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核心人員辭職!放棄近千萬公司股票引熱議

2021-12-16 世界財經文摘

導讀 中芯國際7月4日晚公告稱,原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博士近日因個人原因辭職。吳金剛作為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5月份剛剛獲得公司16萬股的限制性股票,市值近千萬人民幣。他放棄這筆巨資離職的消息,立即衝上微博熱搜,引發輿論熱議。

中芯國際7月4日晚公告稱,原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博士近日因個人原因辭職。圖為中芯國際標誌。中芯國際7月4日晚公告稱,原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博士近日因個人原因辭職。吳金剛作為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5月份剛剛獲得公司16萬股的限制性股票,市值近千萬人民幣。他放棄這筆巨資離職的消息,立即衝上微博熱搜,引發輿論熱議。吳金剛於2001年加入中芯國際,2001年至2014年,歷任助理總監、總監、資深總監。2014年至今擔任技術研發副總裁,負責參與公司FinFET先進工藝技術研發及管理工作。據中芯國際2020年年報顯示,吳金剛現年53歲,1995年至2001年就職於日本通產省工業技術研究院。2020年吳金剛從中芯國際獲得的報酬總額為214.1萬元。在吳金剛離職前夕,中芯國際5月20日公告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展開一場「留人」大戰。吳金剛作為中芯國際兩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獲得了公司16萬股的限制性股票,每股20元,自首次授予之日起五年內分期歸屬。截至7月4日晚,中芯國際最新收盤價為58.13元/股,若以此計算,吳金剛16萬限制性股票對應市值約為930萬元。吳金剛此時突然辭職,意味著他自動放棄了價值近千萬的股票,該消息立即衝上了微博熱搜。中芯國際公告稱,吳金剛離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並聲稱吳金剛離職未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不利影響。但是股民十分悲觀,紛紛認為,核心技術人員都不看好,周五收盤,該股報收58.13元,下跌3.65%,成交22.49億元,最新市值4593億元。周一開盤繼續下跌。根據中芯國際公告的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吳金剛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並不算多,僅有該公司另一位核心技術人員運營與工程資深副總裁、公司附屬子公司董事張昕的一半。另外,中芯國際的「靈魂人物」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蔣尚義,與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核心技術人員梁孟松,均分別被授予了40萬股中芯國際限制性股票,價值高達2400萬元。蔣尚義現年74歲,1970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獲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1974年於史丹福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1997年,蔣尚義回到臺灣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2016年12月,蔣尚義首次加入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2019年6月,中芯國際曾公告稱,蔣尚義因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將不再連任。但2020年12月15日,蔣尚義又重回中芯國際。梁孟松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博士,畢業後曾在美國處理器大廠AMD工作幾年。1992年,40歲的梁孟松加入臺積電。梁孟松在半導體行業裡的從事經驗高達35年,先後在AMD、臺積電、三星從事晶片製造工藝的研發,擁有半導體技術專利400多件。2017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2020年12月15日,梁孟松曾提出辭職。此次中芯國際通過股權激勵計劃等努力,暫時留住了梁孟松與蔣尚義。財報顯示,梁孟松2020年取得的總酬金為493萬美元(相當於3200多萬人民幣),是所有董事高管中最多的。中芯國際總部在上海,是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的業務覆蓋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香港、臺灣、日本、美國及歐洲。但該公司依賴於美國公司的資源,用於生產半導體晶片。2020年12月初,美國國防部宣布將中芯國際等公司列入「軍事最終用戶」,並且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其股票。同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製造商向中芯國際出售用於製造10納米及10納米以下級別晶片的商品。此舉重創中芯國際高端晶片的製造能力。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點讚和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您的愛心點讚和轉發,就是對我們自媒體耕耘的最好鼓勵。


相關焦點

  • 放棄千萬市值的股票也要辭職,中芯國際失去一員大將
    去年12月,中國大陸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688981.SZ)因梁孟松辭職的事鬧得業界人盡皆知。然而,時隔大半年後,當梁孟松還在任之際,中芯國際卻傳出了另一核心人員的辭職。7月5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披露,在公司工作20年的核心技術人員、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博士辭職,離職後,吳金剛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 近千萬市值股票不要了!中芯國際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公司回應:研發工作正常進行
    7月4日下午消息,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核心技術人員吳金剛博士近日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相關職務並辦理完成離職手續。
  •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恩怨情仇
    2011年7月,王寧國從中芯國際離職,2011年8月,楊士寧也選擇了離職。王楊二人相繼出走,對中芯國際的損失是巨大的。在王寧國離開後,季克飛、曾宗琳等一大批中國臺灣高管、技術人員也陸續出走。(6)中芯國際在張汝京被迫出走後的王楊時代,儘管企業仍在維持,但很長一段時間技術上沒有突破性發展。直到島內臺積電出現內亂,中芯國際才迎來了機會。
  • 中芯五虎之一辭職,1000萬都留不住
    中芯國際內部又地震了,二十年元老,素有中芯五虎之稱的吳金剛辭職。大家都知道中芯是最有可能為中國晶片帶來突破的企業,但是我卻無法去買他的股票,因為中芯的內部,並不穩定。半導體的圈子很小,一票骨幹不是老同學就是老朋友,還有的是老仇人,不管你從臺灣挖,從美國挖,還是從新加坡挖,大家都認識,都是那一代的那批人。你跳不出那個小圈子。
  • 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
    中芯國際從成立開始,就帶著血雨腥風,短短幾年時間,中芯國際就殺入了世界半導體代工行業的前三甲,僅次於臺積電和聯電。面對中芯國際這樣的擴張速度,臺灣當局急了,陳水扁親自下令重罰張汝京,並將其列入臺灣通緝名單。為此,張汝京不得不宣布放棄臺灣護照。
  • 高層「地震」引來監管工作函 中芯國際未來戰略何去何從
    16日早間,公司又公告確認,公司聯合執行長梁孟松意欲辭職。由於梁孟松是中芯國際的核心人物,這一高管地震的消息對公司當日股價造成不小衝擊。16日收盤,中芯國際A股跌5.53%、港股跌4.94%。當天晚間,上交所對中芯國際發出監管工作函。「這讓人震驚,我們希望中芯國際能穩住高端人才,彼此精誠團結,不畏艱難打好攻堅戰、持久戰,促進晶圓製造業發展。」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辭職,蔣尚義上任
    蔣尚義曾於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出任中芯國際單獨非執行董事。前tsmc運營長、前中芯國際董事、前武漢弘芯CEO蔣尚義依據公示,蔣尚義有權利依據聘請合同得到 本年度固定不動現金酬勞 670000 美金及本年度鼓勵,本年度鼓勵將依照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及高級管理者薪資現行政策且由董事會參照中芯國際的銷售業績及其其本人的主要表現釐定後派發。
  • 中芯國際的致命傷
    原本外界認為,蔣尚義回鍋與梁孟松這位共事多年的老戰友將是「珠聯璧合」的搭擋,卻演成「一山不容二虎」的窘境,曾因人事問題而差點垮掉的中芯國際,再經一次重大人事風波,原本追趕臺積電的目標恐怕會愈來愈遠了。雖然梁孟松辭職讓外界錯愕,但對熟悉中芯國際的人來說,這是該公司多年來的老問題,公司創建20年中至少3次因內訌引發人事地震,公司發展多次受阻。
  • 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深度好文)
    為此,張汝京不得不宣布放棄臺灣護照。中芯國際的創立有著其特殊性,首先張汝京本人是美籍華人,其次中芯國際成立之初註冊地是開曼群島,第三是全球化資本,美國、臺灣、大陸的資金都在裡面,因此有效地規避了《瓦森納協議》對於中國大陸的限制。在外面的人看來,中芯國際不過是一個外資企業而已,但只有張汝京自己明白,什麼叫做「白皮黃心」。
  • 中芯國際:全村人的希望?
    對臺積電和臺灣當局失望之極的張汝京決定辭職前往中國大陸再次創業。此時的張汝京已經是一呼百應,他帶著300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團隊一起來到了上海再一次展示了他「建廠狂魔」的實力,僅用3年時間中芯國際就躋身全球三強,僅次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及臺聯電。雖然當時中芯和臺積電相比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但媒體盛讚張汝京以一己之力為中國大陸晶片產業找回了失去的30年。
  • 【公司研究】中芯國際(HK0981):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資產
    中芯國際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較低,說明它很辛苦,卻賺錢不多。將來如果想多賺錢,技術上必須追上臺積電或者三星,等中芯國際7nm量產後,因競爭格局改善,盈利能力會有所改善。所以7nm、10nm的大肉就都被臺積電、三星吃到了,那麼在7nm之外,公司能吃的肉還多不多?
  • 梁孟松辭職風波似乎告一段落 臺灣三兄弟的中芯國際能持否?
    梁孟松辭職風波似乎告一段落,不過中芯國際的技術路線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與其說內部內訌告一段落(事實上凌通社覺得根本沒有什麼內訌只是路線問題),不如說是對於中芯國際發展的戰略分歧。而且這個分歧肯定沒有結束。梁孟松是中芯國際發展歷史上除了張汝京之外的最大功臣,完成了中芯國際製程的革命性跨越。
  • 中芯國際內部地震了,技術大牛沒一個是中國大陸的
    來源/微觀系列(ID:weiguanx)作者/江平舟中芯國際內部又地震了,二十年元老,素有中芯五虎之稱的吳金剛辭職。大家都知道中芯是最有可能為中國晶片帶來突破的企業,但是我卻無法去買他的股票,因為中芯的內部,並不穩定。
  • 中芯國際「內訌」爆發,100億市值一天蒸發,公司剛剛回應……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梁孟松卻被爆在大會現場提出辭職。對此,16日早間,中芯國際回應,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本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本公司發布公告為準。
  • 「一挖就走」,中芯國際為什麼留不住人?
    晶片的競爭,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
  • 半導體 | 中芯國際董事叢京生辭職,梁孟松仍擔任聯席CEO
    12月31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叢京生博士辭職,即日起生效。
  • 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
    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時間:2020年06月30日 01:46: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 (4)一波七折:中芯國際發展歷程
    雖然上市看起來輝煌,但是情況不容樂觀,2008年中芯虧損4.4億美元,2009年中芯虧損 8 億美元,2010年虧損30億,前期發展勢頭很猛,可是也沒賺錢,中芯國際畢竟是公司企業,背後有投資,張汝京不管盈利瘋狂擴張,雖然拉動了大陸半導體產業,但股東肯定不願意,而中芯國際更複雜的問題是,背後複雜的股東勢力和人員構成,外部各種官司制裁,內部紛擾不斷,折騰的人才不斷流失。
  • 探究中芯國際人才出走的原因
    據悉,任職期間,梁孟松幾乎從未休過假,在其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的不懈努力下,中芯國際僅用時三年即完成了從28nm到7nm工業的跨越式技術開發,梁孟松在辭職信中強調,這一技術跨越放在其他公司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完成。那麼作為頂尖人才的梁孟松選擇離開中芯國際,主要原因在於什麼?薪酬和貢獻不成正比,這是人才流失最根本的原因。
  • 中芯國際「師徒大戰」開打:蔣爸加入!梁孟松怒提辭呈
    回頭來看 15 日發生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上的梁孟松「辭職風暴」,是不是感覺仿佛昨日才發生類似的事件而已。業界高層認為,這次有個很大的不同點是,中芯國際聘請來擔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輩份與資歷都比梁孟松高非常多,梁孟松不應該以「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來看此事。這和當年梁與孫元成的競爭不一樣。