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 | 2018年第四季全球半導體OSAT產值衰退5%,全年僅成長4.3%

2021-02-15 CINNO

根據CINNO Research 產業研究對半導體行業供應鏈的調查顯示,受到第四季Foundry廠與存儲器廠商衰退以及晶片產業庫存過高的影響,全球半導體前十大OSAT廠商的產值較第三季衰退5%,來到59億美元的規模;同時2018年整體OSAT產值成長幅度降低為4.3%,達到234億美元,年成長率較2017同期比低上許多。顯示出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疲軟,讓行業中各自領域的廠商無法獨善其身。

從廠商市佔率變化來看,日月光集團持續以較大的經濟規模優勢以及在先進封裝製程包含覆晶封裝(Flip-Chip)、扇出型封裝(Fan-Out)、系統級晶片封裝(SiP)等比重較高的緣故,營收規模依舊傲視群雄,以市佔率35%持續佔據領先位置。另外一方面,存儲器封裝大廠力成科技集團也受惠於存儲器產業近年來的熱絡,再加上切入邏輯晶片封裝,這幾年開始開花結果,市佔率從2016年穩步爬升,至2018年已可站穩10%的大關。而中國封測三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以及通富微電合計市佔率也逐年攀升,2018年整年度站上25%,我們認為成長的動能在於:原先不管是透過自行研發或是併購,所獲得之先進封裝製程的綜效開始發酵;以及在一般傳統的打線封裝以及BGA封裝的業務上,積極配合晶圓代工廠和終端客戶在半導體行業景氣轉趨疲軟時對於封裝價格的要求,因此我們認為後續中國封裝測試業者的運營動能成長依舊可期。

展望2019年封測行業後市,由於半導體行業依舊處於庫存調整的周期,預期今年上半年在晶圓製造端產能利用率的鬆動直接影響下遊封測行業的景氣。同時在封測價格的競爭上也會因訂單爭奪激烈的緣故而更為激烈,畢竟封測行業的利潤主要來自於運營管理的運營成本控制以及產線產能利用率的好壞。今年下半年在需求逐步回溫的前提下,我們預期2019年前十大OSAT產值應該可以維持正成長。

更多商務合作,歡迎與小編聯絡!

掃碼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我是CINNO最強小編, 恭候您多時啦!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預估(不含存儲器)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半導體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出現增減不一的變化:消費性、車用與通訊類方面衰退機率偏高,而電腦運算、工業類方面則較有成長契機,基於各應用端元件需求的增減幅度與權重佔比做計算,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約為
  • 集邦諮詢:受價格下跌拖累,2018年第四季NAND Flash大廠營收季減16.8%
    儘管平均搭載容量持續提升,但整體位元出貨量表現低於原本預期,使得2018年第四季NAND Flash品牌商營收較前一季度衰退16.8%。回顧2018年全年的銷售表現,儘管各項產品價格逐季走跌,但全年位元出貨量較2017年成長逾40%,整體營收仍持續成長,並來到歷年來新高點,約632億美元水平,較2017年成長10.9%。2019年第一季進入傳統淡季,使得需求更趨疲弱。
  • CINNO Research | 2019下半年集成電路產業逐季回溫,唯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為幹擾主因
    IC產業供應鏈庫存水位大幅升高的情況嚴重,整個集成電路(包含存儲器產業)廠商都遇到客戶拉貨力道減速過快以及12吋晶圓產能利用率衰退的衝擊,以至於去年第四季呈現旺季不旺外,連帶今年第一季淡季效應的影響更為放大。IC設計第一季產業產值滑落5%已是表現最佳的類別,晶圓代工與IC封測的產值更是衰退15-19%,包含CPU、AP、驅動IC、工業控制、車用電子以及網絡通訊等子類別表現都疲軟。
  • 【排名】Q4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預計季增6%;聯發科看好明年全面成長;英特爾宣布推出量子計算機晶片
    蔡力行對明年5G手機銷售量看法較先前樂觀,預估全球及大陸5G手機需求量約落在1.4-2.25億支,且到2022年全球將有逾4成智慧型手機擁有5G功能,可為半導體產業帶來410億美元商機。圖片來源:聯發科中芯國際則在CIS與光學指紋識別晶片需求持續強勁,陸系客戶開案持續增加,及通信用PMIC需求穩健增長下,產能利用率近滿載,估第4季營收年增長6.8%。高塔半導體(TowerJazz)為因應5G相關RFIC、矽光晶片需求增加,積極提升RF SOI產能利用率、擴大市佔,不過受數據中心客戶尚需去化庫存,以及離散式元件需求較2018年同期衰退影響,第4季營收預估年衰退6%。
  • 【產業動態】年成長18% 大陸LED元件17產值可望躍升全球之首│華邦電內存成功打入西門子供應鏈
    ,2016年全球LED元件產值達170億美元,較2015年衰退2%,其中大陸地區因政策扶植,年產值成長18%,今年亦可望躍升為全球之冠。 根據光電協進會統計,2016年全球各區域LED元件產業產值(含LED磊晶片、晶粒、封裝、模組)總計達170億美元,年衰退2%,其中大陸地區因政策扶植,年產值成長18%,躍升全球之冠。
  • 2018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出爐,博通奪魁!
    2018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產值突破5000億美元,創造了歷史新高,2019年半導體行業就要進入拐點了
  • 臺積電今年營收要靠比特幣;估今年DRAM成長率將逾3成,2017年整體產值年增76%;宏達電重整資源
    4.2017年DRAM整體產值年增76% 估今年成長率將逾3成;集微網消息,根據集邦諮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2017年第四季的DRAM產業營收表現再創歷史新高。從價格方面來看,受到行動式內存接棒漲價所帶動,以及智慧型手機旗艦機種的旺季效應,以三星為首的DRAM廠拉抬行動式內存報價,帶動行動式內存在第四季有5-20%不等的漲幅(取決於不同的容量),而其餘各類DRAM產品合約價亦普遍較前季再上漲約5-10%。2017年第四季DRAM產值較上季再成長14.2%,全年產值成長率達76%。
  • 【行業新聞】MIC:明年全球半導體衰退1%
    【PCB信息網】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報告指出,受到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晶片價格快速下滑及需求不佳影響,預估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較今年衰退
  • 2018年中國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出爐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中國半導體產業深度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IC設計產業產值達人民幣2,515
  • 5/31 相聚臺北 | CINNO 2017光電顯示及半導體行業論壇 歡迎您
    2016年在手機和TV面板大尺寸化加速的拉動下,全球新增面板產能被有效去化,部分尺寸面板一度出現缺貨狀況,各大面板廠全年財報皆有優異表現,給虧損多年的面板產業帶來新一輪的春天。CINNO Research 預測,至2020年柔性AMOLED手機面板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88.2%。2016年的關鍵詞除了OLED外,不得不提及越來越受注目的Micro LED,同樣是自發光,Micro LED的特殊性質與未來發展引起產業上下遊與投資圈的關注,許多國際大廠更已默默耕耘Micro LED多年,隨著研發應用的完成度提升,2017至2018將有更多的概念產品陸續展示。
  • 2019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出爐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根據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統計,在業者庫存逐漸去化及旺季效應優於預期的助益下,預估第四季全球晶圓代工總產值將較第三季成長6%。
  • 全球筆電出貨重振雄風,第三季大幅成長 11.1%,仁寶廣達振奮
    市場方面,美國市場需求持續暢旺、中國消費市場回溫、歐洲需求在匯率穩定下也漸有起色。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最新調查顯示,筆記本電腦第三季出貨成長超乎預期,較第二季成長11.1%,來到 4,317 萬臺,而相較於去年同期則是下滑5.7%。
  • 【產業信息速遞】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創新高
    ,達到新臺幣3.21兆元規模,較去年成長20.7%,優於全球平均成長水平,且預估明(2021)年規模可站上3.33兆元,年增3.5%,續創新高可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表示,觀察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彭茂榮預估,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可到新臺幣3.21兆元,較去年2.66兆元成長20.7%。
  • 【趨勢】中國產能逐漸開出 內存價格2019將下滑;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估達10.1%;半導體展5日登場 臺積四巨頭力挺
    1.中國產能逐漸開出 內存價格2019將下滑;2.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估達10.1%;3.美光轉向電荷捕捉 3D Xpoint暖身時間不多了;4.臺積帶動半導體群聚效應 設備鏈靠攏;5.半導體展5日登場 臺積四巨頭力挺;6.德國開發出世界最小單原子電晶體內存價格從2016年起一路上揚,但自2018
  • 最新全球晶圓廠排名 中芯國際排第幾?
    573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7.1%,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連續五年年成長率高於5%。        聯電今年量產14nm,但僅佔全年營收的約1%,然在整體產能提升與產品組合轉換帶動下,實際營收年成長率達6.8%,位列晶圓代工市場第三位;而與臺積電同為10nm製程技術先驅的三星,則因採用的大客戶僅有高通,致使成長受限,排名第四;排名第五的中芯雖然持續擴大資本支出,然而,受限於2017年實際開出的產能有限與28nm良率的瓶頸未突破,使得成長率低於全球市場平均。
  • 2018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出爐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統計,2018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排名出爐,前三名依序為博通、高通、英偉達。前十名中,高通因受到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影響,衰退幅度最大,營收較前一年衰退3.9%;聯發科同樣受智慧型手機需求不佳衝擊,2018年年營收衰退0.7%(以美元計算),然而,若以新臺幣計算,衰退幅度僅為0.1%。
  • 瑞儀Q4營收挑戰季增3成;但全年估衰退
    預估第四季營收有機會季增3成、但與2015年同期相較可能仍減少2成。預期全年營收可能亦衰退兩位數幅度。展望2017年,公司認為2017年營運表現不會比2016年差。儘管新一代iPhone屏幕可能開始導入AMOLED面板,但據傳客戶可能推出三款iPad新機種、而2016年iPad只有一款新機種,同時,對非蘋廠牌客戶有機會開始量產供貨。
  • 【DIGITIMES Research】2018年IC設計海思、展銳、中興微穩坐前三 第五華大半導體進一步靠前
    在業者排名,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被中國資本收購而成2017年中國第三大IC設計公司,若排除不計,因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通訊應用持續為中國IC設計產值重要成長動能,包括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穩坐2015~2017年前三大位置。然隨指紋辨識、IoT等市場興起,第五大業者華大半導體有機會拉近與第四大的差距。
  • 【健森科技·情報】臺灣LED磊晶片晶粒產值去年衰退2%
    昨(29)日,臺灣光電協進會(PIDA)指出,臺灣地區LED磊晶片晶粒產值2017年衰退2%,達到338億臺幣,但產業總體獲利明顯獲得改善。  PIDA表示,因應全球LED元件產業生態劇變,2017年臺灣地區LED元件大廠調整產品組合,降低或退出競爭激烈的背光、照明應用領域比重,增加如四元、車用、不可見光、Mini LED等利基產品。甚至有幾家大廠將MOCVD磊晶技術進一步延伸至VCSEL、GaN HEMT元件產品之上。
  • CINNO 2017光電顯示及半導體行業論壇 最終議程及部分參會企業公布
    2016年在手機和TV面板大尺寸化加速的拉動下,全球新增面板產能被有效去化,部分尺寸面板一度出現缺貨狀況,各大面板廠全年財報皆有優異表現,給虧損多年的面板產業帶來新一輪的春天。CINNO Research 預測,至2020年柔性AMOLED手機面板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88.2%。2016年的關鍵詞除了OLED外,不得不提及越來越受注目的Micro LED,同樣是自發光,Micro LED的特殊性質與未來發展引起產業上下遊與投資圈的關注,許多國際大廠更已默默耕耘Micro LED多年,隨著研發應用的完成度提升,2017至2018將有更多的概念產品陸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