多年擦邊球,就沒有商家找過ALDI的麻煩?
當然有了。
2001年1月,ALDI在雪梨開設第一家門店後,很快就收到言辭憤怒的律師函。
才開店一個月,美國零食巨頭Frito-Lay就起訴了ALDI,理由是ALDI銷售的Cheezy Twists(右)仿造它們所生產的Twisties(左)。
但仿了又怎麼樣?最終還是ALDI贏了。
因為大多數法官認為,ALDI的Cheezy Twists雖然故意針對Twisties的市場,但沒有侵犯Twisties的商標。
Cheezy Twists這個名字與Frito-Lay的商標並非很相似,意味著它不太可能欺騙或者迷惑消費者。
你看,雖然整體很像,但商標不一樣,你拿我沒轍。
就是這樣,ALDI一次次完美地避開了雷區,鑽了法律的空子。
ALDI的法律部門非常老奸巨猾,他們深諳山寨之道,知道如何模仿產品,同時確保在包裝和商標上有足夠的差異,以此來逃脫法律的制裁。
ALDI的律師團隊一直把他們自己保護得很好,直到2015年,才又有企業與ALDI對簿公堂,並且終於告贏了ALDI。
原告就是深受代購們青睞的護髮品牌,主打摩洛哥堅果油美發產品的Moroccanoil Israel。
他們家的產品享譽全球,深受愛美人士的追捧——
他們認為,ALDI以他們的產品為樣本,山寨出了下邊這個系列:
這包裝和品名都太像了,原告很憤怒。
但讓ALDI輸官司的,還真不是包裝和商標,在這一方面ALDI一直是高手。
最終讓ALDI栽的是虛假廣告……
判決書提到,ALDI的產品並不含有天然成分,卻說自己含有,嚴重誤導了消費者,產品裡唯一算天然的東西就是H2O(水).
法官的判決書要求,
ALDI得支付Moroccanoil Israel Ltd的訴訟費用;提醒商標Moroccanoil需要在澳洲境內完成註冊;Aldi不得再帶「天然」字眼來宣傳及標識此產品。
今年澳洲最新的Net Trust Score信任度調查顯示:
ALDI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另兩家澳洲的主要連鎖超市,以及所有其它品牌,成為澳洲最受信任的品牌。
雖說是高福利國家,澳洲的貧富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有人坐擁海景別墅香車遊艇
有人要每周用50澳幣養一家人
澳州統計局首席經濟師霍克曼(Bruce Hockman)表示:
「最富有的20%的家庭擁有家庭財富總量的60%以上,平均每戶290萬澳元;
相比之下最低收入的20%家庭在家庭財富總量中只佔不到1%,平均財富只有3.65萬澳元。」
對於窮人來說,去ALDI購物是節約生活成本的一大秘訣。
而其實ALDI經久不衰更重要原因是:質量過關。
根據畢馬威曾經的一項調研,ALDI的商品的低價並不等於低質:
ALDI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秀的供應商來提供商品,並通過一套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來保障商品的質量。
對於物美價廉,ALDI表示可以拿出證據,比如膠囊咖啡。
澳洲人愛喝咖啡,而雀巢旗下的Nesoresso的膠囊咖啡機一直被認為是膠囊咖啡的領軍品牌。
人家花重金請了本編的男神——喬治克魯尼代言,好不容易打造了一個高端消費的企業形象,也讓人們漸漸接受了膠囊咖啡這一概念。
眼看市場基礎有了,ALDI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了,跟著出了一款叫Expressi的咖啡機……
因為價格低廉,一下子就成為了爆款。
年度消費調查報告中,總體滿意度上ALDI的Expressi咖啡機($79.99)超過了Nesoresso 的Essenza Mini咖啡機($160)!
而ALDI的咖啡膠囊也很便宜,16個只需要5.99刀!這為它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左為ALDI咖啡機,右為Nespresso Essenza Mini)
雀巢哭暈在廁所~
但是,也有消費者質疑ALDI的質量:
一名男顧客說,他前年1月從ALDI購買了一臺58英寸的電視機。
「我本來很喜歡它,但它在保修期剛剛過一個月時就壞了……買了一臺全新的電視機,只看了18個月就要丟進垃圾桶,真是浪費錢。」
不久前,ALDI進駐了中國,以「奧樂齊」的名字開起了網店,定位居然不再是廉價超市,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輕奢品牌」!
看來,ALDI是準備在中國市場來一次華麗的翻身了。而ALDI這一次的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中國消費者對「德國製造」的信任。
你去過ALDI嗎?來告訴億憶君你的看法,咱們留言區見。
澳洲億憶網綜合編譯報導
聯繫我們
■ 廣告客服微信:e2service
■ 曝料微信:e2news
■ Email:customer@yeeyi.com
■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
■ 搜索「 auyeeyi 」點擊關注
查看更多新聞資訊,享受一站式生活服務
戳左下角「閱讀原文」下載【億憶澳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